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正二战期间,为迎头赶上西方国家的核武研发步伐,争取核科研优势,打破美国的核垄断和核讹诈,苏联当局出台了历史上著名的"核计划"。苏联"核计划"是指以原子弹研发为核心的苏联核能发展规划。该计划始于1942年9月28日苏联国家国防委员会颁布"关于组织开展铀工作"的决议,止于1949年8月29日苏联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  相似文献   

2.
1964年10月16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在新疆罗布泊爆炸成功。消息传出,世界震惊,举国欢腾。当时,我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火车司机,有幸参加了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的秘密运送任务。虽然47年过去了,可当年驾车拉核弹的情景至今历历在目……  相似文献   

3.
军事纵横     
1964年10月16日下午3时,我国在西部马兰核试验基地进行了第一次核试验,成功地爆炸了我国的第一颗原子弹。这颗原子弹是一颗“内爆法”铀原子弹,代号为“596”,以示我国不屈服于某大国的压力,独立自主、自力更生进  相似文献   

4.
一个人类永远值得记住的日子1945年8月6日,第一颗原子弹在日本广岛上空爆炸,顷刻间,一座美丽的城市变成了废墟。这一天人类不仅第一次看到了原子弹的能量和威力,也第一次感受到了原子弹的恐怖和可怕——摧毁世界是那么的容易。“ojweh!”(我很痛心!)这是爱因斯坦,这位有人称为“原子弹的祖父”的天才物理学家在得到这一消息时的唯一反应。爱因斯坦当时的心情,恐怕谁都难以描述清楚。不管怎样,历史永远把这一刻记录下来了。一个神圣的物理学定律E=mc2在原子弹爆炸一年之后,1946年7月1日出版的《时代周刊》的封面上,刊登了一幅令人印象深刻的…  相似文献   

5.
《军事史林》2013,(6):10-25
1965年5月14日,中国第一颗空投的原子弹在新疆罗布泊核试验场内的靶标上空爆炸试验成功。这是中国继1964年10月16日第一颗原子弹装置(代号596)在罗布泊核试验场102米高的铁塔上爆炸试验成功仅仅半年后所进行的第二次核试验。我当时在国防科委二局任参谋,从事核武器研制、试验的组织管理工作,参加了第二次核试验的准备和实施工作。下面是我了解和经历过的有关这颗原子弹(代号2923)研制、试验前前后后许多鲜为人知的历史史实。  相似文献   

6.
1965年5月14日10时整,我国首次原子弹空爆试验成功了.执行这次空投任务的航空兵独立某团副团长、第一飞行员李源一,第一领航员干福海,第二飞行员刘景新,第二领航员张公祥,通信员孙兴富,射击员韩惠安. 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试验爆炸成功,震惊了全世界.不过,这次试验是采用"地爆"方式进行的,为了增加试验手段,提高试验水平,确保试验安全,使用飞机投掷核武器,以"空爆"方式进行试验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7.
不知怎么,在20世纪80年代出现了这样一种说法,即世界上第一颗原子弹是苏联制造的。这种说法的大意是—— 苏联在1938年下半年开始研制原子弹。斯大林考虑到希特勒可能进攻苏联,要求在一年半的时间里造出第一颗原子弹,后来改为4年。为赢得时间,苏联同德国于1939年8月签订了互不侵犯条约。  相似文献   

8.
1965年5月14日,中国第一颗空投的原子弹在新疆罗布泊核试验场内的靶标上空爆炸试验成功.这是中国继1964年10月16日第一颗原子弹装置(代号596)在罗布泊核试验场102米高的铁塔上爆炸试验成功仅仅半年后所进行的第二次核试验.我当时在国防科委二局任参谋,从事核武器研制、试验的组织管理工作,参加了第二次核试验的准备和实施工作.下面是我了解和经历过的有关这颗原子弹(代号2923)研制、试验前前后后许多鲜为人知的历史史实.  相似文献   

9.
张开善 《国防科技》2006,(10):89-96
1964年10月16日下午3时,我国在西部地区新疆的罗布泊大荒漠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获得了完全的成功。时光荏苒,岁月如梭,那个震惊全球的时刻,距离今天已有40多年。40多年来,有不少人曾经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中国首次核爆炸试验成功,中华民族终于有了自己的原子弹。此举对于打破核垄断,抵御核威胁,维护世界和平,为国家的安全富强,民族的繁荣昌盛做出了历史性的重大贡献。那么,在这一历史性重大贡献中,那些为此以身许国,舍身忘我,奋力攻关,功盖千秋的科学家们。自2000年以来,当年和我一起为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第一颗氢弹戮力同心,共同奋斗的同事…  相似文献   

