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红箭犀利     
“红箭”是我国北方工业总公司研制生产的系列反坦克导弹。自70年代始,先后诞生了“红箭73”、“红箭8”等型号。“红箭”反坦克导弹在研制过程中不断吸取国外各型反坦克导弹的优点,其射程和威力与世界同步发展。针对坦克装甲主护技术的发展,“红箭”导弹也在不断地进行技术改进,以保持攻击的有效性。目前最新一代“红箭”导弹已经装备部队,巨大的威力可以摧毁目前世界上各型现役主战坦克,技战术指标可与国外新一代反坦克导弹相媲美。  相似文献   

2.
晓东  幼波 《国防科技》2002,(7):83-85
在1973年10月爆发的第四次中东战争中,埃及使用俄(前苏联)制“AT-3”导弹击毁了200多辆以色列坦克;而以色列用改制的法国SS-11导弹摧毁埃及、叙利亚坦克300多辆。自此,世界各国对反坦克导弹的战场应用及其在未来战争中的作用有了新的认识,反坦克导弹被认为是一种最有效的反坦克武器。从而拉开了世界各国争相研制、发展反坦克导弹的序幕。近三十年来,反坦克导弹得到了极大发展,成为反装甲目标的利器,被誉为“坦克终结者”。  相似文献   

3.
英、美国防部已签署协议并联合开发了一种可从陆上和空中发射的新型多用途导弹——通用导弹(CommonMissile)。该导弹能安装在多个平台上可对付装甲车辆、掩体、雷达装置和指挥部等多种目标。该导弹将可与英国和美国现有的武器系统,如“陶”式反坦克导弹和“海尔法”反坦克导弹兼容。  相似文献   

4.
01式轻型反坦克导弹是日本陆上自卫队最新型的步兵反坦克武器,主要是近程攻击敌坦克及装甲车辆,在攻坚作战中,也可以摧毁敌坚固的作战工事。日本军方希望它能取代84毫米无后坐力炮,成为步兵便携式反坦克武器的中坚。1993年,日本川崎重工得到了日本军方的合同,成为01式反坦克导弹的主承包商,当时的编号是XATM-5。经过了8年的研制,2001年制式化,以当时的公元纪年命名为"01式轻型反坦克导弹",在日本  相似文献   

5.
现代地面战争中,坦克与反坦克武器之间的较量将在更长的时间、更大的空间展开。今天,反坦克导弹以其射程远、威力大、精度高,已跃升为反坦克武器的主力。目前,世界上有90多个国家装备40多种反坦克导弹,还在研制一批新型反坦克导弹。在海湾战争中,约有60%的坦克是由便携、车载和直升机载反坦克导弹摧毁的。60~70年代,反坦克武器与坦克基本处于势均力敌状态。80年代以来,随着复合装甲、反应装甲等新型防护装甲的相继出现,第一、二代反坦克导弹已相  相似文献   

6.
目前工艺水平的重大进展——凝视式焦平面阵列技术促进了便携式反坦克导弹的研制。这种反坦克导弹可以“打了不管”(fire-and-forget),能够击毁最现代化的坦克。  相似文献   

7.
<正>据美国军事新闻网站《战区》当地时间2024年1月2日报道,已经安装在重型坦克/装甲车辆上的主动防护系统不仅可以拦截/摧毁来袭导弹和火箭弹,也可能对无人机起到同样的作用。多年来,世界各国的武装部队一直都在为各自的坦克和其他装甲车辆加装硬杀伤主动防护系统(APS)。这些系统主要设计用于物理摧毁,或至少挫败来袭的反坦克导弹和其他步兵反装甲武器(如肩扛式火箭弹、火箭推进榴弹)的威胁。然而,当涉及到防御无人机袭击,特别是防御高机动性的FPV无人机(乌军FPV对俄军坦克/装甲车辆造成重创)时,这些硬杀伤主动防护系统可能被用来提供另外一层非常有价值的防护能力。  相似文献   

8.
单兵作战的灵活、强大的打击威力和精确目标打击能力有效结合就产生了令人瞩目的便携式导弹系统。1973年第四次中东战争中,埃及使用前苏联当时最先进的“耐火箱”AT-3反坦克导弹,伏击以军坦克群,仅2h就将其坦克击毁130多辆。叙利亚军队在戈兰高地太阳山作战中也用反坦克导弹击毁击伤以军坦克430多辆。20世纪80年代阿富汗战争中,美国提供给阿富汗武装派别当时最先进的“毒刺”(Stinger)便携式防空导弹来对抗苏军,导致几百架苏军战机被击落。美国在最近的伊拉克战争中虽然势如破竹,但处于劣势的伊军使用便携式反坦克导弹,重创美军多辆世界上…  相似文献   

9.
AH-64“阿帕奇”直升机是当今世界上已装备部队的火力最强、价格最昂贵的攻击直升机。该机上装有目标截获识别、夜视、导航和雷达报警等系统,可携栽16枚激光制导的“狱火”反坦克导弹,能在7公里外攻击敌坦克,具有很强的反坦克能力,号称“坦克的克星”。1991年2月25日,伊拉克出动80辆T-72坦克,企图阻止美英军队向纵深推进时,即遭到“阿帕奇”的远距离打击。无一幸免。  相似文献   

