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前使用的多数航天运载器都是一次性的,成本高昂、使用不便。人们希望有一种像普通飞机一样、能重复使用的天地往返运输系统——重复使用运载器(RLV),即空天飞行器。空天飞行器是一种能在太空和大气层中自由飞行和起降的的飞行  相似文献   

2.
李雯  何孟良  侯霞 《国防科技》2020,41(5):84-89
俄罗斯按照建设航天力量的需求,积极研究现代空天防御教学技术设备。俄罗斯空天防御教学训练设备可帮助受训者利用所获得的知识与能力,在准备和完成实践任务时在不同系统设备间实现不同级别的综合协同,将实现结构和软件的模块化。俄航天兵使用空天防御教学训练设备的经验对军队空天防御专业人员训练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本文分析了俄罗斯空天防御教学训练设备现状,研究了朱可夫空天防御军事学院一体化空天防御自动化控制系统教学试验模型的构成、原理、作用和应用,总结了俄罗斯空天防御教学训练设备在国家标准、教学法、工效学和组织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办法,以期为军队空天防御教学训练设备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基于空天飞行器、高超声速巡航导弹以及高超声速再入滑翔导弹等临近空间高超声速目标的巨大威胁,以及文献中较少针对这些飞行器的目标特性开展研究的实际,在介绍空天飞行器相关概念的基础上,根据跳跃巡航段不同的受力情况以某种典型飞行器为例分阶段建立运动模型,仿真分析了升阻比和初始航迹倾角对巡航轨迹特性的影响效果,为后续对高超声速飞行器运动建模和目标特性的研究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4.
以高密度条件下航天发射试验为对象,对发射试验风险因素进行了系统分析,在此基础上,构建了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并针对高密度条件下航天发射试验主要风险,从人力资源风险、设备资源风险和进度风险等方面提出了具体应对措施,对航天发射试验风险管理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王春生 《环球军事》2011,(24):25-27
据俄罗斯媒体报道,俄武装力量新建立的空天防御兵首个指挥所12月1日开始正式进入战斗值班状态。此前,俄航天兵司令奥斯塔片科曾于10月4日宣布,俄罗斯正以航天兵为基础组建新兵种空天防御兵,兵种成立初期暂由航天兵司令部代行指挥管理权。作为全球首个空天防御兵种、作为俄军历史上首次由兵种吞并军种的先例,俄空天防御兵的组成、任务、...  相似文献   

6.
2010年2月11日,美国导弹防御局机载激光武器(ABL)成功进行了两次弹道导弹拦截试验;4月22日,美国国防高级研究项目局的"猎鹰"高超声速试验飞行器HTV-2从加州发射成功,在大气层内以20马赫的速度实现了可控飞行;同一天,美国空军在佛罗里达州成功发射了X-37B试验空间飞行器;5月25日,第一架以超燃冲压发动机为动力的X-51A"乘波者"高超声速验证飞行器顺利首飞。而据俄新社报道,俄也正计划研制一种多用途空天战机(MAKS),该战机能把重达18吨的有效载荷和燃料箱送入轨道,比美国的X-37B能力更强。另外,俄还正在研制高超音速巡航导弹和高超音速战术导弹,据称,俄高超音速飞行器X-15的飞行速度达到6.7马赫,飞行高度超过5万米。这一系列关于空天飞行器的最新消息,可以视作当前空天武器装备迅猛发展的一个缩影。  相似文献   

7.
声音     
《国防科技工业》2011,(10):11-11
按照我国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发展战略,在今年完成首次交会对接任务后,2012年底前。完成无人和载人空间交会对接试验,突破和掌握飞行器空间交会对接技术。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新闻发言人武平在天宫一号任务新闻发布会说  相似文献   

