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伊拉克战争中,美英联军空中战场“自相残杀”的误击、误伤事件接连不断,其中影响比较大的包括:美军 F-16战斗机摧毁“爱国者”导弹系统的雷达、英军2架“海王”直升机空中相撞、美空军 F-15E 战斗机误炸己方炮兵阵地等。为什么这些高技术武器装备会犯如此低级的错误?除了人为操作失误外,大多数情况下是“目标识别”功能出了纰漏。在高技术战争条件下,空中战场作战的组织实施极为复杂,尤其是在联合作战环境中,若不能准确、及时地识别空中和地面目标,不仅可能贻误稍纵即逝的宝贵战机,而且极有可能造成严重的误击、误伤  相似文献   

2.
F-35联合攻击战斗机(JSF)"闪电Ⅱ"同 F-22战斗机一样.都属于世界上最新型、最先进的第四代战斗机.是美军以对地攻击为主的多用途战斗机,也是美国及其盟国21世纪的中坚空中力量。F-35联合攻击战斗机单座,单发具有超声速、多用途和隐形等特点:具有全天时、全天候攻击陆海空目标的能力。在美军的战术设想中,F-35将与 F-22联手.形成类似 F-15与 F-16的高低搭配.当 F-22清除了敌方战斗机以及地  相似文献   

3.
《国防科技》2003,(12):37-38
伊拉克战争中,美军战斧式导弹瞄准巴格达,却不可思议落入伊朗境内;目标明明锁定基尔库克,结果土耳其挨炸。原来,伊拉克军队使用了GPS干扰器,使战斧式导弹无法正确接收卫星传输的数据。战后,美国开始担心,倘若在未来战争中其卫星遭受攻击,后果将不堪设想。  相似文献   

4.
伊拉克战争中,美军战斧式导弹瞄准巴格达,却不可思议落入伊朗境内;目标明明锁定基尔库克,结果土耳其挨炸。原来,伊拉克军队使用了GPS干扰器,使战斧式导弹无法正确接收卫星传输的数据。战后,美国开始担心,倘若在未来战争中其卫星遭受攻击,后果将不堪设想。  相似文献   

5.
伊拉克战争中,美军“战斧”式导弹瞄准巴格达,却不可思议地落入伊朗境内;目标明明锁定基尔库克,结果土耳其挨炸。原来,伊拉克军队使用了GPS干扰器,使“战斧”式导弹无法正确接收卫星传输的数据。战后,美国开始担心,倘若在未来战争中其卫星遭受攻击,后果不堪设想。  相似文献   

6.
一、编造的巧合故事 伊拉克战争进行的第四天,在美军某“爱国者”导弹基地的指挥部里,操作人员发现计算机屏幕上的安全色条从正常的绿色变为警告性的黄色,接着又变成不断闪烁的红色。不久,英国的一架“旋风”战斗机被“爱国者”导弹击落,飞行员死亡。与此同时,在美国斯普林斯空间司令部里,609网络中队发现美军指挥部计算机网中  相似文献   

7.
2009年3月25日,美国空军宣布,1架美军最先进的F-22“猛禽”隐形战斗机在南加州荒漠地区坠毁,机上飞行员身亡。F-22的坠毁虽已不是第一次,但仍引起美国内外舆论一片哗然。就在1天前,美国合众国际社还刊登了美国列克星敦研究所的专家文章,称F-22可轻易突破伊朗防空网实施打击,并且可以抵御来自伊朗战斗机和巡航导弹的攻击,甚至足以遏制俄罗斯的军事复兴。F-22的坠毁并不能否认其作为世界第4代战斗机代表的先进性,  相似文献   

8.
2011年3月19日,法军战机拉开了空中打击利比亚的序幕。随后,法军"阵风"战斗机和"幻影"-2000战斗机又进行了三次空袭。同日,美军和英军军舰与潜艇向利比亚发射了上百枚"战斧"式巡航导弹。美军20日出动B-2型隐形轰炸机等战机,对利比亚展开新一轮打击。  相似文献   

9.
在伊拉克战争期间,“爱国者”防空反导系统成功拦截了伊拉克向美英联军和科成特发射的战术导弹,同时也造成了3起严重的“误伤”友军事件,还挨了自家战斗机的打。对“爱国者”的表现众说纷纭、毁誉参半。在战后,“爱国者”成了“调查整改”的对象。本文简要介绍近几年来“爱国者”系统的改进、装备状况,战争爆发前“爱国者”在海湾地区的部署态势,并就其在战争期间的“得失”进行评说。  相似文献   

10.
空战对抗决策的原则是规避目标威胁并使目标进入我方的威胁区,威胁特性建模是战斗机空战决策的基础。基于威胁属性,将战斗机威胁分为雷达探测威胁和导弹攻击威胁,基于雷达探测概率、目标RCS动态特性和目标暴露距离等指标对雷达威胁进行了建模分析;基于导弹攻击包络对导弹攻击威胁能力进行了建模分析,并给出战斗机威胁分布的集合描述。最后进行了仿真计算,结果表明,所建立的威胁模型能有效描述战斗机空战威胁,为战斗机空战决策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1.
作为下世纪美军主力的“联合攻击战斗机”(JSF)一直神秘莫测。那么,这种新型的“联合攻击战斗机”到底新在哪里?  相似文献   

