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每逢春节,老百姓喜欢门窗倒贴“福”字,以求喜庆吉利,福运到来。春节倒贴“福”字习俗由来,民间有三种说法: 一说源于周朝的姜子牙。姜子牙 (即姜太公)封神时,其妻也来讨封。姜子牙说:“你嫁我,我穷了一辈子,你是个穷命,就封你为穷神吧!”姜妻不知  相似文献   

2.
"王"是什么?"王"字的三横一竖指代的是什么?怎样才能为"王"呢?《说文解字》称:"王,天下所归往也。董仲舒日:'古之造文者,三画而连其中谓之王。三者,天、地、人也,而参通之者王也。'孔子曰:'一贯三为王'。"这样解"王",明显打上了儒家天人感应思想的烙印。吴其昌《金文名象疏证兵器篇》认为,"王"字象征无柄斧钺,其头刃部朝下,象征权力。"王字之本义斧也。"查汉语辞典,"王"字主要释义,一泛者首领,二为古代最高统治者称谓,三为封建社会的最高封爵,四指同类中最特殊或最大者。当然还包括姓氏,"王"姓在中国三大姓氏中仅居亚军地位。  相似文献   

3.
一、《易经》是一本什么书?迄今为止,在世界上浩如烟海的书籍中,历史之悠久、发行量之大、版本之多、争议解释之繁杂者,大概只有中国的《易经》了。早在2000多年前的西汉时期,《易经》就被列为"群经之首",成为中国知识分子必修的经典。唐太宗的宰相虞世南曾说:"不读易,不可为将相。"唐朝大医学家孙思邈曾说:"不知易,不足以言太医。"日本明治维新时的组阁原则是:"不知易者,不得入阁。"被誉为"十七世纪的亚里士多德"的德国伟大的哲学家、数学家莱  相似文献   

4.
相传,很久以前有一名庸医叫"吉生",因其医术平庸,误人甚多。人们对他甚为不满,以至请人送他一副对联:"未必逢凶化,何曾起死回。"这个对联妙在将逢凶化吉、起死回生两个成语隐去末字。而隐去的这二字,便是庸医之名。章太炎与康有为政见不合,曾作嵌字联骂康:国之将亡必有;老而不死是为。上句是《中庸》"国之将亡,必有妖孽"隐去"妖孽"二字;下句是《论语》"老而不死是为贼"隐去"贼"字。能作如此妙联,章太炎不愧为国学大师。  相似文献   

5.
在春秋时期的军队的君、将、卒的结构体系中,将处于承上启下的环节。兵圣孙武对将的问题十分重视,在仅有六千多字的《孙子》兵法中,“将”字就出现四十多次。孙武指出:“知兵之将,生民之司命,国家安危之主也”。“夫将者,国之辅也。辅周则国必强,辅隙则国必弱。”《孙子·作战》将的责任如此重大、作用如此重要,究竟具备什么样的素质方可为将呢?孙武认为,“将者,智、信、仁、勇、严也。”《孙子·计》孙武提出的将应具备的这五个字,其中多数也为当时的哲人们所关注。注重理想人格塑造的孔子,把“仁”视为最高道德的规范,用“…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赢"字身价看涨,使用频率高。单说在军队建设上,官兵谋"打赢"之策,思"打赢"之法,练"打赢"之功,铸"打赢"之剑。一句话,"一切为打赢"。 "赢"字"零件"一大堆,上中下有三层,左中右有三列。试从五个"零件"上来观其形而悟其意可算作望文生义说打赢。先人造"赢"字,首先就想到了"亡","要奋斗就会有牺牲"。舍生忘死的精神是一种强大的战斗力,这是"打  相似文献   

