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正>背景资料"夏"级核潜艇("长征"6号)是中国研制的第一型核动力弹道导弹潜艇,装有12枚"巨浪"-1型(北约代号CSS-N-3)潜射弹道导弹。"夏"级核潜艇1970年代在辽宁葫芦岛船厂动工,1981年下水,1983年8月交付,于1987年服役。1988年9月进行了导弹水下发射试验,成功发射了一  相似文献   

2.
臧兴震 《军事史林》2010,(12):35-35
2010年7月10日,法国国防部发表声明,称法国M51新型潜射弹道导弹当日成功完成了从“凯旋”级弹道导弹核潜艇“可畏”号上进行的水下发射试验,验证了该艇在作战条件下发射M51导弹的能力。  相似文献   

3.
胡宝良 《国防科技》2005,(10):93-93
“八一”建军节前夕,伴着凉爽的海风熏笔者在美丽的海滨城市--青岛熏有幸地采访了我国第一代舰载机特级飞行员、二等功臣陈金龙。与他谈起当年完成我国首次潜艇水下发射运载火箭飞行试验航测弹着点时的情景,两鬓斑白的老陈谈及往事,感慨万千,沉浸在往事的回忆中。1982年10月熏我国决定进行潜艇水下发射运载火箭飞行试验。此次试验,作为我军第一代舰载机飞行员,陈金龙有幸地被选为舰载直升机机长随海军舰艇编队远航,执行末区航测弹着点任务。以潜艇为发射平台,从水下发射运载火箭(导弹)的明显优点是机动范围广、隐蔽性好、攻击能力高、生存能…  相似文献   

4.
装备零讯     
《环球军事》2013,(13):72-72
俄北风之神级核潜艇将试射导弹 俄罗斯海军计划近日在新建造的两艘北风之神级核潜艇(“亚历山大·涅夫斯基”号、“弗拉基米尔‘莫诺马赫”号)上进行“布拉瓦”导弹发射试验。这两艘潜艇目前均在进行最后的海试,如果导弹试射成功,那么这两艘潜艇将于今年年底交付俄罗斯海军。据报道,其中的一艘将进行单枚导弹试射,而另一艘则进行多枚导弹齐射试验。  相似文献   

5.
经过50年的建设和发展,我国的地地战略、战术导弹,从液体发展到固体、从陆上发射发展到水下潜艇发射、从固定阵地发射发展到机动隐蔽发射,拥有了有效的核威慑力量和防御反击力量;防空导弹形成中高空,中低空、低空、超低空系列,拥有了不同发射方式、攻击不同空域的防空装备体系;海防导弹形成岸舰、舰舰、空舰、潜舰等反舰导弹系列,具备了抗登陆、封锁重要海域和近海作战的能力。我国各类导弹已形成完整配套的武器系统,极大地增强了国防实力,为国家的领土、领空、领海筑起了坚固的钢铁屏障,成为巩固国防、保卫祖国安全的一支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6.
美国海军2003年1月报道,在墨西哥湾验证试验中,“俄亥俄”级弹道导弹核潜艇“佛罗里达”号(SSBN728)成功地发射了两枚“战斧”导弹。此次成功发射验证了将SSBN改装成SSGN实现利用潜艇的导弹管发射常规武器的关键要素。第一枚于1月14日发射,是装有测量仪表的“战斧”BlockⅢ导弹,导弹采用MK106火箭发动机,获得目前正在开发的“战术战斧”导弹推进能线图。该枚导弹没有装引信,从潜艇的导弹管垂直发射出去,随后转为巡航飞行阶段,利用全球定位卫星导航系统完成预定的飞行使命,最后就地回收。第二枚于1月16日发射,跟第一枚导弹…  相似文献   

7.
毛泽东主席早在1959年就提出;“核潜艇,一万年也要搞出来”。从1958年决定研制核潜艇,到1974年8月1日,中国第1艘鱼雷核潜艇正式交付海军使用,到1988年9月,导弹核潜艇水下发射运载火箭定型飞行试验成功,中国核潜艇的发展经历了艰难曲折的历程,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这是中国舰艇科技事业发展的一个重大突破。  相似文献   