10.
瑞典博福斯公司导弹分部正在研制攻击坦克顶部的新型“比尔”-2(BILL-2)导弹。现在生产的“比尔”-1反坦克导弹已在奥地利和瑞典陆军  相似文献   

11.
反坦克导弹系统现有的反坦克导弹绝大多数是发射后需有人操纵才能命中目标的,而且操作手与目标的距离一般不能大于2公里,容易受敌攻击。为了提高操作手的生存能力和导弹的命中率,各大国都在继续研制“发射后不管”的可在较远距离攻击敌坦克的反坦克导弹。考虑到现代坦  相似文献   

12.
轻型反坦克导弹是一种主要用于单兵或2-3人兵组作战使用的便携式反坦克导弹武器系统,具有轻便灵活、操作简单、命中率高、威力强大等一系列优点。可装备于步兵营以下分队、机动部队、海军陆战队、空降兵和其他快速反应部队等多兵种;作为反坦克及近距离突击武器,不仅可以攻击敌方主战坦克和装甲车辆,而且在抢滩登陆、山地作战和城市巷战中还可以攻击坚固工事、火力点以及城市中设防的建筑物等近距离点目标,提供适时、快速、多样、有效的直接火力支援。轻型反坦克导弹是世界公认的当代反坦克武器的一大柱石和火力骨干,是登陆作战和城市巷战的…  相似文献   

13.
《国防科技》2004,(2):82-82
坦克赁借其坚硬的装甲和强大的火力,在战场上显赫一时,但它并没有因此而称雄世界,因为人们发明了对付它的有效武器——反坦克导弹。反坦克导弹身材矮小,发射器可支在地上,也可装在车辆上,机动性强,操作也十分灵便。在第四次中东战争中,埃及第二步兵师伏击了以色列王牌第一九○装甲旅的坦克群。随着埃军指挥员一声令下.一枚枚身长不足1米的反坦克导弹,拖着长长的电线尾巴,如一只只矫捷而凶猛的鹰一样飞向以军的坦克群。仅仅几分钟时间,坦克群就陷入瘫痪。  相似文献   

14.
现代高技术条件下的几场局部战争告诉人们,坦克仍然是地面作战的主要力量。坦克在地面战场上的突出作用,使得反坦克武器成为发展的重点。以下是目前外军着力发展的几种高技术反坦克兵器。 “超级煞星”:作战飞机 世界各国的作战飞机大多都装备有各种型号的空对地导弹、激光制导炸弹及集束炸弹等,既可攻击地面目标,也可攻击装甲目标。因此对坦克形成了较大的威胁,是坦克的“超级煞星”。 在现代高技术局部战争中,作战飞机对坦克的威胁最大,已经成为坦克的致命武器。  相似文献   

15.
根据反坦克导弹的攻击原则和坦克战术防护原则,建立了反坦克导弹攻击下的坦克生存能力的计算机仿真数学模型.通过仿真分析,讨论了采取不同的战术防护手段对坦克战场生存能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自坦克诞生以来,装甲战车的防护能力不断增强。尤其是在坦克的前部、两侧以及炮塔周围,都有较厚的各种复合装甲、反应装甲作防护。面对坦克周围这一层层先进的装甲防护,一般的反坦克武器,如反坦克火箭筒、反坦克炮,以及第一、二代反坦克导弹等都显得有点力不从心,即使是制导炮弹和第三代反坦克导弹,也不能保证将其击毁。于是,人们不得不把反装甲的突破点转移到防护薄弱的坦克顶部。  相似文献   

17.
坦克被誉为“陆战之王”,是一种有直射火力、高度机动,又有坚强装甲防护能力的履带式装甲战斗车辆。它主要用于同敌方坦克及其它装甲车辆作战,也用来对付反坦克武器,摧毁野战工事等。主战坦克是坦克队伍中最重要的成员,它代替了传统的中、重型坦克,是地面作战的主要突击兵器二战以来,主战坦克已发展了三代,现正在发展第四代。欧洲是世界  相似文献   

18.
坦克履带的应用及其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坦克,集攻防优势于一身,自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登上人类战争舞台,便显示出它的无比威力,被人们冠以“陆战之王”的美誉。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坦克成为纵横全球战场的骄子。英国的“小游民”坦克是世界上最早出现的坦克。1943年7月的库尔斯克苏德坦克大战,不但以6000余辆坦克参战成为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坦克战,而且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改变了世界历史的进程。坦克是具有直射火力、高度越野机动性和坚强装甲防护力的履带式装甲战斗车辆,它是地面作战的主要突击兵器,主要用于与敌方坦克和其他装甲车辆作战,也可以压制、消灭反坦克武器,摧…  相似文献   

19.
空中攻击:装甲目标面临的主要威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战争中,坦克等装甲目标面临的威胁主要来自地面和空中两个方面。20世纪80年代之前,地面反坦克火箭筒、反坦克炮、无坐力炮、反坦克导弹,以及敌方的坦克等反坦克武器的攻击,是坦克装甲车面临的主要威胁。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反坦克作战逐渐由地面攻击为主转向空中攻击为主。  相似文献   

20.
坦克装甲车辆传统的防御手段无法面对各种新型反坦克武器的威胁,主动防御技术是近年发展起来的新概念防御手段,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坦克的主动防御技术发展十分迅速,它将成为坦克防御技术发展的又一次飞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