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按驻泊舰艇类型分为4类 ◆综合性基地:可驻泊核动力航空母舰等各种舰艇的基地,系海军的大型骨干基地。 ◆水面舰艇基地:海军此类基地一般可驻泊多种水面舰船,且多数可驻泊驱逐舰,护卫舰以上的大中型水面舰船。 ◆核潜艇基地:一般常驻泊核动力攻击潜艇,有的基地也可驻泊并维修核动力弹道导弹潜艇。 ◆核动力弹道导弹潜艇基地:也称“战略导弹潜艇基地”。系保障核动力弹道导弹潜艇驻泊、作战、训练、补给和船员生活的专用基地,是国家“三位一体”战略核力量总体部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海上战略核力量赖以生存。训练和作战的主要依托。此类基地的  相似文献   

2.
现行舰艇补助金,是海军舰艇部队特有的专业性补贴,其实质是一种补偿性生活补贴。在执行过程中,由于固定舰艇补助金标准设置了若干个级别,给财务核算工作带来了诸多不便;舰艇航行补助金由于以时间为计领依据。在个别单位诱发了弄虚作假、虚报冒领等现象的发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使舰艇补助金达到合理性与效益性相统一,有必要对现行标准和发放办法进行改革和完善。  相似文献   

3.
蜀雕鹏 《环球军事》2011,(22):38-40
众所周知,鱼雷是一种水中作战兵器,可从潜艇、水面作战舰艇、飞机上发射,发射后可自行控制航向和深度,舰艇(含潜艇)只要接触就可以爆炸并被摧毁。正因为如此,世界各国海军竞相研发重型和轻型鱼雷,尤其是潜射重型鱼雷。它能对敌方大型水面舰船和潜艇构成巨大的威胁,一般只要命中一枚,目前各国海军主要使用的中型驱逐舰就很难挽救。即使是...  相似文献   

4.
在21世纪的全维海战中,海军舰船越来越依靠空中力量。这不仅是为了防御,更是为了远程打击和部队投送。顾名思义,海军型直升机可以在作战舰艇、两栖舰艇、支援舰船等水面舰只上实现起降;能够单独遂行攻击,补给等作战行动;也可与母舰及其他平台有效协同。与之相比,海军型固定翼飞机需要长距离的跑道,在海上起降只能依靠航空母舰;无人驾驶飞机发展时间较短,仍存在种种缺陷。因此,对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的海军而言,在可预见的未来,最重要的舰载机仍是直升机。舰载直升机的应用领域越来越广,成为了—种重要的信息和火力战术平台。世界上典型的海军…  相似文献   

5.
在21世纪的全维海战中,海军舰船越来越依靠空中力量。这不仅是为了防御,更是为了远程打击和投送部队。顾名思义,海军型直升机可以在作战舰艇、两栖舰艇、支援舰船等水面舰只上实现起降;能够单独遂行攻击、补给等作战行动,也可与母舰及其他平台有效协同。与之相比,海军型固定翼飞机需要长距离的跑道, 在海上起降只能依靠航空母舰;无人驾驶飞机发展时间较短,仍存在种种缺陷。因此,对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的海军而言,在可预见的未来,最重要的舰载机仍是直升机。舰载直升机的应用领域越来越广,成为了——  相似文献   

6.
浪潮 《当代海军》2005,(11):42-47
从本期起,我们将关注并系列报道中国近邻印度海军。本系列分为发展综述、航空母舰、水面作战舰艇部队、潜艇部队、海军航空兵、近海作战及两栖辅助舰船部队、海军特种部队、尖端武备(除舰艇之外的新型武器装备)、战略战术及战力、主官及主要基地、港口等部分。  相似文献   

7.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第一支部队,是1949年4月23日在江苏泰州白马庙成立的华东军区海军。1950年4月14日,海军领导机关正式在北京成立,萧劲光任司令员。经过57年建设,海军目前拥有水面舰艇部队、潜艇部队、海军航空兵、岸防兵、海军陆战队五大兵种。水面舰艇——1949年11月,以华东军区海军学校培训学员为基础,在南京组建了海军第一支水面舰艇部队。目前,水面舰艇部队已发展为北海、东海、南海三大舰队。水面舰艇包括驱逐舰、护卫舰、猎潜舰、导弹艇、鱼雷  相似文献   

8.
于瀛 《现代舰船》2013,(1):30-35
噪声是海军舰船在水中行动必然要产生的声信号,是客观存在的物理草。噪声传入水中的部分称为舰船辐射噪声,是全隐身舰要抑制的关键物理量之一,也是用声呐发现敌舰艇的重要手段。在设计水面舰艇时,声隐身与雷达波隐身、红外隐身以及磁隐身置于同等重要的地位。尤其在反潜战中,抑制反潜舰艇辐射噪声是获取战区控制优势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9.
舰艇编队对潜搜索效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潜搜索是水面舰艇编队反潜作战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海军兵力实施对潜攻击的前提和保证.分析了水面舰艇对潜搜索的基本特点和水面舰艇编队对潜搜索有效宽度,并分析了潜艇逃脱初始位置处于搜索有效区时编队的搜索概率,提出了水面舰艇编队对潜搜索效能的基本模型,使水面舰艇编队对潜搜索的实施和提高搜索效能具有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航空母舰是以舰载机为主要武器并作为其海上活动基地的大型水面战斗军舰。是海军水面战斗舰艇的舰种之一。按吨位区分,有大型航空母舰、中型航空母舰和小型航空母舰;按战斗使命区分,有攻击航空母舰、反潜航空母舰、护航航空母舰和多用途航空母舰。主要用于攻击水面舰艇、潜艇和运输舰船,袭击海岸设施和陆上目际,夺取作战海区的制空权和制海权。  相似文献   

