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们平时看到的子弹头多数就一种颜色,但实际上,子弹的颜色有许多种,如绿色、红色、黑色和白色等。这是为什么呢?原来子弹的种类很多,用途也各不相同,为了在战斗中便于区别辨认,制造者便在弹头的尖端涂上各种不同的颜色。  相似文献   

2.
碳纤维弹头     
碳纤维弹头在新武器中,有一些已经实际使用,碳纤维弹头就是其中之一。据说海湾战争的“沙漠风暴”作战开始后,从游弋在红海和波斯湾的美国作战舰艇上向伊拉克发射的“战斧”式导弹的多数都是碳纤维弹头。这些导弹集中射向巴格达周围的7个发电厂和变电、送电设施。当导...  相似文献   

3.
连鲁军 《宁夏科技》2001,(10):29-29
弹头是导弹的战斗部,也是最关键的部分之一。随着作战的需要及现代技术的发展,导弹弹头的品种不断增多,性能不断提高。目前,已经问世和即将问世的弹头主要有以下几种:  相似文献   

4.
枪弹杀伤力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下的结果。一是弹尖活力,即弹头作用于目标时的功能。五六式7.62毫米枪弹弹头飞行到100米距离上的动能为每平方厘米1"公斤,到1000米为每平方厘米24公斤;即  相似文献   

5.
本文研究绕纵轴旋转的弹头飞行时的动态特性,第一部分利用简化的运动方程,研究了当旋转速度与迎角振荡频率相等时,静安定的弹头和静不安定的弹头的稳定性问题,第二部分利用线性化方法,对弹头重心偏移轴线时所引起的滚动共振问题进行了研究,并给出旋转角速度与发生滚动共振现象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根据目前反导雷达使用宽带信号对目标进行一维成像,检测目标几何特征的特点,从弹道导弹(BM)弹头雷达一维像(HRRP)特征出发,参照宽带线性调频雷达成像原理,讨论了对BM弹头HRRP可采取的几种电子干扰措施,包括对BM弹头HRRP的模拟和遮盖,给出了模拟BM弹头HRRP时所需生成的各信号特征,分析了每种遮盖干扰信号的功率利用情况,最后分析了每种干扰措施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7.
对子母式穿甲弹子弹的发射过程进行详细的分析,得出了子弹长度与子弹飞离母弹速度的关系、子弹长度与火药燃烧率的关系、子弹长度与母弹弹头部发射孔内最大压力的关系以及子弹的长度与子弹发射所需时间的关系,为子母式穿甲弹设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8.
针对弹头再入运动的特点,建立了旋转圆球地球模型下弹道导弹弹头再入运动的简化方程,通过将大气密度、地球引力和弹道倾角分层计算,同时结合气动阻力系数的两种解析计算模型,推导出了计算弹头再入参数的解析解。仿真计算结果表明,解析解非常接近数值解,能够较真实的反映弹头再入运动的客观情况。  相似文献   

9.
弹头变质心机动控制是通过移动弹头的质心位置,利用气动配平力矩改变弹头的飞行姿态和攻角,从而可实现弹头机动控制.在给出变质心弹头的动力学方程的基础上,通过对该动力学方程进行简化和线性化,推导出变质心弹头关于攻角和侧滑角的传递函数,在加入舵机伺服系统后,分析变质心伺服系统的性能对弹头跟踪精度和弹道命中精度的影响,最终确定变质心执行机构的动态性能参数并为今后变质心执行机构的设计提供必要的参考.  相似文献   

10.
在推导变质心弹头动力学方程的基础上,对该动力学方程进行简化和线性化,得到了变质心弹头自动驾驶仪的方程,当输入不同程序控制指令后,可以仿真出变质心弹头不同的飞行弹道以及弹头的机动范围,进而得出变质心弹头纵平面内可机动飞行的范围与所需控制指令频率及幅值大小之间的关系.对于变质心弹头纵平面内机动控制程序的工程设计提供了必要的理论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狙击手在几千米外就能击中目标,而且百发百中,这可能会被认为是“天方夜谭”,但美国空军正在研制的“灵巧子弹”一旦问世,则会令其变为现实。这种由枪管发射的自适应子弹,是通过以下两种装置控制其发射的。一是压电陶瓷制动器。这种装置结构十分简单,弹头通过球窝连结与弹体相接,并且由一圈压电陶瓷棒来固定。在施加电压时,由于压电效应子弹一侧的某个压电陶瓷棒变长,同时另一侧相对应的压电陶瓷棒变短,这样就可使弹头产生飞行偏角,从而控制弹头的飞行方向。实验证明,这种制动器用在子弹上十分理想,因  相似文献   

