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1990年8月-1991年2月海湾战争由于伊拉克与科威特的石油纠纷,1990年8月2日凌晨,伊拉克共和国卫队3个师越过伊科边界,向科威特发动全面进攻,至8月2日上午9时,科威特市基本沦陷。二战结束后最大规模的局部战争海湾战争拉开序幕。伊拉克入侵科威特的行动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强烈反应。联合国先后多次通过反对伊拉克入侵科威特并对伊实施制裁的决议。反应最为强烈的当属在海湾地区具  相似文献   

2.
查理 《国防科技》2002,(9):6-12
1990年8月2日凌晨1时,伊拉克向科威特突然发起全面进攻,到下午4时攻战科威特全境。伊拉克入侵科威特事件引起了世界极大震惊,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拟定了军事行动计划。1991年1月17日凌晨,F-117在巴格达上空投下了第一枚激光制导炸弹,美军的空袭行动开始实施,海湾战争随之打响。在海湾战争结束后长达11年的时间里,美对伊拉克先后采取了禁飞、禁运、空袭、颠覆、策反与暗杀等各种手段,但一直没能把萨达姆赶下台。  相似文献   

3.
钮松  伍睿 《军事史林》2021,(2):30-36
1990年8月1日,伊拉克因之前在石油价格、边界划定和债务免除等问题上未能与科威特协商一致,于是调遣军队越过伊科边界向其发动了突然进攻.伊拉克对科威特的进攻直接导致了海湾战争的爆发.1991年1月17日至2月28日,经联合国安理会的授权,一支以美国为首,由英国、埃及、叙利亚和“海湾六国”等39国组成的多国部队向伊拉克发...  相似文献   

4.
塔季之战     
1990年8月2日,伊拉克越过边界入侵科威特。海湾战争爆发。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于1991年1月17日凌晨对伊展开“沙漠风暴”行动。多国部队空军在持续多日彻底打击伊拉克空军后,转而放手攻击伊拉克的军事基础设施和其他目标。到1991年的2月的第3周结束时,战争舞台的重点已由双方的空中争斗转入地面攻防。  相似文献   

5.
石油资源丰富、战略位置重要的海湾地区历来风云诡谲。1991年,这一地区爆发了牵动全球的海湾战争。时隔12年,伊拉克战争又在那里爆发。人们不禁要问,这两场战争有何内在联系,又有哪些不同? 显然,在这两场战争中,美国和伊拉克都扮演了主角。伊拉克两次都是被打击的目标,而美国两次都是对伊拉克实施打击的主导者。这两场战争的内在联系在于海湾战争后美伊矛盾不但没有化解反而不断加剧。然而,这两场战争在许多方面存在明显差别。比较这些差别,人们会发现,伊拉克战争本是一场不该发生的战争。 从战争诱因来看,海湾战争的直接原因是1990年8月伊拉克对科威特的入侵和吞并。伊拉克的入侵不但非法剥夺了科威特的主权与独立,  相似文献   

6.
2003年3月20日,伊拉克战争爆发,至5月1日布什宣布“主要作战行动已经结束”,前后持续约40天; 1991年1月17日,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发动“沙漠风暴”行动,海湾战争爆发,至2月26日伊拉克撤出科威特,战争也持续约40天;可能很多人不知道,伊拉克历史上还有一场持续大约40天的战争,而且这场战争中的许多境况与2003年的伊拉克战争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这就是——  相似文献   

7.
海湾战争从1991年1月17日开始到2月28日宣布停战,共进行了43天。其中空袭和反空袭战争进行了近40天,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先后出动约10万架次飞机,并发射了大量巡航导弹、空地导弹对伊拉克进行了规模空前的空袭,使伊拉克的军事设施、指挥机关,通信设施、机场和桥梁受到了毁灭性的打击,以致多国部队只进行了3天的地面进攻即迫使伊拉克退出科威特并宣布接受联合国的各项决议。在这场战争中伊拉克损失惨重,失败已成定局。  相似文献   

8.
炸雷是一种浅水应急排雷手段,以开辟航道为目的。1991年海湾战争中,伊拉克布设的水雷阵迫使美国放弃从科威特登陆的计划,致使美国海军在15年水雷战规划中提出炸雷研究开发项目,以解决浅水排雷难题。  相似文献   

9.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冷战的结束和两极格局的瓦解,导致国际政治秩序的失调,造成局部力量真空和失衡,使地区矛盾凸显了出来.在这种情况下,一些地区性强国跃跃欲试,企图借世界格局转换之机称霸一方.战火首先在中东的海湾地区燃起.伊拉克为了解决与科威特之间领土、经济纠纷并达到称霸中东的目的,于1990年8月2日侵占科威特,引发了海湾危机.伊拉克的行为不可避免地与在海湾地区存在巨大战略利益并且谋求建立"国际新秩序"的美国产生不可调和的矛盾.美国以"维护正义"和"解放科威特"为名,组织40多个国家结成反伊联盟,组建多国部队对伊拉克发动了海湾战争.海湾战争是冷战后规模最大、参战国最多的局部战争,也是冷战后现代化程度最高的局部战争之一.大量高技术兵器的使用促进了战争形态、作战样式和方式的巨大变化,标志着现代战争开始进入信息化战争时期.  相似文献   

