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陈阵 《政工学刊》2018,(10):13-15
坚持聚焦备战打仗,全面提高军队党的建设质量,是习主席在中央军委党的建设会议上提出的重要思想。坚决贯彻落实这一重要思想,必须坚持把战斗队思想渗透到党建工作的方方面面,强化备战打仗的政治自觉,扎实提高各级党组织思战谋战练战的能力素质,加强党组织建设补齐部队练兵备战的短板弱项,始终把战斗力标准作为衡量军队党建工作质量的根本标尺,真正立起备战打仗的鲜明导向。  相似文献   

2.
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强调指出,要牢记能打仗、打胜仗是强军之要,必须按照打仗的标准搞建设抓准备,确保我军始终能够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这是对人民军队有效履行使命的根本要求,也是新时期民兵建设的根本遵循。中国民兵自诞生之日起,就一直作为军队的得力助手和强大后备力量,  相似文献   

3.
岳胜军 《国防》2013,(6):68-69
《史记·司马穰苴列传第四》中载:“将受命之日则忘其家,临军约束则忘其亲,援袍鼓之急则忘其身。”兵不思战,国之大难。军人生来为打赢,钻研打仗、运筹打仗、准备打仗、指挥和参加打仗,是军人存在的价值所在和根本职责使命所系。对军人来讲,维护和平的最好方式,就是准备战争,做到随时随地可以从容应战、断然出战、以战制战。树立献身打赢的心态。战场打不赢,一切等于零。对于军队而言,没有和平状态,只有战争和准备战争状态。革命战争年代,我军官兵在政治信仰的引领感召下,每临战事主动请缨、慷慨赴死,以“死了我一个,还有后来人”的牺牲精神和“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的爱国情怀,演绎了一曲曲激情如火、忠诚如磐、大爱如山的英雄壮歌。  相似文献   

4.
陈治均 《政工学刊》2013,(11):48-48
一、从认知上诠释,强化生来为战的天职意识。生来为战的天职意识指官兵把练兵习武、当兵打仗当作军人应尽的义务,从而自觉履行军人职责的使命意识。军人打仗就像工人做工、农民种地一样天经地义,这是官兵对军人的角色认同和职业认可。一支军队如果缺乏生来为战的天职意识,必然会为此付出沉重代价。甲午海战,北洋水师虽装备先进,但军人无心打仗,必然导致全军覆没。解放战争,凭借着决战决胜战斗意识,我军用小米加步枪战胜了国民党的面包加大炮。  相似文献   

5.
四海春潮涌,正是练兵时。在犁波耕浪追逐强军梦的航程上,习主席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似战鼓催征,如号角激扬。军队是为打仗而存在的,练兵就是为了打仗。而战斗力始终是军队兴衰成败的决定性因素。习主席多次强调,必须牢固树立战斗力这个唯一的根本的标准,坚持一切建设和工作向打仗聚焦用劲,确保部队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从军队的根本职能来说,“打仗”应该不是问题,问题在于有没有把“真打”放在脑子里。  相似文献   

6.
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考察广州战区时强调指出:“能打仗、打胜仗是强军之要,必须按照打仗的标准搞建设抓准备,确保我军始终能够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民兵队伍作为重要的国防战略力量,既是军队的组成部分,又是服务地方的骨干力量,必须在思想作风、工作思路和建设标准上加快转变。反观当前民兵队伍建设现状,对照能打仗、打胜仗要求,差距还很大,必须建设打仗型后备武装力量。  相似文献   

7.
担当,是全面深入贯彻军委主席负责制的实践落点和具体体现。军队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领导干部,身居要位、肩负要责,是贯彻军委主席负责制的"关键少数"和"中坚力量",必须在担当作为上躬身践行,发挥关键引领作用。要聚焦打仗主业,在提高胜战能力中践行担当。习主席指出:军队是要打仗的,军人的主要担当就是要能打仗、打胜仗。领导干部贯彻军委主席负责制,首先要牢记第一身份是指挥员,第一责任是打仗,在备战打仗上挑重担、当先锋。  相似文献   

8.
随着军队政策制度改革和部队练兵备战纵深推进,各级干部面临的风险考验更加直接严峻。为此,各级干部要清醒看待形势、主动担当作为,围绕“四力”,突出思战、谋战、务战、研战,以奋发昂扬的练兵热情投身备战打仗。  相似文献   

9.
未来的信息化联合作战既是军队实力的对抗,更是一个国家国防动员能力的较量,只有真正把国防动员各个环节工作走深走实,才能克服麻痹思想、矫正认识偏差、祛除战训陋习,聚焦备战打仗提升国防动员质量效益。  相似文献   

10.
军队各级领导干部作为部队的中坚力量,最重要的职责就是领兵打仗、带兵打仗,就是要天天想打仗、谋打仗、练打仗,自觉做到头脑清醒、常思打仗之责,真抓实备、常谋打赢之策,精武强能、常练打赢本领。一、要居安思危,时时刻刻"想打仗"。领导干部要深刻认识领兵打仗、带兵打仗的极端重要性,带头确立打赢第一的思想,切实筑牢真打实备、务期必成的思想根基。  相似文献   

