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提高军队车辆器材的保障能力,建立长效的发展机制,使车辆器材保障形成寓军于民、军地一体、平战结合的模式,现就建立部队车辆器材军地联供体制问题谈点设想。一、军地联供体制建立的前提与背景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发展,是建立车辆器材军地联供体制的社会成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进一步解决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给军队后勤保障工作开辟了广阔的天地,注入了新的活力。由于市场的开放性和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所形成  相似文献   

2.
军队车辆器材军地联供,就是由军队后勤军事交通运输部门与国家汽车工业主渠道系统组成联合保障体制,采取分工负贡的形式,共同遂行部队车辆维修器材保障任务。文章在论述这一保障体制的基本模式、主要特点及其建设的基本依据之后,进而提出了推行这一保障体制需要把握的几个问题:一要国家立法,总部立规;二要军民兼顾,利益共享;三要平战结合,机制相容;四要循序渐进,引导发展。  相似文献   

3.
提出了军地军械器材联储联供保障方法的概念,分析了联储联供保障方法的特征,给出了军方保障、地方保障、军地合作保障3种保障模式,为实施军械器材联储联供保障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4.
要使后勤保障与高技术局部战争需求同步,我军后勤保障必须打破单一的平面保障和固定保障旧模式,建立军地联供的“大后勤”保障模式。而实现这一模式的主要途径在于:建立高度权威性的军地联供指挥领导体系;建立以军、师、省军区为主体,以省、地行政组织为骨干的军地联供组织体系;拟定周密、配套的军地联供实施方案;建立高效灵敏的军地联供战备通信网和自动化系统。  相似文献   

5.
建立有效合理的武器装备军地一体化维修保障体系,充分调动军方和地方的维修保障资源,加强维修保障网络的信息沟通,协同完成武器装备的维修保障任务,可以提高武器装备系统战备完好性和任务成功性,并尽可能地降低对维修保障资源的要求,减少全寿命周期费用。提出了一种武器装备军地一体化维修保障体系,并分析了典型任务及分工,简要论述了战时与重大任务的维修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6.
初冬,广西某预备役师会同驻地国动委共同组织的一场战时装备器材征召演练悄然拉开序幕。演练场上,军地领导运用军民通用装备征集模块系统,快速输入动员指令,轻点鼠标,一份应征装备器材与保障物资动员的行动方案便自动生成,仅用15分钟便征集了一批道路抢修器材、物资运输车辆及生活保障物资。近年来,该师积极搭乘地方城市数字化建设快车,积极探索信息化装备征集民为军用路子,有效提升了预备役部队遂行多样化军事任务中的装备征集和保障能力。  相似文献   

7.
针对试验装备维修保障任务重、效益不高,试验部队维修保障力量不足等问题,对试验装备军民融合维修保障模式进行了研究,依据军民维修保障力量担负任务的主次程度,构建了以地方维修保障力量为主、军方力量为辅,以军方维修保障力量为主、地方力量为辅和军地维修保障力量联合编组的"民主军辅、军主民辅、军地联合"的3种试验装备军民融合维修保障模式。  相似文献   

8.
军械维修器材筹供比例是在一定范围内摸索、掌握各军兵种、各类典型部队军械维修器材消耗规律的基础上,结合各级军械保障机构可能保障的程度规定的。但是,由于不同类型的部队在同一时间所担负的任务、所处的地理位置、所装备的武器性能等客观因素不同,决定了军械维修器材数量、品种的消耗量不同。同类型的部队在某一段时间里,军械  相似文献   

9.
随着市场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军地联合维修保障已成为各国军队装备维修保障的发展趋势。论文从军地联合维修保障的基本认识入手,介绍了外军军地联合维修保障的发展现状,在此基础上,对我国实行装备军地联合维修保障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0.
文章在对军队物资筹供改革进行回顾与反思的基础上,提出了逐步建立起“军地物资联供”物资保障新模式的构想。  相似文献   

11.
现代战争需要快速、高效、机动、可靠的油料保障。这方面要研究的问题很多,本文就此谈点粗浅的看法。 一、军地联台油料保障的特点军油和军油装备具有很强的军地通用性。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地方储油网点和储油容量大幅度增加,油料运输能力不断增强,具备了军地联合油料保障的条件。一是可以承担相当部分油料储存任务,构成军队油料  相似文献   

