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秉承服务于中国核电事业发展的一贯宗旨,为国内外核电同行提供国际间技术合作和交流的机会与服务,中国核能行业协会主办,国家原子能机构新闻中心和海岸国际展览有限公司承办的第八届国际核电工业展览会在国家能源局.国家原子能机构.国家核安全局指导下。在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中国核工业建设集团公司.国家核电技术公司等单位支持协助下,即将在北京举办。  相似文献   

2.
缤纷4月,春色已浓,阳光明媚,黄浦江畔的上海呈现 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第六届国际核电工业展览会于4月 6日至8日在这里举行。国防科工委系统工程司副司长张福 宝在展览开幕式上表示,中国计划在15年内核电装机容量达 到3600万-4000万千瓦。这标志着中国核电将由"适度发 展"向"积极发展"战略迈进,中国核电将迎来发展的春天。  相似文献   

3.
2004年3月16日至19日,第八届中国国际核工业展览会在北京全国农业展览馆举行。这是我国核领域最具影响的展览活动之一,它已经成为核工业中外技术交流的平台,是国外先进技术、先进设备进入中国核电、核技术市场的重要通道,同时也是我国核技术产品集中展示的窗口。 19日上午,中央军委主席江泽民在总装备部部长李继耐、国防科工委主任张云川等陪同下参观了核工展。  相似文献   

4.
5月23日,由中国核能行业协会主办、国防科工局新闻宣传中心承办的第十届中国国际核电工业展览会在上海世博展览馆举行。来自亚洲、欧洲、美洲17个国家(地区)的170多家享誉世界的核电工业企业、科研设计院所参加了展会,法国、俄罗斯、西班牙、英国还以国家展团的形式组团参展。中国核能行业协会理事长张华祝在开幕式上致辞。他说,这届展览会是  相似文献   

5.
第八届中国国际核电工业展览会于4月19-22日在北京隆重举行。我国核电产业的快速发展吸引了国内外企业的广泛关注。在核电业发展机遇来临的背景下.中外企业纷纷看好中国的核电市场.中国核电产业成为全球经济低迷局势下的一颗耀眼明珠。金融危机下逆势而上的核电产业发展无疑给本次展览参观者留下了深刻印象,本刊采集了其中有代表性的亮点,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6.
企业动态     
在刚刚结束的第五届国际核电工业展览会上,国家原子能机构副主任、国防科工委核电办主任徐玉明向记者透露,我国政府将优先发展清洁能源,其中包括核能,在“适度发展核电”的方针指导下,我国政府正积极推动“十五”核电新项目的建设,第一批项目将以建设4台百万千瓦级压水堆核电机组为目标,努力实现“采用先进技术、统一堆型、进一步降低核电造价”的要求。 徐玉明介绍说,中国政府一直积极鼓励和平利用核能事业的发展。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在“以我为主,中  相似文献   

7.
4月23日-25日,“第七届国际核电工业展览会暨三代核电技术报告会”和第二届中韩核电技术论坛在上海举行。我国在自主建设和引进美国AP1000三代技术建设核电项目的同时,将充分依靠现有基础和研发平台,消化、吸收三代核电技术,通过关键技术攻关和研发,实现自主创新,研制出具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一代核电品牌。  相似文献   

8.
正4月14日,第十四届中国国际核电工业展览会暨中国核能发展论坛2021春季高峰会议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隆重开幕,本次核电展与"中国核能可持续发展论坛——2021年春季高峰会议"同期举办。本次活动由国家能源局、国家原子能机构、国家核安全局指导,中国核能行业协会主办。论坛主题为"核能安全发展、公众沟通与数字化转型"。《中国核能发展报告(2021)》蓝皮书在现场同期发布。有关政府部门、集团、高校、社会组织等代表参加本次活动。本次展览会为期三天,展区囊括了商业展区、主题展区、推介发布区、产学研创新合作交流区、服务区等五大功能区,来自中国、法国、俄罗斯、美国、英国、德国、芬兰、日本、第四代核能系统国际论坛、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计划等10余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的200余家中外知名核电工业企业、科研院所、高校参展。  相似文献   

9.
2001年12月20日~21日,由中国和平利用军工技术协会主办、贵州省国防科技工业办公室承办的 “贵州省国防科技工业军民结合发展战略座谈会”在贵阳召开。 国防科工委、国家经贸委、外经贸部,贵州省政府及省计委、省经贸委、省信息产业厅等有关厅局,国防科工委三线调整协调中心、航天科工集团公司、航空第一集团公司、011基地、061基地、083基地及其所属企业和久联集团的有关领导和代表,国内有关行业的著名专家、学者,贵州省电视台和《贵州日报》的新闻工作者,共计70余人出席了会议。与会领导、专家和企业的代表聚集一堂,在认真学习和分析了贵州省“十五”经济发展规划和贵州省国防科技工业“十五”发展计划的基础上,针对深入企业第一线考察和调研的结果,对贵州省国防科技工业军民结合发展的基本方向和总体思路进行了专题座谈和研究。  相似文献   

