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近些年,每年都有一批干部从野战部队交流到人武部工作。但由于对武装工作缺乏必要的了解,干起工作来往往事倍功半,积极性受挫。我自去年从野战部队交流到人武部工作以来,亲身感受到做武装工作要把握好以下四点: 一要研究新情况,适应新岗位。人武部的工作性质、工作任务、工作环境与野战部队相比,不同之处有三点:首先是隶属关系属于地方党委、政府和军队系统的双重领导。其次是工作的性质不再以训练和战备工作为中心,而是以地方经济建设为中心。再就是工作的对象不再  相似文献   

2.
王琦 《华北民兵》2013,(5):64-64
12年前,当我从野战部队交流到预备役部队时,感到预备役部队工作不像野战部队那样严谨有序,人少事多,管理不便。生疏的工作和陌生的环境使我力不从心,加上转岗改行,自己时常打不起精神,一度失去工作的动力.抱着得过  相似文献   

3.
《中国民兵》教我以武为本邓州市人武部张继伟我很想对《中国民兵》杂志说说我的心里话。我1985年从野战部队补充到人武部搞民兵训练工作之初,感到不知从何处下手。一次,我在《中国民兵》杂志上看到了“训练参谋”专栏内刊登的指导文章,边看边琢磨起来,发现民兵训练与野战部队的训练有相同之处外,  相似文献   

4.
赵平  杨品 《云南国防》2002,(3):15-15
1999年初,一纸命令使他们走到了一起,成为搭挡。团长王洪碧来自野战部队,一直从事军事工作,军事训练和行政管理是拿手好戏;政委黄廷志一直在基层、师团和省军区机关从事政治工作,有很厚的文字功底和丰富的机关工作经验。虽然他们工作环境和任职经历不同,但他们都有一种见“红旗就扛、见第一就争”的拼劲。  相似文献   

5.
对于从野战郎队交流到人武部工作的同志来讲,只有适应新环境,理顺新关系,才能使工作得到全面推进。2002年3月,我从野战部队交流到甘洛县人武部任部长后,我主要做了三个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6.
作为一个从事业余新闻报道仅四、五年时间的后生小辈来说,达州军分区王碎别副司令员无疑是我从事业余新闻报道以来遇到的最好“导师”。 去年8月中旬,我因工作关系从北方某野战部队调到达州军分区,看过我的履历后,王副司令员便将我安排到现在这一重要位置。“一定要将我们分区的好作风、好做法宣传出去。”听着王副司令员的话,我心里沉甸甸的。在新闻写作上,我虽说积累了一点点经验,但由于军分区与野战部队在工作性质上有质的不同,并且我是初  相似文献   

7.
年初,我在国防大学学习深造毕业后,组织上安排我担任团长。上任之后,为了尽快地了解团队建设形势、适应角色,我紧跟党委班子确定的目标和规划,筹划团队建设。闲暇之余,我还喜欢和官兵们一起谈心、交心,了解团队建设的情况,并在团队局域网上开通了常委个人信箱。信箱开通后,我这个新任团长的信箱异常"火爆",官兵们非常支持我的工作,大家积极踊跃地给我发送"E-mail",讲个人看法,说基  相似文献   

8.
河北昌黎某预备役炮兵团,是一支由野战部队调整组建的英雄团队。战争年代曾建立过赫赫战功。如今这支部队在团长孙立洋带领下,以一流工作标准,第一责任人精神状态,多次被上级评为军事训练先进单位,8次受到总部、两级军区的表彰。他本人被北京军区评为“人武之星”。  相似文献   

9.
安徽省颍上县人武部针对全县有85%的民兵曾经在野战部队当过兵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以野战部队的训练标准抓民兵训练”的指导思想,并通过在民兵中开展“以当兵时的训练标准抓训练”的专题讨论,让大家在回顾和对比中增强从严参训的自觉性,营造了从严治训的浓郁氛围。  相似文献   

10.
在16载的军旅生涯中,有幸认识了她——《西南民兵》。这份情缘让我受益匪浅。1999年我从野战部队交流到人武部,面对民兵预备役工作,每次受领任务后都担心工作出差错。正在我茫然失措时,军事科长把自己装订成册和学习运用了3年的《西南民兵》杂志交给了我,并说:  相似文献   

11.
我从事业余报道工作的时间不长,却意外地当了一回《中国民兵》杂志的“记者”。说起来纯属偶然,也十分有趣。 前年,我从野战部队来到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人武部工作。听说原人武部部长李维忠退休几年来,先后担当地方10项重点建设工程的副总指挥,每次都  相似文献   

