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巴以冲突的历史由来 巴勒斯坦位于亚洲西部地中海沿岸,古称迦南,包括现在的以色列、加沙、约旦河西岸和约旦。历史上,犹太人和阿拉伯人都曾在此居住过。公元前20世纪前后,闪米特族的迦南人定居在巴勒斯坦的沿海和平原地区,成为巴勒斯坦最早的居民。公元前13世纪末,希伯莱各部落迁入巴勒斯坦,并曾先后建立希伯莱王国及以色列王国。此后巴勒斯坦又先后被亚述人、巴比伦人、波斯人及罗马人占领和统治。公元7世纪,阿拉伯人在战胜罗马帝国接管巴勒斯坦后不断迁入,并被当地土著人同化,逐渐形成了现代的巴勒斯坦阿拉伯人。19世纪末,犹太复国主义运动在世界各地兴起,各  相似文献   

2.
以色列军队对约旦河西岸巴勒斯坦控制区发动的大规模军事进攻以及对巴民族权力机构主席阿拉法特的官邸的围困已进入危急时刻。巴以冲突愈演愈烈。 巴勒斯坦位于亚洲西部地中海沿岸,古称迦南,包括现在的以色列、加沙、约旦河西岸和约旦。历史上,犹太人和阿拉伯人都曾在此居住过。公元前20世纪前后,闪米特  相似文献   

3.
中东战争,一般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阿拉伯国家同以色列之间进行的五次规模较大的战争。因发生在中东巴勒斯坦及其周围地区,故名。又称阿以战争。这五次战争的共同特点是,都有大国插手的背景。  相似文献   

4.
苏立  胡生 《宁夏科技》2002,(4):20-24
地处中东地区的阿拉伯人、犹太人本是同胞兄弟姊妹,原来的祖先都是闪族人。据考证,巴勒斯坦地区最早的原始居民是闪族人中的迦南人。公元前约4000年,阿拉伯半岛游牧部落中闪族人的另一支位于美索不达米亚平原的迦南人也就是希伯莱人迁移到巴勒斯坦与原来的迦南人共处一个地区。巴勒斯坦原来的迦南人与后来的迦南人产生了矛盾,多次发生流血冲突。不久,希伯莱人又迁到尼罗河流域定居。  相似文献   

5.
80年代,当东西方处在冷战的僵持状态时,世界范围内却连绵不断地出现“热点”。其中,由于以色列与巴勒斯坦解放组织及阿拉伯世界的尖锐对立,设有巴勒斯坦据点的黎巴嫩南部地区则成为“热点”中最热的地区。这个时期,以  相似文献   

6.
许准 《军事历史》2006,(9):14-19
世界上没有哪个地方像中东地区这样动荡不安、战争频仍。曾是古代文明摇篮的中东,充满了刀光剑影。本是热爱和平的中东人民,充斥着敌视仇怨。古老的中东大地尸堆成山,血流成河。人们不禁要问,犹太人与阿拉伯人是如何结怨的?犹太民族为什么要在巴勒斯坦建立以色列国?谁是巴勒斯坦人?他们原先的家园在哪里?他们后来又是怎样沦为难民的?巴勒斯坦——这正是引起阿以冲突的核心问题。  相似文献   

7.
巴勒斯坦问题是中东问题的核心 ,因此 ,印度对巴勒斯坦问题的政策是其中东政策的支柱。贾·尼赫鲁总理在阿拉伯 -以色列问题上所制定的支持巴勒斯坦阿拉伯人的政策 ,旨在维护印度的国家安全和国家利益 ,促进印度经济发展 ,顺从国内众多穆斯林的意愿 ,提高印度的国际地位 ,抵消巴基斯坦的影响 ,赢得阿拉伯国家的互惠支持  相似文献   

8.
1948年,以色列出现在世界政治版图上,这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苏联的外交支持。苏联是第一个承认以色列的国家,并与之建立了外交关系。斯大林和克里姆林宫领导层,计划将以色列纳入自己在中东的战略势力范围,并使之成为社会主义阵营的又一成员。在巴勒斯坦犹太人反对英国托管期间,在1948年5月14日正式开始的第一次阿以战争期间,根据苏联领导人的命令,一批批现代化武器从捷克斯洛伐克输入到以色列。  相似文献   

9.
20世纪以来,人们把爱沙尼亚、拉脱维亚和立陶宛合称为波罗的海国家。这3国都想加入北约和欧盟,但它们各自所寻求的道路是有差异的。而3国的共同目标和其相似性经常使得许多观察家忽视了这种差异。它们在寻求道路上所表现出来的差异经常令它们在波罗的海及以外地区的伙伴感到吃惊和迷惑。 背景 苏联解体对波罗的海地区和欧洲其他地方的影响同样是巨大的,大国统治该地区的局面不复存在,呈现出了一个完全崭新的面貌。虽然俄罗斯拥有该地区苏联和华约的70%的海军力量,但与它过去在该地区的统治地位相反。现在,它在波罗的海的  相似文献   

