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91年1月发生的“海湾战争”和2003年3月爆发的“伊拉克战争”,都是以美国及盟军的胜利和伊拉克的失败而告结束。透过战争的硝烟,通过比较分析的方法,对两次在伊拉克爆发战争的原因,作一浅显分析。  相似文献   

2.
郭梅初  郑敏 《国防科技》2003,(6):55-55,57,58
1991年1月发生的“海湾战争”和2003年3月爆发的“伊拉克战争”,都是以美国及盟军的胜利和伊拉克的失败而告结束。透过战争的硝烟,通过比较分析的方法,对两次在伊拉克爆发战争的原因,作一浅显分析。  相似文献   

3.
一年前,2003年5月1日(美国东部时间),美国总统布什在从海湾返航的“林肯”号航母上发表讲话,称伊拉克战争的“主要战斗行动”已经结束,联军在战斗中取得了胜利。随着时间的逝过,人们并没有忘却这场战争,反而更热衷于研究这场战争体现的更深层次的内涵。有人说伊拉克战争是美国军队转型过程中的一次重要实战演练;有人说这场战争成为世界战略格局转变的重要分水岭。不容质疑的是,伊拉克战争推进了新军事变革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2003年3月,美国借口伊拉克藏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断然对这个主权国家发动了战争。为配合美军方的行动,微软公司开启其操作系统中预留的后门,发出指令,全面封死伊拉克联网的基于微软操作系统平台的指挥控制系统和导弹发射系统,导致伊拉克的导弹无法发射,实时化指挥控制无法达成。战争的结果是美国以对伊拉克的绝对优势大获全胜,伊拉克政权跨台,总统萨达姆沦为美军阶下囚,美国掌握了对伊拉克的全部控制权。作为纯“民营化”企业的微软公司在伊拉克战争中所表现出来的特殊功能,立即引发了世界范围内的广泛关注。其“军事性质”的表现引导各国企…  相似文献   

5.
在2003年开始的伊拉克战争中,美军取得了更迭萨达姆政权的巨大胜利,但美军作为占领军的存在使之随即陷入游击战泥淖,在临时“自愿联盟”瓦解后,美军开始从伊抽身。本文从大规模作战阶段、稳定行动阶段、主要经验教训和未来形势展望四个方面对伊拉克战争及战后形势进行了总体述评。  相似文献   

6.
北骏 《国防科技》2004,(2):53-57
2003年,世界形势总体上趋向缓和,和平与发展仍是当今世界的主题。但天下并不太平,美国发动的伊拉克战争及国际反恐成为全球防务领域的焦点;美国在伊拉克战场上暂时胜利,使其称霸全球的野心更加膨胀;各国虽然加大了反恐斗争的力度,但恐怖活动仍很猖獗;受伊拉克战争的影响,各主要国家加快了军队转型和建设步伐;朝鲜核危机、以巴冲突、印巴关系紧张和伊朗核问题等热点有所降温,但仍存在着许多变数。世界军事形势呈现了许多新的特点。  相似文献   

7.
伊拉克战争中 美国的心理动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美军“战斧”式巡航导弹的“嗤嗤”声响,震耳欲聋的爆炸声划破了巴格达黎明前寂静的夜空。美英等国对伊拉克的战争拉开了帷幕。回顾美国在准备这场战争的过程中,实施经济动员、联盟动员、科学技术动员的同时,我们不难发现,美国政府为赢得这场没有得到联合国授权、旨在推翻萨达姆政权的战争的胜利,展开了深入而广泛的心  相似文献   

8.
犹如美国海军三巨头(海军部长、海军作战部长和海军陆战队司令)在《美国海军转型路线图》自诩的那样:美国海军对国防的贡献是独一无二的!那么,近十余年来美国航空母舰对历次高技术局部战争的“贡献”也是前所未有的。从海湾战争、科索沃战争,到阿富汗战争,乃至伊拉克战争,美国海军无—例外,全都派出大批的航空母舰作为急先锋或充当“撒手锏”,其最大出动量高达6艘。迄今记忆犹新的伊拉克战争,美国海军航空母舰及其舰载机又有新表现,海军航空母舰和海军陆战队的参战舰载机总数再创新高,达到了676架,超过美军全部参战飞机总数的一半,为美军在最短时间内赢得战争胜利立下了“汗马功劳”。进入2004年,尽管伊拉克战场上的硝烟尚未褪尽,但  相似文献   

9.
“布什赢得了军事上的胜利,却带来政治上的失败。”美国舆论这样评说。 的确,伊拉克战争推翻了萨达姆政权,解除了伊拉克武装,与此同时,也给美欧关系制造了深深的裂痕,其突出表现就是法美关系的“紧张感”。 在欧洲国家中,法国与美国的关系比较特别。同英国的步步紧跟、德国的谨慎小心有所不同,法国人表现得比较“另类”,不时唱点反调。在伊拉克战争前后,希拉克总统坚决反战、同美国对着干的立场给世人留下深刻印象,一些和平组织甚至提名希拉克为  相似文献   

10.
为赢得战争的胜利,美伊双方依据其国力、军力,采取了不同的战法。美国依仗其绝对的军事优势,采取“斩首攻击”的速决战,意在一举“拉下”巴格达;而伊拉克则采取保存实力、以拖待变的持久战战法与美抗衡。因此,可以说,美伊之战是一场速决战与持久战的较量。  相似文献   

