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针对无线传感网中结点能量受限,提出了一种基于动态流能量高效的路由算法DFEERA(Dynamic Flow-based Energy-Efficient Routing Algorithm)。该算法通过在无线传感网内设置多个基站收集区域内传感器结点的数据流拓扑结构建立数据传输能量消耗模型,将该模型转换为最大流问题求解最优传输路径,作为某时期内结点数据传输路径。随着结点能量的消耗,动态调整该能量消耗模型重新规划路径,作为新的传输路径,从而平衡结点间的能量消耗,提高网络结点的存活率。仿真结果表明,与其他典型的路由算法相比,DFEERA能够更好地平衡结点的能耗,获得更高的能量消耗率和更长的网络生存期。  相似文献   

2.
针对传感器网络中跟踪目标需要大量的节点协同工作,还需要实时处理和传输大量数据,提出一种基于扩展卡尔曼滤波的有向传感器网络目标跟踪算法(EK-MTDC),重点研究了传感器网络中的扇区数量对节点间数据传输与目标跟踪精度的影响,根据对目标状态的分析,通过压缩参与监测的节点个数,选择激活网络中节点相交区域内的节点对跟踪目标进行监测。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在不降低跟踪效果的前提下,降低网络能耗,延长其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3.
针对数据传输系统丢点问题,依据连续正弦信号瞬时相位差分特性,探讨了一种自动检测数据传输系统丢点方法。首先在数据传输系统采集前端加入正弦信号;然后将解包好的数据通过希尔伯特变换求取数据瞬时相位,并从前向后进行相位补偿,使数据瞬时相位呈连续递增形式;最后通过相位差分法求得瞬时相位前向差分。由理论分析可知:连续正弦信号未丢点时,当前位置数据相比前一位置数据相位差为2πfc/fs(fc为正弦信号频率,fs为数据传输系统采样率);连续正弦信号丢点时,当前位置数据相比前一位置数据相位差为2πfc(n+1)/fs(n为传输数据丢失点数)。由此特性,可实现对数据传输系统是否丢点实现自动检测。理论分析和实验结果表明,探讨的数据传输系统丢点检测方法可实现对数据传输系统是否丢点实现自动检测,便于工程应用。  相似文献   

4.
提出一种多站雷达体系雷达数据光纤传输系统的方案设计和实现方法。与传统雷达使用的光纤传输系统不同,而是采用技术较新的基于无源光网络PON的实时数据通信系统,这是无源光网络技术在多传感器实时通信领域的首次应用。在系统设计中利用先进的光电子和在编程技术,实现了点对多点雷达数据光纤传输,提高了信号传输质量,同时系统具有动态接入和扩容的能力。  相似文献   

5.
在军队物联网中大规模部署的无线传感器节点密度加大,节点周边有众多传感器需要将数据传递到上级节点,隐藏节点在收到感知数据时共同竞争信道,发生在接收节点处数据碰撞。在分析现有的冲突容忍传输协议的基础上,结合协议固有特点和隐藏节点问题,对其进行了改进,减少了节点之间由于隐藏终端问题带来的吞吐率下降的问题。通过多次实验验证,结果表明改进后的冲突容忍协议能够有效地提高数据传输可靠性,系统的吞吐量也有了明显的提高。  相似文献   

6.
针对信号在长距离高速传输时存在丢数和误码的现象,提出了一种基于CRC+ECC双校验的长线LVDS传输设计方案.该设计以LVDS数据链路搭建高速信号传输平台,分别从硬件和逻辑两个方面进行高速长距离传输数据的可靠性设计.硬件方面在发送端和接收端分别采用驱动电路和均衡电路减少传输路径的损耗,逻辑方面通过CRC校验与ECC校验相结合的方法,在高速传输时为数据提供少错纠正、多错重传的技术保障,降低了数据传输时的带宽消耗.经试验验证,通过串接多级连接器,实现了75 m双绞屏蔽传输电缆上的串行数据传输,码率可达400 Mbit/s,误码率为0.  相似文献   