10.
汉代西北羌族活动地区从汉武帝时期开始逐渐成为汉朝的统治区域。此后羌族成为汉朝历届政府军政管理下的一个少数民族。但是,秦汉之际正是多民族国家共同体形成时期,由于汉朝政府的民族政策等方面的原因,汉代在整个羌区的统治经常处于不稳定状态,尤其后汉时期羌民叛乱不时发生。对于汉朝政府而言,这严重扰乱了汉朝边疆统治秩序。为此汉朝历届政府对羌区实施了诸多军政管理措施。这些治安措施不仅维持了汉政府在羌区的长期统治,也维护了汉朝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相似文献   

11.
历史起源 后备力量的产生和发展与战争现象密不可分。早在公元前6世纪,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的一些奴隶制国家就已出现了“寓兵于民”备战思想的萌芽。英国从公元8世纪开始,先后组建的“国民军”“义勇骑兵”“志愿兵”“商船队”等,是有史可查的最早的外军后备力量组织。  相似文献   

12.
<正>土耳其与以色列都是中东地区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国家,但由于在巴勒斯坦、库尔德和东地中海油气开发等地区问题上具有不同看法,两国关系波折不断。近年来,随着中东地区安全形势的变化,地区大国开始积极寻求接触,给土以关系的改善也带来了新的契机。2022年12月27日与2023年1月11日,以色列与土耳其大使分别向对方国家领导人递交国书,标志着两国外交关系完全实现了正常化;2023年2月16日,两国又重新恢复了长期中断的直飞航班,成为双边关系持续改善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13.
21世纪是海洋世纪,海洋已经成为国家利益实现和发展的重要战略空间。马克思曾指出:没有任何一个民族会眼看自己的海和河岸被夺走。谁想要跻身于世界大国之林,谁就必须控制海洋通道。中国是陆地大国,也是海洋大国,海洋已经成为国家利益实现和发展的重要战略空间。  相似文献   

14.
英国和法国位于欧洲西部,濒临大西洋,与英吉利海峡隔海相望。两国既是北约主要成员。又都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长期以来在地区和世界事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继20世纪40年代中后期美苏核爆炸成功之后,英国和法国也先后于五六十年代拥有了自己的核武器,双双成为世界“核俱乐部”中的“二流大国”。在新的世纪里,两国海基核威慑力量走向何方,颇为引人关注。  相似文献   

15.
10月7日晚,埃及塔巴地区连续发生3起爆炸事件,造成至少35名以色列游客死亡、125人受伤。事后,一个自称"世界伊斯兰团"的组织宣称对塔巴爆炸事件负责。该组织还表示要在10月中旬开始的斋月里发动一系列自杀式袭击行动,为在巴勒斯坦和伊拉克受害的阿拉伯人复仇。  相似文献   

16.
联合国安理会3月13日通过1397号决议,表示支持“巴勒斯坦和以色列两个国家在一个地区、在安全和被承认的边界内共存的远见”。这是安理会自巴以2000年9月爆发冲突以来首次通过有关中东问题的决议,同时也是安理会首次以决议形式明确表示支持巴勒斯坦建国。  相似文献   

17.
枪的大世界     
枪是一个大家族。它大体可分为步枪、手枪、冲锋枪、机枪、微型枪、信号枪、间谍枪、运动枪等。 早在公元995年,我国宋朝的唐福,使用火药造出火箭、火筒、火枪。1280年中国军用火枪传到阿拉伯,又由阿拉伯传到欧洲,14世纪初出现火绳枪。 在美国南北战争期间,20来岁的克里斯托夫·斯潘塞发明了一种连发枪。他闯进北军陆军总部,尽管  相似文献   

18.
由于政治和历史的原因,以色列国家在中东地区树敌颇多,导致其爆发战争屡见不鲜,仅仅大型中东战争就打了5次之多,其中小规模战争更是频繁不断,迄今其有“中东的超级大国”和“世界上最小的超级大国”之称。可以这样说,这个“荣誉”是以色列国家用枪杆子打出来的。尤其是以色列在对待巴勒斯坦解放运动这一问题上的强硬态度,招致许多阿拉伯国家的强烈不满,以阿多次  相似文献   

19.
捷克共和国为欧洲中部的内陆国家,早在公元6世纪,斯拉夫人西迁到捷克地区成立了大摩拉维亚帝国,1620年捷克地区为奥匈帝国所统治,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奥匈帝国崩溃,捷克与斯洛伐克联合,成立了独立的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国。1992年华约解体后,捷克与斯洛伐克分别成立了独立的国家。 捷克的军事工业比较发达,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就曾生产过大量的坦克。在前华约国家中,捷克是除苏联外最大的装甲车辆生产国,生产了大量的T-34、T-55、T-62型坦克和多种装甲车,还取得了生产少量的T-72型坦克许可证。捷克还能生产自行火炮、火箭炮以及多种轻武器。在20世纪20  相似文献   

20.
施征 《宁夏科技》2002,(5):61-62
埃及、叙利亚、约旦、黎巴嫩和巴勒斯坦这五个阿拉伯国家和地区的总人口至2001年为8913万人,总兵力达200万以上,其中正规军是93万。2001年的国民总收入是1263亿美元,国防开支是65.8亿美元,占国民收入的5%。美国提供的军事援助是24.7亿美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