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优越性的论述,是他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认真学习研究这一思想,对于全国人民坚持社会主义,大干社会主义,意义重大.一、“我们有很多优越的东西,这是我们社会制度的优势”邓小平同志在《我们干的事业是全新的事业》一文中说:“我们有很多优越的东西,这是我们社会制度的优势,不能放弃.”1.“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根本表现,就是能够允许社会生产力以旧社会所没有的速度迅速发展.”历史唯物论认为,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判断一种生产关系及其上层建筑进步与否,归根结底要看其是否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是束缚生产力的,还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对于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不仅仅要看它本身所表现出的特殊属性,更要看它作用于社会生产力的结果.邓小平同志坚  相似文献   

2.
如果说,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精髓,那么,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则是这一伟大理论的实践。“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级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相似文献   

3.
建设高度的物质文明的同时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邓小平同志的一贯思想.道德建设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历来为小平同志所重视.他说:“在社会主义国家,一个真正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在执政以后,一定要致力于发展生产力,并在这个基础上逐步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这就是建设物质文明.”“与此同时,还要建设社会主义的精神文明,最根本的就是要使广大人民有共产主义的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本文就邓小平同志关于道德建设思想的提高出及其基本原则等作些探讨.邓小平关于新时期道德建设的思想,主要体现在关于道德建设的基本原则方面.这些基本原则构成了邓小平新时期道德建设思想的基本特色.  相似文献   

4.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指导思想。这一思想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力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它是一个内涵丰富的完整思想体系。这一思想的实质,是解放和发展“第一生产力”。要达此目的,就必须加快经济、科技体制改革,必须坚持“教育先行”,必须“尊重知识、尊重人才”。  相似文献   

5.
实践的观点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和我们党的历史上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二十年前邓小平就把确立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作为改革开放的思想前提。江泽民同志继邓小平之后,继续坚持唯物主义的实践观,他在十五大报告和纪念邓小平逝世一周年时两次指出,要“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这“三个着眼于”反映了我们党对理论和实际、认识和实践关系的高度重视,是在新的历史时期对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实际运用。1“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强调的是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与…  相似文献   

6.
邓小平思想的一个深刻内涵,就是以社会效益作为检验我们路线、方针、政策等社会性认识是否正确的标准.社会效益标准的提出和运用是对实践标准的具体化.1983年10月,在党的十届二中全会上针对少数人搞精神污染,邓小平同志指出:“不是都拥护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吗?一些同志应当看看他们的错误言论,有害作品,低级表演在人民,在青年中间产生了什么影响,什么后果嘛.”在这里可以看出实践标准和社会效益标准的有机结合.在另一次讲话中邓小平同志明确指出“思想文化教育卫生部门都要以社会效益为一切活动的准则,它们所属的企业也要以社会效益为最高准则.”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贯穿着一个重要的思想——社会效益是检验社会认识真理性的标准.  相似文献   

7.
邓小平同志在改革开放之初提醒全党注意 :“在工作重心转到经济建设以后 ,全党要研究如何适应新的条件 ,加强党的思想工作 ,防止埋头经济工作、忽视思想工作的倾向。”江泽民总书记也一再强调 :“越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越是要加强精神文明建设。”认真在思想上确立起这种认识 ,是新时期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理论前提。首先是要辩证地对待经济与政治的关系。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 ,党的第二代和第三代领导人在这个问题上的基本观点 ,可以概括为 :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 ,因此必须以经济建设…  相似文献   

8.
邓小平同志在其长期革命斗争实践中形成了他独具特色的鲜明的革命风格.这不仅仅是邓小平个人的优秀品质和优良作风,也体现了我党我军的光荣传统和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精神风貌,是我们党和国家十分宝贵的精神财富.学习邓小平同志的革命风格,将有助于我们更加深刻理解和从整体上把握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有助于加强我们党的思想政治建设和组织、作风建设,进一步推动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面发展.正如江泽民同志所提出的:“全党同志特别是领导干部要认真学习、大力发扬这样的革命风格,使我们党永远保持旺盛的战斗力和创造力.”1邓小平同志尊重实践,思想敏锐,善于把握时代发展的脉搏和契机,总是从中国的现实和当代世界发展的特点出发,去总结新经验,创造新办法,寻求新路子  相似文献   

9.
邓小平稳定思想是对于中国改革开放伟大实践的深刻总结和理性升华,是对马克思主义政权建设理论的丰富和发展。邓小平的稳定思想对我们党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特别是对我们武警部队完成好“两维”的历史重任,实践“永远做党和人民忠诚卫士”的最高政治要求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0.
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理论勇气,从中国当代的实际出发提出了一系列的新思想和新观点,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体系,这里择其要点谈谈四个方面的创新: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创新了马克思主义唯物论思想。这种创新主要体现在:第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创新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力的观点。按照传统的观点,对于生产力的理解是人类征服和改造自然的物质力量或能力,并且强调的是发展生产力。改革开放后,邓小平同志强调"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他认为:"过去,只讲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生产力,还没有讲通过改革解放生产力,不完全。应该把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两个讲全了。"邓小平同志关于解放和发展生产  相似文献   

