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转模,指由传统造船模式向现代造船模式转变,旨在彻底改变我国传统、落后的造船方式。其目的在于建立现代造船模式,以缩短造船周期,扩大造船总量,提高造船竞争能力。我国从传统的造船模式向现代造船模式转换的过程中,历经了约十年的历程。认识从感性走上理性;探索从技术层面深入到生产与管理层面;改革从局部推向系统和整体,探索不断、创新不止,成效显著。  相似文献   

2.
闻舞  耿雅茹 《环球军事》2012,(22):43-45
航运业是日本经济的支柱,而造船,业是航运通畅的基础。日本本土大小造船公司近1200家,其中最大的5家造船企业当属三菱重工业、世界造造船IHI、川崎造船、三井造船、环球造船,具备建造万吨级以上船舶的共有28家之多。  相似文献   

3.
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是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下属骨干企业,公司位于上海市浦东新区,现有员工7000余名。公司设有一个国家级技术中心,拥有一支由2000余名各类管理和工程技术人员组成的、具有较高水平的产品研发、设计、管理队伍;同时,还拥有一支高素质的技术工人队伍。近年来,公司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各项工作,以发展先进造船生产力为第一要务,以“绿色造船、数字造船、科技造船、高效造船、标准化造船、文化造船”等一系列理念为发展理念,有力地促进了公司的跨越式发展。2001年是沪东中华重组的第一年…  相似文献   

4.
<正>一、先进制造技术是决定船舶建造模式的关键因素造船模式的发展是随着船舶先进制造技术的发展而发展的。随着成组技术、系统工程、工业工程等人类高新技术、信息技术、管理技术的飞速发展,船舶建造模式已经从传统的建造模式,向精益造船、绿色造船方向发展。日本、韩国、美国和欧洲诸国的造船企业,十分重视研究开发和应用先进造船技术。多数船厂都已建立了以成组技术为指导的现代造船模式,实现了船体、舾装、涂装一体化造船。现代造船模式的形成,除应用成组技术和系统工程技术作为建模的主要核心技术外,还需有  相似文献   

5.
当前世界船舶市场和船舶工业正发生着迅速、广泛、深刻的变化,其中最值得注意的有六个方面:造船市场重现兴旺;高订单低船价市场特点愈加明显;日韩造船地位发生交替;欧韩造船纷争加剧;造船信息化加速发展;造船企业纷纷实行改组联合。二十世纪末造船市场重现兴旺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的造船市场,尽管受亚洲金融危机严重影响出现过不小波折,但从总体看新船成交量处于较高水平。九十年代平均年新船成交量达2680万总吨,比八十年代的1530万总吨高了75%。 特别是二十世纪最后一年的世界造船市场呈现少有的繁荣状态。英国劳氏船级…  相似文献   

6.
《国防科技工业》2003,(2):16-16
在2005年、2010年分别进入世界造船集团“五强”、“三强”的基础上,继续努力,加快发展,争取再用10年左右的时间,到2021年建党100周年的时候,努力成为世界第一造船集团,从而推动我国成为世界造船大国。集团公司跨越式发展思路 首先,要重点建设好五大造船基地,做大做强造船主业。抓住船厂搬迁机遇,科学规划,集中力量建设好  相似文献   

7.
转变造船模式推动中国船舶工业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新认识现代造船模式及"转模"存在的问题 自上世纪80年代初,中国船舶工业进入国际船舶市场 以来,就发现中国的造船模式还是沿用50年代的船体建造、 船台散装、码头舾装、全船涂装的传统造船方式,生产效 率低。从此开始,中国船舶工业开始学习日本造船企业的 生产设计,到1995年开始大规模地开展转换造船模式(以 下简称"转模"),使生产效率得以提高,促进了中国造船 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国防科技工业》2007,(12):55-57
以数字化为手段改革造船模式,开发建立数字化造船平台,推进模块化造船生产模式的转变和发展,大幅度提高了设计、制造、管理效率和产品质量。  相似文献   

9.
一、广船国际造船物量整体情况分析 广船国际以造船业务为核心业务,专注于灵便型船舶产品的开发和建造,抓住国际造船市场持续兴旺及国家对船舶工业中长期发展规划这一契机,创立自主品牌,发展造船业务,近三年来公司造船开工、下水、  相似文献   

