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看家护院是全家人的事,保家卫国是每个公民的义务。”这是他的一句口头禅。“天下虽安,忘战必危。”这是他的念武“经”。人们听得多了,送他一个雅号:“尚武经理”。他就是河北省廊坊市廊雪面粉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斌。  相似文献   

2.
全国重点贫困县之一——贵州黄平县旧州镇,有一位被人称为“赶‘牛’闯天下”的民兵排长,他的名字叫郭兴华。郭兴华没有他的“牛”出名。他的“牛”神气地走进了人民大会堂,受到贵宾赞誉;他的“牛”乘坐飞机,在空中小姐手中跳来跳去,深受旅客的青睐;他的“牛”闯入深圳特区,到中英街溜达,同洋货“决斗”;他的“牛”还打入了香港东南亚等地的国际市场。  相似文献   

3.
4年前,在雅典,凭着一股“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劲儿,王皓一路闯进决赛,本来只是充当“清道夫”的他,一转眼成了中国队最后的希望,那时他距冠军那么近。可谁知,球场上柳承敏的“血性”远远超出他的想象,他输在了一口“气”上。  相似文献   

4.
孔子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教育家。他关于“教”与“学”方面的思想观点,值得我们深入探讨。他对教师严格要求,并提出“因材施教”、教学相长、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等重要的“教”的原则。他提倡好学、乐学、博学、虚心学,渐进有恒地学习。并推行多闻多见,“学”与“思”、“学”与“习”、“学”与“行”相结合的学习方法。  相似文献   

5.
“为官一任,强武一方”,这是山东省无棣县县委书记于志刚履行职责,关心支持国防事业的“座右铭”。他自1997年上任以来,自觉履行第一书记职责,以“双拥”为突破口,在当地掀起一股强劲的国防“春潮”。去年底,他被评为“山东省关心国防建设十佳人物”。 军人出身的于志刚,对“双拥”工作十分重视。他经常说:双拥工作是国防建设的基础,打牢这个根基,才能保证国家的长治久安。他有许多头衔,但对“县双拥工作领导小组组长”一职倍加珍爱。在他的关心下,  相似文献   

6.
孙宁 《中国民兵》2020,(5):62-62
“老张,今天有什么新闻?”一到午餐时间,河北省沙河市人武部的食堂就变成了老职工张运生的个人“讲座”。老张自1984年退伍来到人武部,至今已有36个年头。说起老张,他身上的称号可不少,“百事通”“故事王”“张老师”等等,人武部的“前世今生”,他信手拈来;地方上的大事小情,他如数家珍;工作中的经验见闻,他滔滔不绝,人武部的各项业务,他直言利弊、提出意见,历任部长政委都主动让老张担任“评论员”。  相似文献   

7.
他被称为“希望将军”,他的家庭被评为全国五好文明家庭,他与成龙、李嘉诚等人同获首届中华慈善奖。他还是2008年奥运会“十大爱心大使”、“感动中国”提名奖获得者……2007年9月18日。作为“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获得者,他在人民大会堂受到胡锦涛总书记的亲切会见。  相似文献   

8.
余庆 《中国民兵》2010,(2):20-21
他,只是一位普通的退伍军人,却获得了25项国家发明专利,并两次摘取了世界发明“尤里卡金奖”:他,是一位拥有数亿元资产的企业家.但他富裕不忘拥军,发展更重报国,先后荣获“全国军民共建精神文明先进个人”、“全国优秀复员退伍军人”、“全军英模代表”和“浙江省民营企业开展武装工作先进企业家”等荣誉称号。他,就是中国江南控股集团董事长黄作兴。  相似文献   

9.
季麟连,台湾“海军中将”、现任“国防部参谋本部联合准则办公室主任”。虽然是“陆军军官学校”毕业,他却一直在海军发展,一路走到“海军中将”,并获得“国军莒光楷模”和“行政院保举特优”等奖励。早年,季麟连随父亲逃到台湾,上学时与陈水扁成了同窗校友。在他担任“海军陆战队司令”期间,陆战队的编制一减再减,他因此被台军戏称为海军陆战队的“灾星”。但这却没有影响季麟连的升迁,不少人对此百思不得其解,他也名正言顺地成为台军将领  相似文献   

10.
说他是“兵头”,这话可没错。全厂400多民兵,哪一个不听他的!” 说他是“将尾”,那也差不离。全厂拥有20多个分厂,他在武装岗位干了20多个年头,如今的“官衔”——人武部“部长”还是副职。然而,正是他——北京市国营二三九厂人武部副部长李柱,却常常这样说:“不看‘官衔’的大小,而看奉献了多少。”  相似文献   

