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两年来,民主革命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战史研究十分活跃,许多问题的研究取得了重要进展,主要为:1、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军战史研究关于红军建设有作者著文对土地革命时期,中共军事领导机构的建立、党中央的兵役制度的设想、红军称谓的变化。军旗的样式。第一批条例的颁布、政治工作制度的确立、政治首长及机关称谓的改变、红军服饰的规定和实行的情况,以及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和十六字诀的形成等问题进行了考证分析,提出了一些新的见解。关于兵役制度,文章指出,中共在十年土地革命战争中,主要是实行志愿兵役制,并在实践中解决了相应…  相似文献   

2.
新中国成立以来五十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史、战史(以下简称为“军战史”)的研究,经历了一个发展、受挫、恢复、繁荣的过程,以下分三个阶段进行探讨。第一阶段:1949年10月──1966年5月这一阶段的军战史研究在民主革命时期研究的基础上有所发展。因为:首先,党和政府重视。毛泽东在新中国成立之初就提出,在新的历史时期要建设一支强大的国防军,必须重视研究和总结中国人民解放军历次革命战争经验①。1949年12月25日,中央人民政府人民军事委员会发出了全军编写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史、战史的指示。根据这一指示精神,在总参谋部的直接…  相似文献   

3.
1991年的《军事历史》较之前几年有很大改观,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选题的面有所扩大,不仅有以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史研究为主的近现代战争史,而且还有中国古代战争史;不仅有我国的军战史,而且有外国的军战史。其次,在加强军战史研究的同时,进一步扩大到对军事历史学自身规律的认识。军事历史是一门包括军事  相似文献   

4.
中共中央、中央军委一直对研究和编写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史战史高度重视,把它定位为军队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成立了高度权威的军战史领导机构,促进了人民解放军历史研究的繁荣发展。军战史研究工作者在整理、吸收、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出版了以《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史》、《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战史》、《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史》为代表的军战史奠基之作。展望未来,人民解放军历史研究重点将转向改革开放新时期军史,新的学术增长点将出现在交叉学科性质的专门史研究方面,普及性应用性的研究成果将得到更多的关注,宏大叙事和个案的精细化研究将呈比翼双飞之势,对外学术交流的深度和广度将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5.
研究军事历史离不开在军事舞台上扮演各种角色的人物。在我军军战史的研究中应该加强人物的研究,再现我军众多的将帅和领导人的思想、活动及其形象,作为培养军事人才的榜样,使更广泛的读者受到多方面的教育。当然,我军军战史作为军事科学的一个门类,有它自己的研究对象和领域,研究我军人物只是其中的—个方面,写人与写史不能划等号。但给人物研究以适当的地位,或者说把加强人物研究作为加深和拓宽我军军战史研究领域的重要问题来对待,  相似文献   

6.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是我军军事文化建设的萌芽阶段,在当时红军队伍成分复杂、环境恶劣以及“左”倾路线干扰等情况下,经过广大红军官兵的努力,军事文化建设仍然取得了卓越的成绩。文章从军事理论文化、军事制度文化、政治工作文化三个方面对这一时期红军军事文化建设的成果进行了总结,并探讨了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我军军事文化建设的特点规律。  相似文献   

7.
“建立数据库,用现代化手段研究军战史,是军战史研究手段的新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这是1993年8月20日。在军事科学院军事历史研究部举行的“我军战史基本情况数据库”评议会上,与会专家学者们的一致意见。应邀出席这次会议的,有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档案馆、中央党校、国防大学、人民大学等单位的部分专家和史学工作者。  相似文献   

8.
浴血反“围剿”烈火铸军魂——人民军队在土地革命战争中陈伙成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光辉历程,开始于土地革命战争时期。1927年至1937年的土地革命战争,是人民军队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为民族独立、社会进步和国家强盛而战斗的第一场...  相似文献   

9.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赤色邮政席杰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各革命根据地普遍创办了赤色邮政,担负苏区党政军民的信件、文件、包裹和报刊的传递任务。在当时条件下,它对于加强根据地的交通、发展邮电通信事业,辅助苏区的军事通信,起到了重要作用。1927年12月,毛泽东率...  相似文献   

10.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红军的优抚制度徐云鹏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红军之所以能够在严酷的斗争环境中不断巩固和扩大,并取得多次打退国民党军“围剿”的辉煌战绩,其中很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优抚工作搞得出色。红军的优抚工作自红军创建始就开始进行,在长期的革命战争实践中,它...  相似文献   