7.
春秋时代,周室不振,诸侯争霸,外族交侵,战乱迭起。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而又只有刀笔简续的书写工具。史学家写出了内容丰富语言精练的一批新型历史著作。《左传》在这方面是突出的代表。唐代的刘知几称“其言简而要,其事详而博”(《史通·六家》)。清代的刘熙载日:“若论字句之精严,则左公允推独步。”《左传》对战争的描写,向来是最为人称道的。刘熙载《艺概》论《左传》诸条,深得其文理。他说:“左氏叙事,纷者整之,孤者辅之,板者活之,直者婉之,俗者雅之,枯者腴之。剪裁运化之方期为大备。”确实,《左传》的战争描…  相似文献   

8.
欲擒故纵     
欲擒故纵,源出《老子》第三十六章:"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取之,必固与之。"《鬼谷子·谋篇》云:"去之者纵之,纵之者乘之。"《太平天国·文书》也说:"欲擒先纵,欲急姑缓,待其懈而击之,无不胜者。"欲擒故纵,意思是要活捉某人,不能将其逼得太紧,而应先故意放开他。比喻为了更好地控制,故意暂且放松一步。中国还有一句  相似文献   

9.
孔子非常重视《诗经》的教化作用,《诗》教乃是浸润着情意、感通于物我之间的人生艺术.《诗》教之价值在于敦情和意,感发人之意义生命,使人内尽其性、外与物合,将《诗》作为获取功名利禄、推行礼乐教化的工具和手段就流为末用.而《诗》之"情意"机制本于"感通"之道,《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无不浸润着人与人之间共通的感情.具体《诗》教的阶段,孔子在《论语》中两次提到"始可与言《诗》",则修养其心,明"诚"之道,始能学《诗》.  相似文献   

10.
耐烦为要     
耿恭简公著《耐烦说》,其论耐烦超过廉洁、谨慎、勤奋所谓"为官三箴",而列为第一要义。曾国藩对此推崇备至,道光二十六年,曾文正公书信黄延瓒言:"弟有一言奉吾兄于数年之内行之者,其曰‘耐’乎。不为大府所器重,则耐冷为要;薪米或时迫窘,则耐苦为要;听鼓不胜其烦,酬应不胜其扰,则耐劳为要;与我辈者,或以声气得利,在我后者,或以干请得荣,则耐闲为要。"一个耐字,曾国藩把官员上下左右的地位、名声、利益、  相似文献   

11.
●自古以来,我国女子就有绣花之技。苏绣、湘绣、蜀绣,粤绣等名绣堪称华夏民族之瑰宝。欧阳修有美词《南歌子》曰:"等闲访了绣功夫,笑问:'鸳鸯两字怎生书?"●在现代我军的行列里,在地处渤海之滨的某测绘大队,也有一群特殊的"绣花女"女:她们"绣"祖国山河,"织"大地经纬,版图捧出生命的承诺……  相似文献   

12.
今天的青年民兵在观看《铁道卫士》、《猎字99号》、《黑三角》一类的电影时,多半会觉得那是很遥远的故事。这种想法未免有些幼稚。环顾我们生存的国际和周边环境,对国家安全构成威胁的因素仍然很多,隐蔽战线上依旧弥漫着浓烈的硝烟味。经不住各种诱惑,为敌人提供经济、政治、军事、科技情报者有之,参与民族分裂活动和制造治安混乱者有之。因此,我们在享受和平生活的同时,不能忘了“居安思危”的古训。本刊将陆续推出这方面的报道,让大家在领略安全卫士风采的同时,不断强化“兵”的意识和国防观念,扎扎实实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相似文献   

13.
“夸”由“大”“亏”两字组合而成。夸者,大亏也;大亏者,夸也。 自夸之人要吃大亏。传说中的夸父自不量力,欲追日影,道渴而死。夸侈之人要吃大亏。“夸,奢也”,这是《说文》之解。典型莫过于清朝的贪官和坤,全部家产折合白银8亿多两,相当于朝廷10  相似文献   