8.
自1962年古巴导弹危机后,前苏联海军就把核潜艇做为其首要发展力量,逐步将一支以常规动力潜艇为主的水下作战部队发展成由战略导弹核潜艇、攻击核潜艇、巡航导弹核潜艇、柴电导弹潜艇、柴电潜艇、辅助潜艇共同组成的、力量庞大的潜艇部队。冷战时期,前苏联海军潜艇作战的战略基本指导思想是重点限制美国战略核潜艇在巴伦兹海方面的侵入,同时兼顾大西洋和太平洋两方面的战略进攻与防御。苏联解体后,俄罗斯海军在继承了前苏联海军绝大部分潜艇  相似文献   

9.
法国宇航公司研制的在潜艇上发射的一种新式反舰导弹-飞鱼SM39,大约在一年半以后即1984年中将装备法国海军第二艘核攻击潜艇青玉。然后将装备另外3艘核攻击潜艇和战略海军的6艘导弹核潜艇。法国外军还将用SM39导弹装备4艘攻击型潜艇阿戈斯塔和最近在布尔热海军展览会上展出的一种新式攻击型潜艇。SM39导弹的试验正在加紧进行,其首次试验是在1981年中完成的,本文给出了试验的照片。  相似文献   

10.
潜艇是海军的主要突击兵力之一,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潜射导弹武器也得到飞速发展,使未来海战方式产生了深刻的变化。潜射导弹分为潜射弹道导弹、潜射巡航导弹、潜舰导弹和潜空导弹等类型。潜射弹道导弹现在世界上仅有美、俄、英、法与中国五个国家拥有弹道导弹核潜艇。在国家“三位一体”战略核武器结构中,弹道导弹核潜艇以其隐蔽性好、机动性和生存能力强而成为战略核威慑力量的中坚,是最有效的核报复力量。冷战结束后,  相似文献   

11.
在共和国万里海疆,有一片常年硝烟迭起的神秘战场——中国海上靶场,这里见证着海军导弹武器试验专家、某试验基地高级工程师卫爱平的一个个人生辉煌:组织导弹发射80余次,亲手发射导弹20枚,随潜艇执行试验任务80次,水下工作时间逾100天,成为海军参加导弹武器试验次数最多、发射导弹数量最多、随潜艇出海次数最多、水下工作时间最长的女性……巾帼英雄托利箭,海疆雄关响惊雷。数十年忘我奋战,卫爱平先后参加我国多型战略、战术导弹研制定型试验,由此催生的“杀手锏”导弹武器,铸就了共和国海疆的和平盾牌。  相似文献   

12.
刘馨同志不幸逝世,我们深感悲痛。他多年从事舰船科研,为海军装备现代化做出了可贵的贡献。——刘华清测试所承担了核潜艇水下发射导弹的出水弹道、出水姿态、流体动力、潜艇运动性能、结构响应、艇体强度及振动等问题的  相似文献   

13.
潜舰导弹发展现状(1)俄罗斯罗罗斯是最早装备潜舰导弹的国家。其比较先进的几型潜艇,著名的○级(即“奥斯卡”级)、S级(“西尔雷”级)和“阿库拉”级都可以发射潜舰导弹,此外还能发射鱼雷和火箭助飞鱼雷。俄罗斯正在发展的多用途攻击型核潜艇“北德文斯克”级,所携带的武器是8枚垂直发射的类似美国水下发射的“鱼叉”的SS-NX-26型导弹(X是表示“试验型”),其具体性能现还难以知晓。目前,3M82超声速反舰导弹,是俄罗斯最新装备的反航母“杀手锏”,性能好,威力大。3M82反舰导弹采用冲压喷气发动机,共高空最大飞行速度3马赫(是世界现役反舰导弹的最高飞行速度),低空最大飞行速度2.2马赫(是美国“鱼叉”和“战  相似文献   

