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60年前的5月3日,是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开庭的日子。今年5月3日之前,东京各大报登载了许多介绍这一历史性审判的文章,这让人们又一次重温了历史,加深了对“东京审判”意义的认识。日本国内一些出版社曾出版过多本有关日本侵略与扩张历史的书籍,大都较为真实地记载了当年日军一手策划和制造的日方所称的“满洲事变”(9·18事变);接触过的许多日本人,不管他们如何去评价整个对外侵略与扩张的历史,都还比较客观地承认当年日军对中国的侵略和对朝鲜半岛的殖民统治。无疑,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对日本战犯的审判(简称“东京审判”),对战后日本国民了解历…  相似文献   

2.
梁茂芝 《环球军事》2010,(21):60-62
1937年的“七·七”事变,日本挑起了全面侵华战争。“八·一三”淞沪会战结束后,日军又把侵略的矛头指向当时的中国南京,于是,一场惨烈的南京保卫战打响了.1937年12月13日南京陷落前,中国陆军曾在南京城外进行了抵抗,但鲜为人知的是,在此前后的万米高空上,中国空军同样进行了一场壮怀激烈的保卫战。  相似文献   

3.
营救“盟军”飞行员脱险记彭光楣1944年,结成侵略集团的“轴心国”德、意、日正处于总崩溃的前夕。作为同盟国之一的美国曾派出多批架次飞机,对侵占武汉的日本侵略军进行频繁的轰炸。日军如热锅上的蚂蚁,惶惶不可终日。这年12月15日(农历冬月初一),虽是隆冬...  相似文献   

4.
1937年7月7日日本侵略军突然向位于北平城西南芦沟桥附近的我国驻军发动进攻。中国守军奋起抵抗。中国人民全国性抗日战争开始。7月8日中共中央发布《中国共产党为日军进攻芦沟桥通电》,号召全国同胞、军队团结起来,抵抗日本的侵略。7月15日中共中央向国民党发出《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7月17日蒋介石在庐山发表谈话,声称“准备应战”,同时“希望由和平的方法,求得芦事的解决”。7月23日毛泽东同志发表《反对日本进攻的方针、办法和前途》。7月28日日军侵占北平。7月30日日军侵占天津。8月13日-11月9日日军进攻上海,国民党军队进行上海防御战役。11月9日上海失守。  相似文献   

5.
“抗日烽火起卢沟,一纸降书出芷江”。中华民族八年抗战,以2100多万军民的血肉,在近代史上第一次换取了抵抗外来侵略的伟大胜利。1945年8月21日,日本降使今井武夫一行飞抵芷江,来到距县城7华里的城郊七里桥中美空军俱乐部洽降。他低着头交出了日军在华兵力部署图,接受了国民政府载有关于各战区日军投降详细规定的备忘录。  相似文献   

6.
半个多世纪以前,在中国人民抵抗日本侵略的炮火硝烟里,由退役将军陈纳德率领的美国志愿航空队“飞虎队”可谓家喻户晓,战功显赫。但是,早在美国的“飞虎队”之前,还有另外一去援华的外国航空队为抗击日本的侵略,在中国的领空上与日军展开殊死搏斗,先后击落击伤敌机近200架,为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作出了重要贡献。它就是被后人誉为苏联“飞虎队”的苏联援华志愿航空队。  相似文献   

7.
数字抗战     
抗战第一枪:卢沟桥事变1937年7月7日夜,在宛平城附近进行演习的日本驻屯军部队,借口一个士兵失踪,欲强行进入宛平城搜查。日寇的无理行径遭到了第29军官兵的拒绝,但是蓄谋侵略中国已久的日军悍然向龙王庙和卢沟桥发起了进攻,并炮击宛平城。第29军官兵奋起反击,歼灭日军一部。这就是震惊中外的“卢沟桥事变”。事变发生后,觊觎中国已久的日本军方立即制订了派兵方案,获得日本政府通过。日军3个师团立即开赴华北,平津沦陷,全面抗战序幕正式拉开。  相似文献   

8.
美军对日军实施的“饥饿战役”贾晓光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军在对日作战中发现,切断日本各岛屿之间和日本与亚洲大陆之间的海上运输是非常重要的。经过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二三年间对日军的战略消耗,到1944年底,美军认为破坏日本经济的战役时机已经成熟。然而,由于...  相似文献   

9.
践踏国际法的罪恶行径--侵华日军虐待中国战俘记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于洋 《环球军事》2005,(15):58-59
在国际法规中早有明确的规定,对待战俘要给以人道的待遇和保护。1899年,海牙第二公约附件就专门规定了对待俘虏的待遇;1929年,日内瓦外交会议更是制定了具有法律效力的战俘待遇公约。日本作为公约签字国,对不得屠杀、虐待俘虏的规定,自然是十分清楚的。但是,在侵略中国期间,日军却以极其残酷的手段屠杀、虐待中国俘虏,粗暴地践踏国际公约。据南京大屠杀元凶之一的原日军第16师团师团长中岛今朝吾日记记载,他的上司就曾下达过“俘虏一个不留”的命令。原日军第59师团师团长藤田茂战后供认,他曾多次命令:“俘虏要在战场杀掉,算入战果。”由此可见,侵华日军大肆屠杀中国俘虏,绝非战后日本所说“是个别人的个别行为”,而完全是有组织的屠杀和迫害。  相似文献   

