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顾此 《环球军事》2012,(9):47-49
4月初,美国《防务新闻》周刊在披露台湾反舰导弹计划时,引述了美国海军战争学院中国问题专家安德鲁·埃里克森的一番话,称由于对岸解放军的反潜作战实力很弱,由此赋予台湾潜艇作战良机,特别是“解放军海军开始部署一些高价值的关键大型舰艇,它们面对潜射鱼又导弹时最为脆弱”。  相似文献   

2.
自中日甲午战争后,政府昏庸、外国侵略、内战连绵,到抗日战争爆发前,中国海军各类舰艇总共也只有120余艘,总吨位不足7万吨,舰艇普遍吨位小,质量差,服役时间长,其中吨位最大的“海圻”号巡洋舰排水量也只不过为4300吨,却已是近40岁的高龄。而这一期间,日本海军实力迅速膨胀,到1937年全面发动侵华战争前,海军实力已接近美英,共有舰艇308艘,其中仅大型舰艇就有:战列舰10艘、航空母舰6  相似文献   

3.
F5大写真     
F5是什么?不是继台湾艺人组合F4之后的新组合,而是英国继三体舰之后推出的五体舰。英国海军为了成功迈向21世纪,同时适应国家安全利益和世界政治、经济、科技、军事迅速发展的变化,提出了未来水面作战舰艇(FSC)计划。英国海军希望这种未来水面作战舰艇不仅仅把替换22型和23型护卫舰作为重点,而且希望未来水面作战舰艇是一种全新的、多功能、适用性强的战舰,并能于2020年左右  相似文献   

4.
海空作战力量部队实力美国海岸警卫队自组建以来,实力不断增强。即使在现在其它四个军种都在进行或准备进行人员和武器装备裁减时,海岸警卫队的人员、财政预算反而有所增加,武器装备也得到不断改善。目前美国海岸警卫队约有39 000名外,还有一支多达32 000人的辅助部队。美国海岸警卫队拥有一支实力很强的舰艇力量和空中力量。舰艇力量目前,美国海岸警卫队拥有各类重要舰船约150艘,其它小型搜救和杂务船2000余艘,其实力是其组建以来最  相似文献   

5.
《当代海军》2003,(2):46-46
新加坡共和国位于马来半岛以南,是一个由60个岛屿组成的岛国,隔1.4公里宽的柔佛海峡与马来西亚相望,面积647.5平方千米,海岸线长140公里,人口413万。新加坡地处太平洋与印度洋、亚洲与大洋洲海空交通要冲,被称为“东方十字路口”。 新加坡海军建立于1975年。组建初期,新加坡海军主要靠台湾和以色列的帮助。20世纪80年代以来,凭借雄厚的经济实力,在美、英、德等西方国家的扶持下,大力发展海军力量,先后进口和自行生产了一大批较现代化的舰艇,使新加坡海军成为一支具有一定综合作战能力的近海防御力量。  相似文献   

6.
华征明 《现代舰船》2012,(12):59-61
20世纪90年代,马来西亚海军紧跟世界潮流,充实海军力量,依靠多年积累的雄厚经济实力,除向意大利购买了4艘轻型护卫舰外,还向英国订购了2艘性能优异的现代化舰艇,这就是F2000型"莱库"级导弹护卫舰。  相似文献   

7.
80年代初,台湾推出“光华计划”——发展新的水面舰艇计划。通过该计划的实施,至90年代末将使台湾海军的主要水面舰艇和作战能力超过加拿大、德国。由此也引起了不少国家军事学术界的关注,称其谓“台湾一项雄心勃勃的大规模海军现代化计划”。现就“光华计划”之内容、由来及今后发展述以管见。  相似文献   

8.
台湾当局在1992年的“国防报告”中提出,在21世纪初要建立一支由水面舰艇、潜艇和反潜机组成的高质量的近海立体化联合舰队,实现舰艇武器导弹化、反潜作战立体化、指挥管制自动化。几年来,为实现这些目标,台海军可谓处心积虑、不择手段、挥金如土,其主要措施有: 一是积极建、购新型舰艇,组建新型的海上部队。近年来,台湾与外国联合生产或自行建造的新型舰船超过70艘,其中包括大型导弹艇两艘、FAB型导弹快艇53艘、运输  相似文献   

9.
20世纪90年代以来,台湾三军加快了武器装备更新换代的步伐。台海军以“立体制海”为目标,重点发展新型作战舰艇及反舰、反潜作战装备。根据“第二代兵力”发展计划,台湾海军发展作战舰艇的短期目标是以外购为主、自行研制为辅,长期目标则是以“自立为主,不受制于人”,即逐渐加大自造新型舰艇的比例。据分析,到21世纪初期,随着“二代舰”及其他新型舰艇的不断服役和旧型舰艇陆续退役,台湾海军主力作战舰艇的数量不会有大的变化,但舰艇质量和作战能力将有一定的提高。  相似文献   

10.
要闻速递     
《现代舰船》2012,(11):5
台海巡舰奔赴钓鱼岛操演护渔据台湾"中央社"2012年9月13日报道,台湾海巡部门12日表示,13日将派500吨级"连江"舰与600吨级"花莲"舰赴钓鱼岛海域操演"护渔勤务交接。台湾海巡部门官员指出,只要渔船在台湾海域作业,巡防舰艇就在旁执行护渔;  相似文献   