8.
X-37B空天飞行器轻质非烧蚀热防护新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X-37B轨道飞行器是世界上第一个具有可重复使用、高超声速飞行、高机动变轨及快速响应能力的空天飞行器。X-37B突破了空天飞行器热防护技术的瓶颈,成功验证了新型的轻质非烧蚀热防护技术。分析了X-37B"全球快速精确打击目标"的特殊功能对热防护系统的需求,提出了X-37B空天飞行器热防护系统的新技术———轻质、非烧蚀,最后探索了X-37B热防护新技术的实施途径。  相似文献   

9.
针对新型空间平台航天试验效能评估问题,基于美国国防部体系结构框架建立了任务分解树模型。在此基础上分析并提出评估指标,运用模糊逼近理想解排序法对评价方案进行效能分析,按照该方法的各个步骤计算出评价方案的排序结果,结果表明,美国轨道试验飞行器的航天试验效能较高。在评价方案的基础上进行敏感度分析,计算评估指标的贴近度,结果表明,入轨能力等评估指标对应的效能度量在新型空间平台航天试验中较为重要。  相似文献   

10.
至今年3月24日,俄罗斯航天部队成立了整整10年。10年来,俄罗斯国家航天系统在武装力量情报保障工作中的作用不断提升,航天力量在军事和国家安全系统中的作用也不断增长,逐渐成为俄罗斯进一步巩固和拓展国家利益的最重要因素。在此背景下,俄罗斯将建立空天防御系统作为2011年武装力量建设和发展的三大主要任务之一,充分显露出俄罗斯力擎航天神兵以掌握“制天权”的决心。  相似文献   

11.
空天防御是信息化空天时代主要作战样式之一,是新时代国家防空概念的拓展。本文分析了国家空天防御面临的空天侦察、航空空间目标、弹道目标、航天空间目标、临近空间目标、电磁空间、网络空间、空天跨域攻击、"低慢小"非军事目标和非传统空天等十大威胁,及其对国家空天防御作战体系提出的严峻挑战。  相似文献   

12.
针对新型空间平台开展航天试验的相关工作仍然处于探索阶段这一问题,以具有可重复使用、小型低成本、载荷类型多样、军民两用等特点的新型空间平台为研究对象,提出了航天试验需求的任务集和能力集,采用质量功能展开方法并构建了一级质量屋,实现试验任务到试验能力的需求映射,并建立了优化模型用于确定关联关系,从而得到试验能力的重要度,其结果可为我国开展新型空间平台航天试验任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文章简要介绍了目前国内外空天飞机发展研究现状,对空天飞机与其他航空、航天飞行器进行了比较,着重对我国开展空天飞机研究的重要意义及发展对策进行了分析阐述.  相似文献   

14.
21世纪以来,航空航天空间已成为国家安全和发展的战略制高点。空天武器装备发展对武器试验提出新的需求,空天武器装备试验应具备理论体系能力、战场环境能力、指控能力、测控能力、通信能力、靶标研发保障能力、结果评定能力。为建设空天武器装备试验靶场体系,要开展需求论证工作,树立“逻辑靶场”理念,构建联合试验机制,走信息主导战略和非常规武器战略并重发展之路,走基于网络化信息保障系统的空天作战与集于常规信息保障作战主备发展之路,加强顶层战略决策。  相似文献   