11.
朱国勇 《政工学刊》2013,(12):79-79
明朝有位书生屡试不第,生活穷困潦倒,整天唉声叹气。他虔诚礼佛,他常想,要是能得道成佛,摆脱困苦,该有多好啊!一天夜里,他梦见自己遇上了文殊菩萨。于是,他求文殊菩萨:“让我做你的童子吧。”文殊菩萨微笑问他:“为什么?”他说:“红尘悲苦!我早已厌倦了。”“其实红尘中,不全是悲苦,也有许多美好的事物。”文殊菩萨面色宁静如水,“要是成了我的童子,  相似文献   

12.
仇和旋风     
《兵团建设》2008,(4):8-10
短短3个月时间,他3度被《焦点访谈》“光照”。他在云南实施的“昆明新政”刚满百天,已有从“旋风”演变成“台风”的趋势。他要求公务员天天写学习心得,所有的部门领导都去招商,领导干部手机24小时开机待命,他让公务员们觉得很紧张、很不舒服。一位在会议上打瞌睡的官员被他点名后被要求辞职。“只身一人,无牵无挂”,他在昆明的“工作一定能无私无畏”。仇和的铁腕被一些人称道,也被一部分人质疑为“人治”。如何认识仇和?请看本刊根据新华网等有关媒体报道综合编写的——  相似文献   

13.
某场站警卫连新战士王锦锋,小名叫小旦。入伍后,战友们根据谐音都叫他“王小胆”。说他胆小,他还真“胆小”,路上看到个士官,马上让到路边,来一个标准的军礼;战友小赵请他到小店去“干一杯”,他不敢,说怕挨批评;外出时战友请他去“聊天”,他也不敢去,说怕受处分,最后气得战友直骂他不是男子汉。  相似文献   

14.
他,1米89的大高个,队伍前第—眼看到的就是他。他便是河北某预备役炮兵团—营指挥连连长刘志国。如同自己身高—样,他在生活工作中也处处体现—个“高”字,自我要求高、工作标准高、完成任务质量高。2002年他所在的连队被河北省委、省政府、省军区联合表彰为“预备役部队建设先进基层单位”,被师评为“先进党支部”,他本人也被师评为“预备役部队先进个人”。  相似文献   

15.
有人说:“人武部尽是求人的买卖,没干头。”他说:“干事业不是做买卖,怎能由着性子来。”有人说:“脱了军装干武装,没奔头。”他说:“当过兵的干武装,顺理成章。”他就是连续10年被评为“先进工作者”、“优秀党员”和“先进武装干部”的常州市郊区茶山乡人武部长张华兴。  相似文献   

16.
领导说他“属牛”。因为他把钻床当成生命的一部分,确实有股子牛劲,正宗的金刚钻。同事们说他“属猫”。因为他常为请教难题悄悄找到别人家里去。妻子说他“属兔”。因为他仅仅把家当成临时小憩之所,钻床边还有一个窝。他自己说,我属于“钻床”。礼让要长工资了。可不是人人有  相似文献   

17.
在黄河文化发祥地之一的河南省三门峡市,有一个人的名字传遍了当地的城镇乡村。上级领导同志称赞他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模范,三门峡市的党政领导称赞他是“我们身边的孔繁森”,与他并肩艰苦创业的同志称赞他是迎难而上、不懈奋斗的“拓荒牛”,基层官兵、当地群众称赞他是真心实意为人民谋利益的“人民公仆”。  相似文献   

18.
作为军人,他忠诚报国,志在边疆;作为企业家,他搏击商海,彰显本色。从训练场走向市场的王民。凭借军人坚韧的性格和永不言败的斗志,创立了辽源利源铝业集团有限公司,任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几年来,他先后荣获辽源市“五一劳动奖章”、“吉林省创业先锋”、“吉林省劳动模范”、“吉林省优秀民营企业家”、“吉林省再就业优秀个人”等荣誉称号。近期又被省里确定为“优秀复转军人之星”候选人.  相似文献   

19.
山东省威海市环翠区竹岛派出所塔山警务区民警戚恩雨是个“片儿警”,社区的居民不爱喊他的名字“戚恩雨”,都叫他“老戚”,说“这样叫着亲”。每次介绍.社区大妈总这样解释:戚是亲戚的戚,恩是感恩的恩,雨是及时雨的雨。他是我们大家的亲戚、及时雨,他做的事让我们感恩。  相似文献   

20.
他是大家心中的“好班长”……地方党委、政府每年开展的“好班长、好班子、好助手”评比竞赛中,他多次当选“好班长”;在河南某预备役防化团“庆八一文艺晚会”上,他的故事被编成快板《夸夸我们的“好班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