10.
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旗下最大造船中心——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4月8日在沪组建。在一派喜庆、热烈的气氛中,国防科工委主任刘积斌、上海市副市长蒋以任、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总经理阵小津为该公司成立揭牌。这家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规范组建的沪东中华造船(集团)公司,是以沪东造船集团和中华造船集团和中华造船厂为核心企业,进行资产重组,强强联合,而形成的产权结构多元化、产品经营多样化的大型造  相似文献   

11.
今天,当人们正在筹划中国造船腾飞的宏伟蓝图时,猛然发现,腾飞的助推器还在半路上——中国的船舶配套业虽经苦斗,仍然没有跟上造船前进的步伐。国内为船舶配套的产品少,数量小,适应面窄,同先进造船国家比,同国内造船发展的要求比,极不匹配。  相似文献   

12.
一艘艘新型船的下水.一张张新订单的签约,我国造船企业的造船能力越来越强.造船的吨位越来越大。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和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都在努力争创世界一流造船集团.我国船舶工业发展迅猛.近十年来稳居世界第三位.形成了良好的发展势头.为今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船舶行业的上升趋势.鼓舞着我国的造船人。  相似文献   

13.
5月20日,由同方股份公司投资3200多万元建造的九江同方江新造船有限公司万吨级造船扩建工程项目—1.65万吨级干船坞主体工程顺利通过竣工验收鉴定,工程质量满足设计和规范要求,质量评定结果优良。至此,该公司的造船生产能力一举实现了从3000吨级到2万吨级质的飞跃,年造船总量可达6-8万吨。  相似文献   

14.
计算机现代集成制造系统(CIMS)工程代表制造企业新世纪企业信息化建设的主流,目前正在国内造船企业中着力推广应用。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的信息化建设位居国内同行前列,成功开发应用的“沪东造船计算机现代集成制造系统  相似文献   

15.
《国防科技工业》2004,(7):32-32
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成立五年以来,不断深化企业改革,转变经营机制,各项工作取得可喜成绩。一是以船型开发为重点,加快产品创新,消化吸收了大型液化天然气船(LNG)核心技术,中标国内首个LNG项目,实现了中国造船史上又一个零的突破。大型液化天然气船(LNG)被国际造船界誉为世界造船“皇冠上的明珠”,集中了当今世界最先进的造船技术。中船集团先后投  相似文献   

16.
“转模”是现代造船管理模式的标志,即以统筹优化理论为指导,应用成组技术原理,以中间产品为导向,按区域造船组织生产,壳舾涂作业在空间上分道,时间上有次序,实现设计、生产、管理一体化,均衡、有序、连续、快速地总装造船。  相似文献   

17.
11月22日,中船重工集团公司在青岛隆重举行海西湾造修船基地大造船项目开工典礼,这标志着十一五期间我国最大的现代化造修船基地建设进入实质性阶段。该项目建成之后,中国船舶工业战略布局将形成大连、青岛、上海三大造船基地三足鼎立之势,成为共同支撑中国走向造船强国的主导力量。  相似文献   

18.
根据法国海军造船局作出的市场调查,快速机动且具备隐身性能的轻型护卫舰将在下个世纪的战舰需求中占有很大的比重。法国海军造船局曾建造了世界上第一型真正具有隐身性能的护卫舰“拉斐特”级,在其建造经验的基础上,法国海军造船局的下一个目标  相似文献   

19.
<正>鉴于国内外能源消费结构变化趋向有利于气体燃料的需求增长,国内外对LPG、LNG船市场看好。而液化气船属高技术、高附加值船舶,造价比其他常规货船价高得多,特别是形成批量生产后,其经济效益更为可观。再者批量大、技术水平一般的货船、油船是中等技术水平造船国家能建造和激烈竞争的对象,因此,我国若要跻身于造船强国,并提高我国造船企业的盈利性,改善经济效益,我国造船和航运界就必须尽快对液化气船作进一步的研发。  相似文献   

20.
本世纪头20年的奋斗目标和发展思路 到2020年,力争使经济总量和造船产量在2000年基础上翻三番,经济效益同步增长,职工收入和生活质量全面提高,真正成为中国最强最大、国际一流的船舶集团。为实现这一目标,分三步走: 第一步,到2005年,造船能力、造船产量分别达到400万吨、300万吨,大力发展非船支柱产品。集团公司经济总量比2000年翻一番以上,多数企业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进一步规范母子公司管理体制。 第二步,到2010年,造船能力、造船产量分别达到600万吨、500万吨,初步形成一批有规模、有市场的非船名牌产品。集团经济总量在2000年基础上翻两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