11.
过去100年里,职业军人有一个共识,那就是进攻时尽可能避免城市作战。避免城市作战也是美军的一大战役原则。在1991年老海湾战争中,美军绕过科威特城,迂回伊拉克军侧背,缺乏勇气的伊拉克军后方受到威胁后立即全面崩溃,美军基本达到了不经过城市作战就赢得战争胜利的目标。在美国野蛮干预原南斯拉夫的战争中,由于担心遇到坚决抵抗,美军没有实施地面进攻,全凭对南联盟重要目标的狂轰滥炸达到了战争目的。  相似文献   

12.
无论从政治角度还是从军事角度看,伊拉克战争都是一场全新的战争,它有许多新的特点。透过这场战争,我们不难看出美国在世界格局多极化的进程中执意要实现一极独霸的强烈企图,同时从美军对这场战争的战略谋划、作战特点、战法运用看,也出现了许多值得我们关注的新情况,需要我们去认真思考和总结。  相似文献   

13.
无论从政治角度还是从军事角度看,伊拉克战争都是一场全新的战争,它有许多新的特点。透过这场战争,我们不难看出美国在世界格局多极化的进程中执意要实现一极独霸的强烈企图,同时从美军对这场战争的战略谋划、作战特点、战法运用看,也出现了许多值得我们关注的新情况,需要我们去认真思考和总结。  相似文献   

14.
2003年3月20日,美国发动了侵略伊拉克的战争。虽然美军仅用42天时间、死亡138人的代价就占领了伊拉克全境,推翻了萨达姆政权,取得了正规作战的胜利,但是,占领伊拉克后,美军一直处在反美武装的袭击中,可以说是惶惶不可终日。时至今日,在伊战开始4周年之际,美军在伊共损失54架直升机,其中约有一半是被地面火力击中而坠毁的,美军已死亡3100多人,受伤2.2万多人。美军和伊拉克新政府采取了包括军事打击和招安在内的各种手段,企图平息反美武装活动,消灭反美武装力量。然而,不但没有能够达到目的,反美武装活动却愈演愈烈。现在,伊拉克到底有多少反美武装组织?他们是怎样和美军、新政府对抗的?随着美军和新政府军的打击力度增大,他们又将何去何从?  相似文献   

15.
1991年海湾战争,美军通过200余艘舰船向海湾地区运送了近470万吨的作战物资,在较短时加内建立了供美军30天使用的战争物资储备;2003年的伊拉克战争,美军更是通过海上运输将大量的作战物资投送到战区,确保了对伊作战的胜利。而在这背后,起着关键和主导作用的就是本文所要详细介绍的美国军事海运司令部。  相似文献   

16.
近些年来,随着人们的思想解放,史学界、舆论界对发生在20世纪50年代的抗美援朝战争,提出了许多具有创新精神的见解,促进了对这段历史的研究。然而,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其中最令人关注的是,怀疑这场战争是一场胜利的战争,对战争中中国人民志愿军的作战行动,或否定,或诋毁,提出了不少奇怪的说法。笔者不揣冒昧地把它称作为“失败论”。今年是抗美援朝战争胜利50周年,笔者作为一名志愿军老兵,感到有责任予以澄清。现就以下说法作一探讨。“两胜两败一平”说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以后,采取运动战形式,连续进行了五次战役,并都取得了胜利:迫使敌…  相似文献   

17.
伊拉克战争中美军的作战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美国时间5月1日21时,布什总统在从海湾返回的“林肯”号航母上宣布:“我们在伊拉克的主要作战行动已经结束。”布什的讲话,为持续43天(实际上主要战斗在4月9日就已经结束)的伊拉克战争画上了一个模糊的句号。美军依靠大量高新武器装备和绝对空中优势,在未遇有力抵抗的情况下,以微小代价赢得了战争的胜利。应该说,伊拉克战争是美军又一次成功的作战行动,有许多有别于前几场战争的作战特点,同时也暴露出一些问题。认真分析和研究这些特点和存在的问题,对于加强我军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9月29日,白宫网站公布了布什的一次公开演讲,其中透露出诸多新的信息。布什声称:“阿富汗战争是一次伟大的胜利。”最近,北约军队将接管负责阿富汗全境安全的任务。美向驻阿北约军队调兵1.2万人,援助那里正在进行的反恐行动。布什在演讲中,对反恐战争进行了辩护,坚信在盟友的支持下一定能取得反恐战争的最后胜利。专家分析认为,尽管布什政府以战争手段反恐引发了美国公民更加不安,美国政界掀起了倒拉氏的呼声,但是,布什不可能让拉氏充当挡箭牌,如果那样,就等于承认伊拉克战争是一次重大失误,因此,这两位难兄难弟不得不同舟共济。布什政府决…  相似文献   

19.
点击美伊两国的战争动员(上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羽  吴少瑜 《国防》2003,(5):22-24
又一场由美国人发动的战争,把美国式的战争动员再次显示给天下人,告诉天下人强者则动员当强,强在随星移而改变;又一场由伊拉克人应对的战争,把伊拉克式的战争动员再次大白于天下,告诉天下人弱者则动员也弱,弱在守传统而不变。这也许就是尚未熄灭的伊拉克战火传达给世界各国国防动员界的强烈信号。  相似文献   

20.
自2002年10月美国助理国务卿凯利访问朝鲜从而爆发朝鲜核危机以来,世界的目光开始聚集到朝鲜半岛。2003年1月10日,朝鲜宣布退出《不扩散核武器条约》。朝鲜核危机局势达到顶点。伊拉克战争使布什无暇同时顾及朝鲜问题,但在战争胜利后,布什又重新开始着手解决朝鲜问题。目前,在处理朝鲜核危机上,美国一方面通过外交斡旋、经济封锁的途径来迫使朝鲜妥协,另一方面也一再声称并没有放弃使用军事手段以强制达到其目的。事实上,在朝鲜战争后至今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