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国防科技工业》2004,(7):33-33
中国船舶工业重工集团公司抓住中国经济蓬勃发展的机遇,从1999年至2003年,总资产、净资产及经济总量,基本上翻了一番。打造品牌提升中国船舶工业地位2004年6月14日,大连新船重工为伊朗船东建造的第五艘30万吨超大型油轮(VLCC)顺利交工,中国造船业的一个新的里程碑就此铸就。五年中,中船重工调整产品结构、提升产品档次的步伐在不断加快。他们成功承接建造了中国第一艘15.9万吨苏伊士  相似文献   

2.
《国防科技工业》2011,(2):52-52
"十一五"期间,中国船舶工业大展宏图、实现了跨越式发展。船舶工业档案工作随着船舶工业的巨变得到了快速发展。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技术档案馆(以下简称中船重工技术档案馆)作为国家船舶军工专业档案馆,始终以发展档案事业、  相似文献   

3.
进入新世纪,我国船舶工业取得了长足发展,造船产量由1999年的300万吨提高到2003年的600多万吨,占国际市场份额由5%提高到10%以上。以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以下简称中船重工)为例,到2003年底,中船重工的总资产、净资产、经济总量等主要经济指标都基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政府管理体制进行重大改革后,国防科工委作为船舶工业行业主管部门召开了船舶工业第一次行业管理工作会议,这是中国船舶工业发展正处于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目前,根据我国船舶工业发展面临的形势和任务,我们要进一步明确船舶工业“十五”发展的基本思路、目标和重点,部署2001年船舶工业行业管理的主要工作,希望全行业各级干部职工振奋精神,开拓进取,努力开创21世纪中国船舶工业发展的新局面。一、船舶工业面临的形势和任务 展望21世纪前五到十年国际国内船舶市场及经济发展形势,我国船舶工业将面临良好的…  相似文献   

5.
7月7日,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与青岛市人民政府全面合作协议正式签署。双方在加快海西湾造修船基地建设、培育青岛船舶产业链、实现青岛市船舶工业跨越式发展等方面开展全面合作。中船重工作为国内最大的造船集团,造修船、配套能力突出,有品牌、科技和人才优势。面临着中国船舶工业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中船重工在本世纪初制定的“三步走、翻三番,创建中  相似文献   

6.
《中国军转民》2008,(11):42-49
船舶工业是我国最早实行改革开放的行业,也是最先受益干改革开放的行业。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作为我国船舶工业的国家队、主力军,是在船舶工业管理体制深化改革的过程中诞生、成长并逐步发展壮大起来的。在党中央英明领导和改革开放路线方针指引下,船舶工业和中船重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快发展的历程是伟大祖国改革开放30年辉煌成就的生动体现和鲜明写照。  相似文献   

7.
<正>中船重工作为我国船舶工业的骨干力量,肩负海军装备现代化建设的神圣使命和发展海洋经济、建设海洋强国的历史重任。中船重工根据船舶工业的产品、技术特点以及市场需求,按照"基本能力建设满足产业发展共性需求,适应产品相关多元化柔性生产能力建设"的思路,对军民产业发展进行统筹规划,以达到技术资源、生产资源、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  相似文献   

8.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国人议论纷纷。或曰会对中国民族工业造成极大威胁,惊呼“狼来了”,或自以为是,不以为然,各执一词,莫衷一是。参加国际竞争究竟怎么样?中国的企业会不会被冲垮?不用争论,中国有现成的样板。那就是中国的船舶工业。中国船舶工业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开始进入国际市场,参加国际竞争,至今已二十余年。其不但没有被竞争挤垮,而是在竞争中发展壮大起来。年造船产量从1980年的40万吨发展到2000年的300多万吨,手持订单、年造船产量从1982年的世界第十七位上升到世界第三位,已能建造从万吨级到…  相似文献   

9.
中船重工在中国船舶工业格局中新增一枚战略性“棋子”本刊讯11月22日上午,中船重工集团公司在青岛隆重举行了海西湾造修船基地大造船项目开工典礼。11:08随着国防科工委主任张云川宣布海西湾基地大造船项目正式开工,礼炮齐鸣,彩花飞舞,标志着这个国际一流、国内最大的现代化造修船基地建设进入实质性阶段,继大连、上海之后,中国船舶工业战略布局上新增一个大型造船中心。国防科工委主任张云川,副主任金壮龙,山东省委副书记、青岛市委书记杜世成,中船重工集团公司党组书记、总经理李长印等领导同志出席典礼并致辞,共同为开工剪彩,为基地开工…  相似文献   

10.
湖北省政府高度重视船舶工业的发展,在6月25日召开的全省船舶工业工作会议上,罗清泉省长提出了湖北船舶工业发展的新思路。国防科工委副主任张广钦、中船重工集团公司副总经理邵开文、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理事长王荣生出席了会议。湖北省是我国内陆重要的船舶工业基地。一是有很好的船舶工业基础。目前共有4所与船舶专业相关的高等学院,8个船舶设计研究院所,132家船舶工业企业。近年来,全省造船工业共实施基础设施和技术改造项目30项,累计完成投资19亿元。二是中小型特种船舶产品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武昌造船厂制造的工程船、挖泥船等特种…  相似文献   

