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中英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至1860年)中,清军与英法联军在大沽口(今属天津市)前后发生3次战斗.清军先败而后胜,最终仍以大沽炮台被攻陷告终.一个半世纪后再回首这场大沽口之战,清军的表现究竟有何得失?  相似文献   

2.
1894年8月,日本凭借着明治维新后发展起来的军事实力,悍然发动了蓄谋已久的大规模侵华战争。这一年是中国农历的甲午年,故史称甲午战争。在这次战争中,腐败无能的清政府不仅蒙受了败战的屈辱,而且与日本签定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  相似文献   

3.
张震 《军事史林》2023,(7):53-61
<正>北宋仁宗朝宝元元年(1038年),北宋西北部的党项政权首领李元昊称帝,去宋封号,建国号为“大夏”,史称“西夏”。宋仁宗宝元二年(1039年),李元昊试图让北宋承认他们的独立地位,这一要求被北宋所拒绝,于是第一次宋夏战争爆发。西夏开始进攻宋朝陕西地区,在三川口之战、好水川之战和定川寨之战中接连战胜了宋军。学界对宋败夏胜的原因进行了广泛的讨论和研究,  相似文献   

4.
1948年11月初,六十余万的刘邓和陈粟大军和刘峙、杜章明指挥的八十多万国民党军队,在东起海州,西止商邱,北及临城,南达淮河地区进行战略决战,至次年元月上旬,历时六十五天,全歼国民党精锐部队五十五万五千人,使国民党丧失了大兵团作战的能力,并为迫使蒋介石通电下野和解放南京上海奠定了基础。淮海战役(国民党称谓徐蚌会战)与牧野之战、昆阳之战、官渡之战、赤壁之战。泥水之战同属以少胜多战役。战争是敌对双方优生劣败的残酷竞争,事后复盘,不难发现股有所长,败有其短。有关该战役解放军所以取胜的研究已相当周全。但也须从…  相似文献   

5.
1857年12月,英、法帝国主义借口亚罗号商船事件和马赖神甫事件,联合派出侵略军攻陷我广州,揭开了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序幕。1858年5月20日,英法联军的舰队在俄、美帝国主义的支持下,北犯天津,迫使清政府签订了《天津条约》和《中俄瑷珲条约》。1859年,英法美等国借口“换约”,于6月23日由英法集中舰船30余艘,兵力2,000余人,驶至大沽口外海面,对清政府进行武力要挟。驻守大沽口的清军直隶提督史荣椿和大沽协副将龙  相似文献   

6.
西藏人民的第二次抗英战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贵 《军事历史》2003,(3):60-64
1904年(清光绪三十年)是藏历木龙年,西藏人民称该年第二次抗击英军入侵之战为“木龙年之战”。这次抗英,较之1888年(土鼠年)的抗英战争规模更大,斗争更加惨烈,战争结果对全国,特别是西藏地区的政治、经济等各方面的影响也更大。一、战争起因1888年西藏人民第一次抗英战争失败后,清廷被迫与英国于1890年签订将锡金断送给英印的《加尔各答条约》,没有征求过十三世达赖和噶厦(西藏地方政府)的意见,因而达赖、噶厦和西藏人民普遍反对这一强加给他们的不平等条约。锡金(原本属于西藏的藩属)的沦丧和英国对西藏的虎视眈眈,引起西藏人民的极大愤慨…  相似文献   

7.
本文讨论的是发生在1860年的大沽之战,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阐述了此战的战前准备;第二部分详述了战争经过;第三部分分析了清军失败的原因。这些原因主要有:清政府“顺内”而后才能“安外”的战略;北塘撤防,将防线侧后暴露;“夷兵不利陆战”的观念;武器装备的落后。此战还告诉我们,落后就要挨打。  相似文献   

8.
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十三世达赖喇嘛亲政,以其为首的西藏地方政府拒不执行光绪十六年《中英会议藏印条约》、十九年《中英会议藏印续约》之规定,英印政府单方面进行的藏哲勘界无功而返。藉此,英印政府出兵侵藏,西藏地方的第二次抗英战争亦即爆发。由于藏军武器拙劣、缺乏现代战争经验等诸多因素,终至失败。光绪三十年(1904年)六月,英军抵达拉萨,西藏地方代表在英方荣赫鹏的威逼下私签侵犯中国领土主权的《拉萨条约》。  相似文献   

9.
吕福春 《华北民兵》2013,(12):13-13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这是习主席向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发出的伟大动员令,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保证和路径,是实现中国梦、强军梦的坚强柱石,也是历史所鉴、时代所需、人民所盼。在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屈辱史上,1842年的《南京条约》、1858年的《天津条约》、1860年的《北京条约》和1901年的《辛丑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几乎都与渤海湾畔的大沽炮台相关。大沽地区  相似文献   

10.
登陆作战,是军队对据守海岛、海岸之敌的渡海进攻作战行动,亦称两栖作战。早在公元前15世纪,埃及法老吐特摩斯三世就对叙利亚进行过多次渡海进攻。中国春秋时期(公元前485年)的吴伐齐战争中,也曾进行登陆作战。此后,登陆作战随着军队技术装备的发展,以及人们对其认识水平的提高而不断发展。高技术条件下,登陆作战仍然是一种极其重要的作战样式。事与愿违———达达尼尔海峡登陆战役达达尼尔海峡登陆战役,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规模最大的一次陆海军联合作战行动。英法联军为控制达达尼尔海峡和博斯普鲁斯海峡,占领土耳其首都君…  相似文献   