10.
为了交流经验、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核电建设管理模式和实现三大控制的途径,2000年9月1日至4日,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主办的我国首次在建核电站工程项目管理交流会在江苏省连云港市召开。国防科工委、中核集团公司、中核建设集团公司、广东核电集团公司、江苏省和连云港市的 110多位代表参加了会议。国防科工委副主任张华祝出席会议并发表了重要讲话。 中核集团公司副总经理康日新在交流会上讲话,他说:“这次会议是我国核电项目建设16年来的第一次,是中国核电建设的重要会议,是一次盛会”。“为推动我国核电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国防科技工业》2007,(3):48-48
2007年4月23日至25日,国家原子能机构将在上海举办第七届国际核电工业展览会,会议期间还将举办中韩核能合作论坛、三代核电技术报告会。这将是一次  相似文献   

12.
第六届国际核电工业展览会于4月8日在上海落下帷幕。这是近十年来我国举行的规模较大的核电展。来自奥地利、澳大利亚、加拿大、捷克、芬兰、法国、德国、意大利、日本、俄罗斯、韩国、西班牙、瑞典、瑞士、荷兰、乌克兰、英国、美国、中国及中国香港等20个国家和地区的160多家企业和科研院所参加了展览。在短短三天的时间里,5000平米的大厅集中展示了国内外核电站的设计、建设、管理以及核心技术的最新成果; 展览会期间还举办了"中国核电市场与技术"研讨会。这次展览会为中外核电企业创造了相互交流的机会,搭建了增进了解的平台,建立了企业合作的纽带。  相似文献   

13.
《国防科技工业》2006,(8):64-64
由中国机床总公司、汉诺威国际展览有限公司及汉诺威展览会(中国)有限公司联合主办的2006中国国际金属加工工业展览会(简称国际金属加工展)将于今年10月10日—13日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再度上演。预计本次展会将迎来500家国内外展商,展出面积达到35,000平方米,创历史新高,成为国际金属加工展发展过程中的又一里程碑。当前,我国主要机床用户行业如汽车制造业航、天航空工业、模具制造业、造船工业、电力电气工业等保持快速稳定发展,极大地拉动了现代化金属加工设备的需求量。数据显示,2005年中国机床总产值达51亿美元,同比增长25%,跃居世界第…  相似文献   

14.
本刊讯 2004年9月8日至10日,“中国民用工业参与国防建设暨军工民用技术与产品(西安)展览会”、“第十一届中国西部国际电子工业产品、国防电子展览会”在陕西国际展览中心隆重举行。本届展会由国防科工委、中  相似文献   

15.
7月8日-9日,国防科工委在航空第一集团公司014中心,组织召开了国防科技工业质量整顿总结暨质量文化建设现场会议,国防科工委副主任孙来燕、副秘书长胡亚枫,河南省副省长贾连朝及信息产业部、教育部、中国国防邮电工会、总装备部等有关部门领导或负责同志出席了会议。  相似文献   

16.
《国防科技工业》2007,(2):28-28
为了积极推进核电建设和核能事业的健康发展.国防科工委专家咨询委、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中国核工业建设集团公司和中国广东核电集团有限公司牵头,共100个企事业单位共同发起成立中国核能行业协会。经国务院领导同意,民政部已于2007年1月9日批复同意筹备成立中国核能行业协会。  相似文献   

17.
2001年中国国际船艇及其技术设备展览会将于2001年4月19日至23日在上海国际会议中心举行。中国国际船艇及其技术设备展览会是以展示高速艇、游艇、渔船、水上运动娱乐设施及其配套技术设备的专业展览会,旨在展示国内外船艇最新技术和产品,推进中外技术、商贸交流与合作,促进我国船艇工业和  相似文献   

18.
4月6-8日,第九届中国国际核电工业展览会在深圳举行。本届展会适逢“十二五”开局之年,为展示中国核电“十一五“期间取得的成就搭建了良好的平台。同时,当前日本核泄漏危机阴霾笼罩,本届展会再创历史新高的规模和参展商数量提振了业界对核能发展的信心,表明了社会对中国核电和世界核电安全发展的良好期盼。展会期间.中国核能行业协会举办了2011年年会,业界人士相聚一堂.共话核能发展。  相似文献   

19.
2007年3月9日,北京市国防科技工业办公室、中国和平利用军工技术协会召开北京民营企业家座谈会,宣传贯彻国防科工委《关于非公有制经济参与国防科技工业建设的指导意见》(简称“指导意见”)。北京市国防科技工业办公室副主任谢铁疆、中国和平利用军工技术协会秘书长石金武与到会的民营企业家进行了深入的座谈。  相似文献   

20.
为了纪念国防科技工业55年,由国防科工委新闻宣传中心、中国和平利用军工技术协会联合举办的《光辉历程 丰碑伟业——国防科技工业55年》座谈会于2004年11月12日在北京召开。有来自国防科技工业的新老领导及军工企事业单位代表共60人出席了会议。伴随着新中国的诞生,我国国防科技工业走过了55年的光辉历程。55年来,在党的三代领导集体的领导下,我国国防科技工业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简单仿制到自主研发,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先后研制生产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