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针对装甲装备质量监控对象不明确的问题,分析了质量功能展开(Quality Function Development,QFD)在质量监控分析中应用的可行性,提出了基于QFD的装甲装备质量监控分析方法,构建了装甲装备质量监控指标的QFD瀑布式分解模型。通过过程规划、特性规划、指标规划3个环节,确定了装甲装备储存、动用、保养、修理为质量监控的关键过程,性能及时间性为质量监控的关键特性,完好率、平均故障间隔时间、使用可用度、平均修复时间为质量监控的关键指标。  相似文献   

2.
维修保障费用是影响装甲装备使用可用度的重要因素之一。要在有限的保障经费下实现高可用度要求,就必须建立装甲装备的使用可用度与维修保障费用的优化模型。根据装甲装备实际维修特点,在分析装甲装备预防性维修过程中故障类型多样的基础上,构建了装甲装备在给定维修周期内的使用可用度模型和维修保障费用模型,进而建立了使用可用度与维修保障费用的优化模型,提出了模型的解法和模型的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3.
装甲装备自主式保障关键要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装甲装备现有保障模式存在的"过剩维修"和"维修不足"的问题,分析了研究装甲装备自主式保障的重要意义;借鉴美军联合攻击战斗机自主式保障的思想,提出了装甲装备自主式保障的工作原理,重点讨论了装甲装备自主式保障的关键要素,包括故障模式、影响及危害性分析、先进传感器技术、故障预测、信息系统等。提出了继承发展、不断创新、全寿命周期和系统工程几个关键要素应该重点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4.
结合装备表面智能维修保养技术方面的研究成果,介绍了装甲装备故障智能检测技术、自适应、自修复功能材料,装甲装备器材全自动保养设备等先进技术,侧重装备维修保养阐述了如何提高信息化程度,推进军队武器装备维修保养技术的现代化建设。  相似文献   

5.
根据装甲装备在试验和使用中人因故障发生的原因,将人因故障影响因素分为设计因素、维修因素、使用因素、人体机能因素、人机界面因素和环境因素6类,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其进行辨识分析,发现造成装甲装备人因故障率从高到低的因素依次为:维修因素、使用因素、人机界面因素、设计因素、环境因素和人体机能因素,该研究结果可为装甲装备综合管理和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刘帅  王瑞  张宏江  黎云兵 《火力与指挥控制》2021,46(10):164-169,176
针对装甲装备性能试验过程中所面临的适用性评估问题,通过分析沙漠环境对装甲装备的影响,构建了装甲装备在沙漠环境条件下的适用性试验指标体系,采用AHP、ADC和模糊综合评判相结合的方法,实现了对装甲装备在沙漠环境下适用性的定量评估.计算实例表明,该方法合理有效,能够为各型装甲装备的环境适用性评估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7.
装甲装备是有装甲防护的军用车辆,是现代陆军的重要装备,分为装甲战斗车辆和装甲保障车辆两类,坦克是装甲战斗车辆中最基本的车种。装甲装备发端于20世纪初,经过两次世界大战和多次局部战争的洗礼,技术日渐成熟。随着新军事革命在世界范围的深入,装甲装备的技术发展趋势及其在未来战争中的应用成为了各国军方关注的问题。近期,本刊约请中国人民解放军装甲兵工程学院知名专家,就装甲装备未来发展中的若干问题进行了研讨。现将其中部分问题归纳整理如下,以期引起读者的关注与思考。  相似文献   

8.
回顾了装甲装备使用阶段质量信息工作的历史与现状,分析了当前装甲装备质量信息系统的建设情况,并针对质量信息工作的不足提出了若干建议和发展设想.  相似文献   

9.
某两栖装甲装备液压系统非介入式原位检测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解决传统的介入式测量方法拆装困难、影响系统的动态特性、无法适应武器装备现场快速抢修需要的问题,根据液压系统的特点,针对表征系统状态的主要参量——流量、泄漏量和污染度,提出了非介入式原位检测方法,实现了对装甲装备实时检测的目的,有助于故障的快速定位和排除。并以某两柄装甲装备为例,说明了非介入式原位检测技术的可行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0.
针对我军装甲装备战备器材储备改革"为什么改""怎么改""改什么"等问题,在分析我军装甲装备战备器材储备改革动因的基础上,归纳了装甲装备战备器材储备改革的目标与原则,从调整战备器材储备标准体系、完善战备器材保障机制、创新战备器材保障手段等方面构想了装甲装备战备器材储备改革思路。  相似文献   