12.
汪涛  刘丽 《国防科技》2016,(1):47-52
为有效应对信息时代电子对抗领域出现的新挑战与新变化,美军近年来高度重视对战斗机电子战能力的优化与提升,并重点加强对机载电子战系统的开发与装备力度。文章全面剖析了美军发展战斗机电子战能力的主要背景,梳理了美军主力战斗机的电子战能力发展现状,并在此基础上总结了美军战斗机电子战能力发展的主要特点。  相似文献   

13.
选择对目标的打击手段是美军空中作战计划的重要内窖。为取得预期的作战效果,打击地面和海上目标时,英军通常由空中作战中心根据目标的重要程度和打击武器的分配情况,对空袭武器系统、空地武器、空袭时间、空袭方向、预期弹着点以及攻击程度进行详细计划。  相似文献   

14.
张利忠  魏海洋 《国防》2003,(10):56-57
在伊拉克战争中,美英联军凭借其强大的军事实力迅速取得了胜利。然而,在这场辉煌胜利的背后,一些联军官兵却因为误伤成为冤魂。频频误伤谁之过? 2003年3月7日的英国《简氏防务周刊》报道,为了防止在战争中误伤友军,美军加大了防误伤设备的研制与装备步伐。报道称,美军为其部署在海湾地区的作战部队装备了最新型“防误伤战术通信系统”,并宣称这种数字化的“21世纪旅级部队作战指挥系统”能随时跟踪战场上的情况,精确分辨敌军和友军,保证美军和盟军能共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90年代以来发生的几场大规模局部战争表明,以巡航导弹为代表的精确制导武器已经成为美军实施远程精确打击杀手锏。但美军也发现了这种武器存在着飞行路线固定、目标识别能力弱、任务规划时间长、不能打击运动目标、价格昂贵等缺点。美国海军认为,必须增强“战斧”巡航导弹的灵活反应能力,将这种战略武器转变成能够攻击战术目标的武器。经过反复论证,终于研制出了适应新世纪战争要求的“战术战斧”巡航导弹,并于2002年8月23日和11月10日成功的进行了“战  相似文献   

16.
“打击重心”思想是英军联合作战理论的一个重要内容。美军在《联合作战纲要》中明确提出,“战役法的本质是集中兵力攻击敌人的力量重心。以消灭或压制它们”;强调联合部队指挥官运用战斗力,“目的是综合联合部队的能力,集中指向敌人的重心”。“打击重心”已成为美军利用强大的军事优势,以较小代价甚至“零伤亡”实现作战企图的必然选择。在近几场高技术局部战争中,美军均成功地实施了“打击重心”行动。  相似文献   

17.
美军近期空袭作战 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英军空袭作战基础数据包括空袭强度、弹药命中概率、投弹高度等与作战效能有关的数据。总结、分析近期高技术局部战争中英军的这些空袭作战数据,对于从实战角度掌握美军空袭作战的特点、规律和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在刚刚偃旗息鼓的伊拉克战争中,由美军各型导弹而引发的“误击”事件层出不穷,相关报道不绝于耳。3月21~22日,位于伊朗西南部边境的石油城市阿巴丹遭到美军“误炸”,3名伊朗平民受伤,罪魁祸首是美军先进的AGM-86B型空射式巡航导弹,3月23日,美军4枚BLOCK-Ⅲ“战斧”式巡航导弹在飞经土耳其“空中走廊”轰炸伊拉克的途中“掉弹”,落到了土耳其境内,引起了土耳其人的极度恐慌;最令人诧异的是,3月24日,美军的一架F-16战斗机竟然用  相似文献   

19.
国际 1日下午,胡锦涛出席在法国埃维昂举行的南北领导人非正式对话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指出:本世纪头20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要翻两番。3日上午,胡锦涛抵达哈萨克斯坦访问,同纳扎尔巴耶夫总统举行会谈。4日,美、以、巴三方在约旦的亚喀巴举行会晤,正式启动中东和平"路线图"。12日,美军飞机轰炸了伊拉克首都巴格达以北150公里处的"恐怖分子"训练营,随后,美陆军101空降师发起攻击,受到敌方抵抗。20日,美国表示将保留通过军事手段制止伊朗发展核武器的权利,21日,伊朗宣布:所有核设施向国际原子能机构检查人员开放。25日,英军要求伊拉克马扎尔镇的民事领导人在48小时内交出杀害6名英军士兵的武装分子。29日,以色列与巴勒斯坦就以军从加沙地带撤军举行会谈。  相似文献   

20.
近期,随着伊朗核问题的骤然升温,美国对伊朗的军事威慑再次升级。“北方利刃·2006”军事演习6月初在太平洋举行。美军调集重兵聚集太平洋,3个航母打击群集结中东,并出动 F/A-22“猛禽”战斗机。专家分析指出,美国选择这样的时机,聚集如此多的兵力和装备在太平洋地区举行大规模军事演习,明里是为实现美军战略调整,检验战略重点转移后的兵力部署能力和战法,暗里却是通过武力展示震慑伊朗,为日后军事手段解决伊朗核问题铺平道路。可以预见,一场由伊朗核问题引发的战火即将席卷整个中东。参演兵力历史罕见据媒体报道称,代号为“北方利刃·2006”军事演习6月5日开始,16日结束。这次演习由阿拉斯加美军司令部组织,总兵力超过5万人,分别来自太平洋美军司令部和美国本土,包括太平洋空军、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