15.
2012年12月13日,俄宣布因理论难题暂停高超音速飞行器的研制工作,与之相比,美军X-51A高超音速飞行器试飞虽然接连失败,但仍投入巨资,是美国军方的宠儿。那么这种能够‘天地自由往返1小时全球到达”的高超音速空天兵器俄罗斯到底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研究的,取得了哪些成就,为何如今又要放弃呢?自上世纪60年代以来,在与美国的高超音速飞行器军备竞赛中,俄罗斯(苏联)制定了体系完备的长期发展规划,发展出了箭载和机载两大系列7款高超音速飞行器,其中上世纪60年代达到1.0~1.5马赫、70年代达到2.5~3马赫、80年代达到3~4马赫,几乎以每10年1马赫的速度循序渐进提升本国飞行器的速度。至上世纪90年代初,俄在高超音速飞行器研发领域取得实质性进展,从而成为世界上首个成功试飞超音速燃烧冲压喷气试验飞行器的国家,比美国整整早了10余年,并逐渐建立起了完备的发展体系。为抗衡美国于1959年试飞x15高超音速飞行器,苏联于1973~1978年、1980~1985年间分别进行了高超音速样机1、样机2的试飞工作,并在此基础上于1990年制造出x-90(Kh90、AS-19)机载型高超音速飞行器。该飞行器1995年莫斯科国际航空航天展上首次亮相,原计划用于取代x-55空基巡航导弹。机长12米,翼展6.8~7米,发射高度7千米,飞高7~20千米,最大航速4~5马赫,最大航程3000千米,可携带2个战斗部。  相似文献   

16.
为适应高密度任务条件下航天试验任务对航天试验装备备件精确化保障的要求,提高备件保障的质量效益,运用组合预测的思想,在优选和改进单项预测模型的基础上,从实际值和预测值之间的相关性指标出发,结合信息集结算子动态赋权,提出一种航天试验装备备件需求组合预测模型。以5个典型误差指标对实验结果进行比较分析,该组合预测模型的预测结果均明显优于单项预测模型。通过建立组合预测模型,弥补了单项预测模型的不足,提高了航天试验装备备件需求预测的精度,为增强航天试验任务保障效益提供了方法参考和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17.
我常规高超声速风洞试验能力跨入国际先进行列1997年元月初.国防科工委空气动力研究基地技改后的某常规高超声速风洞,成功地为我国一种最新的航天飞行器进行了风洞试验。有关专家认为,此项试验的成功,表明技改后的我国常规高超声速风洞的试验能力已达到国际同类风洞先进水平。技改后的风洞创造了我国常规高超声速风洞历史上的7个第一。前不久,国防科工委组织了专家组对该风洞进行了技术评审和工程验收,认为技改后的常规高超声速风洞可以完成我国新一代航天飞行器的各种试验。(《解放军报》1997.1.9 廖仁雄文)  相似文献   

18.
空天协同对地观测是对地观测领域的新趋势。为解决现有空天资源规划调度系统相对独立、协同困难的问题,分析总结了SWE(Sensor Web Enablement)标准,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空天资源对地观测协同任务规划服务模型。在此模型中,为实现观测资源共享,建立了空天观测资源传感器描述模型,能够描述典型空天资源的载荷平台、观测机理、定位信息、使用约束和工作特性等信息;为简化观测请求交互流程,基于SOA技术对SWE标准操作进行封装及简化,用户可以在不了解观测平台细节信息的情况下提交观测数据请求。为验证模型有效性,构建了空天资源对地观测协同任务规划实验平台,结果表明该模型具有较强的可实现性和适应性。  相似文献   

19.
张先剑  徐昕 《国防科技》2022,43(1):7-13
由弹道导弹、新一代战机、临近空间飞行器和智能无人系统等组成的空天一体化打击系统已成为空天防御面临的巨大威胁与挑战.本文首先从战场环境、空天打击特点和防空反导特点等角度分析防空反导作战的内在机理,对防空反导作战部署、拦截打击、协同规则等典型作战规则展开了探索设计,提出包含预先筹划、应急筹划和战时临机调控的防空反导筹划流程...  相似文献   

20.
正航天工程技术创新高,模块众多,关联性强,工程失败的社会经济损失巨大,风险特性突出,需要科学方法支持航天工程的技术和管理决策。风险分析方法能够识别工程的各种潜藏风险并对风险大小及损失进行定量化的度量和分析,据此提出减少风险的各种方案,已经成为世界各国航天部门通常采用的一种科学方法。风险分析方法众多,既有定量方法也有定性方法,其中基于数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