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1942年底,由于大型水面舰艇长期碌碌无为,希特勒盛怒之下臭骂德国海军司令埃里希·雷德尔。后者不得不提出辞职。"狼群"战术的发明人--德国潜艇部队司令卡尔·邓尼茨如愿接班。这位新任海军司令是"潜艇制胜论"的拥护者,上任伊始便寻找机会,准备给元首送上一份意想不到的大礼。  相似文献   

2.
陈虹 《军事历史》2006,(1):54-59
在莫斯科人看来斯塔夫罗波尔边疆区是一个愚昧的外省,但那里走出了苏共中央最后一位总书记。不过,斯塔夫罗波尔真正的骄傲是约瑟夫·罗季奥诺维奇·阿帕纳先科大将。他既是苏联富于传奇色彩的骑兵英雄,又为卫国战争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相似文献   

3.
应河北省科协邀请,俄罗斯莫斯科结构宏观动力学研究所的两名研究员索·索·马米杨博士和阿·拉·卡琴博士,于8月28日~29日在我院举办了“复合材料自蔓燃高温合成工艺”学术报告会和座谈会。两位专家主要介绍了复合材料自蔓燃合成工艺的发展背景和现状,自蔓燃高温合成(SHS)工艺制备  相似文献   

4.
众所周知,阿富汗与巴基斯坦边境地区的托拉博拉山区,是"基地"组织首领本·拉登最后一个明确的现身之地。2001年12月,美军在这里发现他的踪迹后,曾试图通过狂轰滥炸将其消灭,但本·拉登最终还是像狡猾的狐狸一样成功脱逃。自那以后,这个"恐怖大亨"在美军的穷追猛打下似乎变成了一个影子。有关他的藏身之处传闻种种。不过,无论是美军情报人员无线电监听到的结果还是"基地"组织被俘成员的供词都表明,本·拉登目前最可能的藏身之地仍然在阿巴边境山区的某个地方。  相似文献   

5.
我是迎着暮色进入莫斯科,也是披着暮色告别莫斯科的。因此,莫斯科留给我的整体印象,总带有几分苍茫和迷离。这不仅仅是指机翼下的城区灯火和景观,也含了许多人文的因素。 对于古老而辉煌的俄罗斯文化,我仰慕已久。此次访俄,通过与俄罗斯军人的接触,对俄罗斯的文化,有了较深层的认识。斯莫尔尼·建筑与诗  相似文献   

6.
徐秉君 《环球军事》2004,(20):16-17
熟悉二战历史的人都公认,"沙漠之狐"--埃尔温·隆美尔无论是在生前还是死后,都是一位传奇式的人物。他的座右铭是"隆美尔不论到哪儿都要走在最前面"。因此,他被德国非洲军团的士兵尊称为"沙  相似文献   

7.
《国防》2002,(12):59-64
本刊特稿着眼未来战争需要大力加强预备役部队全面建设……钱树械1一)沿海特区建设与国防的现代化—纪念邓小平南巡谈话10周年 ...........................................····················……谭一氰2一)为中国国防建设献计献策—全国人大代表访谈录改革创新是提高国防后备力量建设质量的不揭动力……张文创3一10)着眼未来战争需要加强国防动员建设············……包叙危3一12)加强海防建设促进两岸统一························……宋德械3一13)大力推进预备役部队的全面…  相似文献   

8.
俄罗斯《劳动报》4月5日刊登了一篇文章,介绍20世纪30年代苏联传奇间谍佐尔格与英国特工斗法上海滩的故事。1932年1月10日的早晨,上海市警察局反间谍处处长英国人托马斯·吉文斯的办公桌上放了一份对德国公民奥斯瓦尔特·邓尼茨的侦察结果报告。英国特工怀疑,来自莫斯科的共产国际代表卡尔·列舍借用德国公民奥斯瓦尔特·邓尼茨的名义进入了上海。报告中说,反间谍处的特工们已经掌握了充分情报,得知邓尼茨要和一个叫理哈特·佐尔格的医生见面。足够的证据表明,佐尔格医生就是一名苏联间谍。托马斯·吉文斯已经和共产国际派来的特工们在上海…  相似文献   

9.
令印度政府官员和执法机构恐惧远胜于"基地"组织本·拉登的"一代枭雄"维拉潘终于被"剿匪特种部队"击毙后在其家乡泰米尔纳德邦"入土为安"。当地时间10月20日清晨6时左右,启明星刚刚隐去,天空灰  相似文献   

10.
北高加索"独腿狼"是被普京称为俄罗斯头号敌人沙米利·巴萨耶夫的绰号。他是车臣人、别斯兰非常残酷的大规模恐怖袭击的幕后策划者。俄境内无数次惨绝人寰的大血案都留下"独腿狼"的足迹,却找不到他的踪  相似文献   