12.
欧洲导弹公司在86年的Farnborough展览会上公开了“霍特”反坦克导弹的新式”多功能弹头”。这种弹头是为满足军方的要求:用“霍特”导弹对付装甲车、没有伪装的战勤人员、各种设施、基地、登陆艇等各种目标而研制的。可杀伤战勤人员、摧毁车辆的这种新式弹头使部队能够在地面利用战斗中的直接支援,而不需借助难以机动且安装费用高的火炮,尤其是在地形不利的情况下。实际上,这是英国部队在1982年的英阿战争中,为了摆脱或者说压制阿根庭部队强大的防御,把“米兰”当作作战轻型高炮使用的经验教训之一。  相似文献   

13.
弹头目标识别是弹道导弹防御系统中最为关键的技术之一。将多输入多输出(MIMO)雷达技术和微多普勒特征分析技术引入弹道中段目标识别,可有效克服弹头隐身技术和有源干扰技术等对识别带来的困难,提高识别精度。建立了MIMO雷达中弹头目标的微动模型,给出了弹头自旋、锥旋和进动引起的微多普勒效应的参数化表达,并通过对仿真回波数据进行时频分析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为弹头目标的准确识别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本文研究不对称再入弹头滚动共振特性。将运动方程、建立在不随弹头慢旋的坐标系上,利用线性化方法进行近似研究。研究了不对称弹头由于慢旋对滚动共振的影响,给出避免发生滚动共振的慢旋角速度公式,并研究了当慢旋角速度较小时,慢旋引起的可能发生持续滚动共振区域的变化。  相似文献   

15.
近期有消息报道,美国将对核武器计划做出重大调整,目前正在进行“可靠替换弹头”(Reliable Replacement Warhead,RRW)计划的可行性研究。美国国会研究部已于去年7月向国会提交了《核武器:可靠替换弹头计划》的研究报告,对该计划做了全面介绍。  相似文献   

16.
为了提高多传感器弹头目标综合识别能力,提出了一种改进的证据合成规则。通过证据可靠性的AHP评估与分析,计算出证据的权重系数。并通过证据间的夹角余弦计算证据的可信度,得到证据的一致性偏差。根据证据的权重系数及一致性偏差计算其冲突概率分配系数。基于冲突概率的全局分配对多传感器的识别证据进行融合。实例分析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降低弹头目标决策层融合识别的风险,提高弹头目标综合识别的鲁棒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17.
建立了双滑块机构下的高旋弹头动力学分析模型,对气动力矩变化和惯量张量变化给外弹道参数带来的影响进行了仿真研究,结果表明:双滑块机构对弹道三维方向的改变均有效果,同时弹头飞行攻角也是逐渐减小,因此系统的稳定性也是可以得到保证的,这就为后续的闭环控制提供了必要的保证.  相似文献   

18.
战争轶闻     
藏了35年的弹头竟自行钻出浙江绍兴计市酿酒公司职工施伯庆,1954年在部队服役时,因枪走火子弹射人右肩胛。医生见右肩胛前后各有一个洞,误以为子弹已穿出体外。不久施转业回乡。实际上子弹仍在体内。去年9月,他沉得伤疤内有一硬物,不久竟钻出一颗长达2厘米的子弹头。王平才  相似文献   

19.
再入弹头超高速再人大气层是典型的非线性过程,并且再人过程存在扰动。针对系统的扰动,采用时变的弹道系数模型,针对弹头再入过程的非线性,建立了基于不敏卡尔曼滤波平滑法来提取弹道系数的模型,与不敏卡尔曼滤波法相比,改善了再入段目标弹道系数的提取精度。  相似文献   

20.
为应对高超声速滑翔弹头的威胁,提出了高低轨红外卫星组网的预警探测方法和动能弹高抛增程拦截方案,基于典型滑翔弹头和THAAD拦截弹的性能参数建立了攻防双方的动力学模型,分别运用STK软件和Matlab软件对预警过程和拦截过程进行了仿真研究,仿真结果表明,高低轨红外卫星组网能够对目标实现较好的双星覆盖,高抛增程拦截方案对高超声速滑翔弹头的有效防御范围较大,拦截窗口比较充裕,拦截器的中制导变轨修正能力较强,末制导过载也处于合理的范围之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