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从核爆炸效应的不同角度对中子弹核爆炸效应现象学进行了综合研究,得出了较全成系统的结果,同时,在对中子弹核爆炸效应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取了一系列效应特征量,并推荐使用了优化特征量;利用多层神经网络系统,进行了中子弹核爆炸弹型识别的计算机仿真研究,得到了较理想的识别率,最后给出具有中子弹核爆炸识别,当量确定功能的核爆炸监测系统的原理与工作序列。  相似文献   

2.
从核爆炸效应的不同角度对中子弹核爆效应现象学进行了综合研究,得出了较全面系统的结果;同时,在对中子弹核爆炸效应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取了一系列效应特征量,并推荐使用了优化特征量;利用多层神经网络系统,进行了中子弹核爆炸弹型识别的计算机仿真研究,得到了较理想的识别率;最后给出具有中子弹核爆炸识别、当量确定功能的核爆炸监测系统的原理与工作序列。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海上核爆炸条件下,放射性沾染的特点和规律,阐述了海上核爆炸辐射危害的早期估算和预报方法,给出了舰艇对海上放射性沾染的防护原则。  相似文献   

4.
来永芳 《防化学报》1995,7(2):72-75,94
根据美国计算机模拟水中核爆炸的成果及所给冲击波参数数据表,采用数学回归分析方法得出了计算水下核爆炸冲击波参数关系式,并用BASIC语言编程实现了这种计算。  相似文献   

5.
跟踪了美国核爆炸监测的最新技术,介绍了中微子的性质、裂变中微子的探测原理以及当前国际上发展的水平,探讨了裂变中微子探测在核爆炸监测技术中应用的可能性及其前景,并对裂变中微子探测进行了实验和研究。  相似文献   

6.
总结了多年来在核爆观测训练中进行核爆炸外观影像模拟的方法,分析了影响核爆炸外观影像模拟效果的因素,提出了该技术的可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7.
讨论了测量核爆炸瞬发γ射线所用的探测器种类、性能及某些探测器性能的调试与测量方法。  相似文献   

8.
杨雯 《防化学报》1996,7(3):41-47
在研究国内外七八十年代城市核爆炸杀伤效应预测方法的基础上,分析了核爆炸各类杀伤机制建立了友距离对数的累积函数作为毁伤概率式的统一函数形式的新的计算系统,计算,修改,拟合了各类公式的参为数,并实现了采用C语言在计算机上计算和绘图,与国家军用标准图形数据相一致。  相似文献   

9.
以核爆炸探测中各参数测量偏差同时存在为定义条件(前提),以各参数的综合测量偏并所产生的不吻合率在规定限值以内为要求,提出了核爆炸当量和爆心投影点不确定度(允许偏差)的计算方法,给出了核爆炸探测的不确定度在当量和爆心投影点两参数中的分配数据。  相似文献   

10.
蒋剑影  张慧林 《防化学报》1996,7(4):37-39,45
提出了用全球定位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实现因核爆炸而造成的地面核辐射场的模拟,以解决辐射侦察训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简介了大当量海面核爆(热核爆炸)感生闪电现象及其主要特征,阐释了该闪电之成因:系由NEMP激励而生,除由普通陆地表面核爆瞬发γ射线之康普顿电流所生NEMP的作用外,热核爆炸中子之感生放射性所生的次级γ射线(主要是热中子俘获辐射γ-先是地面俘获辐射γ,后是空气俘获辐射以及海面弹性反冲中子之空气俘获辐射γ)的康普顿电流和海洋环境都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后者主要通过造成有利于闪电形成之微妙的空气电化学特性,其大量^1H核做为良好的中子慢化剂,也通过加速中子慢化成热中子过程增大了中子与环境介质发生俘获辐射反应之概率,从而更凸显了热核爆炸中子的作用)。还简要讨论了该闪电对光电途径探测核爆(包括地基探测和卫星探测近地核爆)的不利影响及其消除措施。  相似文献   

12.
建立了合理的模型,采用了可靠的计算工具和方法,得到了大气层核爆炸中子场内中子注量、个人剂量和个人剂量当量的空间分布以及能量和角分布的完整数据,从中总结出许多有价值的规律。  相似文献   

13.
B61-11型穿地核炸弹是由美国防部提出军事需求,能源研究开发的一种精确制导的小当量的战术或战略核武器,用于摧毁坚固地下目标,美国于1995年正式开始在B61-7战术和战略核炸弹的基础上发展了B61-11穿地核炸弹,并于1997年装备部队,俄罗斯了在研究和发展类似核武器。B61-11穿地核爆炸是一种未经核试验的新的爆炸方式,核弹头钻到地下3-6m深后发生核爆炸,其核爆效应现象等,对地下目标的破坏效果以及核爆监测方法比较接近于触地核爆炸。  相似文献   

14.
论述了星载核爆监测系统的作用:国土防御核爆监测,我军核反击效果评估和全球大气层及空间禁核试检查。文章阐述了核爆炸电磁脉冲、光辐射、X射线和中子、γ辐射产生的原理和信号特征。阐述了星载核爆监测系统探测上述核爆信号、排除主要干扰信号的基本方法。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中子弹核爆炸战场毁伤效应估算的数学模型,给出了基本参数、瞬时参数、地面放射性沾染、通过和停留剂量以及目标毁伤估算的数学模型。  相似文献   

16.
梁睿  郑毅 《防化研究》2005,(1):35-42
采用柱坐标下的时域有限差分法以及射线追踪法(频域法),对低空核爆炸电磁脉冲(NEMP)穿过电离层后的波形进行了数值计算。由于电离层的色散与时延作用,电磁脉冲波形变成1个震荡的波包.计算结果表明,在同步卫星轨道上,NEMP电场强度幅值在10^-3~10^-1V/m量级,是可以监测到的。  相似文献   

17.
当采用高压充气电离室作为核爆炸早期核辐射中γ辐射周围吸收剂量D(10)的测量装置时,研究其在脉冲辐照条件下的响应,确定其可以作为识别中子弹与小型原子弹核爆炸时特征量的获取装置。  相似文献   

18.
举动     
《环球军事》2009,(15):4-5
“和平使命-2009”中俄联合反恐军事演习即将举行,韩国计划2014年前建成核爆炸电磁脉冲防御系统,美军将加强空中情报收集能力  相似文献   

19.
2012年9月底,美国桑迪亚国家试验室演示了其“收割机”系统探测秘密核爆炸的能力。该系统由3个机载吊舱组成,其中两个用于大气颗粒采样,另一个为“伽马辐射方向指示传感器”,它通过4个大型碘化钠探测器和一套复杂的处理算法,引导载机飞向放射性云团。“收割机”系统能探测多种放射性元素的分布情况,既包括自然界大气中的氡放射性衰变产生的放射性同位素铅和铋,也包括由宇宙射线诱发自然界中的碳一14裂变而产生的放射性铍-7。此次试验是美军“联合能力技术演示”项目的一部分,目的是将“收割机”模块化吊舱系统集成到MQ-9“死神”无人机上。改装有人驾驶飞机专门用于执行秘密核爆炸探测任务成本高昂,导致可执行这一任务的飞机数量非常有限。“收割机”系统可由多种飞机携带,届时可执行核爆炸探测任务的飞机数量将大幅增加。  相似文献   

20.
采用一个简单的火球模型模拟计算了可见光波段(0.4—1.1μm)卫星轨道上的核爆光辐射波形,考虑了大气透过率随波长及天顶角的变化,计算了地球同步轨道上探测到的光辐射能量随地理位置的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