14.
潜艇对抗反潜机中潜空导弹的使用是一个对潜艇生存概率产生重大影响的复杂的决策过程,运用贝叶斯网络将过程指标体系作为修后评价指标体系的先验知识。首先建立潜艇发射潜空导弹后潜艇生存概率的评价指标体系,然后,建立贝叶斯网络模型,通过改进的模糊综合评价方法确定了根节点的先验概率,通过专家经验法确定了子节点的条件概率,并给出了模型的具体求解步骤。最后将先验概率与条件概率输入Netica仿真软件,对贝叶斯网络进行仿真与分析。结果表明:提出的方法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潜空导弹发射后潜艇的生存概率问题,为完善潜艇的作战理论和潜艇生存概率评估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5.
装备零讯     
《环球军事》2014,(12):72-72
美“三叉戟”II D5导弹完成第150次飞行测试 6月2日,美国海军在大西洋海域利用俄亥俄级战略核潜艇发射了两枚不装备弹头“三叉戟”11D5导弹,这两次试射是自1989年导弹定型以来的第149次和150次成功飞行测试。美国海军利用导弹的飞行测试监测导弹性能,以及核潜艇大修后部署的作战能力。测试用导弹上装有一系列安全装置和飞行遥测传感器。  相似文献   

16.
由洛克希德·马丁空间系统公司制造的“三叉戟”Ⅱ(D5)弹道导弹在美国佛罗里达州沿岸的东部试验场成功地从“肯塔基”(SSBN 737)弹道导弹核潜艇上进行了发射试验。这次发射试验是对“三叉戟”Ⅱ(D5)战略武器进行连续系列作战鉴定试验的又一次发射。美国海军进行这些试验的目的是鉴定“三叉戟”Ⅱ(D5)导弹的安全性、可靠性、备用状态和性能。“三叉戟”Ⅱ(D5)潜射弹道导弹已有91次连续成功试验的记录。目前这种从1989年12月开始的系列试验还要继续进行下去。美国海军战略系统项目主任说,试验证明,D5导弹的性能甚至超过了期望的最佳性能,世界上再也没有其它大型弹道导弹或空间发射运  相似文献   

17.
2007年初夏的一天,伴着凉爽的海风,笔者在美丽的海滨城市——青岛,有幸地采访了我国第一代舰载机特级飞行员、二等功臣陈金龙,与他谈起当年完成我国首次潜艇水下发射火箭(导弹)飞行试验航测弹着点时的情景,两鬓斑白的陈老谈及往事,感慨万千,沉浸在往事的回忆中。  相似文献   

18.
资讯     
《军事文摘》2024,(5):4-5
<正>英海军三叉戟2型导弹发射失败据英国《太阳报》2024年2月20日报道,英海军一枚三叉戟2型导弹发射失败,坠入海中。报道称,导弹的第一级助推器并未点燃。事发时,英海军先锋号核潜艇正在水下悬停,所幸并未被导弹击中。事故发生时,英国防大臣格兰特·沙普斯正在先锋号核潜艇上见证此次测试。此次事故是自2016年以来,英海军第二次遭遇导弹发射失败。  相似文献   

19.
海基巡航导弹,即从舰艇、潜艇或舰载机上发射的、以巡航弹道飞行的导弹。近年来,海基巡航导弹正日益受到各国的重视。其中用于攻击陆上目标的远程对陆攻击巡航导弹更是各国海军新装备的热门,甚至成了“巡航导弹”一词的狭义特指。当今世界的先进对陆攻击巡航导弹均具有超远的射程和良好的通用性,同一系列的导弹不仅可在水面舰艇(包括中型战舰和小型舰艇)上发射,还可在潜艇、固定翼舰载机上发射。这些导弹大多以高亚音速飞行,采用了低可探测性设计,从而拥有良好的突防能力。在濒海作战中,海基巡航导弹还可在C4ISR系统的支持下,依靠其强大的通信能力,形成作战网络,从而使巡航导弹的攻击更加精确和迅疾。  相似文献   

20.
江山 《环球军事》2005,(3):26-27
据俄罗斯《消息报》近日报道,俄总统普京透露,俄罗斯正在研发不同于其他国家持有的新型核导弹,而且俄战略火箭兵将在2004年年底进行了机动"撒旦"和"白杨"一M弹道导弹发射。导弹武器依不同的打击方式及保存自己的不同途径可以由不同的发射平台,包括空中的飞机,水面舰艇,水下潜艇,地面公路车辆、铁路车辆,地下井等实施发射。这些构成了导弹武器系统的多种发射方式。陆上机动导弹发射是指利用铁路和公路发射车辆进行机动发射导弹,其中较为神秘的是铁路机动发射的核导弹列车。由于隐蔽性及机动性大,美国、俄罗斯等国都装备有这种铁路机动导弹发射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