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1世纪头20年,对我国来说,是一个重要的战略机遇期。对我国船舶工业来说,这20年也是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时期。这一时期,国内外市场需求旺盛,海洋经济蓬勃兴起;世界造船业结构调整加快,造船中心继续东移。国务院领导对船舶工业十分重视并寄予厚望,希望我国成为世界第一造船大国,有关部门出台了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船舶工业坚决贯彻执行邓小平同志关于“船舶工业要积极地引进国外先进技术,中国的船舶要出口,要打进国际市场”的指示,依靠科技创新,充分利用世界先进的科技资源,成功地走出了一条“引进──出口──创新──再出口”的科技兴船之路。通过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开发了数百型船进入国际市场,使中国的船舶进入了美国、英国、德国、挪威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造船份额从1982年占世界的0.8%上升到1995年的5%,造船地位从世界排序的第17位上升到第3位,造船产量从34万吨上升到190万吨。…  相似文献   

3.
资讯     
《国防科技工业》2007,(2):70-71
我国船舶工业与日韩差距缩小据国防科工委船舶行业管理办公室统计,2006年我国造船完工量达1452万载重吨,同比增长20%,占世界市场份额的19%,已连续12年位居世界第三,与日韩的差距进一步缩小。  相似文献   

4.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国人议论纷纷。或曰会对中国民族工业造成极大威胁,惊呼“狼来了”,或自以为是,不以为然,各执一词,莫衷一是。参加国际竞争究竟怎么样?中国的企业会不会被冲垮?不用争论,中国有现成的样板。那就是中国的船舶工业。中国船舶工业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开始进入国际市场,参加国际竞争,至今已二十余年。其不但没有被竞争挤垮,而是在竞争中发展壮大起来。年造船产量从1980年的40万吨发展到2000年的300多万吨,手持订单、年造船产量从1982年的世界第十七位上升到世界第三位,已能建造从万吨级到…  相似文献   

5.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船舶工业有了很大的发展.已连续八年稳居世界第三位.形成了良好的发展势头,为今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今后20年,我国船舶工业具备有利的发展机遇.有望成为世界一流造船大国;但在2021年前冲击世界造船强国目标的征途将是艰难的,并非一蹴而就之事,需要以年均16%的速度增长。  相似文献   

6.
到2010年,我国造船产量占世界份额25%以上,形成中日韩三足鼎立格局;到2015年,造船产量占世界份额达到35%以上,成为世界一流造船大国。同时要造就一批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优势企业,力争4-5家造船企业进入世界10强,20家企业进入世界50强。这是我国《船舶工业中长期发展规划》提出的“十一五”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船舶工业发展的总体目标。这一《规划》于8月16日在温家宝总理主持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国防科工委船舶行业管理办公室也于9月1日组织召开了贯彻落实《规划》座谈会。船舶工业处在向更高目标迈进的关键阶段改革开放2…  相似文献   

7.
进入新世纪,我国船舶工业取得了长足发展,造船产量由1999年的300万吨提高到2003年的600多万吨,占国际市场份额由5%提高到10%以上。以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以下简称中船重工)为例,到2003年底,中船重工的总资产、净资产、经济总量等主要经济指标都基  相似文献   

8.
一艘艘新型船的下水.一张张新订单的签约,我国造船企业的造船能力越来越强.造船的吨位越来越大。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和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都在努力争创世界一流造船集团.我国船舶工业发展迅猛.近十年来稳居世界第三位.形成了良好的发展势头.为今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船舶行业的上升趋势.鼓舞着我国的造船人。  相似文献   

9.
刚刚闭幕的全国船舶工业工作会议,是在我国船舶工业发展的重要时期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会议明确提出了推进战略转型、全面建设世界造船强国的战略任务,吹响了引领船舶行业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向更高的目标迈进的冲锋号。  相似文献   