11.
邓小平同志在1984年6月会见中日民间代表团时的讲话明确指出:“社会主义阶段的最根本任务就是发展生产力”(《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63页),此外,他还曾多次把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的“首要任务”,“中心任务”,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最重要的本质特征。本文就如何理解邓小平同志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的科学论断谈点自己的学习体会。  相似文献   

12.
“尊重知识 ,尊重人才”既是邓小平人才思想的核心 ,也是党的知识分子政策的核心 ,是大胆培养选拔人才的思想基础。尊重知识 ,尊重人才 ,是解放和发展科技生产力的前提 ;要特别重视培养优秀的年轻人才 ;为优秀人才的脱颖而出创造良好的环境 ;建立有利于人尽其才的激励机制等 ,都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深远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3.
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充分结合中国这个发展中大国的国情,实事求是地对中国经济实践的理论总结,是对发展经济学的丰富和发展。其首先改革农村经济的思想,是结构主义的经济发展理论的体现;充分吸引外资的思想,对促进中国经济的发展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是对“西缺口”模式的正确运用;重视人力资源,抓住了经济发展的根本;“经济发展隔几年上一个台阶”的思想是“经济成长阶段论”在中国的具体化。  相似文献   

14.
邓小平科技思想十分丰富,涉及科学技术的社会功能、发展方向、体制改革、对外开放、人才培养等诸多方面.这些思想、观点贯穿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之中,有着鲜明的时代特征和完整的理论体系,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5.
邓小平开辟了一个时代。邓小平思想代表了一个时代。在邓小平思想体系中,国防建设思想至关重要,独具特色。如果说邓小平思想是一种“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话,那么,这种“特色”在其国防建设思想中尤为突出。否则,无法理解伴随着国家改革开放十几年“繁荣”同时的“稳定”;无法理解这种“稳定”又是在国际风云变幻、国内裁军百万等等特殊条件下取得的。可以说,不了解邓小平独具特色的现代国防建设思想,就不能全面理解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研究阐述邓小平国防思想的角度可以很多。但,我是从以下二个角度,或…  相似文献   

16.
反腐倡廉思想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认真学习邓小平的反腐倡廉思想,切实领会和把握其精神实质,对于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深入持久地开展反腐败斗争,从而使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稳步持续地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一)“不惩治腐败,特别是党内的高层的腐败现象,确实有失败的危险”早在1982年邓小平就严肃地指出:现在已有相当多的干部卷进经济犯罪活动,“这股  相似文献   

17.
1992年初,邓小平同志第一次明确提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一论断是对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揭示,是邓小平对社会主义理论新建树的核心,它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根本的理论依据.在这一科学概括中,邓小平将“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纳入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中,并将其作为本质理论的核心.这一点,在一般的传统观点中是根本没有的,显示了崭新意义.  相似文献   

18.
可持续发展问题已日益成为当今世界所面临的突出的现实问题,并普遍受到各国政府的关注.我国政府也把可持续发展作为重大的战略决策,在十四届五中全会和八届人大四次会议上正式提出.随之,可持续发展问题,便成为我国理论界广泛关注的一个“热点”.然而,在一些人的观念中,似乎将“可持续发展”的发明权完全归功于西方,甚至连同可持续发展的一切思想都被认为是完全由西方传播过来的.事实上这是一种误解.自党的十一届三中会全以来,在逐步形成的邓小平发展理论中,就涵盖着十分丰富的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对邓小平这一思想的分析、概括和总结,不仅有助于我们加深对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科学性的认识,而且有助于更好地指导我们的实践工作.一、邓小平对发展的深刻理解和精辟论述,站在了可持续发展的高度上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世界上许多  相似文献   

19.
思想政治教育要做得为群众所乐于接受,这是邓小平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重要思想,在《邓小平文选》中多次论及.他明确要求思想政治教育“要做得有针对性、细致深入和为群众所乐于接受”,并指出思想政治教育只有为群众接受“才能形成共同的行动准则”.他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阐述了思想政治教育要为群众所接受的道理和方法,使全党全国人民逐渐地认识并接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党的路线主张.一、充分尊重群众的接受主体地位思想政治教育是教育者和教育对象两者互为联结、双向作用的能动实践活动.因而,教育对象对教育内容和信息并非消极被动地接受,而是按照自己的兴趣需要、价值标准和审美情趣积极主动地加以选择和接受的,他们在本质上处于接受主体的地位.思想政治  相似文献   

20.
光辉的思想行动的指南——深切缅怀邓小平同志有关新时期国防科技工业改革与发展的重要思想邓小平同志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创立者,作为久经考验的伟大革命者,为党、国家和军队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历史功勋。他虽然离我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