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曾任山西巡抚及两广、湖广、两江总督等要职的晚清重臣张之洞,面对日益严重的外患危机,从御辱图强的动机出发,认真探求军事变革之道,先后提出了众多军事近代化思想并努力付诸实践,对晚清军事近代化产生了一定的积极影响,主要有3个方面:第一,着眼于武器装备现代化创建军工企业,全面更新武器装备;第二,编练自强军、湖北新军,建立近代化陆军;第三,致力于军事教育,培养近代军事人才。  相似文献   

2.
张之洞是后期洋务派的代表人物,在清末编练新军则是他洋务新政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作为清末地方新军编练的卓有成效者,在晚清军事史上产生过重大的影响。本文就此进行初步的叙述和分析。  相似文献   

3.
在清末编练新军的热潮中,云南也进行了编练新军的活动。同时,云南地方当局先后举办了一些军事学堂为新军培养和轮训各级军官。本文试就清末云南新军编练与军事教育进行探索,总结其成功与失败的经验教训,以资借鉴。  相似文献   

4.
1894年,胡烯棻受命于天津小站开始编练定武军,计10营共5000余人。1895年定武军由袁世凯接手训练后,改称新建陆军,新军由此得名。南方新军则以湖北新军为典型代表,其前身为张之洞暂署两江总督期间创设的自强军,其调任湖广总督后以自强军护军前营500人为基础扩充成军。  相似文献   

5.
以“废除科举”为主要内容的教育变革和以“编练新军”为主题的军事变革,是晚清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将晚清教育改革和军事改革分别作为学术论题进行研究,已有近百年的历史,积累了可观的学术成果。然而,将晚清教育改革与军事改革当作互为环境、相互推挽的互动系统进行研究的成果却不多见。本文以晚清教育领域和军事领域两大变革的演进为线索,以现有的史料为基础,着重分析了晚清教育变革与军事变革之间的关系,力图揭示两者之间带有规律性的互动机制。  相似文献   

6.
甲午战争后,清政府以编练新军为契机,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军事改革,军事后勤近代化也由器物层面上升到体制层面。在军事后勤指导思想、军事后勤体制和后勤保障内容以及军事后勤教育等方面进行了较为系统和深入的近代化改革,使中国军队后勤近代化建设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基本实现了中国军事后勤从传统形态走向近代化的过渡。  相似文献   

7.
张之洞 ( 1 83 7— 1 90 9) ,是晚清著名的政治家和思想家。他在 1 881年底补授山西巡托以后 ,便由“清流派”主将转变为洋务派大吏 ,倡言“洋务最为当务之急”。后在两广总督、湖广总督、署理两江总督任上 ,不遗余力地推行自强、求富活动 ,成为后期洋务派的挂帅人物。他在创办近代轻重工业、推行近代教育和兴修铁路的同时 ,还在建立近代军事工业、举办近代军事教育、编练新式陆军、加强近代海防等方面 ,作出了重要贡献 ,对于促进中国近代军事思想与军事实践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现将他的军事思想与军事实践作一简要的分析研究 ,以便从中得…  相似文献   

8.
装备的近代化不仅是晚清军事近代化的重要内容,也是晚清军事近代化的一个缩影。诸多近代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及深层原因,在装备的近代化过程中均有所反映。梳理晚清装备建设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出晚清装备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装备引进、生产盲目,地域差异明显;消极的战略指导影响装备发展;武器装备驳杂;装备水平与人员素质相脱节;武器过分依赖进口等。造成这些问题的深层原因主要是:始终未能正视自身的落后,文化上“道本器末”的干扰,不断弱化的中央集权统治,军事教育制度严重滞后,军事工业发展本末倒置。  相似文献   

9.
鸦片战争后,在中国社会走向近代化的历史进程中,张之洞是一个不可忽略的重要人物。他的洋务思想和实践,对晚清中国社会发生了很大影响。推进中国海防海军的近代化,又是张之洞洋务思想的一个重要内容。可以说,张之洞是继李鸿章之后,洋务派人士中倡导建设近代海军最力的人。本文拟对张之洞的海防思想作一初步探讨,以求教正。张之洞热心洋务是1882年授山西巡抚之后。1884年地升任两广总督,在中法战争中积极领导广东军民抗御法国的侵略,发挥了良好的作用,同时也促进了他对中国海防问题认识的提高。张之洞海防思想的系统提出是1885年中…  相似文献   

