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抗日战争的胜利距今已半个多世纪了,今天人们想起这场艰苦的反侵略战争时,不能不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作一公正的评价。抗日战争爆发后,在中国的抗战中存在两个战场:一个是以国民党正规军为主的正面战场,一个是在共产党领导下的八路军、新四军、华南游击队和东北抗日联军等组成的敌后解放区战场,在极端艰苦的环境下,抗击了  相似文献   

2.
中国抗日战争是一场决定中华民族存亡、国脉续断的正义战争,同时,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一个重要战场。抗战开始不久,就分为正面和敌后两个战场。两个战场对夺取全国抗战的胜利都是不可缺少的,但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起了决定性作用。抗战的胜利,再次证明: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适时调整军事战略是我军立于不败之地的奧秘;国共合作则两蒙其利,更有利于民族兴旺;反对霸权主义就是铲除战争根源。  相似文献   

3.
多年来,对抗日战争中的国民党的评价并不一致。特别是近年来,分歧似乎愈演愈烈。如何看待国民党在抗战中的地位与作用,如何认识抗战对国民党的影响,如何从国民党开辟敌后战场的努力与效果来反观国民党的本质?70年后,集中探讨这些问题,无疑会加深我们对这段历史的理解。  相似文献   

4.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全面爆发前后,国际社会和各界人士十分关注东方战场中国的抗日战争,尤其关注中国共产党的表现。他们从不同角度观察和分析,认为中共是抗战的坚定派,中共领导的军队是抗战的中坚力量,中共创建的根据地是抗战胜利和中国未来的希望之所在。  相似文献   

5.
中国的抗日战争,始终是由国民党战场(正面战场)和解放区战场(敌后战场)共同进行的。在战略防御阶段,正面战场是对日抗战的主要战场。进入相持阶段以后,解放区战场逐步上升为抗战的主要战场;正面战场在战争中的作用是极大地下降了,但它仍然是对日作战的一个重要战场。终其八年,正面战场的广大抗日官兵与日本侵略者浴血奋战,伤亡三百余万人,其中不乏一首首悲歌壮曲。正面战场的奋斗和牺牲,它对抗日战争所作出的贡献,在中国反侵略战争史上自有其应有的地位。然而,就战场作战的结局而言,除了少数战役曾获  相似文献   

6.
中国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战场既是亚洲、太平洋地区的主战场,也是整个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一个重要战场。中国抗日战争由独立抗战开始,进而参加同盟国对德、意、日三个法西斯国家作战,始终把日军的陆军主力牢牢地牵制在中国战场,使之无法集中力量向北进攻苏联或向南同英美作战。这是中国人民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的重大贡献。首先,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发展,打破了日本帝国主义的“北进”计划,使苏联避免了两线作战。  相似文献   

7.
论敌后战场在抗日战争中所起的决定性作用柳茂坤在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中国全民族抗战开始不久就分成两个战场:一个是国民党及其军队担负的正面战场;另一个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军民所承担的敌后战场,亦称解放区战场。两个战场对夺取全国抗...  相似文献   

8.
回顾中国抗日战争时期的朝鲜义勇军文正一,池宽容抗日战争,这场人民与侵略者进行的殊死大搏斗中,活跃在中国境内的朝鲜义勇军,曾与中国人民一道并肩作战,在国际反法西斯战争的战场上浴血牺牲,为中国的抗战胜利和朝鲜的独立解放事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时值抗战...  相似文献   

9.
在抗日战争中,河南有着重要的战略地位.抗战初期,河南是武汉的屏障,西北的门户,南北战场的枢纽,对中国共产党而言,是预同国民党深度合作抗日的主阵地;抗战中期在落实"反投降"任务期间,河南又是求生存"反投降"的枢纽;抗战后期,在敌后战场的反攻阶段,河南更是成为中共规划的应对日寇崩溃后国民党反共内战的重要战场.从中共对河南地区战略定位的变化,不仅表现了全国抗战时期中共领袖深邃长远的战略眼光,更体现着中国共产党敌后抗战布局重心的变化、全局政策的调整和决策的灵活.  相似文献   

10.
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历史转折点.山东是全国抗战的重要敌后战场,在艰苦的岁月里,山东人民全力以赴支援战争,正是他们的无私奉献铸就了坚持山东敌后抗战的坚强后盾,使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力量从弱到强、从小到大.从胜利走向胜利.山东人民为夺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积累了进行人民战争的宝贵经验,对于在新的历史时期打赢信息化人民战争提供了历史借鉴.  相似文献   

11.
由于20世纪30年代后期的特殊国情,中国全民族抗日战争在其发展的途程中形成了互为依存又相对独立的两个战场:一个是由国民党及其军队所担负的、对日作战的正面战场,亦称国民党战场,另一个是由共产党领导及其抗日军民所承担的、对日作战的敌后战场,亦称解放区战场;在长达8年之久的全民族抗战中,共产党领导的敌后解放区战场与国民党军队  相似文献   

12.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缅战场国际学术讨论会综述彭训厚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49周年和中国抗日战争滇西抗战胜利50周年之际,由中国云南省保山行署、云南大学、民革云南省委联合主办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缅战场首次国际学术研讨会于6月10日至22日在滇西重镇保山市举行...  相似文献   