14.
2003年3月,大英县蓬莱镇党委书记孔庆洲被任命为四川预师二团炮兵营某连指导员。从来没当过兵的他为迅速进入状态,孔庆洲把学习军事理论作为工作的第一步。短短一年时间,孔庆洲学完了《预备役部队建设》、《军队基层建设纲要》等30多册军事书籍,记下了近5万字的读书笔记。每次组织点验、收拢集结活动4次,孔庆洲每一次都将自己的位置主动调整在队伍的最后一个,从连队集合、组织点验秩序到单个军人动作,他都一点一点地看,认真地跟班作业练习,且做得有板有眼,为此官兵们都戏称他为"孔班长"。  相似文献   

15.
“军”,《说文解字》解释为包围之义,由“车”、由“勹”会意。朱芳圃《殷周文字释丛》称:“(军)字从车、从勹会意。古者车战,止则以车自围。”时代在进步,军队和军事在发展,“军”字的“勹”也衍变为“冖”。现今的“军”字仍可看作是一个会意字。我们也可以在“军”字上会意出现代军队的相关形态,解析出现代军事的重要特性。其一,从“军”中之“车”会意出现代军队的快速反应特性。“兵贵神速”在军事行动中,步行自然没有乘车快。在相同道路、相等距离的条件下,两条腿肯定赛不过汽车轮子。古人看到了“车”对军队快速行动的极端重要作用,所以“军”字的主体是一个“车”字。军队用“车”自然是为了人与武器的快速反应,由此  相似文献   

16.
前期,细细品读中组部部长李源潮对党员干部提出的"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做事"12字要求,不免顿悟深深。自古以来,"干净"就是衡量廉洁为官、大公无私的标准。在锤炼思想作风过程中,让"干净"两字作为做官之德、做事之道、做人之行的"指数"尤为重要。翻阅字典,"干"字指的是没有水分或水分很少;"净"字指的是清洁或单纯;"干净"一词解释为没  相似文献   

17.
新春佳节,人们总喜欢在门上贴上个大“福”字,并有迎春接福一类春联。以祈愿新的一年万事吉祥,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相似文献   

18.
“史”最早是指一种特定的人。篆文“史”字写作“■”,“■”即右字,指右手。《说文解字》说:“‘史’,记事者也,从又持中。中,正也”。这里把“史”从字形结构上作了会意的解释。“记事者也”就是“史”字的本意。“史”原本是神职的人,如祝史、卜史、巫史等,他们都是构通人和神之间关系的一种职官。齐太史记崔杼、晋董狐记赵盾的故事,以秉笔直书为后人所称颂,恐怕同他们的职业性质有关。因为要对神虔诚、负责,就必须作忠实的记载。《孟子》开始,赋予“史”以“史事记载”的内容,但普遍用于表述“史事记载”的则是魏晋以后的事。司马迁写的书,原来没有正式的书名。东汉荀悦(148—209)的《汉纪》卷14中,才把司马迁的书称《史记》。《三国志·王肃传》也称《史记》。《新五代  相似文献   

19.
刘岩 《军事史林》2006,(8):50-58
词典对"双料"的解释是"加倍的"意思,多用于比喻.本文说的"双料"将军,是指在不同国家或不同军队、不同时期,两次获得将军军衔称号.中国人民解放军中有24名这样的"加倍"将军,其中获得中外两国将官军衔称号者1名,获得国共两党军队将官军衔称号者¨名,两度获得解放军将官军衔称号者12名.  相似文献   

20.
"目标"探微     
随着党的十六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一奋斗目标的提出,全国上下、各行各业,都在将"全面小康"目标具体化。翻两番,翻两番半,率先实现现代化,跨入知识经济的时代等目标,纷纷被锁定。定下"目标"是为了经过努力尽快达到"目的"。我们应当咬定:"目标"者,"目"之"标"也。首先是"目力"的问题。既然"目标"为"目"之"标",那么,"目"就成为确立"目标"的主体和关键。"目力"的强弱直接影响着"目标"的远近大小,目力是需要培养和修炼的。要使目力具有洞察力和穿透力,需要借助显微镜、放大镜和望远镜。这"三镜"就是"实践、知识和理想"。实践能知生活之"微";知识能将生活放大;理想引入昂头望远。要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