10.
徐平 《军事史林》2016,(6):52-55
台湾军为1919年后驻扎在台湾地区的日本侵略军的统称. 1895年4月,甲午战争战败后,清政府被迫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割让台湾、澎湖.当年5月底,日军在台湾北部的澳底登陆,并不断增兵,先后调近卫师团、第二师团和联合舰队共同参加南侵.这期间,日本于台北设立台湾总督府,任命全权负责侵台事宜的海军大将桦山资纪担任台湾总督.9月中旬,日军援兵大至,使侵台总兵力接近5万人.日军随即在台北登瀛书院成立了“南进军司令部”,由率领增援部队来台的“台湾副总督”高岛鞆之助中将任司令官,统一筹划指挥进攻台南事宜.同年秋末日军攻下台南,并控制台湾全境.  相似文献   

11.
<正>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除在公开战线上战斗外,还在沦陷城市内部建立隐蔽战线,其与公开战线相辅相成,共同促成抗日战争的胜利。1937年12月27日,日军占领济南,济南沦陷。日军积极推行所谓“大东亚共荣圈”“中日经济提携”的法西斯侵略方针,对济南市民变本加厉地征收苛捐杂税,以及各种摊派勒索。同时,日军为了更好地控制济南,建立了“梅花公馆”“凤凰公馆”等一系列特务机构,利用各种卑鄙手段,搜集中国共产党的党、政、  相似文献   

12.
中国抗日战争是在第二次国共合作条件下进行的。在反对日本法西斯侵略的统一战略目标下形成的正面与敌后两个战场各自独立而又相互配合、相互依存。这一特殊的战争形态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绝无仅有。国民党正面战场为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但由于国民党最高当局的错误指导,使其作用的发挥与其执政党的地位和拥有200多万人的军队并不相称。1937年7月~1938年10月是日军展开战略进攻、中国军队进行战略防御阶段。中国军队在正面战场的顽强抵抗,为粉碎日本法西斯企图“3个月灭亡中国”的侵略计划作出了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13.
日本要为“神风敢死队”“申遗”了!在经历了“购岛闹剧”、公然参拜靖国神社、否认侵略历史等一系列近乎疯狂的举动之后,无论中国还是世界其他国家,都已经不再对安倍政府的“疯狂”感到惊奇。  相似文献   

14.
读者刘罡来信询问二战末期日本海军“信浓“号航母的情况。“信浓”号原是日本“大和”级战列舰的第3艘,但在“信浓”号建造期间,日军在中途岛惨遭重创,4艘重型航母被击沉导致日军航母机动力量大大减少。日本海军无奈只能下令将已经完成一半建造的“信浓”号改建成航空母舰。  相似文献   

15.
1932年1月,日本军国主义者向上海发动军事进攻,中国军民奋起抵抗,重创日军,引起世界震动,但最后以签订屈辱的停战协定而结束,这是一场历史悲剧,原因就是国民党蒋介石奉行“一面抵抗一面交涉”的错误方针。一、“一面抵抗一面交涉”方针的提出“九.一八”以后日本帝国主义策划清州独立,为了转移各国视线,打击中国人民的抗日运动,胁迫南京政府承认东北既成事实,也为了进一步向长江流域渗透,把侵略目标投向了列强云集、国民党的统治重心一上海。32年1月,日本公使馆驻上海武官执行关东军旨意在上海频频制造事端。18日,五名僧人肇…  相似文献   

16.
《宁夏科技》2001,(6):92-92
日本东京都知事石原慎太郎的父亲因为直接参与、指挥日军侵略中国的战争,战后被军事法庭判为甲级战犯,受到惩处。他对此一直耿耿于怀——仇视中国  相似文献   

17.
八一三事变之后,为了配合日军的侵略进程,应日本军方要求,满铁派出了宣抚班,选取社员参与"宣抚"活动。满铁华中宣抚班在华中地区各县市采取"恩威并济""剿抚兼施""教化安抚"等手段,开展"宣抚"工作,构建地方殖民统治秩序。华中宣抚班的"宣抚"活动竭力为日本殖民侵略开荒拓路、鼓噪助威,起到了枪炮无法替代的作用。华中宣抚班将宣抚活动与调查活动融为一体,体现了明显的侵略性、欺骗性以及"以华治华"的特征。满铁"宣抚"班与日本殖民者侵略的军事行动相策应,实质上是日军的政治别动队。  相似文献   

18.
日本1895年掠夺去台湾、把台湾变为其殖民地后,其侵略中国的野心不断膨胀、侵略中国的步伐逐步升级.1931年日本侵占中国东北,1937年日本又对中国大陆发动全面侵略.  相似文献   

19.
1940年,正当日军凭借优势装备在中国大地上猖狂攻城掠地、对华北各抗日根据地进行疯狂大扫荡之时,在其统治的“王道乐土”古城开封,突然曝出让日寇心惊胆颤的特大事件:日本侵华特务机关的重要人物、“华北五省特务机关长”吉川贞佐少将和数名日军头目于5月17日被人刺杀于该特务机关驻处的山陕甘会馆。而这一震撼当时日本国内和日军高层的神秘刺杀事件背后的抗日英雄,  相似文献   

20.
1937年12月13日,南京沦陷于日本侵略军之手,疯狂的日军在此犯下了惨绝人寰的暴行,南京人民蒙受了空前的浩劫。当时,目睹过这场人间惨剧的国际人士就曾以“恐怖的程度不是以笔墨所能形容”、“我看到了活地狱”、“这是现代史上最黑暗的一页”以及“破天荒的残暴记录”等说法强烈遗责日本侵略军血洗石头城的暴行。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南京大屠杀的历史已经远去,但血泪与悲愤尚存。在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和中国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之际,本文以概略纪实的形式,再现了日军在南京所犯下的滔天罪行,旨在使中国人民永世不忘国耻,更加热爱祖国,努力建设祖国。同时,也让日本人民进一步了解日本帝国主义在中国犯下的野蛮暴行,以反对日本军国主义复活,使中日两国人民世世代代友好下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