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阐述了高速水射流倒空弹体装药的机理,建立了确定水射流引爆炸药的临界速度的模拟实验方法和模型,进行了高速水射流冲击炸药的安全性试验,并对试验结果进行了分析,证明在工作泵压下高速水射流倒空弹体装药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2.
为确保废弃弹药使用高压水射流进行处理的安全,统一使用方法和质量控制,迫切需要一个科学、系统、完整的废弃弹药使用高压水射流处理规范与其配套。文中对制定《高压水射流倒空装药弹体规范》的目的与需求进行了分析,并对制定规范的内容与范围、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及制定规范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和预测。希望能够对规范的制定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3.
利用LS—DYNA软件分析弹体攻角和目标运动对穿甲过程中装药安定性、弹体剩余速度及弹头姿态的影响。在穿甲过程中,弹体速度为300m/s,攻角分别为0°,10°和20°,弹体和目标板选择了考虑应变、应变率和温度效应的Johnson—cook材料模型。结果表明:随攻角的增大,装药局部受力显著增大,弹体剩余速度下降,弹头发生偏转;目标运动使穿甲能力减弱,但目标运动会使装药受到的外力在一定程度上减少。  相似文献   

4.
针对蒸汽加热在弹丸装药倒空中存在污染环境、装药适用范围小、能量利用率低等问题,提出了电磁感应加热弹丸装药倒空技术.分析了感应加热倒药方法的工作原理,构建了感应制热器的数学模型,基于磁热顺序耦合方法建立了二维轴对称感应加热弹丸装药有限元模型,开展了电磁场和温度场仿真研究.分析了不同时刻下弹丸装药不同位置的电磁场和温度场分...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装药所产生分层瑕疵进行概念定义,对装药分层问题产生的内外原因进行了分析,并通过分析装药在加载条件下的流变学规律,结合装药弹体药室形状及分次压装特点,对压装的方式、方法、冲头形状对装药质量的影响进行了研究,提出了解决装药分层问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军用油桶高压水射流清洗方法和实际油桶高压水射流清洗实验的研究,给出了射流参数与清洗效果之间的关系以及高压水射流洗桶作业的优化技术参数(压力:20MPa,流量:30L/min,温度:70℃),为军用油桶清洗作业提供了一种高效、高质量、无污染、易于实现自动化流水作业的清洗方法。  相似文献   

7.
分步压装高能混合炸药在战斗部装药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通过对目前常用的几种战斗部装药方法进行对比分析,提出了分步压装药技术应用在现代战斗部装药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对分步压装药工艺以及各项工艺参数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得出螺杆直径、装药弹体直径、装药压力等参数和装药密度之间的关系,并通过实际应用对装药的密度和质量进行了检测分析,本文还对分步压装药工艺装填高威力混合炸药的安全性进行了评估,最终得出了分步压装药技术可以在战斗部装药中推广应用的结论。  相似文献   

8.
从设计角度出发,探讨弹体材料、爆管结构、主装药结构、主装药比例、扩爆药量等因素,对发烟弹烟幕效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构思了高压水射流洗消装备的系统组成,并从技术上简要分析了该系统实现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
高速旋转弹丸发射过程中存在较大的轴向加速度和角加速度,导致装药与其他零部件之间产生相对运动,影响装药发射过程中的安定性。文章采用LS-DYNA软件通过改变底隙、静/动摩擦因数以及膛压大小对膛内装药发射安定性的影响因素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装药底面应力峰值随着底隙的增大而呈先增大后趋于稳定的趋势;侧面应力峰值总体随着摩擦因数的增大而增大;在仅改变膛压时,装药底面及侧面微元应力随膛压的增大而增大;弹体与装药的转速也随膛压的增大而增大,弹体与装药之间的相对转速则随膛压的增大而减小。  相似文献   

11.
钻地武器是指携带钻地弹头(又称侵彻战斗部),用于对机场跑道、地面加固目标及地下设施进行攻击的对地攻击弹药,其一般由载体和侵彻战斗部组成。载体一般为巡航导弹弹体、航空炸弹弹体及火箭,甚至洲际弹道导弹等,其运载功能是使侵彻战斗部命中目标,并在末段达到足够的速度。侵彻战斗部由内侵彻弹头、高爆装药和引信组成,侵彻头一般为高强度钢或重金属合金材料,采用破片杀伤方式,引信通常为延时近炸引信或智能引信。侵彻战斗部一般采用大长径比,因武器携载能力限制,其直径一般不超过50厘米。此外,为进行精确打击,弹上还装有控制、导引系统。  相似文献   