13.
近日,解放军出版社出版了军事科学院抗战史研究专家刘庭华撰写的《中国抗日战争与第二次世界大战统计》一书,作者在"后记"中诗云:"六十甲子是非论,史坛劳力一牛翁.卅载战史探龙宫穴,两鬓白发珠难寻".可以说,这是作者集几十年心血收集整理大量珍珠即各种统计数据、表格和潜心研究抗战史独具创新观点的一部学术性著作,是一部史论与史料俱佳的抗日战争史研究力作. 该书分为"论纲"、"统计"和"附录"三部分."论纲"部分汇集了作者代表性的论文12篇,如"日本侵华战略的历史演变"、"九一八是中国抗日战争的起点"、"敌后战场的历史功绩"、"关于国民党正面战场的历史地位"、"中华民族的伟大壮举——中国抗日战争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大贡献"、"日本对台湾关系百年史论"、"东京审判的历史功绩与缺憾",等等.它大体反映了作者研究抗日战争史的广度和深度.如"九一八是中国抗日战争起点"一文,是作者在1986年发表的"关于中国抗日战争的历史分期和阶段划分"一文中的一部分.作者提出,中国抗日战争的起点应该从九一八事变算起,14年的抗日战争分为"局部抗战"和"全国抗战"两个时期、七个阶段,七七事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起点,当时在全国史学界引起了重大反响.又如,作者在"关于国民党正面战场的历史地位"一文中提出,1941年以前的中国战场,国民党正面战场仍是中国抗战的主战场.再如"抗日战争胜利的基本经验及教训"一文,作者提出军事准备仓促、对投降日军"以德报怨"、 放弃战争赔款,是造成战后日本至今不承认侵略责任与罪行,否认侵华历史的重要渊源,等等,突破了传统观点,给人耳目一新的启迪,不一而足.  相似文献   

14.
上海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重要战场,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抗战的重要战场。中共在上海通过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建立、坚持和发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适时调整领导抗战的工作策略和方针,组织各界群众广泛开展反日斗争,领导郊县抗日武装斗争,领导上海人民大力支援新四军和华中抗日根据地,领导隐蔽战线对日斗争等,成为领导上海抗战的中坚力量。中共领导下的上海抗战,在时间上贯穿十四年抗战的全过程,在地域上覆盖上海市区、近郊及郊县等地区,发挥了上海的特殊优势,呈现出鲜明的历史特征,为争取上海抗战及全国抗战的最后胜利,作出了重要历史贡献。  相似文献   

15.
<正>编者的话: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后,中国人民举国一致进行抗日战争,开辟了世界上第一个大规模反法西斯战场。至欧洲战事爆发前,中国战场牵制侵华日军百余万人,鼓舞和支援了世界各国人民的反法西斯斗争。本期的三位专家,从不同视角对中国抗战在整个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地位和作用,进行了新颖而深入的阐释,有助于我们进一步认识中国抗战对世界和平与人类发展的伟大历史贡献。  相似文献   

16.
《华北民兵》2005,(9):21-21
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人民近百年来反抗外国侵略者取得的第一次完全胜利的伟大民族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开始后,山西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认真贯彻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迅速开创了全民抗战的生动局面,在广阔的敌后战场上,对入侵的日本侵略者进行了持久的、顽强的、艰苦卓绝的斗争,为夺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17.
抗日战争时期,苏联通过提供贷款和军用物资、派遣军事顾问参与作战指挥、组建志愿航空队直接参战和出兵东北消灭关东军等形式向中国提供了大量军事援助,打破了中国孤立无援的境地,鼓舞了抗战斗志;增强了中国作战实力,阻滞了日军侵略步伐,推动了抗战胜利进程;有助于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制止国民党反共行为;在一定程度上支持了敌后战场抗战,缓解了抗日根据地困难局面。  相似文献   

18.
抗战初期八路军与国民党军在华北战场的合作马增浦抗日战争中,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与国民党军队在一定程度和一定范围内的合作,推动了对日作战的进行。而抗战初期的华北战场,正是两军配合,共同抗日的主要战场,两军合作的形式和经验,值得研究和思考。一、八路军...  相似文献   

19.
在抗日战争时期,湖北军民同全国人民一道,同仇敌忾,英勇战斗,为彻底打败日本侵略军,捍卫祖国的尊严做出了自己应有的贡献。湖北抗日作战可分为两个战场,即由国民党领导的正面战场和由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在抗日战争战略防御阶段,正面战场于1938年6月12日至10月25日进行了著名的武汉保卫战。此次会战,是抗战以来投入兵力最多,牺牲最大,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一次战役。日军在作战中损失惨重,军力顿挫。中国的抗战由此转入战略相持阶段。日军侵占武汉后,为稳定局势,巩固占领区,威  相似文献   

20.
抗战中的中国海军水雷战探析胡海波抗日战争期间,中国海军以长江及其支流为主战场,成功地对日军实施水雷战,取得显著的战绩,为抗战事业作出了巨大的牺牲和贡献。本文仅就中国海军对日军进行水雷战的背景、概况及其地位和作用作一探析。中国海军势单力薄,被迫进行水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