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针对现有密钥管理方案不适用于卫星网络的问题,文中设计了一种基于无证书的卫星网络密钥管理方案。利用门限机制实现对主密钥的保护,避免了单点失效问题。引入无证书密码机制,实现安全的私钥更新和会话密钥协商。通过更新申请时刻合法性判断机制,有效地抵御了拥有合法身份的恶意节点发起的拒绝服务攻击。该方案避免了密钥托管问题,而且不需要复杂的双线性对运算。分析表明,该方案满足安全性需求,而且具有较好的效率。  相似文献   

2.
面向容侵的秘密共享系统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Intemet服务器间安全连接所使用的会话密钥面临的威胁,利用秘密共享理论,结合Shamir有限域Zp中的多项式方程,提出面向容侵的(w,t)丁限设计方案.此方案是将会话密钥K分成W个子密钥,并秘密存储在不同的共享服务器中,若恢复会话密钥K,只需W个子密钥中的t个子密钥.而入侵者得到t个子密钥要比得到一个会话密钥更难,因此系统具有一定容侵功能,以保证会话密钥的安全.从结构、协议工作和特点等方面加以描述,并对安全性作了分析.初步建立了基于(w,t)秘密共享理论的网络容侵模型.  相似文献   

3.
在无线传感器网络中,安全通信有两种类型:一对多和一对一.提出一套低复杂度算法产生并分配两种类型的密钥.算法对基于簇的层次型网络进行设计,算法包括初始密钥管理、周期密钥管理和簇动态密钥管理,算法中的所有通信都使用椭圆曲线数字签名方案验证.通过仿真实验,结果清晰地显示出该方案对资源受限的无线传感器网络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4.
针对卫星网络组密钥管理的重要性,提出了一个可认证的基于门限秘密共享的组密钥管理方案.结合卫星网络的动态拓扑结构特点,将地面站作为组成员的身份注册中心,以实现对组成员的身份认证,确保节点的合法性.为了提高组密钥的生成效率,选取≠一1颗可见时间长的卫星构建组密钥份额分发中心,降低了组密钥联合生成过程中的通信量.组密钥协商无需安全信道,节省了系统资源.安全性及性能分析表明,该方案不仅具有较强的安全性,而且还具有计算和通信量小的优点.参数分析表明,门限值k与组密钥更新周期T是影响方案安全性的2个重要因子.  相似文献   

5.
根据最小共享信息集的概念,提出了基于CEC系统舰艇编队协同防空作战的智能系统模型,分析了舰艇编队CEC系统的作战功能和作战信息,提出了确定舰艇编队协同防空作战的最小共享信息集的事件法,并应用信息论证明了事件法的确能够减少通信的信息量。在上述基础上,确定了舰艇编队协同防空作战的最小共享信息集。  相似文献   

6.
基于不对称密钥预分配和哈希函数,提出了一种新的移动异构传感器网络的密钥管理方案。该方案主要对网络不同子区域使用单独分开的密钥池,并为簇头节点从存储密钥池中选出密钥和为普通节点从存储密钥池中选出密钥的派生密钥,提高了现有方案的安全连通率和抗节点捕获攻击能力。同时,利用区域种子密钥和哈希函数实现了对移动簇头的认证,有效防止了伪造攻击。分析和仿真表明:该方案不仅能明显提高移动异构传感器网络的安全性能,而且能有效减少资源消耗。  相似文献   

7.
针对目前编队反潜作战仿真领域中模型利用效率和可重用性较低的现状,提出并建立了基于组件技术的编队反潜仿真模型体系结构,依据编队反潜作战实际物理过程对编队反潜作战仿真模型体系进行了组件化层次结构划分和作战仿真模型组件设计,按照J2EE/EJB体系结构,完成了系统配置和不同类型组件及组件间信息交互接口设计,并对仿真系统进行了实现.结果证明该方法能有效提高模型可重用性并提高系统仿真运行效率.  相似文献   

8.
Ad Hoc网络可以不依赖于现有网络基础设施,快速搭建起一个移动通信网络,然而其灵活性又使其安全性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密钥管理是Ad Hoc网络安全的关键技术,在分析现有的Ad Hoc网络分布式信任方案基础上,提出一种有效的基于簇的密钥管理方案.该方案实现了节点之间的双向认证,具有较强的抗假冒攻击能力,密钥分发过程简单,...  相似文献   

9.
基于协同学理论给出了编队协同空战系统的协同学框架;提出了编队协同作战方案的五元组定义,明确了影响系统进程的序参量;基于系统有序度与协同度的概念,构建了协同效能优化模型;以任务冲突检测与消解为依据给出了任务决策的约束条件;最后以二进制粒子群优化算法对此约束优化问题进行了求解.仿真结果表明,以协同学理论描述编队协同任务决策问题是可行的,构建的协同效能模型与任务决策方法在处理编队时序任务决策问题时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0.
舰艇编队信息作战视图是该系统体系结构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舰艇编队信息作战任务的需求分析,提出了该作战系统的整体构想,采用基于UML的设计方法,完成舰艇编队作战使命所需完成的任务和行动、作战节点描述,并给出了作战视图的模型产品,为进一步描述整个舰艇编队信息作战系统的体系结构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