10.
《国防科技》2003,(4):92-92
1990年7月中旬,长期存在于伊拉克与科威特两国之间在石油政策、领土纠纷和债务问题等方面的争端日趋尖锐,8月2日凌晨,伊拉克突然出动10万大军入侵科威特,仅—天时间,科威特全部落入伊拉克军队之手。伊拉克的侵略行径,遭到了国际社会的一致谴责,联合国安理会先后透过一系列决议,要求伊拉克无条件地从科威特撤军并对伊实  相似文献   

11.
1991年年初的那场震惊世界的海湾战争,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以绝对的优势,把伊拉克军队驱逐出科威特,并使伊拉克遭到毁灭性的打击。战后,联合国安理会通过687号决议,规定伊拉克应在国际监督下销毁所有的化学武器、生物武器和导弹,并要求其承诺  相似文献   

12.
1991年1月17日,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发动了名为"沙漠风暴"的大规模空中打击行动,海湾战争正式爆发。2月18日,经过了42天的"沙漠风暴"的疯狂肆虐之后,伊军的防御体系、指挥控制系统已经支离破碎,对盘踞在科威特、伊拉克南部伊军的大规模地面攻势"沙漠军刀"行动即将打响。在此形势下,美国海军"硫磺岛"级两栖  相似文献   

13.
最近,美伊就武器核查问题发生冲突,美国增兵海湾,波斯湾顿时战云密布。这勾起了我的一段回忆。 使命神圣甚为自豪 环境恐怖险中有趣 1993年4月22日,我与其他9名中国军人登上飞往科威特的民航班机,作为联合国军事观察员到伊拉克和科威特边境执行维和任务。作为军人,能够被选中执行联合国“维和”任务,着实感到十分自豪,一种新的使命感油然而生,那就是展示中国军人的风采,为世界和平做出贡献。 联合国伊科军事观察团是1991年4月海湾战争结束后进驻伊科边境  相似文献   

14.
1990年8月2日午夜,伊拉克的萨达姆·侯赛因向科威特悍然发动了一次大规模的进攻,300多辆伊拉克坦克蜂拥而入科威特,3小时后占领了科威特首都科威特城,当晚占领了科威特全境。 1990年11月29日,联合国安理会特别会议通过了678号决议,授权已集结在海湾地区的以美国为首的70万多国部队,在1991年1月15日以后,可以“使用一切必要手段”,迫使伊拉克撤出科威特。时任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的鲍威尔当即召开了参谋长联席会议,讨论军事行动方案问题。他指出,各军种要在军事方案问题上步调一致,要有统一的方案,要与施瓦茨科普夫将军密切合作,决不能各行其是。最后终于达成了一致,美国必须实施《90—1002作战计划》。  相似文献   

15.
8月18日,一支来自美军第二步兵师第四斯特赖克旅的车队跨越伊拉克与科威特边境,驶入科威特境内,完成了美国在8月31日前从伊拉克撤出战斗部队的计划。美军在伊拉克持续7年之久的战争将于今年底结束,美军是凯旋而归、还是无奈而回?  相似文献   

16.
《国防》1999,(11)
众所周知,海湾战争以来,美英一直想推翻萨达姆政权。1998年12月“沙漠之狐”行动后,美英毫不遮掩地公开了这个企图,并以频繁的空袭表达了其强硬态度。那么,伊拉克的周边国家是否也有这种心态呢?实际上,除科威特之外,伊拉克周边国家并不希望他下台。这些国家,出于文化、宗教、政治和经济等因素的考虑,都认为目前萨达姆继续当政符合它们的利益。  相似文献   

17.
气化炸弹     
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在海湾战争的地面战中,为对付伊拉克在科威特境内埋下的大量地雷,使用了威力巨大的气化炸弹。气化炸弹,是从空中撤下氧化乙烯等可燃性物质,使其与炸药一并爆炸的一种炸弹。它的威力是通  相似文献   

18.
现代条件下的战争是在“两条战线”上同步进行的。一条战线是刀光剑影的战场,另一条战线是不间断的战争动员。这场海湾战争,对战争动员体制有何昭示? 海湾战争兵员动员的特点,一是快速。伊拉克吞并科威特之后,美国总统布什在命令本土和从西欧抽调大批兵力的同时,加紧了快速兵员动员的步骤。先  相似文献   

19.
自1997年10底以来,联合国对伊武器核查危机四伏。美国厉兵秣马,随时准备对伊拉克实施军事打击;伊拉克则软磨硬抗,并发誓要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竭尽全力”自卫。于是,海湾危机愈演愈烈,从而成为当前国际社会中的热门话题。 伊拉克武器核查危机是海湾战争的后遗症。海湾战争后,为了惩罚伊拉克,联合国安理会于1991年4月3日通过第687号决议,继续对伊拉克进行经济制裁,并要求伊拉克在国际监督下销毁其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包括所有核、生、化武器和射程在150公里以上  相似文献   

20.
田原 《军事文摘》2024,(3):63-68
<正>海湾战争是20世纪90年代初冷战结束后世界格局新旧交替之际,由伊拉克入侵科威特引起的一场大规模、高技术水平的局部战争,也是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运用各种新式武器对伊拉克实施的空地一体战的实践。这场战争对中东乃至整个国际形势都产生了重大影响,也给世界各国的国防和军队建设带来了许多启示。海湾战争参战国之多、影响范围之广,堪称“半个世界大战”。无论从何种角度分析,这场战争在军事发展史上都具有“分水岭”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