10.
为全面贯彻落实《船舶工业中长期发展规划》和《船舶工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加强对全国船舶工业发展的引导,近日,国防科工委先后发布了《船舶科技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船舶配套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和《全面建立现代造船模式行动纲要(2006-2010年)》。这三个关于船舶工业发展的专项规划,分别对"十一五"时期我国船舶工业在科技发展、配套业发展和建立现代造船模式方面的工作进行了部署,旨在进一步加快推进科技创新和跨越,增强船舶科技整体实力;提高本土化船舶配套产品装船率,推动造船与配套协调发展;努力解决阻碍我国建立现代造船模式的薄弱环节,尽快提高我国船舶工业制造技术水平和生产效率,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船舶工业又好又快发展。我们在杂志第9期和第10期上分别刊发对这三个专项规划的解读,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1.
21世纪头20年是我国船舶工业实现跨越式发展、争创世界第一造船大国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然而目前船舶工业行业管理立法尚属空白。随着我国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转变,法律手段在行业管理中的作用日益突出,加快我国船舶工业行业管理立法对于促进和加强现阶段我国船舶工业行业管理、为造船业创造更好的竞争环境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2.
十六大报告指出:“综观全局,二十一世纪头二十年,对我国来说,是一个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这是党中央对新世纪头二十年我国战略形势的判断,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客观依据,是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的关键阶段。科学认识战略机遇期的内涵,总结中华民族历史上面对战略机遇期的经验教训,对我们紧紧抓住现实机遇期具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综观全局,二十一世纪头二十年,对我国来说,是一个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对军队建设来说,这20年是迎接世界新军事变革挑战,积极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努力完成信息化机械化建设双重历史任务,实现军队现代化建设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紧紧抓住这个难得的历史机遇,加快军人福利待遇研究与改革,也是后勤建设适应时代发展潮流,积极应对新形势、新任务的基础性工作之一。具体来说要突出以下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山东把船舶工业作为重点发展的“七个产业链”之一.先后出台发展规划及政策措施,坚定不移地推动船舶工业发展。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给船舶工业带来的严峻形势.山东省船舶工业系统坚定信心.化危为机,科学务实,积极作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相关产业政策,采取一系列扎实有效措施,调结构、稳市场.保增长.促进了造修船、海洋工程,游艇及船舶配套业平稳较快发展。目前,列入行业统计范围企业119家.造船能力400万载重吨.规划到“十一五”末达到600万载重吨。船舶配套本土化装船率30%,海洋工程装备制造能力40万标准吨,规模实力在全国名列前茅。  相似文献   

15.
为全面贯彻落实《船舶工业中长期发展规划》和《船舶工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加强对全国船舶工业发展的引导,不久前,国防科工委先后印发了《船舶科技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船舶配套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和《全面建立现代造船模式行动纲要(2006-2010年)》。这三个关于船舶工业发展的专项规划,分别对"十一五"时期我国船舶工业在科技发展、配套业发展和建立现代造船模式方面的工作进行了部署,旨在进一步加快推进科技创新和跨越,增强船舶科技整体实力;提高本土化船舶配套产品装船率,推动造船与配套协调发展;努力解决阻碍我国建立现代造船模式的薄弱环节,尽快提高我国船舶工业制造技术水平和生产效率,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船舶工业又好又快发展。我们已在上期杂志刊发了对《船舶科技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的解读,这期再刊发对另外两个专项规划的解读,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6.
努力开创船舶工业改革和发展的新局面●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总经理徐鹏航当前是船舶工业发展的关键时期。我们要全面贯彻十五大精神,继续落实邓小平同志对船舶工业的重要指示,使我国船舶工业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成为出口支柱产业,使我国成为世界造船强国。一、进一...  相似文献   

17.
当人类社会跨入二十一世纪的时候,我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本世纪头20年是我们国家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是我们部队建设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必须抓住机遇,大力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力争在本世纪中叶完成信息化建设的战略任务。  相似文献   

18.
当前世界船舶市场和船舶工业正发生着迅速、广泛、深刻的变化,其中最值得注意的有六个方面:造船市场重现兴旺;高订单低船价市场特点愈加明显;日韩造船地位发生交替;欧韩造船纷争加剧;造船信息化加速发展;造船企业纷纷实行改组联合。二十世纪末造船市场重现兴旺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的造船市场,尽管受亚洲金融危机严重影响出现过不小波折,但从总体看新船成交量处于较高水平。九十年代平均年新船成交量达2680万总吨,比八十年代的1530万总吨高了75%。 特别是二十世纪最后一年的世界造船市场呈现少有的繁荣状态。英国劳氏船级…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我国船舶工业发展迅速。2007年新承接船舶订单首次跃居全球第一,造船完工量、新承接船舶订单和手持船舶订单三大指标,分别占世界市场份额的23%、42%和33%。我国已经发展成为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世界造船大国,正在向世界造船强国阔步迈进。  相似文献   

20.
近日,中船集团公司将在我国船舶工业比较集中的上海、广州、北京等地举办《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成就展》。展览主要由5个部分组成:《中国古代和近代造船史》,《1949年~1978年,艰苦创业,奠定现代船舶工业基础》,《1979年~1998年.改革开放,开创船舶工业现代化建设新局面》,《1999年~2009年,抓住机遇.向世界造船大国强国挺进》,《展望未来,创造中国船舶工业新的辉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