12.
为提高油库应急抢修效率及安全性,利用磨料水射流切割技术在高油气浓度下直接对油库破损待修设备进行快速切割。通过对磨料水射流切割系统进行研究,设计优化了管路系统、磨料添加系统和动力系统,得到了适用于油库应急抢修切割操作的便携式磨料水射流切割系统样机。使用样机对X60管线钢进行切割试验,得到了切割模型,该模型能够有效指导油库管道抢修切割操作。研究为磨料水射流切割技术在油库应急抢修切割中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迫击炮是我军团属火炮的重要组成部分,作 为迫击炮弹重要组成的发射装药,直接影响着初速、射程、地面密集度等重要性能,它将对迫弹是否正常发射、飞行和可靠到达预定目标起到关键作用。迫弹发射装药通常由基本药管和附加装药 构成,附加装药结构相对简单、性能比较稳定,而基本药管的结构随着弹药技术的不断升级也日趋 复杂。基本药管设计是否合理,性能是否满足使用要求,主要通过尾管压力值来衡量。到目前为止,国内发射装药研制和生产厂家、研究所、弹药修试站等单位仍然沿用传统的铜柱测压方法,这种方 法只能测出尾管压的一个固定值,实际上,…  相似文献   

14.
钻地武器是指携带钻地弹头又称侵彻战斗部,用于对机场跑道、地面加固目标及地下设施进行攻击的对地攻击弹药,一般由载体和侵彻战斗部组成。载体一般为巡航导弹、航空炸弹弹体及火箭、洲际弹道导弹等,其运载功能是使侵彻战斗部命中目标,并在末段达到足够的速度。侵彻战斗部由内侵彻头、高爆装药和引信组成。侵彻头一般为高强度钢或重金属合金材料,  相似文献   

15.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四研究院西安航天化学动力厂,是目前国内最大的固体火箭发动机装药、总装、检测专业厂.承担着国家重点型号及神舟载人飞船逃逸系统等多种固体发动机的研制生产任务,工厂先后获得国家和省部级科技成果奖百余项,为祖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和国防现代化的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16.
在1985年由战略防御计划局SDIO(Strategic Defense Initiative Organization)进行的关键技术研究使地基和天基导弹防御成为现实。随着大气层外轻型射弹LEAP(Lightw-eight Exoatmospheric Progectile)计划的开始,由这些技术组成的系统已可进行地面及空间飞行演示试验,演示将来研制的导弹防御系统所必需的关键技术,如先进导引头、小型推进系统、高计算能力的信息处理器、先进的制导系统、导航和控制方法以及先进的弹体结构。  相似文献   

17.
空化射流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空化水射流技术是将空化作用引入到高压水射流而形成的一种新型高压水射流技术,在同等条件下,空化射流相对于普通高压水射流具有破碎和切割能力更高的特点。通过数值模拟和实验方法对空化技术进行研究,进行了喷嘴流场的数值模拟计算,设计了空化射流实验装置及空化喷嘴。以生锈铁板为研究对象,分别进行了喷嘴型号、打击时间、入口压力、靶距和扩散段长度的空化射流打击效果对比实验,研究了空化参数对空化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角形喷嘴进行淹没射流的空化效果较好,空化射流除锈具有最优打击时间。不同的入口压力对应不同的最佳靶距。  相似文献   

18.
利用LS-DYNA有限元软件对不同速度的水射流冲击销毁简易爆炸装置进行了仿真研究,通过压力、反应度等参数分析了炸药的安全性,讨论了简易爆炸装置在水射流作用下的起爆机理;通过冲击位置、孔径、失效单元数等参数分析了销毁过程的有效性。结果表明,炸药与壳体摩擦产生高压区域是导致简易爆炸装置发生爆炸的主要原因;安全销毁简易爆炸装置的水射流速度应小于800 m/s。  相似文献   

19.
国内外关于动能弹侵彻的研究多集中在中低速范围,对高速特别是超高速侵彻的研究十分有限,其破坏特性还不清楚。采用LS-DYNA有限元程序和Steinberg本构模型,对着靶速度为1 300~4 500 m/s的钨合金动能弹侵彻钢靶问题进行了与实验相对应的数值研究,获得了不同着靶速度下侵彻深度、开坑直径、坑底压力、弹体形态及弹长消蚀的时空演化规律。结果表明:侵彻经历了瞬态高压、常压稳态侵彻、非稳态侵彻和回弹4个阶段;Steinberg本构模型特别适用于超高速侵彻的研究;当着靶速度大于4 000 m/s,着靶速度的变化对侵彻深度的影响可以忽略;超高速侵彻的瞬态高压达100 GPa以上,远大于弹体材料强度极限;相对于高速侵彻,弹体长度消蚀率更大,侵彻速度下降更快,侵彻时间更短。  相似文献   

20.
为研究由高密度聚乙烯组成的柔性蜂窝防护结构的抗侵彻性能,通过建立有限元模型分析柔性蜂窝防护结构在弹体侵彻过程中的力学表现。将有限元模型数值模拟与实际枪弹试验进行对比,发现模拟值与试验值较为相符。此外,分析了不同弹体数量、弹体射入点和弹体射入角对柔性蜂窝防护结构有限元模型的影响及其破坏效应,结果表明:弹体射入角会影响弹体的运动轨迹和所受阻力,2枚弹体的侵彻深度较1枚弹体侵彻深度小,说明该柔性蜂窝防护结构具有一定的耗能作用且其抗二次打击能力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