7.
针对外部设备与计算机之间的数据高速传输问题,利用PCI Express总线技术设计了PCI Express数据传输卡,实现了大量数据从记录仪到计算机共享内存的高速传输.数据传输采用DMA方式;并运用接口专用芯片PEX8112实现了PCIE接口到PCI总线的桥接.最后对PCIExpress卡进行测试,结果证明了它可以快速有效地进行数据传输,达到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8.
为实现激光指示器串行数据与PC系统传输,提出了由激光照射器、PC机、数据转换及控制系统以及北斗模块组成的数据处理、传输系统,自动生成观察所和目标坐标,并基于VB6.0的MSComm通信控件功能,编写了控制软件对系统数据进行处理。该系统设计可以显著提高激光指示器数据传输的准确性和效率,更容易实现数据传输的数字化。  相似文献   

9.
现有感知数据传输模型存在能量消耗大、网络生存周期短、适用范围窄、收敛性弱以及实际应用性差的问题,为了实现大面积感知数据高效传输,提出了基于数据关联度的模糊自适应融合算法,建立了自适应网络模型。感知节点发送的数据经汇聚节点、中继节点转发时,通过自适应网络模型,根据感知数据关联度,动态修正输入参数加权系数从而改变控制规则,再用优化的控制规则进行参数调整,融合后的数据再传送到上一级平台,实验表明了该算法能明显改善海量感知数据传输性能。  相似文献   

10.
分布式监测系统长时间的连续监测,累计的数据量非常可观,为了数据实时传输及节省传输成本,对监测的数据现场预处理,采取一定的方法压缩数据量非常必要.目前,针对状态数据传输过程中的数据压缩与传输效率的研究还很少,一般采用黑匣子功能模型或白匣子功能模型,虽然具有减少数据冗余的作用,但是没有考虑数据流本身冗余特性,提出基于数据压缩的分布式监测系统功能模型,提高了通信速度和可靠性,满足了实时传输的要求.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情报处理的发展和演变着手,面向当前大数据技术飞速发展和情报数据量呈爆炸式增长的趋势,介绍了大数据治理的概念和本文对于大数据治理的理解,并进一步针对数据治理和数据清洗内涵的不同进行了区别说明。此外,还梳理了当前各国在大数据治理和大数据开发方面的现状,对我国在大数据治理方面的政策环境和技术发展情况进行了概括。本研究针对情报大数据的特点,分析了大数据治理对于情报数据发挥作用的重要性;针对情报大数据在数据治理方面面临的问题,分析了情报大数据治理的需求;在情报大数据治理框架方面,构建了由人员组织机构、治理机制、形成的能力、治理策略等方面组成的情报大数据治理模型;对情报大数据管理生命周期内的治理内容进行了描述;最后对情报大数据治理的前景进行了简单展望。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航天装备大数据平台建设已经取得了长足进步。然而,航天装备数据深层次价值仍然未被有效发掘,关键原因在于现有大数据业务数据存在无法跨专业贯通、缺乏全局数据资源智能分析及管理。知识图谱技术作为大数据时代的推理和分析利器,与航天装备大数据完成无缝对接具有天然的优势和内在动机。本文从研究面向航天装备数据知识图谱的/组织管理、关联分析、数据挖掘、知识可视化等开放式共享服务出发,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方法挖掘航天数据的应用潜力,并引入数据化决策模型和监控体系,建立航天装备数据全息画像,实现业务数据的跨业务贯通,并提供网格化的高速检索,以求通过提升数据管理的规范化、标准化、精益化水平指导航天装备的优化和升级。  相似文献   

13.
A major problem encountered when analyzing data is the presence of errors in the data base. As it is generally expensive and sometimes impossible to go back to the original source of the data, several methods have been suggested for correcting errors in the data base. This article is concerned with a method of correcting data errors by identifying the minimum number of fields that would need to be changed in order that the data record satisfy a set of consistency relationships called edits. In the literature of data editing, most of the work is separated by the data type, i.e., discrete data or continuous data. Little work has been done in the area where there is both continuous and discrete data and interactions between the two types of data. In this article a general mixed integer programming formulation will be suggested for this area of both continuous and discrete data.  相似文献   