11.
利用装甲车辆使用中的可靠性统计数据,确定装置(构件)计划预防工作时机的方法,论述了从单一装置(构件)的计划预防工作,向整车的计划预防工作转化时装甲车辆计划预防时机及范围的确定原则,对装甲车辆部署初期的保养间隔期和修理间隔期的确定或修订具有理论及实践上的指导意义;给出了根据装置(构件)技术状态检测结果,独立确定装置(构件)计划预防工作时机的方法、实例以及需要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一种装甲装备技术状况监测与智能车务管理系统。该系统由管理计算机及局域网络、车载装备工况监测模块(灰匣子)、手持式数据采集器等部分构成,各主要硬件单元间全部采用蓝牙模块实现无线通信,辅以数据库技术、局域网技术,实现了装备车务管理的信息化和智能化,并在实际中得到了具体的应用。应用结果显示,该系统实现了装备工况监测和车务管理的最基础的数据采集,为实现参数信息化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
针对装甲装备复杂程度越来越高的问题,单一软件功能已不足以描述其复杂的系统模型。为此,建立装甲装备的虚拟样机协同仿真平台,说明其主要功能,并通过实例介绍了虚拟样机技术在装备研制与开发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4.
数字化装甲装备基本作战单元整体性能试验,是数字化部队建设进程中常规武器装备试验所面临的一个现实而紧迫的新课题。从分析数字化装甲装备基本作战单元典型使命任务和功能需求入手,提出数字化装甲装备基本作战单元整体性能试验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地面突击能力与所担负任务的匹配;建制内各装备的远程机动能力的匹配;野战防护能力与典型作战任务、火力威胁的匹配。指出主要试验内容为通信联通性能试验、指挥控制性能试验、协同打击性能试验和使用性能试验。为整体性能评估指标体系构建和整体性能试验设计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以装甲装备器材的除锈保养要求为牵引,首先设计了除锈保养的工艺流程,然后从封闭式主架结构、控制系统、机械臂运行系统、除锈清洗系统等关键技术入手,完成了装甲装备器材自动化除锈保养设备的研制。通过运行试验及大量器材的保养实践证明,设备运行可靠、性能优越,能够有效提高器材除锈保养的自动化水平、保养质量与保养效能,满足装甲装备器材除锈保养的要求。  相似文献   

16.
从全系统全寿命的观点来认识装备的维修性,呼吁有关单位在研制以计算机为核心的军用装备时,要同时考虑装备交付部队使用后的维修保障问题,防止出现装备买得起,用不了或用不起的局面。文章从维修保障的重要性、产品维修性设计和维修保障设计等几个方面提出一些看法,并提出一些参考作法。  相似文献   

17.
全面考虑装甲车辆动力传动系统论证、研制、生产及使用等方面的因素,从整体、系统和全局的观点出发,论述了装甲车辆动力传动系统的整体式设计、一体化控制、性能综合评价和寿命周期费用分析.从而把装甲车辆动力传动系统的论证、研制、生产及使用看作一个整体性工程来考虑,克服了以往设计和使用中重点突出某一过程或部件,而忽略相互匹配和顾此失彼的问题,为在现有技术基础上进一步提高装甲车辆的机动性能,提供了一种新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18.
从全系统全寿命的观点来认识装备的维修性,呼吁有关单位在研制以计算机为核心的军用装备时,要同时考虑装备交付部队使用后的维修保障问题,防止出现装备买得起,用不了或用不起的局面。文章从维修保障的重要性、产品维修性设计和维修保障设计等几个方面提出一些看法,并提出一些参考作法。  相似文献   

19.
为了应对未来信息化战争对坦克装甲平台电子射频系统提出的更高要求,提出将综合射频系统应用在新型装甲平台上。该系统采用综合孔径方式设计,可完成对空目标搜索、精确跟踪、威胁判断、电子对抗、火力指引、毁伤评估等功能,在装甲平台防护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首先,介绍了装甲平台的多功能综合射频系统;其次,详细分析了该系统的组成、功能和特点,简要描述了作战中的应用模式;最后,针对综合射频系统在新型坦克装甲平台的进一步应用提出了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