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毛泽东同志曾把领导者的主要职责科学地归结为出主意和用干部两件事。这两件事都很重要,但其中更为根本的是用人。因为,无论是决策还是实施决策,都离不开人。作为领导者必须具备超群的用人本领。汉高祖刘邦总结他得天下的经验时说:“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粮饷,不绝于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克,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所以取天下也。”作为一个领导者不管其职责有多少条,但最重要、最基本的职责是会用人。在当前的干部使用中,各级党委机关非常重视人才的使用,对优秀人才…  相似文献   

2.
现代领导科学理论告诉我们,决策和用人,是衡量一个领导干部是否称职的一个重要标志。在用人问题上,领导者担负着特别重要的、无法替代的政治责任,用人是实实在在的“一把手工程”。古人说:“政以得贤为本”、“为政之本在于任贤”。这些长期实践凝炼成的格言,至今仍有很强的现实指导意义。邓小平曾指出:“善于发现人才,团结人才,使用人才,是领导者成熟的主要标志之一。”从一定意义上完全可以这样说,没有用不好的人才,只有不善用人的领导。因此,领导干部必须把选用人才作为自己的重要职责。一、要有求才之渴。人才不是能随手招来的,只有“求…  相似文献   

3.
山西永济市古称蒲坂,为舜帝故乡。舜帝是传说中五帝之一。为我国历史上著名的一代贤君,誉为尧天舜日。他“天下一人饥则我饥,天下一人寒则我寒”的高尚情操,一直为炎黄子孙缅怀。现任市委书记石丙录在此地任职8年间,  相似文献   

4.
凡事有一“得”就有一“失”。尽管在某件事物中 ,“得”与“失”不尽平衡 ,有时“失”大于“得” ,有时“得”大于“失”。综合起来比较 ,其总量是“守衡”的。“得”与“失”有着不同的表现形态和性质 ,有有形的 ,也有无形的 ;有物质的 ,也有精神的。有形的“得” ,可能换来无形的“失” ;物质的“失” ,也可能伴随精神的“得”。某人采取抬高自己 ,贬低他人的方式 ,竞争某个领导岗位 ,达到了目的 ,“得”到了比较优厚的物质待遇 ;但他却因此“失”去了人格 ,特别是手段暴露后 ,继而“失”去了威信 ,“失”去了同事、朋友对他的信任和友谊…  相似文献   

5.
抓两个文明建设,他全力以赴,被当地干群誉为“镇江的孔繁森”;支持国防建设,他倾心尽职,去年底被江苏省政府、省军区评为“关心国防事业的好领导”。他就是镇江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丹阳市委书记胡志贤。 胡志贤经常在大会、小会上宣传:党管武装不是哪一个人管,是集体管,是“一班人”管;党管武装不能停  相似文献   

6.
《明史》记载,明太祖朱元璋一天早朝时突然问大臣:“天下何人最快活?”群臣一时回不过神来。过了一会儿,有人说功成名就的人最快活,有人说富甲天下的人最快活……答案五花八门,朱元璋听着这些回答只是颔首捻须,这时一个名叫万钢的大臣回到:“畏法度者最快活!”朱元璋连连点头,称其见解“甚独”。  相似文献   

7.
古人云:“国家之强以得人为强。”历史上,齐桓公拜管仲为相最终称霸中原;越王勾践多亏范蠡、文种二将相鼎力相助,方能一雪前耻;刘备三顾茅庐觅得诸葛亮得以三分天下。俗话说得好:“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当今时代竞争日益激烈,人才的重要性尤为显著,作为领导者能否识得准人才、带得出人才、用得对人才和留得住人才,乃成败之关键。领导者要有一双慧眼,识得准人才。作为领导者要想识准人才,应当从细处着手,多渠道辨别人才,多角度查看人才,不拘一格提拔人才。一是言谈见思想。从一个人所说的话、所写的文章可以看出他有没有思想。  相似文献   

