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上报告中指出要“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科技成果推广转化作为技术创新链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是研发成功的标志,是推广应用的向导,是实现产业化的起点,是企业创新发展的动力。因此,科技成果推广转化应该更加注重与企业的发展规划有机地衔接,集成创新要素融入企业发展,真正成为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的推动力量。  相似文献   

2.
《中国军转民》2008,(8):6-6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要积极探索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推进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体系建设,促进国防科技工业和国民经济融合。要避免国防科技工业生产大起大落,最根本的还是要引导企业走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要切实加强军民科技资源集成,从发展战略、规划计划、宏观管理、研发活动、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等多个方面,  相似文献   

3.
军民结合是国防科技工业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国防科技工业推动国民经济的切入点和必由之路。608所建所30多年来,始终探索科技与经济、技术与市场结合的有效途径,坚持“以我为主,以市场为主”,依靠高新技术作后盾,不断开发适销对路的产品,架起了科技成果转化的桥梁,为技术成果迅速产业化、商品化打开了通道。  相似文献   

4.
国防科技工业领域的一系列举措对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目前仍存在一些制约国防科技成果转化的问题,影响着科技成果转化的效果、效率近年来,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的需求日益紧迫,对军民融合式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中,国家进一步加大了投入,形成了大批国防科技创新成果,推动其及时、有效地转化为战斗力和生产力,对于提升军工核心能力、促进国民经济发展无疑是重要的。  相似文献   

5.
正国防科技工业知识产权转化的问题,一直是各界关注的焦点之一。深入分析现状和问题,认真探索发展的思路和举措,对推动国防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打通科技与经济的良性通道很有必要。知识产权实施转化的现状近年来,国防科技工业在武器装备发展、国防科技创新、核心能力建设等方面取得大批科技成果,实施转化水平也处于较高水平。据统计,2018年有效专  相似文献   

6.
我国军工科研院所利用科技和人才优势取得了大量科技成果和专利,也创办了大批企业,但历经多年后,大量科技成果、专利仍被束之高阁,已转化的少数成果也基本上未能形成具有规模优势的产业群,不能够长久保持核心竞争力。军工科研院所的民品科技企业为什么不能形成产业规模?深层次问题值得思考。军工科研院所是国防科研活动的主体,也是军民两用高技术研发的核心力量,加快军民结合高技术产业发展是利用国防科技优势带动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客观需要。军工科研院所利用科技和人才优势创办企业,在发展科技研究、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培育新的经济增…  相似文献   

7.
为了提高国防科技工业全行业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和知识产权管理水平,宣传和普及知识产权知识,学习及认识知识产权制度在促进科技创新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促进国防科技工业知识产权制度的发展,由国防科工委科技与质量司、人事教育司、办公厅联合组织,国防科工委知识产权管理研究中心承办的“知识产权报告会”于 2000年 12月 20日在国防科工委举行。国防科工委张广钦秘书长出席并主持了报告会。国防科技工业十大军工集团公司、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在京委属高校、委机关工作人员、委科技成果转化推广研究中心、委知识产权管理研究…  相似文献   

8.
军民两用科技成果的转化可以促进社会资源的再分配,实现军用资源与民用资源开放共享,提高整个社会的资源利用效率,促进国防科技工业进一步发展,是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协调统一的良好举措。陕西省作为军工科技资源大省,在军民两用科技成果转化中已经取得了卓越成就,但依然存在市场潜力未被完全激发、转化效率低下和资源利用效率不高等问题。本文通过SWOT分析方法从科研院所、军工企业、民营企业、市场环境和政策指引等多个主体和维度出发,分析了陕西省在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的优劣势、拥有的机遇以及面临的挑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符合陕西军民两用科技成果转化的一系列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9.
《国防科技工业》2010,(11):50-51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十一五”军用技术推广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效,有力地促进了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的发展,培育出一批新的经济增长点,为集团经济的发展做出了较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0.
《国防科技工业》2013,(12):60-70
临近岁末,《国防科技工业》杂志例行推出年终盘点。 年初,杂志推出国防科技工业十大“科技创新之星”,旨在创设品牌,展示军工行业在科技领域的创新努力,弘扬广大国防科技工作者的创新精神。2013年,又有6位科技人物和4家团队获得殊荣,他们突出的科技成果是2013年国防科技工业跨越发展的典型代表。  相似文献   