11.
对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武装起义的认定问题赵钟武对“起义”的认定问题,即具备什么样的条件才能确定为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武装起义。有的把工人罢工斗争、农民群众自发地惩处地主豪绅或者抗债抗租斗争、个别人或某一个社会集团的“劫富济贫”等活动,都视为“起义”。笔者认...  相似文献   

12.
毛泽东军事经济思想,是毛泽东从军事的角度研究经济和从经济的角度研究军事的理论结晶。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他的军事经济思想就已相当丰富。在《井冈山的斗争》、《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必须注意经济工作》、《我们的经济政策》等著作中,他结合土地革命战争和根据地经济建设的实际,精辟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军事经济的一些基本原理,为红军的成长、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认真学习毛泽东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主要军事经济观点,仍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一、工农武装的存在和发展要有足够的经济力中国革命的主要形式是武装斗争,而要开展武装斗争,就必须解决工农武装的物质保障问题。毛泽东早在红军创建初期就强调指出,工农武装存在和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就是要  相似文献   

13.
1993年3月20日,军事科学院军事历史研究部副部长支绍曾、副研究员彭训厚和李广起与应邀来华访问的以色列希伯莱大学高级研究员、第二次世界大战老战士、著名军事史专家劳赫先生,在军事科学院就双方感兴趣的军事史方面的有关问题进行了学术交流。支绍曾介绍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战史研究现状,强调中国抗日战争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重要地位与作用应在各国撰写的二战史著作中得到如实的反映,并就劳赫先生感兴趣的中国红军时期、抗日战争时期的山地作战,解放战争时期特别是抗美援朝战争中的后勤运输等学术问题作了回答。彭训厚、李广起分别就二战期间反法西斯抵抗运动特别是犹太人反法西斯  相似文献   

14.
人民军队民主制度在北伐战争时期孕育萌芽,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初步形成,抗日战争时期丰富发展,解放战争时期走向成熟,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时期巩固加强,"文化大革命"时期遭受挫折,改革开放时期创新发展,新世纪新阶段健全完善。加强新形势下军队民主制度建设,应深刻汲取历史经验和教训。  相似文献   

15.
君威 《军事史林》2006,(2):38-45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军是由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红二方面军第6军团、抗日战争时期的八路军第120师第359旅、解放战争时期的西北野战军第2纵队发展演变而来的.  相似文献   

16.
君威 《军事史林》2006,(1):31-36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军是由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中国工农红军第二方面军第2军团、抗日战争时期的八路军第120师第358旅、解放战争时期的西北野战军第1纵队发展演变而来的.  相似文献   

17.
君威 《军事史林》2010,(4):22-27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7军是由解放战争时期的东北民主联军第10纵队发展演变而来的,其前身可追溯到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湘赣红军独立第1师、抗日战争时期的八路军第359旅等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部队。  相似文献   

18.
王馨 《中国军转民》2023,(18):126-127
照金精神形成于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是以刘志丹、谢子长、习仲勋等人为代表的共产党人在照金地区开展革命斗争的伟大实践中形成的革命精神,反映了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人艰苦的奋斗历程。虽然革命斗争的硝烟已经成为了历史的烟云,但它的革命精神在新时代仍然闪耀着耀眼的光芒。新时代新征程,要继续弘扬光荣传统、赓续红色血脉,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凝聚起更为强大、更加磅礴的精神力量。  相似文献   

19.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优抚制度是与"扩红"运动相伴而行的.为了促进"扩红"工作的顺利开展,苏维埃政府对军人优抚工作极其重视,制定形成了层次分明的优抚法规体系,设立了党、政、军、民相互协调配合的优抚工作机构,构建了以土地分配、劳动力优待、生活优待为核心的优待制度,初步建立了具有时代特色的伤残抚恤和死亡抚恤制度.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优抚制度不仅推动了"扩红"运动的顺利开展,而且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甚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优抚制度的发展完善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20.
君威 《军事史林》2007,(1):37-44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3军是一支具有光荣历史的部队,其前身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红四方面军第31军、抗日战争时期的八路军第129师第386旅、解放战争时期的晋冀鲁豫军区第4纵队、中原野战军第4纵队和豫西军区部分部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