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车瑞金 《国防》2008,(12):48-49
战时应战是国防动员建设的根本,平时应急是国防动员功能的拓展.构建国防动员应急管理体系,就是要进一步加强国防动员"平时服务、急时应急"功能建设,切实发挥好国防动员在应对自然灾害、恐怖袭击、重大疫情和社会治安等突发事件中的作用.笔者认为,构建国防动员应急管理体系应从六个方面抓起.  相似文献   

2.
路秀儒 《国防》2012,(9):29-30
进入新的世纪,世界新军事变革风起云涌,局部冲突和热点问题此起彼伏,世界和平与发展面临诸多挑战.中央军委胡锦涛主席洞察世界风云,总揽战略全局,深刻指出:必须增强全民国防观念,完善国防动员体系,加强国防动员建设.我们要紧紧围绕深入贯彻胡主席的重要指示,积极适应"战场"和"市场"的新趋势新要求,勇于改革创新,突出建设重点,提高建设质量,扎实做好国防动员准备.努力提高国防动员能力.  相似文献   

3.
马俊鹏 《国防》2008,(12):16-17
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要"增强全民国防观念,完善国防动员体系,加强国防动员建设,提高预备役部队和民兵建设质量."十七大这一要求,为我们在新的起点上加强国防动员建设提供了基本遵循,指明了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4.
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历来高度重视国防动员建设,党的三代领导核心和胡锦涛总书记都有一系列关于加强国防动员建设的重要论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胡锦涛总书记再次强调,要"完善国防动员体系,加强国防动员建设".  相似文献   

5.
"平时服务、急时应急、战时应战"是当前国防动员体制机制建设的一个新课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国防动员工作的复杂性以及信息化战争和我国所面临的多种安全威胁,决定了加强国防动员应急应战一体化建设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邓新生 《国防》2016,(9):24-26
当前,随着军队改革的不断深入,国防动员由过去的"条块分割"时代走向了"整体建设"之路.面对形势、职能、使命、要求的变化,加强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必须牢固确立改革强军思想,积极适应新形势,研究新情况,探索新特点,把握新规律,坚持"五个当好"和"四铁"要求,推进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7.
武晋宁  薛克风 《国防》2001,(1):17-18
国防动员规范化建设是个新课题,没有现成的经验和固定的模式,上级也没有明确的具体规定.近年来,浙江省永嘉县国防动员委员会积极探索国防动员规范化之路.他们针对当前国防动员工作中存在的职责分工不明、组织协调不力、工作队伍素质不高、基础设施滞后、动员潜力掌握不准等问题,创造性地提出和实践了"五个一"的建设标准.  相似文献   

8.
李志刚 《国防》2012,(7):43-44
一、强化抓好国防动员建设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国防动员建设是党和国家一项全局性、基础性的工作.必须按照"军队提需求、国动委搞协调、政府抓落实"的职能定位,不断强化党委领导、政府主导、国动委协调统筹的认识,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推进国防动员建设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9.
杜家毫 《国防》2014,(1):9-12
正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的决议指出:要"健全国防动员体制机制,完善平时征用和战时动员法规制度。"能打仗、支援保障打胜仗是国防动员建设的核心要求。从健全完善体制机制入手调整加强国防动员建设,是实现这一核心要求的前提和基础。我国现行国防动员体制机制还存在动员体制不健全、机制不完善、制度不规范、运行不顺畅等问题,影响和制约着国防动员建设发展,新形势下必须按照能打仗支援保障打胜仗的标准要求调整加强国防动员体制机制建设。  相似文献   