11.
吕旺 《宁夏科技》1999,(2):10-13
《宁夏回族自治区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条例》(以下简称《实施条例》)的颁布和实施,是我区贯彻邓小平同志“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思想、实施“科教兴宁”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是宁夏科技法制建设方面的重要进展。科技成果转化是科学技术向现实生产力转变的过程。千方百计...  相似文献   

12.
科技成果关键在于实现产业化,才能为社会发展作出更大贡献。本文旨在探讨科技成果产业化的实现条件,指出我国科技成果产业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快产业化进程的思路,以实现科技成果产业化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中国军转民》2012,(6):38-43
为解决长期以来存在的技术与市场“脱节”、研发与产业化“断链”等问题,最大限度地开发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简称“中物院”)的科技资源,促进中物院科技成果、技术创新能力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  相似文献   

14.
为充分展示国防科技工业的自主创新科技成果,促进国防科技工业与国内外的交流合作,推动军民两用高新技术成果的转移、转化和产业化,作为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主办单位之一,2007年10月,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组织由10个军工集团公司、中物院和7所委属高校共18个单位组成的国防科技工业展团参加了第九届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 在倚山傍海、景色秀丽的深圳,以“自主创新、和平利用”为主题的国防科技工业展团,吸引了众多国内外观众,他们交流、观奇、谛听和平利用军工技术为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所作出的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5.
随着科技革命大潮的涌动,科技成果的转化速度不断加 快,创新成为技术、经济全球化的时代主旋律。国家创新能 力正成为一个国家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国力的决定性因素和民 族兴衰的根本。“集成创新”是实现生产力跨越式发展的新 的创新模式,它使人们能够将不断出现的新技术与瞬息万变 的市场结合在一起,促进科技成果向先进生产力转化。  相似文献   

16.
<正>装备科技成果推广工作军民融合式发展,对促进国防科技与民用科技互动发展和先进技术的双向转移,提高新型装备的研制、生产水平,增强现役装备的维修保障能力,延长装备的使用寿命,促进科技成果向战斗力和保障力转化,推动装备建设的创新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外军通过多年的探索与尝试,在该领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值得我们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7.
<正>装备科技成果推广工作军民融合式发展,对促进国防科技与民用科技互动发展和先进技术的双向转移,提高新型装备的研制、生产水平,增强现役装备的维修保障能力,延长装备的使用寿命,促进科技成果向战斗力和保障力转化,推动装备建设的创新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外军通过多年的探索与尝试,在该领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值得我们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8.
江苏省泰州建市6年来,大力实施“科技兴市”的发展战略,注重引进科技,重视科技合作,科技与经济发展突飞猛进。在国防科工委科技与质量司及泰州市政府的支持指导下,2000年11月国防科技工业科技成果推广转化研究中心(以下简称“中心”)与泰州市科学技术局在泰州市签订了科技合作协议,以优势互补、互利互惠、点面结合、讲求实效的原则展开了长期合作。双方依托泰州市的地方政策、资金等优势和国防科技工业的技术、信息和人才优势,共同  相似文献   

19.
杨越  李湘黔 《国防科技》2018,39(2):108-113
加强国防科技成果转化问题研究是提高国防科技创新力和竞争力的迫切需要,也是加快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职务发明是国防科技成果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基于马克思劳动价值的相关理论对军队职务发明的价值源泉进行分析,充分肯定发明人是科技成果的决定性因素。对军队职务发明人职业特点和劳动特点研究,明确职务发明人的特征界定,完善相关收益分配原则。提出兼顾各方利益的军队职务发明人奖酬方案,对推动国防科技成果转化运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国防科技工业》2005,(8):10-11
江西省国防科技工业六项新产品获国家立项2005年,江西省国防科技工业以“加强引导、鼓励创新、突出重点、营造环境”为指导思想,以新产品开发为切入点,以技术创新为龙头,以市场需求和经济社会效益为导向,带动了企业技术创新和高校、科研院所成果转化及产业化,大大增强了该省国防科技工业新产品开发能力,促进了江西国防科技工业的快速发展。日前,科技部下达了2005年度国家重点新产品计划,该省国防科技工业6项新产品获国家立项,入选率为80%,创历年之最。(姚德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