8.
读书与防腐     
袁浩 《政工学刊》2010,(2):51-51
据史料记载,唐太宗李世民即位不久,为整顿吏治,防止官员贪赃枉法,在采取策略严肃法纪的同时,将读书也作为一项防腐措施。有一次,他把群臣召集起来,读了一个故事,西域某商人“得美珠,剖身以藏”,结果“气绝而亡”。他感慨地说,吏受贿枉法,“何以异于彼胡之可笑邪!”接着,他又让大臣们就此事展开议论,进一步明确“凡穷奢淫逸者必然败亡”的道理,使群臣受了一次生动的反腐败教育。  相似文献   

9.
清代学者钱大昕写过一篇《弈喻》 ,说的是一天他在朋友家看下棋 ,见一位客人屡次输 ,就讥笑他失算 ,总想指点几招 ,以为他不如自己。过了一会 ,客人请他下棋 ,刚下了几个棋子 ,客人就占了上风 ;快到中盘时 ,他就难以招架 ,而客人却轻松自如 ;终局结束 ,客人赢了他十三个子。从这件事中 ,引起了钱大昕一番感悟 :“人固不能无失 ,然试易地以处 ,平心而度之 ,吾果无一失乎 ?吾能知人之失 ,而不能见吾之失 ;吾能指人之小失 ,而不能见吾之大失。吾求吾失且不暇 ,何暇论人哉 ?”细细想来 ,非但下棋如此 ,用在做人上 ,亦是如此。俗话说 :“金无足赤…  相似文献   

10.
在中国的历史上,文学家、诗人可谓群星灿烂,但能写出像陶渊明那样恬淡自然、托意深远诗文者稀有;世人多是名利客,在做人处世方面,如他能“不慕荣利”、“忘怀得失”者更罕见。因为真正做到“忘怀得失”太不容易了。“得”是好的字眼,如“得到”、“得意”、“得志”、“得势”、“得胜”、“得手”等等,只有“得病”、“得罪”是例外:而“失”呢?你到词典和词海中去查,几乎都与“坏事”相随.同“倒霉”为伴。在众多的“失”中,人生碰到较多的是“失败”、“失落”和“失足”.如果把这“三失”悟透了,并以正确的态度对待之,那么立身做人就进入了高境界。  相似文献   

11.
马继东同志从一个非洲国家刚刚回国时,人瘦了一圈、黑了一层。他递给我一支来自赤道附近的香烟,味道怪怪,实在不敢恭维。我说:“咱们恐怕还得把你出国前中断的话题接续起来。”他想想,说:“你是指外国海军的黑话?”  相似文献   

12.
汉文帝时 ,陈平和周勃分别为左右丞相。有一天 ,文帝与他们一起商讨国家大事 ,问右丞相周勃 :“天下一年要判多少案子 ?”周勃面露愧色 ,连说不知。文帝又问 :“天下钱粮的收入、开支 ,一年要多少 ?”周勃冷汗直流 ,还是回答不出来。文帝转而问左丞相陈平 ,陈平很镇静 ,回答说 :“各有主事的人嘛。陛下要问判决狱案 ,应该找廷尉 ;要问钱粮 ,应该找治粟内史。”文帝很不高兴 :“那还要丞相干什么呢 ?”陈平解释说 :“丞相么 ,管住臣下。陛下如果不知他如何控制臣下 ,那就该拿他问罪。丞相之职 ,上辅天子掌管全局 ,下协调各方使各级官吏各司其…  相似文献   

13.
一个高明的领导者不仅要善于用人之长 ,更要学会用人之“短”。美国有位女专家叫波特夫人 ,善用人之“缺点” ,她让线性思维又很热情的人 ,去做技术培训教师 ,因为他乐于教书 ;让线性思维而又爱挑毛病的人 ,去当警察 ,因为他爱管闲事 ;让系统思维而又热情的人当领导、顾问 ,因为他既高瞻远瞩又埋头苦干 ;让系统思维而又爱挑毛病的人去当工头 ,谁干得怎样 ,他会一目了然。这样就做到了各得其所 ,各避所短。在一般人眼里 ,“直来直去”、“吹毛求疵” ,也许都是“缺点”、“短处” ,但在波特夫人眼里 ,这些“缺点”和“毛病”同时也是“长处”…  相似文献   

