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在一场以“经营亲密关系”为主题的讲座中,我设计了几个题目,给在座的人自我检测。“如果你中了10亿元.你会把这个消息告诉几个人?”我常常听见有人说:“如果中了10亿元,我会消失。”消失到哪里去呢?消失是不是意味着要到另一个地方展开新生活,并且断绝一切旧关系?那是不是就表示旧生活中,竞无一个可爱之人,没有一件可恋之事?如果真是这样.人生不是太可悲了吗?这么可悲的人生.会因为得到10亿元而变得截然不同吗?  相似文献   

2.
部队开会、听课甚至吃饭时,常常听到同事之间相互打趣:"你亲自来了?"随之还会引来大家的哄笑。"亲自"本来是个正面词汇,特别是用在领导干部身上。领导干部担子重、时间紧,不可能每件事都亲力亲为,因此用"亲自"表明对某件事情的重视和强调。但是为什么"亲自"这样一个好词,现在却被人们用来揶揄和调侃呢?概是因为有的领导干部在很多自认为的小事上该"亲自"而"不亲自",如不亲自写稿、不亲自提包、不亲自端杯、不亲自开车门等。  相似文献   

3.
培养幸福感     
人人渴望幸福,希望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革命军人也不例外。如何培养幸福感呢? 一、调整人生期望,确立正确价值导向。心理学家认为:当个人的生活目标与现实条件、可用资源等一致时,个人的幸福感会显著增强,对生活的积极感受明显增加,生活满意度也会提高。  相似文献   

4.
人生不能皆戏言史言一日,同友甲上街,恰逢友乙正购置肉食。甲戏曰:怎么,又要搞点腐败?众皆忍俊不禁,大笑。不知怎的,听了这句戏言,心里总觉不是滋味,似乎"腐败"二字不那么面目可憎了。也许是反腐败深入人心之故吧。现在,人们对腐败已能于谈笑间坦然处之了,这...  相似文献   

5.
尹广 《政工学刊》2014,(2):87-87
如何看清生活的本质?答案很简单,那就是学习和掌握哲学。哲学是什么,无非是自然、社会、人生的总结,最简单的说法就是:让人明白人生是什么,让人明白怎么活。人一退了休就成了哲学家。原来风风光光、门庭若市,顿时销声匿迹、门可罗雀。有的人会感叹人走茶凉,还有的人会一下子变得十分颓丧,  相似文献   

6.
平时我们总用"欢歌笑语"来形容幼儿的生活,现实中也常会听到幼儿情不自禁地放声歌唱,从中足以见得,"歌唱"作为幼儿园音乐教育的重要手段占据在幼儿生活中的地位,它是幼儿内心情感的自然流露,起着愉悦身心、纯净心灵的作用。然而,在实际歌唱教学中,  相似文献   

7.
张勇 《政工学刊》2015,(1):88-88
一个年轻人,找工作四处碰壁。无奈之下,他给银行家罗斯写信求助。但罗斯只是在回信中给他讲了一个鲨鱼的故事:上帝创造鱼的时候,给了它们鳔,使之不会沉下去。但他忘了鲨鱼。后来,上帝想:这是天意,就让自然淘汰它吧。很多年后,上帝来到海边,却看到一群鲨鱼把其他鱼吓得纷纷逃窜。上帝十分惊讶,问鲨鱼,如何成了最凶猛的鱼类?鲨鱼说:"我们没有鱼鳔,无时无刻不在承受压力。  相似文献   

8.
网络新词     
侯晓强 《兵团建设》2010,(12):56-56
不在"人事" 企业人事部的员工李某,最近被调到楼下的公关部。这天,他朋友打电话到原部门:"李某在吗?"李某同事回答:"他已经不在人事了。"朋友:"啊?他什么时候走的?""上礼拜。"朋友:"我都不知道……也没送他一程……"同事:"没关系啊,下去找他不就好了?"  相似文献   

9.
无用的70%,是人生旅程中一个沉重的背囊,丢掉它,人生将会是一场轻松愉悦的旅行。看过这样一段话:"一部高档手机,70%的功能都是没用的;一款高档轿车,70%的速度都是多余的;一栋豪华别墅,70%的房间都是空闲的……"仔细想想,真的是这样。  相似文献   

10.
思想工作中抓“点”的艺术王建平,王爱东阿基米德有句名言:"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把地球撬起来。"很明确地道出了"点"的巨大作用。在思想工作的领域里,也常常会碰到抓以点"的问题。如果我们的作用点选对了,思想工作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密切关注的士成长进步...  相似文献   