10.
正晚清军事近代化道路曲折,进展缓慢,自始至终没有找到一条真正适合自身发展的清晰道路。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很多,既有内在制度层面上的阻滞、观念认知上的欠缺,也有外在国际环境局促等方面的原因,所有这些因素共同作用,形塑了晚清军事近代化的残局。对晚清军事近代化的反思,学术界已  相似文献   

11.
对军队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的新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加强和改进军队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 ,必须认清军队现代化建设面临的严峻挑战 ,充分认识教育中存在的理念、机制陈旧 ,目标高而不实 ,教育不得要领 ,形式主义严重等问题 ;要从以往的实践中 ,从开放的社会中 ,从未来的发展方向中 ,寻求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的出路  相似文献   

12.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新四军在8年抗战中做出了巨大的牺牲和贡献,日伪虽然对此百般掩饰与歪曲,但在论及新四军的作战地区、新四军的战术与作战、新四军的素质及其与群众的关系时仍透露一些无法掩盖的事实。从某种程度上,这些事实反而成为新四军铁军精神的一种反面证明。  相似文献   

13.
乔翔 《军事历史》2003,(1):48-50
江泽民同志担任中共中央军委主席以来,对依法从严治军极为重视。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全面贯彻江泽民从严治军思想,对于我们探索新时期治军特点和规律,提高部队管理教育水平,促进人民军队全面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一、新时期的从严治军是对毛泽东、邓小平从严治军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江泽民反复强调,在新的形势下,一定要坚持从严治军,强化官兵的纪律观念,做到令行禁止,一切行动听指挥;要把条令条例贯彻落实到部队各项工作中去,建立正规的战备、训练、工作、生活秩序,不断提高正规化管理水平。这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毛泽…  相似文献   

14.
文章介绍了国外陆军航空兵在新军事变革不断深入发展的背景下,对陆航作战理论、编制体制、装备发展、训练方式、后勤体系等各个方面展开的全方位变革的情况。  相似文献   

15.
文化转型是随经济转型和社会转型而产生的思想观念转型,也是新时期军队现代化建设中一个重大而深刻的变化。本文试就这一转型的当前进程、面临的矛盾问题以及相应的工作作一理论阐述,以对新时期军队政治工作的改革创新提供必要的参照。  相似文献   

16.
在新形势下 ,围绕“打得赢、不变质”两个历史性课题 ,强化精神支柱 ,坚定理想信念 ,应努力建设良好的政治环境 ,以正确的思想理论、昂扬的革命精神和严格的组织纪律来教育、激励和约束官兵 ,不断强化军人精神支柱。  相似文献   

17.
随着人民解放战争进入战略进攻阶段,部队中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1947年冬至1948年夏,人民解放军利用作战间隙,结合土改和整党运动,开展了以诉苦和三查(查阶级、查工作、查斗志)三整(整顿组织、整顿思想、整顿作风)为主要内容的新式整军运动.通过新式整军运动,人民解放军官兵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部队战斗力有了很大提高,为取得解放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8.
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具有重大的价值取向。在政治上 ,军队要捍卫国家主权、维护国家统一、实现国家政治稳定、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 ;在经济上 ,军队要服从和服务于国家经济建设 ,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在思想上 ,军队要成为全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播种机 ,要走在全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前列 ;在科技方面军队要为科技的进步作出较大贡献 ;在军事领域军队要提高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水平 ,要努力加强国防建设 ,维护世界和平。  相似文献   

19.
江泽民在指导军队建设的过程中 ,站在战略的高度 ,运用系统综合集成的方法 ,注重广泛的实践 ,与时俱进 ,不断改革创新 ,形成了独特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体系。这一方法体系 ,为新时期军队建设的领导工作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办法。  相似文献   

20.
根据2010年美陆军重要战略文件;WIN-T、JTRS、单兵通信系统等通信网络系统的发展,美陆军作战体系正在向全球网络企业架构迁移;并进一步从美陆军近年来重要军事演习等方面进行分析,提出网络化、企业化、赛博化正成为美陆军新的发展趋势,以期为我军现代化建设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