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王保存 《国防》2006,(2):73-76
新军事变革的核心是信息化,是推行军队信息化建设;而军队信息化的核心是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目的是使“信息力”成为军队战斗力构成的主导性要素。所谓信息资源是指可供整个人类活动领域(包括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等)直接或间接开发利用的各种信息及相关要素的总称,包括各种来源、载体、表示方式、传递方式和渠道、使用场合和用途。信息资源分为两种:一种是未经加工的原始性信息资源,另一种是经过主体感知和加工的信息资源。军队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从广义上说就是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过程。美国、俄罗斯、日本、印度等国都在积极进…  相似文献   

2.
战斗精神是军队战斗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只要有军队,就必然要有战斗精神;只要我们需要战争胜利,就必须不断地培育和强化战斗精神。因此可以说,战斗精神是一支军队的重要精神维系和战争的重要制胜因素。人是精神要素的唯一载体。重视人的因素和人在战争中的作用,是我军建设和作战的一条重要原则,也是我军在历次战争中以弱胜强,不断发展壮大的一条基本经验。军委胡锦涛主席对培育和强化战斗精神高度重视,亲自提出在全军开展强化战斗精神、提高打赢能力教育。从教育展开的实践看,有以下几个问题需要进一步认识和把握。  相似文献   

3.
军事力要素包括军事人力和武器装备,二者的价值构成关系就是军队有机构成。通过调整军队有机构成,优化军事力要素配置,可以生成较高的军事力。调整军队有机构成的途径是多方面的,裁军是其一。从军事力要素配置的视角看中国的裁军问题,应注意两点:制定权威性文件,完善裁军的制度框架;优化军兵种结构,升级军事系统结构。  相似文献   

4.
曲新佩 《中国民兵》2008,(12):36-36
战斗精神作为军队的灵魂和战斗力的核心要素,是必须长期培育和保持的。构建培育战斗精神的长效机制要从四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5.
经过几十年发展,韩军已基本形成一套完整的独具特色的精神教育体系.韩军以军人精神为基础,信念、士气、团结精神和军纪为核心要素,通过价值观教育、生活教育、训练及营造适合的环境条件来强化精神战斗力.韩军精神教育体系日臻成熟完善,在其军队管理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两红精神既是一种理性提炼,又是一种感性直观,是认知、情感、意志和品格的总和。红管家精神是党和军队光荣传统在军事经济学院的集中体现,它继承和沿袭了红安精神的精髓,并使之发扬光大。但由于两者产生的历史时期不同,因此在性质指向上又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文章对二者异同进行了深刻的探讨。  相似文献   

7.
认识模糊是造成战斗精神培育不经常的根本原因。战斗精神教育经常化,必须把握好基本要求与特殊要求的关系,切实把战斗精神教育作为部队教育的主题牢固确立起来。军队是要打仗的,战斗精神乃军队之魂。拿破仑认为,战场上的胜利有四分之三取决于精神因素。克劳塞维茨则把精神要素列为战略五要素之首。但是我军作为执行特殊任务的武装集团,战斗精神不仅仅体现在战场上,平时完成急、难、险、重任务,包括岗位创造一流的业绩,都需要战斗精神。分析近几年一些部队中战斗精神教育不经常的原因,其中固然有“仗打不起来”,当“和平官”、“和平兵”思想…  相似文献   

8.
军队人才积累的人力资本必须符合对于军人这一职业在精神方面的需要,要将军人精神要素纳入军事人力资本的构成要素中,并充分认识精神要素人力资本对于军人战斗力生成产生的作用,从而确立军人精神要素入力资本积累是军队人才教育模式中的重要因子。军队院校应强化精神要素人力资本积累方面的优势。  相似文献   

9.
俄军在20世纪90年代初提出了“精神心理保障”的概念,并将之确立为部队活动的一种新的独立的保障方式.经过20年来的探索与实践,基本形成了包括信息教育工作、军事社会工作、业余文化工作、心理工作、军队防敌信息心理打击、军队教育技术器材保障6种精神心理保障类型,精神心理保障体系日趋完善.  相似文献   

10.
在祖国万里海疆,分布着大大小小的军港。它们是一颗颗璀璨的明珠,担负着各类舰艇驻泊、补给、休整等保障任务。军港建设不仅包括军港设施设备的数量、规模、布局和现代化水平等有形的物质要素,还包括战略思维、文化传统、官兵素质、战斗精神等无形的精神要素,这二者是互相依存、紧密联系、相得益彰的统一体。水鼓、碰垫、港湾、防波堤,这些军港保障特有的设施设备,构成了军港一幅幅独特的画面,赋予了新时期军港精神特有的时代内涵。  相似文献   

11.
俄军精神心理保障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军队心理服务工作是提高部队战斗力的一个新的增长点,借鉴和学习俄军的精神心理保障有益经验,是搞好军队心理服务工作的一个重要途径。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军队心理服务工作要学习俄军精神心理保障的"指向性",打造军队心理工作的自身特色;学习俄军精神心理保障的"实战性",树立军队心理工作的打赢意识;学习俄军精神心理保障的"操作性",细化军队心理工作的方法手段;学习俄军精神心理保障的"联动性",注重军队心理工作的联合意识。  相似文献   

