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李洪程 《国防》2006,(6):41-43
第五次全国人民防空会议期间,胡锦涛在接见与会代表时强调,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正确认识和处理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关系,努力开创国防动员事业和人民防空事业发展的新局面。胡主席的重要指示是新世纪新阶段人民防空事业的战略指南。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推进人防建设又快又好地发展,对提高军事斗争准备质量、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具有重大意义。一、要牢固确立科学发展观在人防建设中的指导地位科学发展观既是统领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根本指针,也是我们人防建设的重要指导方针。人防是…  相似文献   

2.
王克斌 《国防》2012,(1):50-52
胡锦涛主席关于"以推动国防和军队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战斗力生成模式为主线"的重大战略思想,明确了国防和军队建设的总纲和必由之路。加快转变人防建设发展方式,就是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根据我国基本国情和人防建设发展阶段性特征,着力解决制约人防建设科学发展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具体来说,就是要着力推进"六个转变":一是把军事斗争人防准备转变到信息化条件下防空袭斗争准备上来;二是把人防能力生成模式转变到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防护能力上来;三是把人防建设发展途径转变到与经济社会融合式发展上来;四是把人防管理方式转变到市场手段与宏观调控手段综合运用上来;五是把人防资产资源开发利用转变到产业化、集约化经营上来;六是把人防行政职能转变到更加注重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上来。就综合防护体系建设来讲,主要是实现以下五个转变:  相似文献   

3.
姚建立 《国防》2016,(12):70-71
随着人防建设转型升级进程的加快和人防体系能力建设标准的提高,人防训练演练的战略地位愈加凸显.抓好人防训练演练,是人防部门经常性的中心工作;是落实能打仗、打胜仗要求,提高防空袭实战能力的重要途径和抓手,必须高度重视,常抓不懈.  相似文献   

4.
陈康  夏芯 《国防》2013,(11):43-43
近年来,四川人民防空事业发展以"战时靠得住,平时用的上"为总要求,以"抢抓机遇、主动作为、重在建设"为指导,坚持将人防文化建设作为激励人、培养人、启发人、凝聚人的首要工作,通过加强人防文化建设促进了人防队伍整体素质和人防工作质量的提高。全省人防系统将人防文化作为一种态度、一种自觉和一种思维方式,通过不同方式持之以恒地予以强化:精心打造的人防文化宣传长廊,丰富了人防指挥所的功能,提升了干部职工的人防文化意识;  相似文献   

5.
赵琪 《国防》2013,(5):67-68
近年来,四川省绵阳市坚持以新时期军事斗争人防准备为牵引,深入贯彻主题主线战略思想,军政合力共同推进人防事业创新发展,实现了人防建设、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的互利共赢,为推动"两化"互动、建设绵阳"西部经济文化生态强市"作出了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6.
芾福成 《国防》2011,(6):47-49
人民防空是国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方面。如何使人民防空在未来战争中,承担起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和国家经济建设成果的重任,是新时期人防建设的重要课题。各级军事机关和地方党委、政府,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在改革创新中不断提升人防建设水平。  相似文献   

7.
惠培法 《中国民兵》2010,(11):40-41
为提高城市防空抗毁能力,特别是做好重要经济目标防护工作,提高人防专业保障队伍的战斗力,山东省宁阳县人武部协同人防部门经常开展实战背景下的防护、救护、抢修演练。  相似文献   

8.
王贺文 《国防》2006,(4):50-51
贯彻落实第五次全国人防工作会议精神,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抓住机遇,开拓创新,不断提高人民防空的防护能力、快速反应能力和应急救援能力,实现人防向民防的转变,为军事斗  相似文献   

9.
华北大地春来早,人防队伍练兵忙。日前,北京军区召开人民防空工作会议,学习贯彻国务院、中央军委有关文件精神,总结部署工作,明确建设任务,交流工作经验,表彰先进典型,研讨重大现实问题,为新时期人防工作又好又快发展出谋划策。军区房峰辉司令员、符廷贵政委出席会议并讲话,邱金凯副司令员总结部署工作。2007年,华北地区人防事业主动适应新形势、抓住新机遇、应对新挑战、实现新发展。各级人防部门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  相似文献   

10.
胡主席提出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建设伟大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我军的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必须要以科学发展观全面推进军队战斗力生成模式的根本转变.在军事思维上,必须实现由"要素分离"型向"体系融合"型主导转变;在训练理念上,必须实现由"消极安全"型向"实战任务"型转变;在系统建设上,必须实现由"条块分割"型向"综合集成"型转变;在军事实践上,必须实现由"经验归纳"型向"虚拟实践"型转变;在管理控制上,必须实现由"粗放低能"型向"和谐高效"型转变.  相似文献   

