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底牌     
最近有两封信引起了我的注意,两封传统的手写书信。在办公电子化的今天,手写书信真的越来越少了。这两封信一封来自上海,由韩先生寄来;一封来自江西,由占先生寄来。两位像我一样的普通中国公民,在几乎相同的时间,来信希望与我们交流同一个问题:中国应该如何应对南海困局。如两位先生信里所写:这真是一个很大的问题,而且南海的  相似文献   

2.
济南战役时我在华东野战军第9M队第25师第73团任政治处主任。1948年7月中旬,津浦路中段战役结束,我团奉命进亚泰安以东山口镇整训。整训中,战士们自发地提出了“打开济南府,活捉王耀武”的口号。团报随之刊登,极大地激励了指战员们的练兵热情。就在这时,纵队政治部仲陵东主任来电话找我,措词严厉地批评说:“你们团报上登‘打开济南府,活捉王耀武’的口号了吗?”我答“是”。仲主任严肃地说:“你们怎么乱提口号?”我说:“这是战士们提出来的。我们觉得好,就登出来了。”仲主任说:“战士们说说是可以的,可你怎么把它登在团报…  相似文献   

3.
《军事史林》2021,(7):30-31
雷锋(1940-1962)平凡而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男,汉族,湖南望城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工程兵第10团运输连班长.1960年参军,共产党员.他刻苦学习毛泽东著作,热爱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热爱人民群众,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1962年8月15日,因公殉职.他的模范事迹和崇高精神在全国产生极大影响.  相似文献   

4.
历史,有时会那么巧合。37年前,河南省邓州市560多名新战士,入伍来到沈阳军区某工程兵团。他们和雷锋生活在一个团队。有的和雷锋分在一个连,住在一张大通铺上;有的和雷锋一起担任校外辅导员;有的与雷锋同台演节目;有的和雷锋一起出席过沈阳军区首届团代会。他们都听过雷锋的报告,许多战友还坐过雷锋的车。雷锋不幸遇难时,有的还亲自参加抢救。雷锋虽然离开了他们,但雷锋精神给他们的心灵深处打下了深深的烙印。在以后的生活中,是雷锋精神一直激励着他们走下来,一走就是35年。沧桑岁月,春秋寒署,他们始终象雷锋那样工作、生活。后来,他  相似文献   

5.
由工程兵工程学院、第×集团军工兵处和第×集团军工兵处联合研制的“登陆作战工程保障辅助决策系统”课题于 1998年 12月 18日在南京通过了专家鉴定 ,鉴定会由总参兵种部工程兵局组织 ,工程兵局副局长安满堂等参加了会议。鉴定委员会专家分别来自总参科技委、军事科学院、陆军指挥学院、工程兵指挥学院、工程兵科研二所、工程兵科研四所和南京军区联勤部等单位。钱七虎院士任鉴定委员会主任委员 ,侯岳衡高工任副主任委员。“登陆作战工程保障辅助决策系统”课题对未来集团军 (摩步师 )渡海登陆作战 (担任第一梯队作战任务 )工程保障需求作…  相似文献   

6.
本文阐述了21世纪内,工程兵作为联合作战部队的一部分,该如何去实现向新型工程兵部队的转变,并且对世纪中工兵应承担的任务赋予了全新的解释。  相似文献   

7.
爱心接力     
这几天,有件事让重庆预师三团干部柳庆十分蹊跷。一位署名洪英的小女孩来信说:"解放军叔叔,这半年你给我寄来的600元钱我都收到了……"柳庆有些摸不着头脑,特别纳闷:什么时候给这小女孩寄钱了? 原来,去年春节,柳庆在给团对口扶贫单位--罗云乡送去扶贫慰问款的时候,听乡中学一位老师讲,学校有部分贫困生  相似文献   

8.
今年是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发表“向雷锋同志学习”45周年,为了让人们尤其是当今的青年们真实、全面了解雷锋当年为什么当兵、怎样穿上军装的,本刊委托辽阳军分区对雷锋入伍的细节情况进行了深入探访,本文作者任福忱同志在雷锋入伍前后,一直担任辽阳军分区组织科干事,掌握许多雷锋入伍时的情况;贺树林同志现任辽阳市弓长岭区人武部政委,作为一名多年被上级连续表彰的雷锋入伍地的政委,他对雷锋有着更加深厚的感情,同时对雷锋精神也有着更深的感悟。通过这两位同志的精心整理,我们把入伍前的活生生的雷锋奉献给大家,让我们永远铭记这位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  相似文献   

9.
本文简要追述了前两届“21世纪工程兵部队”(ENFORCEXXI)会议关于工兵及联合工兵团队的构想,强调了2010年陆军各兵种未来的作用及观点。  相似文献   

10.
正"今天我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真诚地向余指导员表示感谢!感谢他四年如一日对我二伯的悉心照顾,更感谢你们培养了这样一名好干部……"3月5日一大早,一封从湖北新洲寄来的感谢信,被送到四师党委组织部办公室。寄信人叫明生,是六十八团四连已故退休职工明汉坤的侄子。他在信中表达了对一位基层党员干部——六十八团四连指导员余庆宣的崇高敬意。短短几行字,展示了四师基层党员干部服务职工群众的务实形象;薄薄一页纸,折射出四师改革创新组织工作的卓越成效。推动科学发展,干部队伍是骨干,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