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 《中国军转民》2012,(11):1-1
国防科技工业每一代军工人都有属于他们的故事和梦想,尽管不是所有的故事都有完美的结局,但所有的故事都有一瞬间的特殊记忆。翻开一页页日历,记载着改革开放的累累硕果;同眸一步步征程,洒满了着军工人拼搏奋斗的汗水。庆祝党的十八大召开,国防科技工业有着唱不完的颂歌;庆祝党的十八大召开,国防科技工业战线献上一份份厚礼。  相似文献   

2.
《国防科技工业》2013,(8):12-13
80多年来,伴随着人民军工的飞速发展,一代又一代军工人以他们的青春、心血甚至生命,凝炼出一系列具有重大影响力的军工型号精神和军工精神,这些精神是中国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的形势下,全行业要为实现中国梦大力弘扬军工精神,为建设先进的国防科技工业而努力奋斗!  相似文献   

3.
2008年1月23日,国防科技工业首届认证认可工作会议在京召开。会议的主题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贯彻落实全国质量工作会议精神和国防科技工业工作会议精神,总结经验,分析形势,明确任务,全面推进国防科技工业认证认可工作,强化全方位、全过程质量监管,提高国防科技工业质量保证能力。国防科工委副主任孙来燕出席会议并讲话,  相似文献   

4.
《国防科技工业》2013,(7):15-15
航天梦是强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中国航天事业快速发展,中国人探索太空的脚步会迈得更大、更远。——习近平天宫一号与神舟十号载人飞行任务的圆满成功,为航天梦再添鲜活的注脚。在以航天为代表的国防科技重大工程中,总有一群看名利淡如水、视事业重如山,扎扎实实干工作,默默无闻作贡献的人。因为他们,航天和整个国防科技工业的价值取向闪耀着光芒;因为他们,国防科技工业成为中国力量的代表性符号。  相似文献   

5.
刘华清在全国国防科技工业工作会议上强调强化质量观念提高国防科技水平(本刊讯〕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军委副主席刘华清在全国国防科技工业工作会议上作重要讲话,强调要进一步加强国防科技工作,强化管理,确保质量,提高国防科技工业整体水平,实现国防科学技术新...  相似文献   

6.
国防科技工业科技工作会议将部署实施《国防科技工业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动员全系统干部职工为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防科技工业而奋斗。这个规划纲要是国防科工委1998年组建以来制定的第一个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描绘了国防科技未来15年的发展蓝图,是国防科技工业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成果,也是指导未来15年国防科技工业科学技术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在国防科技工业科技工作会议前夕,国防科工委副主任孙来燕就《纲要》编制的总体思路、战略任务等接受了本刊记者采访。记者:在“十一五”开局之年,国防科工委出台《纲要》…  相似文献   

7.
2003年10月29—31日,国防科工委在重庆隆重召开全国国防科技工业民品工作会议。会议以中央领导同志关于国防科技工业的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为指导,总结了前一时期国防科技工业的民品工作,研究和落实了今后一个时期国防科技工业的民品工作。  相似文献   

8.
《国防科技工业》2003,(4):27-27
在学习贯彻全国国防科技工业工作会议精神过程中,黑龙江省国防科技工业确定了今年工作的基本思路:一是加快国防科技工业的发展,要把着眼点放在抢抓战略机遇期上。二是加快国防科技工业的发展,要把工作重点放在改革创新上。三是加快国防科技工业的发展,要把机关建设重点放在素质建设上。 为此确定今年的工作目标是:坚持以发展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围绕一个中心,实现五个突破,强化两个保障,加速推进黑龙江省国防科技工业走新型的工业化道路。 围绕一个中心:就是围绕继续打好高新技术武器装备研制生产和企业改革脱困两大攻坚战这一中心…  相似文献   

9.
正改革开放四十年是波澜壮阔的四十年,也是取得巨大成就的四十年。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我国国防科技工业健康快速发展,国防科技和武器装备实力实现从量的积累向质的飞跃。回顾四十年来的国防科技工业改革发展历程,总结发展规律,夯实跃升基础,必将有助于推进国防科技工业更为辉煌的发展。牢牢把握党对国防科技工业改革开放的领导权我国的国防科技工业改革开放,以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党对国防科技工业的领导,健全党对国防科技工业工作的领导体制,进行了历史性的体制改革和机  相似文献   

10.
《国防科技工业》2012,(10):55-55
9月20日,国防科技工业新闻宣传通气会暨《国防科技工业》杂志理事会联络会在昆明召开。会议介绍了国防科技工业新闻宣传工作形势,研讨推进军工文化建设思路;总结《国防科技工业》杂志新闻宣传工作和理事会工作;研讨如何进一步为各单位宣传工作服务等。国防科工局新闻宣传中心党委书记丁杰盔,  相似文献   