12.
心理学家迈尔斯指出态度由认知、情感和行为意向三要素构成。官兵对战斗精神的态度也同样包含这三个要素。态度的认知要素是指个体对态度对象具有评价意义的观念和信念;态度的情感要素是指伴随认知成分而产生的情绪与情感体验;态度的行为意向是指个体对态度对象所持有的一种内在反应倾向,是个体作出行为之前所保持的一种准备状态。  相似文献   

13.
列宁说过,爱国主义是千百年来延续下来的人们对自己的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它具有巨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是古往今来各国军队鼓舞士气的一种有效手段.学习和研究外军政治工作,不难发现,无论是社会主义国家的军队,还是资本主义国家的军队,都很善于打“爱国主义”这张牌,注重用“爱国心”、“民族魂”、“国家主义”、“民族精神”激发官兵的民族自尊心和为之献身的责任感.从教育的特点看,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4.
于永军 《国防》2006,(1):14-16
重视部队战斗精神教育,强化官兵战斗精神,是军队政治工作的基本内容之一,也是军队政治工作中最富有特色的部分。实践表明,这一教育功在经常、难在经常、贵在经常。就部队目前的实际情况看,实现和保持战斗精神教育经常化,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力。一、把握好基本要求与特殊要求的关系,切实把战斗精神教育作为部队的主题教育牢固确立起来军队是要打仗的,战斗精神乃军队之魂。我军作为执行特殊任务的武装集团,性质、宗旨和根本职能所系,战斗精神不仅仅体现在战场上,平时完成急、难、险、重任务,包括岗位创造一等业绩,都需要战斗精神。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15.
要正确认识"古田会议"和"古田会议精神";正确区分"古田会议精神"和"《古田会议决议》精神";正确把握古田会议精神的全面性。古田会议精神的内涵主要包括:坚持党的领导的政治立场,一切为了群众的初心情怀,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思想路线,勇于自我革命的斗争精神,坚定信念永葆先进的革命理想,大局为重无私无畏的崇高品格,挺纪在前严以律己的优良作风。"古田会议永放光芒"是新时代要求,"从古田再出发"是新时代号召,"建设世界一流军队"是新时代伟大号令。  相似文献   

16.
准备打仗是军队的基本职能,培育战斗精神是一个永恒的话题。电视剧《亮剑》以军队战斗精神为视角,启示我们:军队要打胜仗不变色,要生存发展,就必须锻造一种灵魂,即坚强不屈的战斗意志和亮剑对敌的“亮剑”精神。物质力量一定的条件下,部队的战斗意志、战斗精神是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高扬战斗意志、“亮剑”精神主旋律的文化精品《亮剑》,对当前培育、融铸、强化部队战斗精神具有诸多启示。  相似文献   

17.
战斗精神是军队信念、信心、勇气、意志和高昂士气等精神状态的集中反映。弘扬和培育战斗精神,是我军建设的重要内容。军校是青年集中的先进群体,军校学员是国防建设的后备力量,大力培育军校学员战斗精神,是关系到军队和国防建设现代化的大事,是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做好军事斗争准备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8.
加强军队政治文化建设是培育战斗精神的有效举措。要从坚持整体上的先进性要求与具体工作中的层次性要求相统一、建立健全与教育取向相一致的政策法规体系、多方面营造军队政治文化环境氛围等三个方面入手,积极发挥军队政治文化在催生战斗精神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国防精神的强固,是一个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支柱。没有足够的物质力量为基础,难以抵御外来的侵略,没有旺盛的精神力量,也同样构筑不起真正的铜墙铁壁。在伊拉克对抗美英联军的战斗中,伊拉克多数民众参战激情和热情不高,对发生的在身边的战争袖手旁观或熟视无睹,大大出乎人们的预料,这不能不说是伊拉克政府的悲剧、伊拉克民族的悲哀。拿破仑曾说过,世界上只有两种力量——利剑和精神,从长远看,精神总能征服利剑。拿破仑所提到的“精神”就是指民族之魂的国防精神,它不仅是与国防需要相适应和国家利益为标志而产生的意识、思维和心理状态,更主要表现为公民对国家防卫的关注,以及对国家防卫的义务感和责任感,通常表观为爱国主义精神、革命英雄主义精神、爱军习武精神和国际英雄主义精神等。国防精神在国家防务中的地位和作用,更为中外军事名家所推崇。比如,我国战国时期的军  相似文献   

20.
易亓 《国防》2002,(3):53-54
西方军队中没有“政治工作”之名,却丝毫不乏“政治工作”之实,这便是所谓的“精神教育”。随着战争的日益高技术化,参战军人所承受的精神、心理压力空前,精神因素的作用突显;长期的和平环境使西方军队中流行“和平病”:酗酒、赌博、吸毒、枪杀、逃亡,以至贪污受贿、倒卖军火、出卖情报等屡见不鲜。凡此种种,都引发出对精神教育的进一步重视。当前,西方军队普遍将精神教育视为增强军队“事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