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规模空前的一次战争。这次战争有很多经验教训值得我们借鉴。徐向前同志曾指示我们:“研究未来的反侵略战争,可以从过去的战争史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争史中找出一些规律来。”他还要求我们的各级指挥员“特别要读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苏德战场问题的书。”为此,我们开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史研究》的专栏,希望同志们交流这方面的学习体会和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2.
沈伟光是我国信息战学科的带头人之一,最早系统提出信息战理论。早在1985年,他就开始研究信息战问题,1990年3月出版了《信息战》一书,此后,又先后出版了《新战争论》、《新军事问题》、《第三次世界大战——全面信息战》等著作,并在国际信息战论坛上提出“遏制信息战”的思想,引起世人的广泛关注。最近,浙江大学出版社推出了由傅全有总参谋长作序的《沈伟光军事战略研究丛书》,引起了出版界的关注,其中的《理想战争》一书更是格外引人注目。从军事战略研究和未来学研究的角度,作者在该书中提出了一系列关于理想战争的新思想,尽管有一些还值得商榷,但颇有新意。为此,作为学术争鸣的一家之言,本刊在这里发表介绍该书的文章,以期引发人们的关注、思考和讨论。  相似文献   

3.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规模空前的一次战争,涉及国家之多,战役、战斗规模之大,军事科学技术之广泛应用,为历史战争所无法比拟。战后世界各国竞相研究,我国学者也非常重视第二次世界大战史这一领域。但限于我国的研究,要出版一部词典困难是不言而喻的。华东师范大学教授李巨廉、复旦大学教授金重远,为了普及和深入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研究,主编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百科词典》,即将由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该词典汇集了上海地区研究二战的学者,经过四年多的努力终于完成。  相似文献   

4.
决策之于战争,是最核心、最精彩、最活跃的内容,是战争史研究中最有价值的东西,也是广大读者最希望了解的东西。但是,迄今为止,专门从决策角度反映朝鲜战争的史著我们见得还不多。读完齐德学所著《朝鲜战争决策内幕》(辽宁大学出版社出版)觉得作者在这一方面作了一个有益的尝试。该书包括《引言》和11章共24万字。原志愿军司令员杨得志为该书题词:“学习抗美援朝战争历史,加强爱国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原志愿军副参谋长王政柱为该书作《序》。众所周知,中国人民进行的抗美援朝战争,是美国帝国主义者所强加的,是被迫进行的。该书在前两章中告诉读者,在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人深知和平赢得之不易,饱尝战患之苦的中国人民十分珍惜和平,全国上下开始致力于医治长期战争遗留的创  相似文献   

5.
《中法战争史热点问题聚焦》评介林治波由广西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黄振南同志编写的《中法战争史热点问题聚焦》一书,近日由广西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这是学习和研究中法战争史的一部重要参考书和工具书,具有鲜明的特色。一、网罗宏富。本书20余万字,从中法战争史论...  相似文献   

6.
自然科学理论指出:人类认识客观世界经历了物质、能量和信息三个认识历程.而纵观几千年的战争史,指导战争实践的思维方式也实现了由物质思维、能量思维到信息思维的螺旋式变革过程.  相似文献   

7.
一、战争与战争伦理人类自有史以来就有了战争,这一观点已被中西方的多数学者所接受。在中国最早的一部“百科全书”《吕氏春秋》中,也有这样的论述:“兵之所自来者上矣,与始有民俱……”不唯如此,该书当中还较具体地描述了远古时候的战争场景:“黄、炎故用水、火矣,共工氏周次作难矣,五帝故与争矣……人曰‘蚩尤作兵’。蚩尤非作兵也,利其械矣。未有蚩尤之时,民固剥林木以战矣。”可见,在很早的时候,人类就已经“剥林木以战”了。无疑,“剥林木以战”正是人类战争的滥觞。西方学者西奥多·罗普也指出,早在人类有史以前,就有成批的人使用狩…  相似文献   

8.
人类自有史以来就有了战争,这一观点已被中西方的多数学者所接受。在中国最早的一部“百科全书”《吕氏春秋》中,也有这样的论述:“兵之所自来者上矣,与始有民俱……”不唯如此,该书当中还较具体地描述了远古时候的战争场景:“黄、炎故用水、火矣,共工氏周次作难矣,五帝故与争矣……人曰  相似文献   

9.
战争与和平对立统一、相互交织,构成了人类生活的主题,因其与社会进步和人类发展休戚相关,成为古今中外人们关注的焦点.从某种程度上说,人类的历史就是一部战争史,战争因对社会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和给人类带来的深重浩劫而成为一体两面的价值体.战争的暴烈使人们渴望和平,并以不同形式展开了对和平的追求.在人类历史上,和平要比战争成熟得晚.在和平与发展的历史条件下,维护和平、制止战争是全人类共同的责任.  相似文献   

10.
拿破仑战争,是指1799年一1815年拿破仑指挥的法国军队同欧洲反法同盟所进行的一系列战争的总称。在这期间,拿破仑亲自指挥的战役有60多次,几乎是所向披靡,创造了战争史上许多奇迹。恩格斯称赞他为一代“军事巨人”。对这一战争的历史与时代背景进行深入研究,探讨拿破仑战争获得巨大成功的根源,具有一定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11.
水若 《军事历史》2016,(3):75-76
正军事科学院秘书处受托转来军事科学院原战役战术部部长武国卿将军所著《中国战争史》(全八卷),并收到附有将军签名写给《军事历史》主编的信,介绍了该书的出版经历(第八卷待出版)。信的最后作如此解释:"本书第一卷中的一至五编,系1983年奉邓主席办公室的指示,与原国民党起义少将慕中岳先生共同完成。本书的书名,由时任中共中央军委副秘书长杨得志上将题写。"读毕,深深感慨将军治学的谦逊和严谨,因为相较他的鸿篇巨制,要说明的东西,远比这些内容重要得多。  相似文献   