10.
王送军  杨光强 《国防》2012,(9):37-38
国防动员潜力统计调查是国防动员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其对准确掌握国防动员潜力数量质量及分布状况,实现战争潜力向战争实力的有效转化、辅助平时国防动员建设决策具有重要意义.当前,在国防动员潜力统计调查中存在潜力调查难组织、潜力数据难核准、潜力调查难实施、潜力数据难管理等实际问题,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军事斗争国防动员准备的落实.为此,应依据《国防动员法》和国务院、中央军委印发的《国防动员潜力统计调查规定》,着眼提高国防动员潜力统计调查质量效益,在着力解决国防动员潜力调查"四难"问题上下功夫,切实摸清国防动员潜力底数,增强平时准备的针对性和战时动员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张誉进 《国防》2007,(9):6-8
加强国防动员信息化建设,是提高国防动员建设质量的客观要求,也是保障打赢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的迫切需要.必须紧跟时代步伐,抓住国防动员信息化建设的重点环节,充分借助地方信息人才、先进技术和科技资源优势,通过统筹规划、系统整合和科学实践,加快国防动员信息化建设进程,实现国防动员建设的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七大作出了"完善国防动员体系,加强国防动员建设,提高预备役部队和民兵建设质量"的战略部署,中央军委胡锦涛主席进一步指出, "要深化国防动员体制机制调整改革,提高后备力量建设质量,完善国防动员体系".  相似文献   

13.
面对特区蓬勃发展的经济强势,国防动员建设如何才能实现又好又快发展?近年来,广东省珠海市军地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适应"两场"和着眼"打赢"需要,不断深化对国防动员建设特点规律的认识,全面贯彻军民融合的战略思想,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新途径新方法,国防动员建设呈现整体推进、稳步发展的良好势头。  相似文献   

14.
高龙福  李国华 《国防》2008,(10):34-35
国防动员建设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国家各个方面,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相连。要保证国防动员建设卓有成效地开展,就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统筹抓好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防动员建设,推动经济社会和国防动员建设全面协调发展。要做到"三个统一"。一是统一计划部署。在制定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时,要充分考虑国防动员建设的需要,明确国防动员建设的目标、任务、步骤;在制定经济发展和宏观调控政策时,要有促进国防动员建设、落实军民兼容方针的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15.
施中苏 《国防》2008,(9):37-38
党的十七大指出,要"完善国防动员体系,加强国防动员建设,提高预备役部队和民兵建设质量"。所谓国防动员体系,是指国家和社会为应对战争或自然灾害威胁,建立起来的一整套相互联结、互为支撑的动员保障系统。完善的国防动员体系,不仅是一个国家或地区  相似文献   

16.
李建印 《国防》2013,(7):28-30
党的十八大描绘了富国强军的宏伟蓝图,对国防和军队建设作出了战略部署,明确指出"提高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质量"。这为新形势下加强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指明了方向。各级必须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准确把握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在新的起点上推进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创新发展。一、确立与强国梦相一致的国防梦  相似文献   

17.
杨金奎 《国防》2011,(1):42-44
新形势下国防动员职能使命的拓展,对国防动员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我们要紧紧围绕国防动员职能使命的需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统筹好国防动员系统直接参战力量与支援保障力量建设、提高核心军事能力与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能力、重点突破与全面发展的关系,积极推进国防动员职能转型、结构转型和技术转型,在改革创新中推动国防动员"双应"能力建设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18.
樊传文  项兴 《国防》2016,(6):17-20
国防和军队改革的深入推进,对国防动员实战化准备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搞好国防动员潜力建设,既是战时实施快速精确动员的有效保证,也是平时推动国防动员建设的基础工程.要坚持任务牵引,科学构建潜力建设目标体系;坚持信息主导,着力提高潜力建设整体效能;坚持综合施策,健全完善潜力建设制度机制,推动国防动员潜力建设有序开展.  相似文献   

19.
本刊讯:全国国防动员建设2011年度人物颁奖仪式,2012年1月16日在京举行。来自全国国防动员系统的10名个人当选"全国国防动员建设2011年度人物",32人获得"全国国防动员建设2011年度人物"提名奖。  相似文献   

20.
刘海峰  史小平 《国防》2007,(10):19-20
目前,国家虽然对军队和地方组织国防动员建设的基本职能进行了明确分工,提出了"军队提需求、国动委搞协调、政府抓落实"的总要求,但在国防动员建设实践中,仍然沿袭长期以来形成的以军队为主、地方为辅、上军下民的做法,这已成为现阶段制约国防动员建设深入发展的瓶颈问题,需要着眼有效履行新的使命任务,抓紧健全以政府为主导的国防动员建设体制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