14.
数据中心作为支撑装备保障指挥、管理、维修、供应及训练等业务运行的重要基础,是数据交换的枢纽和各级数据的总汇,也是信息服务的中心,对深化装备保障信息需求、实现保障信息有效管理和强化保障信息综合应用至关重要。本文面向装备保障数据中心建设需求,分析了装备保障数据中心的内涵及其在数据汇聚存储、数据共享交换、保障决策支持及综合信息服务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从总体架构、物理结构和数据结构三个方面开展了数据中心体系结构设计;同时,立足装备保障数据中心建设与应用,针对应该重点把握的数据标准规范建设、配套数据采集手段、加强安全保密建设、完善运维管理体系及建立专业分析团队等问题进行了阐述。研究成果可为实际开展装备保障数据中心建设提供 参考。  相似文献   

15.
如今大规模地理数据正在社会各个部门和组织中迅速积累,但是由于部门利益和历史沿袭等原因,大规模地理数据共享仍然极具挑战,相应共享技术需求仍然极其旺盛。作为地理数据共享的基础方式之一,传统单机地理数据格式转换技术,一方面受限于磁盘读写及带宽瓶颈,另一方面面对日趋庞大的数据规模,已很难满足实际应用需求。因此提出一种针对栅格地理数据的并行格式转换引擎,采用高性能计算集群环境支持大规模栅格地理数据转换共享,大幅降低了大规模栅格地理数据转换过程的时间成本。栅格地理数据并行格式转换引擎采用基于公共接口的设计理念,框架灵活、具有良好的扩展性,支持地理数据格式的读写自定义以及新数据格式添加,能够实现接入数据格式间的任意两两转换。为验证引擎框架及其处理效率,在Lustre并行集群环境下以格网数据交换格式(国家地理空间数据交换格式)向常见栅格地理格式的转换为示例进行了测试实验。结果表明,栅格地理数据并行格式转换引擎能够在8个节点Lustre集群中达到7.54的良好并行加速比。  相似文献   

16.
聚类是多媒体数据挖掘的重要任务之一,数据之间的相似性度量是聚类的基础和前提。多媒体数据的特征矢量通常都是数十维甚至数百维的,但传统的相似度量方式一般只适用于低维数据。在分析高维数据特性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新的度量方式。通过使用一个特定的策略对原始数据空间进行网格划分,该方法较好地避免了噪声数据对高维数据相似性度量的影响。实验证明此方法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7.
飞航导弹火控系统动态精度试验数据处理方法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飞航导弹火控系统动态精度试验后获得的导弹射击诸元误差序列一般为非平稳的随机过程,根据此误差特性,提出了动态测量数据的异常值数据处理方法,建立射击诸元误差序列、将误差序列分解为慢变化信号和高频噪声信号,最后给出火控系统射击诸元参数的最大误差统计估值方法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决异构数据源融合和数据仓库的迁移问题,结合数据仓库和构件技术的思想,提出了一种基于数据仓库的通用OLAP(online analysis process)数据接入构件的设计方案.该方案针对完成数据操作封装的数据接入构件进行了建模,并且针对这种模型设计了一个基于构件的OLAP通用数据接入原型系统,实现了OLAP界面展示工具和异构数据源的自由配对和无缝迁移.  相似文献   

19.
针对当前集成设计系统中多学科数据管理存在的不足,在分析运载火箭集成设计工作流数据特点基础上,提出了面向多学科语义的统一数据描述方法和数据的动态集成与调度策略,简化了集成设计中数据的描述和访问机制,分离了软件开发员与多学科用户的职责权限.通过在某型运载火箭集成设计系统中的应用,表明该方法可将流程处理与数据处理分离,能有效...  相似文献   

20.
孙宇航  杨莉 《国防科技》2021,42(2):133-137
装备试验数据作为装备制造产业的重要生产要素,对其管理的能力已成为企业应对创新发展机遇的重要竞争力。本文对装备试验数据进行概要介绍,并对试验数据结构及特点进行分析。同时,按照装备试验数据的保密管理原则,结合装备试验活动各阶段产生的数据类型,以及试验数据量大、种类多、处理速度快等特点,提出试验数据分级管理模型。在此基础上,从试验数据在装备履约、鉴定评估以及实际应用等管理需求出发,分析当前数据管理要求规范化、多源数据管理系统化以及分析工具综合化等数据管理中需要关注的问题,提出装备试验数据信息管理平台建设框架,深入分析管理平台的基础运行环境、数据采集与预处理、分布式存储、数据分析挖掘与应用等信息管理功能模块,旨在为进一步加强装备试验数据管理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