12.
装备器材需求分析与预测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器材是保障装备动用计划落实与维修任务完成的重要资源,针对装备器材管理工作基础——器材需求确定过程中所涉及的相关问题,整理、分析了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重点对初始器材需求分析、后续器材预测方法进行综述,并着眼于系统工程,充分考虑维修保障及器材保障的相互影响,对器材需求分析与预测方法的进一步研究重点与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3.
孙剑利 《国防》2010,(12):47-47
装备建设是部队战斗力建设的基本要素。随着新形势下我军职能任务的拓展,参与抢险救灾将成为预备役部队运用的重要方式。与之相适应,必须为预备役部队配备储备遂行任务所必需的装备器材。一是要明确保障办法。抢险救灾需配备储备的装备器材数量多、种类杂,应按照军地结合、分级负责的原则,  相似文献   

14.
武警部队车辆维修工作是组织实施车辆装备技术保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持车辆技术状况完好和完成“处突”车辆抢修任务的技术手段,是巩固部队战斗力的重要因素。武警部队组建以来,车辆装备数量不断增加,车辆装备更新换代步伐加快,特别是新材料、新技术在新型车辆装备上广泛应用,车辆技术结构向模块化、集成化发展,这对现行车辆维修工作的理念、维修保障方式、方法都产生了重大影响,也对在现代条件下完成车辆维修保障任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魏化勇  徐宝峰 《国防》2012,(12):55-55
车辆装备是部队战斗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完成非战争军事行动的主要装备和重要力量.针对目前存在的车辆装备保障理论研究滞后、维修能力偏弱和实战训练不足等问题,应从以下几个方面予以加强. 抓理论研究.一是要精通法规政策.组织学习非战争军事行动有关的方针、政策和原则,熟练掌握处置各种复杂情况的法规制度,依靠政策来落实车辆装备保障任务.二是要完善方案计划.组织人员对驻地车辆装备进行普查,登记造册,切实掌握地方车辆装备动员潜力.协调地方党委政府共同出台车辆装备联合保障的法规文件;组织军地力量共同修订《车辆装备保障战备方案》,制定《非战争军事行动车辆装备保障预案》等方案计划,对非战争军事行动中车辆装备保障的指挥编组、力量编成、组织实施,进行分析和明确.三是要开展理论研讨.  相似文献   

16.
军民一体化维修保障军地任务分配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推行军民一体化维修保障的关键是解决军地任务分配问题.提出了军民一体化维修保障任务分配的总体思路,深入研究了系统级军地任务分配流程和判断准则,业务级军地任务分配的基本原则、所需信息和一般步骤,军地任务分配综合分析项目和作用,为型号装备开展军地任务分配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预备役部队是我军未来一体化联合作战中参战和支前保障的重要万量。和平时期,开展军地联训联演是提高预备役部队作战能力的有效途径和方法。积极探索军地联训联演的方式方法,对转变军地联训联演思想观念,打牢军地联训联演思想基础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走警民融合式联储联供、联合实施应急物资供应保障的路子,应根据重点区域、重点方向以及任务实际和环境特点等有针对性地选择保障区域;建立健全联储联供保障体制,实现物资联储联供保障的联建和物资保障任务的一体联动;搞好日常维护,加强平转战训练,确保联储联供有效运转。  相似文献   

19.
文章首先分析了高技术战争的主要特点及其对物资保障的要求。之后,提出了做好物资保障的思路:一是深化我军物资保障体制改革,变按建制系统实行垂直保障的供应体制,向三军联勤和军地联供的方向发展。二是加强战时物资保障人才的培养,三是科学规划战前物资储备。  相似文献   

20.
维修器材保障能力评价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维修器材保障能力评价体系的建立原则,通过维修器材保障的系统分析,建立了维修器材保障能力的"因素-效果"评价体系.运用模糊数学与层次分析法相结合的层次模糊综合评判法对维修器材保障能力评价进行了研究,并给出了应用实例.对于反映维修器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提高维修器材保障能力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