11.
人防发展的根本出路在改革。在依法治国的新形势下,只有紧紧围绕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防空法》,进行全方位、多层次、大力度的人防改革,人防建设才能健康发展。我认为,深化人防改革,当前要着重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搞好人防的配套建设 搞好人防的配套建设,必须以《人防法》和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为指导,以城市防空袭预案为依据,本着“抓好重点,打好基础,着眼发展,协调配套”的原则,立足当地实际,对人防指挥通信、人口疏散,疏散地域建设、人防工程建设、人防专业队伍建设、人防工程的开  相似文献   

12.
张世杰  王会敏 《国防》2010,(6):59-60
推进防空防灾一体化建设,充分发挥人民防空资源优势,参与政府救援行动,服务政府应急管理,是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从国家战略全局出发明确的人防工作改革发展方向,是人民防空利国利民社会公益属性的具体体现,是促进人防向民防转变的有益尝试,是人防部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步骤。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北京某陆军预备役高射炮兵师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主题主线重大战略思想,紧紧围绕卫戍区"三个特别"和争创全军预备役"窗口"部队的建设目标,以参加首都联合防空军事斗争准备为龙头,抓基础求质量,抓现役带预任,抓重点强能力,大力加强信息化条件下实战化训练,积极探索军民融合式发展有效途径,部队遂行核心军事任务能力和非战争军事任务能力不断提升  相似文献   

14.
王建阳  龚雷  孙学栋 《国防》2014,(7):39-40
正能打胜仗是习主席强军思想的核心内容,明确了国防和军队建设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新形势下,国防动员必须聚焦能打胜仗新要求,牢固树立随时准备打仗、随时准备动员的思想,紧紧围绕所担负的使命任务,以实战的思维解决问题、以实战的标准深化准备、以实战的姿态推动建设,确保形成"战时能应战、急时能应急"的国防动员能力,为实现"强国梦""强军梦"提供坚实基础和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15.
王洪义  张硕  于永兴 《国防》2013,(5):19-20
人防作为国防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方面,必须深入贯彻军民融合式发展战略,着力在人防建设融合发展上谋求突破,走融合发展之路。一、着眼适应"两场"变革,强化融合发展意识当前,国家建设正在从计划经济为主向市场经济为主转变,战争形态向以信息化条件下精确打击为主演  相似文献   

16.
霸州市地处河北省冀中平原东部,位于京、津、保三角地带,京九铁路、津霸联络线、保津高速公路及106、112国道贯境而过,在市区形成"双黄金"十字交叉,交通十分便捷,是"大北京经济圈南部经济支撑点"。近年来,霸州市人防办在霸州市委、市政府、人武部、上级人防部门和霸州市建设局的正确领导下,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加快建立完善的县级人民防空体系目标,开拓进取,真抓实干,在全省县级人防中率先修建了人防应急指挥中心,防空警报器数量也跃居全省县级人防前列,  相似文献   

17.
霸州市地处河北省冀中平原东部,位于京、津、保三角地带,京九铁路、津霸联络线、保津高速公路及106、112国道贯境而过,在市区形成"双黄金"十字交叉,交通十分便捷,是"大北京经济圈南部经济支撑点"。近年来,霸州市人防办在霸州市委、市政府、人武部、上级人防部门和霸州市建设局的正确领导下,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加快建立完善的县级人民防空体系目标,开拓进取,真抓实干,在全省县级人防中率先修建了人防应急指挥中心,防空警报器数量也跃居全省县级人防前列,  相似文献   

18.
李百鸿 《国防》2011,(10):56-57
在第六次全国人民防空会议上,温家宝总理指出,人防建设要与经济社会融合发展,这是新时期人防建设发展的正确方向和道路,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笔者认为,融合发展,融合是前提,发展是关键。目前,影响和制约发展的主要矛盾是融合,只有做好融合工作,才能实现又好又快发展之目的。  相似文献   

19.
杜克明 《国防》2007,(6):15-16
未来信息化战争是体系与体系的对抗.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加强预备役部队建设,仅在国防后备力量领域搞局部调整是不够的,必须坚持以实战龙头为牵引,加强与现役部队的一体化建设,实现体系对接、功能互补,不断提高配合和保障现役部队打赢未来信息化战争的能力.  相似文献   

20.
实战化教学是军队院校培养"能打胜仗"军事人才的根本保证。实战化教学教员队伍建设是提高实战化教学质量的关键。针对当前军队院校部分教员的能力素质与实战化教学不相适应、教员队伍建设相对滞后的现象,分析了实战化教学的内涵特征,指出军队院校实战化教学对教员队伍能力素质的要求,剖析实战化教学教员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探讨提高实战化教学教员队伍建设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