11.
水面舰艇是海军舰艇和武器装备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主要研制了驱逐舰,护卫舰(艇),鱼雷、导弹快艇,水雷战舰艇和登陆舰艇等水面舰艇。驱逐舰驱逐舰对海攻击力强,续航力大,有较强的反潜和防空能力,其主要使命是作为海上作战编队的突击力量,担负攻击潜艇、水面舰艇、支援登陆部队作战以及护航等任务。  相似文献   

12.
潜艇虽然属于海军舰艇的范畴,但是潜艇的运行方式却与一般的水面舰船有很大的区别。水面舰船的航行仅限于在水面上的两维运动,而潜艇在水下必须进行三维运动。因此,潜艇除了装备水面舰船所具备的用于控制方向的垂直舵(方向舵)之外,还必须装备可以改变潜艇的水下深度以及使潜艇保持在某一深度的水平舵。早期的潜艇上只有一套水平舵,装在潜艇艉部的垂直舵附近。现代的大型潜艇都装备两套水平舵,即艉水平舵和艏水平舵。顾名思义,艉水平舵装在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随着万吨级驱逐舰、综合补给舰特别是航空母舰的相继入列,中国海军水面舰艇大型化的进程不断加快,这种变化是海军转型建设的必然趋势和要求,极大地促进了海军水面舰艇部队的战斗力生成。但与此同时,吨位大幅提升,人员编制不断扩大,  相似文献   

14.
水面舰艇是历史最悠久的海战装备,它从投入海战迄今约有2500年。一战前,它是海军遂行海上作战任务的惟一力量;一战至二战中,潜艇和航空兵的崛起,改变了海军兵力结构的单一性,但水面舰艇仍然是海军遂行各种海上任务的主要兵力。二战后,水面舰艇的发展显得一波三折,命运多舛。本世纪60年代,在冷战核阴影下,水面舰艇被贬为“浮动的棺材”;70年代,中东战争中以色列“埃拉特”号驱逐舰被埃及导弹艇发射的导弹击中而沉没,一举结束了大舰优势的“神  相似文献   

15.
海军广州舰艇学院地处改革开放的前沿广东省广州市,位于风景秀丽的白云山麓。1977年12月,经中央军委批准,正式组建海军第二水面舰艇学校。1986年6月,改称海军广州舰艇学院。 海军广州舰艇学院是一所以培养海军兵种战术指挥员为主体的军事院校是培养高素质指、技结合型海军兵  相似文献   

16.
谈海军水面舰艇发展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冷战后的世界新格局对现代新舰艇的发展提出了完全不同于冷战时期的新要求。当代高新技术的突飞猛进,又为新舰艇的发展提供了先进的技术手段。海军水面舰艇的发展正孕育着一场新的技术革命。目前世界各国都在结合本国国情,总结近代历次海战的经验教训,确立新世纪海军水面舰艇装备发展战略,发展新型高效海军舰艇及装备,以适应未来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的需要。  相似文献   

17.
舰船尾部振动的水弹性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三维水弹性理论导出了舰船尾部振动的流固耦合运动方程式;用三维结构混合有限元和三维流体边界元建立了舰船尾部振动的水弹性分析离散模型.提出了中型水面舰艇尾部整体振动的预报方法;编制了相应的计算机程序.对两型舰艇的尾部振动进行了分析计算,结果表明,预报值与实测值比较吻合.研究结果可对中型水面舰艇的减振降噪设计提供预报手段,从而改善舰船的尾部振动环境.  相似文献   

18.
空能海军(Air—CaobleNavy),就是把战术飞机布署在大量小型舰艇上,而不是集中在少量非常大的舰艇上的具有空战能力的海军。五十多年来,美国一直拥有与海军合为一体的空中兵力。过去和未来之间的重要差别,在于执行海军的使命和任务中战术飞机使用的范围和程度。未来空能海军的最显著特点,是使日益增多的作为各种飞机基地的舰船使用的广泛程度,而且最普通的舰载机将是直升机和垂直短距起降战斗机。发展空能海军的潜在动机是多方面的,也易于引起误解。最经常被引证的原因是现  相似文献   

19.
为满足海军战斗力生成模式转变和新型作战力量建设的需求,立足新型水面舰艇设计定型试验实践,系统分析了我国海军舰艇装备研制程序、试验类型、特点和发展需求,从总体性能、综合特性、作战能力和保障能力等方面规划了新型水面舰艇设计定型试验的项目体系,探讨了试验组织实施的阶段划分、模式方法、管理要素和节点流程,提出了基于装备性能、作战能力和作战效能的评估方法和流程,为海军新型水面舰艇设计定型试验的顶层设计和创新实践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20.
水面舰艇编队防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上一期的《现代舰船》中,我们介绍了单艘水面舰艇如何防空,那么水面舰艇编队又会面对怎样的空中威胁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