12.
战争法在西方的起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明 《军事历史》2004,(3):29-34
一部原始社会解体以来的人类社会史,同时也是一部战争史。在这部充斥战争的历史画卷中,由于战争的不可避免,使人类对和平的期盼不得不诉诸于法律手段的约束。这是一个连续、且至今仍在继续发展着的过程。理解人类社会早期战争法规的萌芽,对于今天理解战争法的产生、发展、不断完善以及它在将来的发展轨迹,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一、古代社会战争规范产生的根源(一)社会历史根源在人类历史上,随着氏族制度的解体,人类从野蛮到文明的过渡期称为“军事民主制时期”或“英雄时代”,例如古希腊的英雄时代,古印度雅利安人的吠陀时代,古罗马的王政…  相似文献   

13.
从战争看管理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从人类战争史翻开扉页至今,地球已有亿万血肉之躯被战争所吞噬。战争是人类的第一灾难,它远比地震、水患、瘟疫对人类的危害大。这也是人类追求和平、热爱和平,和平是八十年代世界两大主题之一的原因。但是,当我们追寻管理发展的足迹时,却不得不承认战争对管理的产生和发展所产生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4.
高技术战争——科技发展的必然产物 高技术战争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必然产物,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 人类科技发展史和战争史表明,科学技术的新发明总是被应用于军事和战争领域。科学技术对战争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 科学技术的进步并在军事上的应用,必然带来武器装备的发展,进而引起军队编制体制的变革,引起战略战术和战争样式的变化 一个时代,有什么样的科技水  相似文献   

15.
人类几千年的战争史一再表明,战争是流血的政治。然而,善良的人们还是希望战争能够少流血或者不流血。伊拉克战争开战以来,一些人仍然认为美英联军在打一场“不流血或少流血”的现代“文明战争”。事实果真如此吗?  相似文献   

16.
刘庭华 《环球军事》2010,(17):11-13
8年抗战中,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和国民党领导的下面战场共进行了重大战役200余次,大小战斗20万次,歼灭日军150余万人,伪军118万人,接受投降日军128万余人,这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在军事上的成功杰作,这一特殊的战争形态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乃至中外战争史上绝无仅有。  相似文献   

17.
军事纵横     
我国古代的兵书卷帙浩繁无比。远古的不说,从先秦到清乾隆年间,有记载的兵书就有1300多部,目前尚存的有288部。许多兵书被中外政治家、军事家誉为“圣卷”,其思想理论至今仍熠熠生辉。这些兵书大体分为九类: 一是研究战争史的。如明代茅之仪《廿一史战略考》、清代胡林翼《读史兵略》等。 二是研究战争理论和作战方略的。如《武经七书》,其中包括《孙子》、《吴子》、《六韬》、《司马法》、《黄石公三略》、《尉缭子》、《李卫公问对》等七部兵书。 三是研究军制的。如宋代傅良著《历代兵制》、宋代钱文子著《刘汉兵志》  相似文献   

18.
在人类战争史上,引发战争的原因可谓多种多样,但其中有些战争的起因却令人难以置信,甚至可以用天方夜谭来形容。不信,就看看下面几场战争的起因。 胡子引起的战争 也许令人难以相信,因为胡子也能引起战争,但这是千真万确的事实。1136年,法国国王路易七世与阿奎丹公爵的女儿埃拉诺结婚时,后者得到法国南部两个省的陪嫁。当时,路易七世脸上长有一副漂亮的胡子,令王后非常喜欢。路易七世从十字军中回来后剃掉了胡子,并不愿再留胡子。王后认为没有胡子的国王没有以前漂亮了,  相似文献   

19.
由厉春鹏、徐占江等著,吉林文史出版社出版的《诺门罕战争》一书,是国内第一部全面介绍诺门罕战争的专著。该书史料翔实,史论结合,文笔生动流畅。 1939年5月4日至9月16日,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盟新巴尔虎左旗境内诺门罕布尔德地区,及今蒙古人民共和国哈拉吟河中下游两岸,爆发了震惊世界的“满”蒙边境战争即诺门罕战争。这是一场由日本关东军对苏联、蒙古人民共和国发动的规模较大的局部侵略战争。双方投入兵力20余万人,大炮500余门,飞机900余架,坦克、装甲车上千辆,死  相似文献   

20.
曾涛 《环球军事》2007,(22):26-27
1941年9月30日至1942年4月20日的莫斯科保卫战,是人类战争史上最大规模的城市保卫战,最终以苏联红军的胜利、纳粹德国的惨败而告终。莫斯科保卫战的胜利打破了德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成为苏联卫国战争乃至整个二次大战的转折点之一。苏联人民的同仇敌忾、红军战士的前赴后继,是这场战争最终正义战胜邪恶的根本原因。但是,现实中的战争远比人们想像的要残酷和复杂,一些被胜利所掩盖的真相往往为人们所忽略、或者刻意忘却。最近一期的美国《新闻周刊》,刊登了一篇由安德鲁·纳戈尔斯基撰写的有关莫斯科保卫战的文章,为我们展示了该次战役鲜为人知的一面,或许对我们全面了解这场战争的真实全貌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