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国防科技工业》2009,(12):70-71
俄官员抱怨军工企业无力生产新武器。香港【星岛环球网】11月2日报道.俄总统梅德韦杰夫近日参观莫斯科近郊一家军工企业时发出警告,称“俄制武器的吸引力正在消失”。  相似文献   

2.
美国最近公布的伊拉克战争报告披露,号称“陆战之王”的M1坦克并非无懈可击.在俄制反坦克武器面前仍有可以利用的严重弱点。  相似文献   

3.
在政府大力推动下,韩国国防工业广泛加强与美、俄、欧大国合作,成功地走出有自己特色的“引进、吸收、出口”发展道路。近年来,韩国武器出口势头迅猛,出口额从2002年的14亿美元猛增到2011年的24亿美元.2012年出口目标30亿美元.武器接受国从2001年的10个增加到2010年的近80个。韩国从2011年起将进一步加大国防工业投资力度,每年增加10%的预算.已确立到2020年国防工业从业人员增加1倍达515人.武器出口达40亿美元.跻身“世界10大武器出口国”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4.
豫夫 《当代海军》2006,(10):48-54
在近日台军进行的“汉光22”号陆海空三军联合军事演习中,台军的一些先进军机、舰艇和导弹等武器悉数亮相。而这些武器中,除了从美国、法国军购的外,一部分是由岛内“中山科学研究院”研发的。台湾从事武器研发的单位主要有“中山科学研究院”、“中正理工学院”、“汉翔航空工业股份有限公司”、“中国造船公司”、“陆军兵工整备中心”等。而“中山科学研究院”是台湾最主要的武器研发基地,在美国的支持和帮助下,台湾的军事科技发展与武器研制具备了一定的能力,先后研制出了“经国”号战斗机,“天弓”、“天剑”、“雄风”等系列导弹,特别是近期研发的“雄风”-2E 巡航导弹,更是闹得满城风雨。  相似文献   

5.
有矛就有盾,是战场亘古不变的真谛。日新月异的反导弹武器,正是这种现象的真实写照。“爱国者”折断“飞毛腿”,掀起了反导(反弹道导弹的简称)的热浪,而美国推出的TMD更是被炒得沸沸扬扬。一时间,反导成了人们的热门话题,而反导武器也成了一些诸如美、俄等军事强国极力探索、研发的对象。似乎谁先拥有世界上最先进的反导系统,谁就能在21世纪“主宰”世界。那么,明日谁能与导弹一争高下呢?  相似文献   

6.
近些年来,为了实现其对抗大陆、并最终走向“台独”的政治目的,台军一方面从境外、特别是美国引进先进武器装备,另一方面推出各种武器自制计划,以自行研发所谓的高性能反制武器。在其众多的武器研发计划中,“万剑计划”可说是台军一系列的“极机密计划”之一。何为“万剑计划”?“万剑计划”即是由台湾“中科院”担纲,为台军研发旨在攻  相似文献   

7.
近日,中国又有一款新型战斗机试飞.再一次引起世界目光的聚焦。这是进入新世纪之后中国最新一次向世界展示其自主研发的新型武器。中国不断展示的各式新型武器一次次成为全球武器大舞台上的“靓点”。中华民族子孙的自信心不断增强.倍感骄傲。  相似文献   

8.
去年8月26日至今年1月31日,我被派往俄罗斯联邦武装力量合成学院留学。在俄学习期间,我有机会考察了俄军的武器装备,并参观了俄陆军从单兵到集团军编制内的各种装备,对俄军武器装备的现状及发展趋势有了较深刻的认识。总的我感到,当前俄军武器装备发展的基本方针是:以现代化为目标,以高科技为支撑,以“技术储备”为原则,加大经费投入力度,注重对现役武器装备的改造,大力研制新型高精尖武器,继续发展核武器,积极开发太空战武器和非传统武器,不断巩固在军事领域关键技术上的优势。而这些,特别是不时冒出的先进武器,仍令西方包括美国感到汗颜基至不安。 加大武器装备的研发力度 苏联解体后,俄军武器装备的发展速度曾出现前所未有的减慢。但是,普京接任俄  相似文献   

9.
多年来,“中山科学研究院”一直是台湾自主研发尖端武器的重镇,它不仅研发出IDF经国号战斗机和各类战术导弹,还差点搞出核武器。不过,台湾“国防部”在过去10余年里采取一系列武器外购政策,使得“中科院”的武器研制能力停滞不前,人员士气低迷,早已失去昔日的光彩。  相似文献   

10.
2公里以外发射“电磁脉冲”,使人瞬间被击瘫痪 据最新出版的英国《新科学家》杂志报道,美国军方目前正在研发一种新的“疼痛”武器。这种被命名为“脉冲能发射器”的新式武器,能从2公里以外发射“电磁脉冲”,使被击中的人感受到难以忍受的疼痛。美军方称,研发这种武器的目的是为了用于制服恐怖暴徒。有评论指出如果这种武器被研发出来,人们以后携带的将不再是枪,而是脉冲能发射器。这种不会造成明显伤害痕迹的疼痛武器将难以为法庭取证,它很有可能变成为逃避法律制裁而滥用的武器。  相似文献   

11.
《国防科技》2005,(3):5-5
俄罗斯新近在白海成功地试射了一枚为新一代核潜艇研制的“布拉瓦”新型洲际弹道导弹。据称,该导弹从“德米特里-东斯科伊”号核潜艇上发射,并命中指定目标“布拉瓦”洲际弹道导弹采用固体推进剂,可装备数枚核弹头.射程超过8000千米+将装备俄“北风”级弹道导弹核潜艇,每艘“北风”级弹道导弹核潜艇可装备12枚“布拉瓦”海基弹道导弹.此外还有鱼雷和防空武器等。  相似文献   