11.
到2010年,我国造船产量占世界份额25%以上,形成中日韩三足鼎立格局;到2015年,造船产量占世界份额达到35%以上,成为世界一流造船大国。同时要造就一批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优势企业,力争4-5家造船企业进入世界10强,20家企业进入世界50强。这是我国《船舶工业中长期发展规划》提出的“十一五”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船舶工业发展的总体目标。这一《规划》于8月16日在温家宝总理主持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国防科工委船舶行业管理办公室也于9月1日组织召开了贯彻落实《规划》座谈会。船舶工业处在向更高目标迈进的关键阶段改革开放2…  相似文献   

12.
11月22日,中船重工集团公司在青岛隆重举行海西湾造修船基地大造船项目开工典礼,这标志着十一五期间我国最大的现代化造修船基地建设进入实质性阶段。该项目建成之后,中国船舶工业战略布局将形成大连、青岛、上海三大造船基地三足鼎立之势,成为共同支撑中国走向造船强国的主导力量。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船舶工业坚决贯彻执行邓小平同志关于“船舶工业要积极地引进国外先进技术,中国的船舶要出口,要打进国际市场”的指示,依靠科技创新,充分利用世界先进的科技资源,成功地走出了一条“引进──出口──创新──再出口”的科技兴船之路。通过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开发了数百型船进入国际市场,使中国的船舶进入了美国、英国、德国、挪威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造船份额从1982年占世界的0.8%上升到1995年的5%,造船地位从世界排序的第17位上升到第3位,造船产量从34万吨上升到190万吨。…  相似文献   

14.
从成立初期的扭亏脱困求生存到现在的改革创新大发展,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6年的发展历程是整个船舶行业新世纪大发展的缩影;作为我国船舶行业的中坚力量,中船重工明确提出,三步走、翻三番,创建中国最强最大、国际一流船舶集团,并在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的基础上,进一步勾画了未来发展蓝图,提出在“十二五”进入世界500强,更让人们看到了厚积薄发的中国造船做强做大的信心和决心。  相似文献   

15.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船舶工业的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船舶产量连续六年位居世界第三,船舶出口已成为我国工业产品出口的支柱性产业。然而,我国的船舶行业管理工作尚属起步阶段。面对日趋激烈的国际国内市场竞争和日益临近的“入世”挑战,如何加强船舶行业管理工作已迫在眉睫。本期我们特别编发了这组稿件以引起大家对中国船舶行业发展的关注。新世纪的中国船舶工业@本刊编辑部  相似文献   

16.
《国防科技工业》2005,(12):10-11
十一五期间我国最大的造船基地开工建设 11月22日,中船重工集团公司在青岛隆重举行海西湾 造修船基地大造船项目开工典礼,这标志着十一五期间我 国最大的现代化造修船基地建设进入实质性阶段。该项目 建成之后,中国船舶工业战略布局将形成大连、青岛、上 海三大造船基地三足鼎立之势,成为共同支撑中国走向造 船强国的主导力量。  相似文献   

17.
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发展,船舶工业紧紧抓住重要的战略机遇并且实现了大有作为,使造船年产量由当时的34万吨提高到现在的460万吨;造船产量由占世界的0.6%提高到10%左右;造船地位由世界第17位上升到1994年的世界第三位并连续保持至今。中国人制造的船舶进入了包括世界九个航运大国在内的60多个国家和地区,打造出一批国际品牌,走出了一条我国民族工业自强振兴的发展之路。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21世纪头20年,对我国来说,是一个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同志针对我国船舶工业所作出的一系列重要指示,…  相似文献   

18.
《中国军转民》2013,(8):4-5
为促进船舶工业持续健康发展,国务院日前印发《船舶工业加快结构调整促进转型升级实施方案(2013-2015年)》。《实施方案》指出,新世纪以来,我国船舶工业发展取得显著成就,产业规模迅速扩大,中国已经成为世界最具影响力的造船大国之一。但受国际金融危机、国际航运市场持续低迷等因素影响,导致我国船舶工业产能过剩矛盾加剧,  相似文献   

19.
2003年6月至8月,是三峡工程蓄水、通航、发电三大目标次第实现“三花”绽放的花季,世界将几度瞩目中国三峡。作为永久船闸人字门液压启闭机成套设备总承包商,中船重工集团公司388厂职工心潮澎湃,思绪万千。通航,五级船闸的安全运行,既  相似文献   

20.
2003年8月28日,中国船舶重工国际贸易有限公司(简称中国船贸)在北京正式成立并举行了隆重的揭牌仪式。中国船贸的成立标志着中船重工集团公司有了自己对外贸易与合作的窗口,利剑在手,中国造船业的这艘旗舰将在创建世界第一造船大国的征程中,劈波斩浪,勇立潮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