11.
话说形式     
既然叫形式,那么,形式的尺度该如何衡量和把握?如果我们认真思考一下,就会感到:为什么在形式多样的事物中,竟然会存在那么多的形式主义呢!  相似文献   

12.
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遭遇各种各样的困难,有人因回避困难而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有人却因敢于直面困难收获了成长的喜悦。其实,世间没有真正的一帆风顺,奥斯特洛夫斯基说:“人的生命似洪水在奔流,不遇着岛屿、暗礁,难以激起美丽的浪花。”困难是成长进步的必经阶梯,克服困难更是人生的一门必修课。面对困难是迎难而上,还是畏缩回避?困难究竟是成功路上的“垫脚石”,还是“绊脚石”?完全取决于我们对待困难的态度和心态。  相似文献   

13.
博您一笑     
误会某企业人事部的员工李沐,最近被调到楼下的公关部。这天,他朋友打电话到原部门:"李沐在吗?"李沐同事答:"他已经不在人事了。"朋友:"啊?他什么时候去的?""上礼拜。"  相似文献   

14.
工作是什么?从经济学角度上讲,工作是为取得维持生活所必需收入而付出的体力劳动或脑力劳动。其实,从人文角度考虑,工作更是生活的一部分,只要学会用心去感受工作,学会用心去体验工作。生活就会变得绚丽多姿,人生就会变得丰富多彩。因此说,对待工作的态度也决定了对待生活的态度。  相似文献   

15.
祖国是什么?《现代汉语词典》中只有一句非常理性的解释:自己的国家。如果按照我们通常的回答:祖国就是与我们有血缘联系的一片土地以及生活在其中的人们。  相似文献   

16.
力擎一片天     
力擎一片天陈建华,向智广,郝占奎王更生当班长3年来,从班里走出6名党员.8名正副班长,2人考上军校;他本人年年立功受奖,被上级评为"训练标兵"、"优秀党员"和"优秀带兵骨干"。战士们称赞说:"进他们班是铁,出来就是多!"领导们赞扬说:"如果全军的班长...  相似文献   

17.
谋事与读书     
李祖发 《政工学刊》2010,(12):55-56
人生两件事:做人与做事。做人、做事都很重要,做事先要学会做人,做人常常通过做事来体现做人的风格、艺术和境界。做人与做事是相通的,而且都与读书结缘,都能通过读书汲取智慧与启迪。人们常说"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也说"机遇偏爱有准备的头脑"。做事与读书的内在联系就是:谋什么事,读什么书;读什么书,成什么事。  相似文献   

18.
苦乐人生     
乐生命是一种不可再生的、一次性的消费品。就我们每个人的生活经验而言,如果过着一种饱食终日而无所事事的生活,绝不能称做是什么安逸和享受,对很多人来说,很可能会是一种十足的惩罚。它只会让人觉得是在虚度时光,浪费生命。每当生活中出现这种现象时,常常会令人产生一种莫名的恐慌感。只浪费生命而不创造价值,空虚无聊中,时刻感受到生命向死亡逼近,怎能不恐慌?生活中的苦与乐,如同一颗青果,未成熟时,不仅苦而且涩,一旦成熟之后,既香又甜,方知彼时之苦正是为了酝酿此时之甜,甜自苦中来。生命的意义在于创造价值,既然是创…  相似文献   

19.
一位同事愁眉不展,问起缘由才知道,他出生不足两月,母亲就丢下他与人私奔,是奶奶把他养大的。现在母亲得了癌症将要离开人世,很想见儿子一面,他开始执意不见的同时,心里也纠结:当年母亲丢下自己,是她绝情,不近人意,可眼下亲生母亲离世前想见一面,自己却不能满足,不是和当年母亲一样绝情吗?他最终去了医院。在走出病房的思索中,他渐渐悟出了这样一个道理:客人就是接纳自己,容得下形形色色的人,就是在内心深处悦纳了一个又一个自己。  相似文献   

20.
军营旋进足球风魏训环,李明伟如果问,现在什么球最"火",得到的回答一定是:足球。一场接一场的联赛、杯赛,各种商业比赛,把整个球市炒得沸沸扬扬,更把永不灰心的球迷们的"胃口"吊得高高。那千变万化的攻守套路,那令人回味无穷的个人技术,那回旋侧应、有快有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