12.
县级人武部业务“单打一”的现象普遍存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武装工作的开展。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是人武部在抓干部的业务培训中,只重视按科室进行单一的业务培训,而忽视了立足武装工作全局的需要开展综合性业务培训。二是从野战部队交流到人武部的干部,业务“单打一”的情况比较普遍,过去在野战部队从事军事工作的就只懂军事业务,对其它业务不了解不熟悉。三是  相似文献   

13.
几年前,我刚到人武系统工作,由于不熟悉情况,工作时常无从下手,是《西南民兵》领我走出了“盲区”。记得有一次,部领导安排我给县应急民兵上一堂《怎样争做新时期的合格民兵》教育课。我以前在野战部队当过班长,搞军事训练还可以,但对基干民兵和普通民兵的区别、参建参治和以劳养武是怎么一同事就分不清楚了。上吧,真不知从那里下手;不上吧,领导交给的第一次任务就完不成,丢面子不说,怕留下不好的印象。正在我左右为难之时,科长为我送来几本《西南民兵》杂志,并对我说:  相似文献   

14.
曾聿 《政工学刊》2004,(11):44-44
所谓检讨就是检查反省自己的错误言行。犯了错误向组织、向领导作检讨是非常正常而又经常的事。然而向部属作检讨却是十分艰难而又不多见的。不过我记得一位首长曾给我讲述了这样一件事:某单位一位老团长违犯规定外出钓鱼,被上级领导发现,受到了严肃批评。刚开始这位团长既认为  相似文献   

15.
简讯     
《国防》2007,(7)
以“野战部队的标准”抓民兵训练安徽省颍上县人武部针对全县有85%的民兵曾经在野战部队当过兵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以野战部队的训练标准抓民兵训练”的指导思  相似文献   

16.
在野战部队和武装战线从事军事工作19年后,1989年,我半路出家了,被部领导调整到政工科担任兼职新闻干事,干起了“爬格子”的宣传报道工作。 其实,刚入伍当兵时,连队首长就让我参加过团里政治处举办的新闻报道培训班学习,还写过一篇  相似文献   

17.
为了适应军队精简调整的需要,在野战部队“连职”主官岗位上任满四年的我,转业来到生我养我的故乡——汉水河畔美丽富饶的南郑县人武部任军事科参谋。新岗位、新开头。为了使自己尽快从野战部队干部转变为合格的人武干部,我除了向老武装学习外,更多的是利用点滴时间向书本学。在众多的书目中,《中国民兵》是真正引我入门的老师,它让我学懂了民兵、预备役工作的法规、政策,明确了工作方向,学会了工作的力法,开阔了眼界。我对“启蒙老师”油然而生了敬意,十分珍惜这份师生情。每期《中国民兵》发到科里,我都孜孜不倦地攻,并写下大量心得体会。那一条条统帅部、  相似文献   

18.
一个刚毕业的毛头小子给团长倒水时反而把团长烫伤了。别人看来,他闯了大祸,没有多大发展前途……现如今,昔日的毛头小子已成长为旅长。他说,是团长教会他两点,一是人做事要纯洁,心纯则路平;二是人要学会宽容,心宽则路宽。做作的表现——当排长第一个月,就遇到团长来站里检查,支部带领大家做好充分迎检准备,我个人也提前模拟好多套"方案",想在团长面前好好表现。没想到,当面对团长时,我心扑通扑通跳得厉害,手心满是汗,生怕说错话办错事,团长说的话我一点也没听进去,只顾着  相似文献   

19.
薛依群 《国防》2006,(2):77-77
在军旅题材电视连续剧《亮剑》中,主人公李云龙的好搭档和亲密战友——政治委员赵刚,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而他作为一名“学生官”,在八路军386旅独立团的战斗、生活经历,对今天地方大学生干部走好军旅之路,也有一定的启示。剧中,曾经是燕京大学学生并经过延安抗大培训的赵刚,一开始就能很客观地认识自己,谦虚、坦诚地面对独立团团长李云龙。在386旅旅部,他对旅长说:“毕竟(李云龙)是老同志了,带兵经验丰富,我应该好好向他学习”;在日军山崎大队进攻前,他对李云龙说:“我赵刚是你的同志,是你的战友,……我是真心想和你做朋友”;后来又表态:…  相似文献   

20.
县(市)人武部转隶地方以后,从野战部队输入一批干部,怎样才能使他们尽快熟悉民兵业务呢?我认为组织他们到乡镇代职见习就是一个好办法。我们地区的冀县人武部,根据干部业务生疏的情况,从去年4月份开始,分期分批地组织他们下到乡镇代职见习。每期两至三个月,代理的职务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