12.
防务     
正美俄加紧研制高超音速武器俄罗斯战略火箭军司令谢尔盖·卡拉卡耶夫日前介绍说,俄"先锋"导弹的弹头能以20倍音速飞行,其外壳采用新型复合材料,能抵御2000摄氏度高温。俄科研人员研制出一种新型复合材料,能使弹头外壳在上述极端条件下保持稳固,同时还能抵御激光武器照射。在俄罗斯宣布高超音速武器获得重大突破之后,3月1日,美国五角大楼透露,将加大对高超音速武器的研发力度,预计将在2022年左右进行飞行测试。美国官方已经批准,在2019年的国防  相似文献   

13.
《宁夏科技》2001,(3):25-27
西安飞机设计研究院取消为FBC-1“飞豹”换装发动机计期 雪地伪装难辨真假 伊朗欲从俄引进S-300等尖端武器 俄开发出飞机隐身新技术 俄今后五年将替换百余艘旧核潜艇 泰国海军拟租用德国潜艇 日本开发成功小型雷达  相似文献   

14.
2021年11月16日,俄防长绍伊古大将高调宣布,俄日前成功发射"努多利"陆基机动式反卫星导弹,击中一枚在轨报废卫星.时值俄美博弈正酣之际,俄首次公开承认研发、测试反卫星武器,立即引发轩然大波.俄军事专家普遍认为,该武器系统性能先进,战术多样,是联接战略反导与战术反导、反导与反卫的关键环节,能促进俄反导反卫一体化空天防...  相似文献   

15.
李缘 《环球军事》2013,(3):100-101
台湾《联合晚报》1月2日报道称,国民党“立委”林郁方当天上午宣称,因美国在F16A/B战机性能提升案中同意出售JDAM(联合制导攻击武器),空军有意减少岛内自己研发多年的“万剑”弹一半产量。消息一出,引发岛内媒体高度关注,有媒体披露,尽管“国防部副部长”高广圻称,JDAM和“万剑”弹两种武器采购数量都还没定案,“国防部”会尽速推动,但美方逼迫台湾削减自己研发生产的武器已经不止一次,有的自制武器甚至被美方扼杀在摇篮中。  相似文献   

16.
数字Numbers5万亿卢布5月29日,俄罗斯副总理兼国防部长伊万诺夫在向普京总统汇报工作时说,根据俄罗斯2007~2015年国家武器计划,俄在这段时期将花费4.939万亿卢布(约合1852亿美元)用于购买武器。他指出,如果说俄罗斯现阶段的武器计划重在武器研发和试验,那么未来的重点将是成批购买武器。伊万诺夫说,未来9年内,俄罗斯将有计划大批量地购买武器,用于更新俄武装部队的装备,其中包括大力发展本国战略核力量。为此,俄罗斯今后将重点支持本国高科技企业,以生产更多高精尖武器装备。170余次5月31日,朝鲜中央通讯社报道说,美军飞机5月对朝鲜进行了…  相似文献   

17.
2公里以外发射“电磁脉冲”,使人瞬间被击瘫痪据最新出版的英国《新科学家》杂志报道,美国军方目前正在研发一种新的“疼痛”武器。这种被命名为“脉冲能发射器”的新式武器,能从2公里以外发射“电磁脉冲”,使被击中的人感受到难以忍受的疼痛。美军方称,研发这种武器的目的是为了用于制服恐怖暴徒。有评论指出如果这种武器被研发出来,人们以后携带的将不再是枪,而是脉冲能发射器。这种不会造成明显伤害痕迹的疼痛武器将难以为法庭取证,它很有可能变成为逃避法律制裁而滥用的武器。脉冲能量的攻击能让人瞬间瘫痪,却又不损害人体的机能。美国海军研究局与佛罗里达大学签订的这项“激光诱发电磁脉冲造成感官影响”研究合同,涉及“脉冲能发射器”。脉冲  相似文献   

18.
装备零讯     
《环球军事》2013,(5):72-72
巴西拟购俄铠甲S1防空系统巴西与俄罗斯政府于当地时间2月20日签订“意向声明”,巴西国防部将购进俄罗斯防空武器、两国将联合开发国防新产品,前提是俄罗斯无条件向巴西国防部进行技术转让。据巴西外交部消息,巴政府将购进俄“铠甲”S1弹炮合一防空系统及针式单兵肩扛防空导弹系统等。  相似文献   

19.
受国力所限,俄罗斯难以与美西方展开全面军备竞赛;经济寒冬中,俄军费一直受国家经济能力的制约。然而,在与美国为首的西方长期斗争中,俄重点加强研制列装新式“杀手锏”武器,形成了俄罗斯特色的军事斗争战略,即基于“杀手锏”武器的俄式“不对称”军事战略。这种以“杀手锏”武器为基石的“不对称作战”军事战略使军费支出产生了效费比高、针对性强、威慑力大的良好效果。文章重点透视近年来俄罗斯国防科技创新、作战理念创新、战术战法创新的最新动态,进而剖析俄保持较高的军费效费比、成功开展对外博弈的重要举措和深层次原因,它们包括继承消化苏联大部分的国防工业基础、加快国防科技工业转型、强化国防科技自主创新、通过对外军贸和军民融合运筹军费来源等。  相似文献   

20.
声音     
《国防科技工业》2014,(5):10-10
日本希望打着与别国共同研发武器的“幌子”来打消国际社会对其军事扩张的疑虑。安倍此举是落实“防卫武器转移三原则”的具体举措,最终实现成为军事大国的图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