11.
中法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个重要的历史事件,也是中法和中越关系史上的一次重要事件。这次战争由于传统上“法国不胜而胜,中国不败而败”的历史评价而广受史学界的关注和争论。但是,与中国近代史上其他几次战争的研究相比,对这场战争的研究还比较薄弱,而且受特定历史因素的影响,研究工作还时起时落。改革开放30年来,史学界对这场战争的研究有了长足的进步。本文对此作一简要述评。  相似文献   

12.
王栋 《军事文摘》2023,(9):66-70
<正>13世纪的蒙古铁骑曾纵横欧亚大陆,被西方惊呼为“上帝之鞭”。时至清朝末年,蒙古亲王僧格林沁登上历史舞台,一度在第二次大沽口之战击败英法联军,为清廷承担起了抗击西方侵略的重任。但在之后的八里桥一战中,面对英法联军先进的武器与战法,僧格林沁引以为荣的蒙古骑兵全军覆没,向当时的中国宣告了传统骑兵时代的彻底结束,也为西方“上帝之鞭”的历史想象拉下了帷幕。  相似文献   

13.
<正>2001年美国防部呈交国会的报告《网络中心战》中,首次在军事上引入认知域概念,明确强调“认知域决定着很多战斗和战争的胜负”。随着战争实践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美认知战实现从“量”到“质”的跃升,2020年3月,位于美国的北约盟军转型司令部推出“作战2040:北约在未来将如何竞争”认知战项目,全面展示美国对认知战概念、目标、手段、  相似文献   

14.
朝鲜战争爆发后,在台海两岸军事政治斗争中逐步形成的"外岛"问题,是整个台湾问题的重要组成部分.中、美、台三方从各自的战略利益出发,对"外岛"问题始终抱有不同的立场和政策.自杜鲁门政府到艾森豪威尔政府,美国逐步形成对"外岛"的基本政策即把台湾和澎湖列岛纳入美国在远东的防御体系,采取一切必要措施,防卫台澎不落入红色中国手中;美国对防卫"外岛"不向蒋介石政府做任何承诺,除非中共军队对"外岛"进攻的同时也对台澎发动攻击,或者对"外岛"的攻击是进攻台澎的前奏,否则,美军不介入保卫"外岛"的战争.同时,美国又刻意保持"外岛"政策的灵活性和模糊性.蒋介石当局着眼于"反共复国"的基本政策,视"外岛"为生命线,竭力坚持以重兵保卫"外岛",要求美国承诺协防任务、美军直接参与防卫"外岛"的军事行动.第一次台海危机期间,在应对人民解放军炮击金门之战、美英策动新西兰在联合国提出"海峡停火案"、美台《共同防御条约》磋商与交涉、美国策划蒋军撤出大陈岛,以及对于金门和马祖两岛守与撤决策的争论等等,美台双方之间无不贯穿着上述各自的政策意图,同时也始终受到西方两大阵营冷战格局和台海两岸战略态势的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15.
声音     
《环球军事》2010,(1):5-5
“我们已经得知美俄两国总统就尽早缔结削减核武器条约所作出的承诺……美俄拥有世界上95%的核武器,俄美削减战略武器是全球裁减军备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鼓励美国与俄罗斯快速完成谈判。这(美俄签署新条约)将是裁减军备事业的一大成就。” ——法国外交部2009年12月7日敦促美国与俄罗斯尽快就削减战略武器达成新条约。  相似文献   

16.
白江鏖兵──中日第一战樊文礼在中日关系史上,中日两国所发生的第一次战事当推唐朝初年的“白江之战”。白江,亦称白江村,系朝鲜半岛上的熊津江(今韩国锦江)入海处形成的一条支流。白江之战是中日两国为向朝鲜扩张势力而进行的一场争夺战。唐朝初年,朝鲜半岛处于高...  相似文献   

17.
中国自有战争以来,经历了大小数千次战争。就陆战而言,这些战争大体上可分为野战和城邑战两种。城邑战是古代战争的基本作战形式之一,在古代战争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因此,研究中国古代城邑战的起源、发展和特点,不仅是研究古代战争史的重要内容,而且对探讨现代条件的城市作战也有借鉴意义。一、中国古代城邑战溯源一切军事行动的萌芽,都产生于战争这块土壤中。中国古代的城邑战也是伴随着战争的产生而出  相似文献   

18.
张学成 《环球军事》2014,(3):110-112
拿破仑曾经说过,在战争中,最重要的事情莫过于统一指挥。然而,利尼之战法军没有取得完胜的原因,也就在于此。其结果恰恰为两天后兵败滑铁卢埋下了伏笔。  相似文献   

19.
皇太极(1592──1643),满族,姓爱新觉罗,清太祖努尔哈赤第八子,清朝的奠基人。他在跟随其父努尔哈赤百战创业时,就跃马弯弓,纵横驰骋,参加了萨尔济之战、辽沈之战、广宁之战、宁远之战、松锦之战,表现出杰出的军事才能。后金天命十一年(1626年),继汗位,天聪十年(1636年)即帝位,又统率八旗劲旅进攻宁锦、统一蒙古、东征朝鲜、迂回袭扰关内,最后同明王朝进行了松锦决战。实践表明,他不仅是一代封建帝王,也是“位杰出的军事家。现将其军事思想分述如下:(一)先征服弱小之敌,拆散敌人联盟,尔后集中力量攻强敌,统一天下…  相似文献   

20.
美台签订《共同防御条约》,我海防部队炮击“警告”,人民解放军三军联合渡海解放浙东岛屿朝鲜战争结束后,美国为了遏止中国的发展和共产主义运动,不断加强从南朝鲜、日本、台湾到菲律宾“防御”链。1953年2月,艾森豪戚尔抛出了所谓“放蒋出笼”政策,决定不再限制中华民国武装部队对大陆的行动。1953年11月8~12日,美国副总统尼克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