11.
伴着新世纪的钟声,随着2001年国防科技工业工作会议的胜利召开,国防科技工业“十五”发展已经正式拉开了帷幕。工作会议以江总书记对国防科技工业的重要指示、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导,总结了2000年和“九五”国防科技工业取得的成就,分析了面临的形势,提出了“十五”的奋斗目标和总体要求,并着重就做好今年的工作做出了具体部署。认真贯彻落实工作会议精神,按照会议的要求抓好各项工作,是当前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 “十五”是国防科技工业改革和发展的关键时期。根据国防科技工业面临的形势,工作…  相似文献   

12.
“国防科技工业要通过体制机制、建设模式、科技发展、经济增长方式等方面的全面转型,来推动实现军工产业和技术的整体升级。”这是国防科技工业改革和发展的总体战略。国防科技工业各个行业、各个领域,如何围绕工作,加快转型升级,将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十分重要的任务。军工行业固定资产投资是国防科技工业整体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防科技工业持续、快速、健康、稳定发展的重要物质保证。国防科技工业转型升级不仅对军工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也指明了方向。本文旨在通过分析固定资产投资在国民经济发展和国防科技工…  相似文献   

13.
10月29日,在全国国防科技工业民品工作会议上,国防科工委主任张云川作了题为《抓住机遇,开拓创新,努力实现国防科技工业民品发展新跨越》的主题报告。报告总结了前一时期国防科技工业的民品工作,研究和部署了今后一个时期国防科技工业民品工作的思路和工作重点。  相似文献   

14.
沈辛荪代表:发挥国防行业代表委员的作用,为促进行业发展多做工作"作为在国防科技行业工作的代表,要考虑行业的发展。但由于工作接触有限,了解不到那么多情况。所以我有一个想法:为了发挥国防科技工业代表委员的作用,使他们为促进行业发展多做工作,能否一年中组织几次这个行业的代表、委员,有重点的到有关单位实地考察、了解情况,对行业发展中遇到的问题有一个感性认识,从而增加理性思考。这样我们可以在全国两会上,在了解全国发展情况的基础上,又结合行业发展中的实情,提出更有代表型和可行性的议案提案,共同努力推进国防科技工业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5.
各位领导、同志们: 2007年是“十一五”规划实施的关键年,国防科技工业计量工作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贯彻国防科技工业工作会议和国防科技工业自主创新座谈会的精神,各项工作有序进行,协调发展,扎实推进,成效显著。  相似文献   

16.
计量认证是政府计量行政部门对为社会提供公证数据的产品质量检验机构(检测机构)依法进行的强制性计量监督管理。未获得计量认证证书或证书超过有效期的检测机构,不具有向社会提供公证数据的资质,不得向社会提供检测数据(检测报告),不得使用计量认证标志。做好计量认证工作,不仅是计量法制建设的要求,更是确保产品质量的基础,加强包括计量认证在内的计量法制监督管理,是2005年计量法制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为使国防科技工业各有关单位了解和重视计量认证工作,我刊特转载《国防科技工业的计量认证管理》一文。以使国防科技工业的计量认证工作更规范、更有序。  相似文献   

17.
《国防科技工业》2007,(5):52-53
《国防科工委关于加强国防科技工业工艺创新工作的决定》,在我国国防科技工业的历史上是第一次专门针对工艺工作做出的决定,  相似文献   

18.
在国防科技工业系统职工大力发扬“两弹一星”精神,积极推进寓军于民新体制和四个机制建设过程中,涌现出无数动人事迹;五一国际劳动节前夕,我们编发了一组先进人物的稿件。他们仅是整个国防科技工业系统模范人物群体中的一个缩影,还有许多先进人物在默默无闻地工作。希望各单位将你们身边的获省级以上先进模范人物或获得部级以上国防科技成果奖励模范集体个人的事迹写成稿件发送本编辑部,本刊将选登。 本刊编辑部  相似文献   

19.
《国防科技工业》2013,(12):60-70
临近岁末,《国防科技工业》杂志例行推出年终盘点。 年初,杂志推出国防科技工业十大“科技创新之星”,旨在创设品牌,展示军工行业在科技领域的创新努力,弘扬广大国防科技工作者的创新精神。2013年,又有6位科技人物和4家团队获得殊荣,他们突出的科技成果是2013年国防科技工业跨越发展的典型代表。  相似文献   

20.
2005年12月26日~27日,国防科工委在京召开国防科技工业教育工作会议。此次会议是国防科工委自1999年军工院校管理体制调整以来的第一次教育工作会议。国务委员陈至立向大会发来书面致辞,充分肯定了国防科技工业取得的成绩.对国防科技工业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工作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