10.
1949年8月9日黎明时刻,前苏联在本土成功地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引起了美、英等国家的一片惊慌。人们完全没有预料到,苏联在1945年二战结束时,元气大伤,满目疮痍,国民生产总值不到美国的四分之一,却在如此短的时间内,能将原子弹研制成功。由于前苏联是个封闭型国家,并有极为严格的保密制度,多少年来,人们无法知道苏联爆炸的第一颗原子弹究竟是怎样造出来。许多专家做了多方猜测,也只能讲出一些点滴内容。1950年1月,《纽约时报》报道,据美国麦克考密克专家判断,苏联进行的首次核试验是一颗利用核材料钚-239制成的原子弹;1950年6月,《纽约时报…  相似文献   

11.
1964年10月16日15时,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在新疆罗布泊核试验场102米高的铁塔上爆炸试验成功。  相似文献   

12.
50年前的今天,即1964年10月16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曾被称为"国营221厂"的神秘禁区,是中国第一个核武器研制基地。这颗扬我国威、振奋人心的原子弹就在这里研制、总装出厂。为了它,成千上万的科研工作者从四面八方奔赴金银滩,奏响的一曲曲历史壮歌,将永远激励人们勇往直前。  相似文献   

13.
1945年7月16日早晨5时30分,美国在新墨西哥州阿拉默果尔多沙漠核试验场,爆炸人类历史上第一颗原子弹获得成功后,当时许多台仪器测试出这颗原子弹的威力为1.8万吨 ̄1.9万吨梯恩梯当量。这颗威力特别巨大的炸弹,对美国杜鲁门总统、军政要人、总统科学顾问以及从事核科学技术研究的许多科学家产生了强烈的震撼,并由此引发了一系列的各种见解和主张。原子弹试验成功后,紧接着而来的问题是,如何使用原子弹。当时的世界战争形势是,德国法西斯已被盟军打败,被迫投降,日本正在作最后抵抗。毫无疑问,日本将是当时原子弹轰炸的目标,但是,对日本是否使…  相似文献   

14.
目前我国国内对于美国第一颗原子弹的研制过程已基本比较清楚了,而对冷战的另一极苏联的第一颗原子弹的研制及其内幕则很少有所涉及.这主要是由于在冷战期间苏联将其列为高级机密,无法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5.
在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境内的金银滩草原上,耸立着一座由张爱萍将军亲笔题写碑名的"中国第一个核武器研制基地"的纪念碑,在这片神秘的禁区内曾经诞生了新中国的第一颗原子弹和氢弹,实现了武器化过程,生产出多种型号的战略核武器,因此也被称为"中国原子城".  相似文献   

16.
原子弹主要由核装料、普通炸药、弹壳等几部分组成(如图1)。氢弹除了热核装料氘(dāo)氚(chuān)混合物外,弹体内还“怀孕”着一颗原子弹(如图2)。这是怎么回事呢?我们知道,氢弹是利用轻核聚变反应放出的能量造成杀伤破  相似文献   

17.
1964年10月16日,是一个永载共和国史册的日子。这天下午3时,新疆罗布泊上空的一声巨响,宣告了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我作为试爆的参与者,当年在试验场区经历的一件件往事,至今仍历历在目。 我坐上了张爱萍上将的车 那是1964年8月的一天。下午1点多钟,我在试验场区安装完103外场测量点的“光冲量”探头(测量原子弹爆炸当量的一种仪器)底座,准备去108测量  相似文献   

18.
张开善 《军事史林》2007,(11):19-29
1945年6月美国首次研制出三颗原子弹。 1945年7月16日凌晨5点30分,美国在新墨西哥州阿拉莫果多沙漠地区,爆炸了人类历史上第一颗原子弹,此次爆炸试验获得成功,释放出近2万吨梯恩梯当量。揭示出原子核能的奥秘,从理论到实验证实了原子弹有着巨大威力,人类从此认识到这种毁灭性的核武器。  相似文献   

19.
正/有这样一位科学家,她是邓稼先、杨振宁的老师和好友,她是中国铀同位素分离事业的理论奠基人,她是参与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研制项目为数不多的女性之一,她隐姓埋名30余载,用三个"我愿意"肩负起国家的重托,用"只讲奉献不求回报"的高尚品格书写了一名优秀共产党员的永恒人生。她,就是王承书——一位不为公众了解的核物理学家。  相似文献   

20.
1964年10月16日下午3时,我国在西部地区新疆的罗布泊大荒漠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获得了完全的成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