11.
2004年11月3日,印度国防研究和发展组织与俄罗斯莫斯科机器制造科学研究所联合开发的"布拉莫斯(BrahMos)"超音速巡航导弹在印度东部奥里萨邦沿岸附近的孟加拉湾海面从印度海军"拉吉普特"战舰上发射并成功击中目标船靶。2004年12月21日,印军又在印度西部拉贾斯坦邦首次从陆地发射架发射了一枚"布拉莫斯"导弹,成功打击并摧毁预先选定的陆地目标标靶,证明了"布拉莫斯"导弹具备了对地攻击能力。印度国防部长穆克吉宣布,印度海军将于2005年装备"布拉莫斯"反舰巡航导弹,并将该导弹部署在驱逐舰、护卫舰和潜艇上。印度陆军已将该导弹安置在运载车上进行了机动发射,据称再试验几次后不久也将装备陆军部队。为满足空军的需要,印还将对该导弹的推进器进行改装或重新生产,并有信心在2-3年之内将其装备在苏-30MKI战斗机上。印度海军参谋长阿朗·普拉卡什声称,如果需要,"布拉莫斯"巡航导弹可改装小型核弹头。  相似文献   

12.
美军2003年12月13日发起“红色黎明行动”。在这次行动中,美国搜寻已久的萨达姆终于落网。而这个行动的代号来源于1984年摄制的一部电影。这部具有浓厚冷战色彩的电影讲述的是美国青少年抵御外敌入侵的故事。 这部名为《红色黎明》的影片是在“冷战”气氛浓厚时期拍摄的电影。由当时的著名影星帕特里克·斯韦兹、珍妮弗·格雷、莱亚·汤普森、沙尔利·希恩、哈里·迪安·  相似文献   

13.
2002年8月中旬,俄罗斯战略火箭部队总司令尼克莱·索罗托佐夫上将宣布:俄将对总数达144枚的SS-18和SS-24洲际弹道导弹进行翻修和升级,使它们至少服役到2014年。这是自2001年12月13日美国宣布退出《反弹道导弹条约》以来,俄罗斯对其核武库进行改造的第一个有实际意义的步骤。 2002年5月24日,美俄首脑在莫斯科签署了俄美《关于削减进攻性战略力量条  相似文献   

14.
第一期目录.·精确制导技术·精确制导武器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成楚之、刘普勤(l)奄米波的应用·,······························.·····················……国霞译、成楚之校(13)红外成像技术在军事上的应用·································……国霞译、成楚之校(19)2。。0年雷达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5.
第1期微波系统前端放大器的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实现························……何建国赫崇骏向才昂(1)三维空间中高斯束法有关应用公式的推导······················……“············……肖高标张钧(7)综合环网通信协议的研究····························”·································……薛啸宇陈跃波(13)m序列完备递归采样值的存在条件······························…  相似文献   

16.
第一期(总第三十四期)PS/P。BA乳胶相互贯穿聚合物网络(I) 一一合成动力学及相容性研究······……尹玉岭郑淑贞姚树人(l)流形上的哈密顿力学与最优控制的变分法····································……王宪民(8)一种求解多维超静定问题的方法················································……朱石坚(13)考虑缓发中子在内的中子倍增公式的研究···············……王子义朱隆新张大发(21)磁流体力学间断不稳定性···…  相似文献   

17.
拦截"黑鸟"!     
"黑鸟"升空了 1977年5月20日,美国空军少校汤姆·艾里森和乔·维达驾驶SR-71A"黑鸟"高空高速侦察机,从英国萨福克郡米尔登霍尔空军基地起飞,开始了该型飞机首次从英国出发进行的间谍飞行。这架机身编号为64-17958的SR-71载有全向电子防御系统、收集雷达回波图像的高分辨率机头雷达,还有装在机尾任务舱(S舱和T舱)的电子情报传感器。在一架RC-135V"铆钉"电子侦察机配合下,SR-71飞往北极地区的巴伦支海  相似文献   

18.
飞向太空     
马建光 《国防科技》1994,15(3):40-48
1961年4月12日,莫斯科时间9点零7分,在哈萨克斯坦境内,距离拉坦村几十千米的地区,苏联宇宙飞行器发射场拜克努尔上空发射了洲际弹道式导弹P—7。在导弹顶端放置的是东方号载人宇宙飞船,飞船内坐着的是空军少校尤里·阿列克谢存维奇·加加林。发射非常顺利,飞船被送入一条近地点高度为181千米,远地点高度为327千米的轨道上空。发射倾角为65°,东方号宇宙飞船用89分钟绕地球飞行一圈。在太空飞行  相似文献   

19.
利比亚是北非的地中海沿岸国家,幅员辽阔,面积 175.9万多平方公里,人口约530万人(2005年),主要是阿拉伯人。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利比亚曾是意大利的殖民地。二战后,联合国对利比亚行使管辖权。1951年 12月24日利比亚宣告独立,建立王国,国王为赛义德·穆罕默德·伊德里斯;伊德里斯政权奉行亲美英等西方  相似文献   

20.
梦非  舒嘉颖 《环球军事》2004,(22):12-14
阿布·穆萨卜·扎卡维是"基地"组织第3号人物、驻伊拉克抵抗美国及其盟友的领军人物、全球通缉的十大恐怖分子之一。2002年12月31日,这名38岁的约旦人曾经企图炸毁安曼洲际饭店。他还是一名阿拉伯毒药和毒品专家,多年来与乌萨马·本·拉登的"基地"组织结成了非正式联盟。但扎卡维并不听命于"基地"组织指挥。他天马行空,单独行动。现在他改弦更张,与"基地"组织越走越近。过去他一直谋求用独特的手法开拓自己通向权力的道路。他是战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