11.
习主席对备战打仗看得最重、关切最多、忧思最深、叩问最切,多次就备战打仗问题作出重要指示和重要论述。深入贯彻习近平强军思想,让习主席关于备战打仗重要论述在部队落地生根,必须加强对备战打仗的思想引领,使一切工作向能打仗、打胜仗聚焦。一、加强备战打仗的思想引领是我军克敌制胜的特有优势我们这支军队是中国共产党绝对领导下的人民军队,90多年的革命实践充分证明,"革命单搞军事不行""单有军队,单会打仗是不行的",必须以先进的思想引领备战打仗以及军队各项建设,这是我军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克敌制胜的特有优势。  相似文献   

12.
习近平同志指出,能打仗、打胜仗是强军之要,必须按照打仗的标准搞建设抓准备,确保我军始终能够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习主席还多次强调,无论什么时候,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战斗精神千万不能丢,要继承和发扬我军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和英勇顽强的战斗作风,时刻准备为祖国和人民去战斗。贯彻落实习主席重要指示,必须按照能打仗、打胜仗的要求强化战斗精神,把激发官兵"敢打仗"意识作为实现能打仗、打胜仗这一目标的首要任务。  相似文献   

13.
习主席明确提出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反复强调能打仗、打胜仗是强军之要。军队领导干部担负着平时领导建设、战时领军打仗的重大责任,必须始终牢记强军目标,带头提高“能打仗、打胜仗”的能力素质,带出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的过硬部队。  相似文献   

14.
蒋先和 《国防》2014,(2):35-36
中央军委习近平主席强调指出,加强军队党的建设,必须始终坚持以能打仗打胜仗为根本着眼点。党委机关是部队的大脑、指挥中枢,必须铸牢打仗思想、提高打仗能力、树立打仗导向,切实肩负起当兵打仗、带兵打仗、练兵打仗的历史重任。  相似文献   

15.
郑黎 《国防》2014,(2):49-50
"能打仗、打胜仗",是党中央、中央军委和习主席对部队建设提出的重大战略要求,是军队使命职责和根本价值所在。预备役部队是我国国防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现役部队一样随时要准备打仗和遂行多样化军事任务,必须紧紧围绕"能打仗、打胜仗"强军目标建设部队,把"能打仗、打胜仗"作为牵引部队建设的"龙头",作为衡量部队建设成效的重要指标,不断提高"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的本领。  相似文献   

16.
聚焦中心、服务打赢是政治工作的重要职能使命。做好政治工作,必须围绕能打仗、打胜仗这一强军之要凝神聚力、扎实推进,充分发挥政治工作聚焦中心、服务中心、保证中心的功能作用,确保部队能够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  相似文献   

17.
<正>军队是为打仗而存在的,战场打不赢,一切等于零。目前,我军技术密集程度不断提高,网络信息技术等军事领域的发展急需高素质、专业化人才补充到军事人力资源群体。文职人员作为军事人力资源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较强的技术优势,是军队战斗力链条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必将向战而行、向战而强。应充分发挥文职人员对强军事业的支撑作用,聚天下英才而用之,激发文职人员这支队伍的积极性、创造性,提高备战打仗的人才供给能力和水平,推动形成军事人才大格局。一、充分认清根本属性,立起文职人员为战保战的鲜明导向文职岗位也是战位。文职人员是新时代军队这个战斗团队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科研攻关、装备管理、军事教学、医疗保障和作战勤务等职责使命,与指挥、战斗等群体互为依托和支撑。充分发挥文职人员技术优势为战保战,符合现代战争发展要求,是大势所趋。这是姓军为战特殊身份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8.
军队是要随时准备打仗的,核心军事能力说到底就是打仗能力。习主席明确要求,"要从军委做起,做到懂打仗、善谋略、会指挥,一级抓一级、一级带一级,把备战打仗的指挥棒立起来,把备战打仗工作严起来"。师旅团党委班子作为部队建设的领头雁和主心骨,必须把领兵打仗作为第一要务,坚持心思向打仗聚焦、工作向打仗聚力、力量向打仗聚合,不断提高自身核心军事能力,以模范行动带出能打仗、打胜仗的过硬部队。  相似文献   

19.
军队因战争而存在,打得赢才是硬道理。《党委工作条例》提出各级党委要增强"四个本领",其中的一条就是"领导军事斗争准备、带领部队完成信息化条件下作战任务的本领"。加强党委班子能力建设,必须把提高带领部队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能力作为根本目标和检验标准,围绕中心建班子,围绕中心强班子。一、能打仗的前提是想打仗。提高党委班子领军打仗能力,既难在  相似文献   

20.
杨博  兰军 《政工学刊》2023,(9):56-58
<正>习主席强调,全军要增强危机意识、使命意识,以解决突出问题为突破口,把练兵备战工作抓得实而又实。对于保障部队而言,面对统帅的胜战之问、价值叩问、本领拷问,针对备战掣肘、实战沟壑、胜战壁垒,党委唯有久久为功、聚力纠治,用打仗的视角廓清建设指向、明晰破解路径,既要打好一次挖根除弊的“攻坚仗”,更要规划一场转型重塑的“持久战”,全面提高服务主战能力水平,方能履行好新时代保障打赢的使命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