11.
自中日甲午战争后,由于政府昏庸、外国侵略、内战连绵,中国海军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建设和发展。到抗日战争爆发前,中国海军共有各类舰艇120余艘,总吨位不足7万吨,而且舰艇普遍吨位小、质量差、服役时间长,其中吨位最大的“海圻”号巡洋舰排水量为4300吨,已有近40年的舰龄。而这一期间,日本海军实力迅速膨胀发展。到1937年全面发动侵华战争前,日本海军实力已接近美英,共有舰艇308艘,其中仅大型舰艇就有战列舰10艘、航空母舰6艘、水上飞机母舰5艘、潜水艇母舰7艘、巡洋舰37艘、驱逐舰104艘,总吨位为120余万吨,拥有舰载和陆基飞机1000余架。中日海军实力悬殊极大。可面对强敌,弱小的中国海军保持与发扬了中国人民的爱国传统和民族气节,与强大的日本海军展开了殊死的搏斗,谱写了一曲曲爱国篇章。  相似文献   

12.
浪潮 《当代海军》2007,(4):60-63
随着满载排水量达到1.8万吨的具有准航母性质的"独岛"号两栖直升机攻击舰在2007年中正式入役,韩国海军两栖舰艇部队的实力直逼日本海上自卫队,已经初步具备了远程兵力投送作战能力。与逐步走向远洋的水面作战舰艇部队相呼应,  相似文献   

13.
巴西海军实力在南美洲居第一位,兵力为4.86万人(含海军陆战队1.39万人,海军航空兵1150人),各型舰艇116艘,其中主要作战舰艇26艘、各型快艇33艘;各型飞机95架;各类装甲车62辆。主要武器装备有:  相似文献   

14.
当今世界海军舰艇成千上万,种类繁多,每一艘舰艇都有一个特定的舷号,绝大部分舰艇都有自己的名字,全部舰艇又进行了科学的分门别类,分为舰类、舰种、舰级和舰型,从而构成了一个清晰有序的海军舰艇大家族。  相似文献   

15.
徐刚 《当代海军》2005,(8):32-35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现代的澳大利亚海军已逐步成为一支包括有水面舰艇、潜艇、海军航空兵等力量较为均衡的地区性海军,同时也成为南太平洋上各国中实力最强大的海上力量,而这其中的潜艇部队则是整个澳大利亚海军的核心力量。成为了其最具威慑力的攻击力量。澳大利亚海军潜艇部队始建于20世纪50年代后期,为提高海军实力,澳海军开始考虑组建自己的潜艇部队,最终在1963年与英国签订了采购4艘“奥白龙”级常规潜  相似文献   

16.
经过解体动荡后的俄罗斯海军太平洋舰队,虽然经费拮据、舰艇数量锐减、实力有所下降,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目前它仍是西太平洋地区一支最强大的海上力量。俄太平洋舰队保留了原有的各个兵种:水面舰艇、潜艇、海军航空兵、岸防兵和海军陆战队。但其兵力结构做了不小的变动:所辖舰艇以支队为单位重新编组,每个支队通常由7艘舰艇组成。目前,俄太平洋舰队总兵力约10万人,拥有各类舰艇300余艘,其中护卫舰以上战舰20余艘、小型护卫舰20多艘、弹道导弹核潜艇10余艘,其余各型潜艇30  相似文献   

17.
<正>得承认,"迅海"这个专题做得比较冒险,因为有关"迅海"公开的资料非常稀少,之所以做起来,一则因为有专业人士帮助我们进行了详细的性能推测,再则,"迅海"的出现提醒我们去关注一个以往经常被轻视的力量——台湾的轻型攻击舰艇。在海峡攻守态势转换的大背景下,不管台湾军方是否愿意,他们的轻型攻击舰艇都将扮演比以往更重要的角色,台湾海军已经难以争取海峡制海权,接下来,唯一合理的做法就是向上世纪50-60年代的解放军学习——执行海上拒止,进行海上游击战,这种战术下,轻型攻击舰艇无疑是非常值得关注的。  相似文献   

18.
徐刚  崔峰 《当代海军》2004,(10):22-25
南非海军是非洲一支装备较现代化、作战能力较强的地区性海军力量,其规模并不大,总人数不到6000人,总共拥有不到30艘的大中型水面舰艇,总体实力远不及西方发达国家的规模。但整体实力相对与非洲其他国家海军相比可谓是“实力超群”,足以在非洲地区称雄。  相似文献   

19.
给出了在实施质心式箔条干扰时,反舰导弹末制导雷达动态跟踪目标和箔条云质心的数学模型;基于该数学模型,以台湾的"康定"级隐身舰为典型对象,就满载排水量与之相当的常规舰艇和"康定"舰针对末制导雷达实施质心式箔条干扰的成功概率进行了Monte Carlo仿真计算。计算结果表明:舰艇隐身满足了大、中型舰艇实施质心式箔条干扰时对压制系数的要求,大大提升了质心式箔条干扰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作为海军水面舰艇方队的重要组成力量,护卫舰凭借其较高的航速、强大的武备、良好的防护和较强的适用性等优点,获得世界各国海军的青睐。近几年来,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好转和各国综合实力的日益增强,亚太地区各国海军纷纷增加军费开支,采购新型护卫舰或升级现役的老旧护卫舰,以提高本国海军部队的近海及远洋作战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