14.
一位干部在一次谈话中,将领导的“威信”说成是“信威”.乍听起来好似口误所致,但细细品味起来,却知是有意为之.我们的先人,凡智者或成大业者,必是以“信”得天下.唐太宗李世民之所以创“贞观之治”的盛世,与他以“信”取臣、取民有直接关系.他有句自惕自勉的箴规:“所贵者惟德行,何必要论荣贵”.就是说,一个人的荣华富贵是不必计较的,要紧的是他的德  相似文献   

15.
醉里官兵     
某国军人普遍喜好饮酒。一天,一个士兵喝醉了,把前边的一个军官看成两个人。“报告,我可以从你们俩中间通过吗?”“可以!”军官答道:“不过,你们得排好队,一个一个地过!”原来,这位军官喝得眼睛更花,他把一个士兵看成了好几个。  相似文献   

16.
在三国时期,曹操算是个招贤纳士、重用人才的人物。他深知“自古受命及中兴之君曷尝不得贤人君子与之共治天下者乎?……今天下尚未定,此特求贤之急时也。”也十分崇尚周公“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起以待士,犹恐失天下之贤人”的精神,并以诗明志说“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进而用“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隹宾,鼓瑟吹笙”这般声情并茂的文字,来表达他对贤能人才的爱慕与思念之情。 曹操人才观的一大特点,是不计细过,“唯才是举”。他以  相似文献   

17.
《国防科技》2002,(8):63-64
“三角洲”突击队是美国特种部队的精华,其队员个个技术精湛,行踪诡秘、能力非凡,堪称美国特种兵的优秀典范。欲问其成功原因,这得归功于其创建人贝克韦斯这位“冷面上尉”所实施的一套特殊的选拔、训练、管理方法。那么贝克韦斯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的训练、管理又有什么独创之处?听听他所训练出来的一名特种兵——斯帝塔对他的描述,我们就能略知一二。  相似文献   

18.
在生活中 ,我们常常会碰到有的人总是信誓旦旦 ,自诩什么时候都“万无一失”。北京市原市长陈希同自以为高高在上 ,能一手遮天、呼风唤雨 ,也自信“万无一失” ,但他却没有想到“万一有失”时却成了阶下囚 ;江西省原副省长胡长清在贪污腐败有所“得”的时候 ,也许并没有考虑到会有所“失” ,而正由于“一失”将他送上了“断头台”。古人云 :勿以善小而不为 ,勿以恶小而为之。事实上 ,事物的发展变化都是从萌芽状态开始的。“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如果我们一味对“失”视而不见或掉以轻心 ,那么思想上的“失”必然会演变为行为上的腐化和堕落…  相似文献   

19.
下属员工的年收入比公司老板年薪还要高出数倍,这种现象可能不?很多人都说“不可能”,包括身在贵航进出口公司的相关人员,从公司制定“政策”那一天起,多少也有些置疑。但当公司对有功之臣进行6位数年收入的兑现时,人们相信这是事实的同时,也相信公司的“富民政策”,将激活国有企业运行体制之下人才、薪酬激励机制,从而实现企业和个人在国企体制之下的“双赢”愿景。这个在贵州在中国一航里“小”得不能再小的企业里,领导者的张雪松开启一个全新商旅时代。因为他清楚,自己的年收入如果大大高于其它员工,属于“正常”范围的话,那么国企的悲歌…  相似文献   

20.
关键要让“群众公论”管用张和义党的十四届四中全会提出的“选拔任用干部要注意社会公论”的问题,引起了社会各方面的共鸣。的确,用什么样的人当官掌权,确实关系到党和国家的生死存亡。古人讲,任忠贤,可享天下之福;任不肖,则受天下之祸。如何才能任用忠贤?最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