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 毫秒
1.
从世界范围来看,推进政府部门办公自动化、网络化、电子化和全面信息共享已是大势所趋。联合国经济社会事务部把推进发展中国家政府信息化作为工作的重点,希望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改进政府组织,重组公共管理,最终实现办公自动化和信息资源的共享。在世界各国积极倡导的“信  相似文献   

2.
现代化并非某个单一国家转变的过程,而是一种世界性的历史进程。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无法摆脱世界历史发展而单独存在,世界历史进程也少不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与创新。从理论逻辑来看,中国式现代化开启于世界现代生产力的进步,也紧握这一核心任务走上了现代化之路。从历史逻辑来看,中国式现代化在与世界历史的互动中实现了“追赶—超越”。从实践逻辑来看,中国式现代化为世界现代化进程做出了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3.
我军建设要解决目前存在的现代化水平与现代化战争要求不相适应的主要矛盾,完成机械化和信息化建设双重历史任务,必须走跨越式发展道路。实现我军现代化建设的跨越式发展,科学、系统地实行开放是必由之路。  一、要多方位多渠道地开放要对世界开放。首先,军队现代化是一个世界历史性的动态概念,必须具有国际参照标准。现代战争大多具有国际性的特点,离开国际参照标准的军队现代化将失去意义。军队现代化建设要面向世界,要敏锐把握世界军事发展趋势,深刻认识各国军事改革态势,预测未来战争发展模式,在分析比较中制定我军现代化建设的发展战…  相似文献   

4.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前进道路上,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全党必须牢牢把握“五个重大原则”,必须牢记“五个必由之路”。这其中,“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位居“五个重大原则”之首,“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位居“五个必由之路”之首。事实证明,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是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一切成就的根本前提,是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政治保证。  相似文献   

5.
在世界各国现代化建设过程中,中国式现代化是以人民为中心的现代化、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既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人民立场,也在兼具世界各国现代化的普遍特性中彰显出独特之处。因此,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既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也要遵循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要求,一定要认识到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这一主体性地位,在时空的追寻中秉承党的初心使命、在理论的思索中坚持人民至上的本质色彩、在意义的构思中懂得辉煌成就的人民智慧。  相似文献   

6.
<正>习主席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概括提出并深入阐述中国式现代化理论,其中将“如期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加快把人民军队建成世界一流军队”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战略要求,这是党的二十大的一个重大理论创新,是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的重大理论成果。在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体系的指引下,将国防和军队现代化置于中国式现代化整体框架内来探讨,能更精准地把握国防和军队现代化的重大意义、理论内涵、战略地位、历史脉络与推进方法,为我们继续深化拓展对中国式现代化的认识层次、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南。  相似文献   

7.
<正>编者的话: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后,中国人民举国一致进行抗日战争,开辟了世界上第一个大规模反法西斯战场。至欧洲战事爆发前,中国战场牵制侵华日军百余万人,鼓舞和支援了世界各国人民的反法西斯斗争。本期的三位专家,从不同视角对中国抗战在整个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地位和作用,进行了新颖而深入的阐释,有助于我们进一步认识中国抗战对世界和平与人类发展的伟大历史贡献。  相似文献   

8.
《兵团建设》2007,(11):76-77
党的十七大报告在阐述如何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时强调指出,要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那么,应怎样理解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呢?一般认为,世界范围的农业现代化进程是从20世纪初随着工业革命的演进和科学技术的进步而启动的。在推进农业现代化过程中,各国由于自然资源禀赋和经济社会  相似文献   

9.
当前世界经济已从工业化进人信息化时代。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对信息资源、信息技术和信息产业的依赖程度越来越大,信息化已是世界各国发展经济的共同选择。信息化工作的核心是开发运用信息资源,实现物质、能量、信息三种资源的结合,充分发掘社会智能潜力,缩小因时间和空间而造成的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极大地全面促进全社会的经济、社会进步。而要实现这个工作核心,就必须应用现代信息技术,通过计算机互连网络将政府部门、经济综合管理部门企事业单位、金融、商业、科技、大学、图书馆、保险、医院及家庭连接成一个整体,使所有的计算机终…  相似文献   

10.
张浩 《国防科技》2007,(3):26-27
当前,世界新军事变革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广度展开,对世界各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要应对世界新军事变革发展,加快军事转型,建设信息化军队,实现现代化跨越式发展的目标,应把握好六个方面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有着紧密联系,是当前和今后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要实现的战略目标。党的二十大首次对中国式现代化进行系统梳理、科学阐述,为我们全面认识和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根本遵循和重要指引。我们要认真学习领悟中国式现代化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内在联系,才能坚定自觉、积极主动地投入现代化强国建设,才能实现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相似文献   

12.
中国是一个有5000年文明历史 的国家,有着爱好和平的传统。中国先秦的思想 家就曾提出了“亲善友邻,国之宝 也”的思想,反映了自古以来中国人民就希望天 下太平、同各国人民友好相处的良 好愿望。 中国的国防现代化建设完全是 为了自卫,是保障国家现代化建设和安全的需要。 一个国家是否对世界和地区和平构 成威胁,主要不在于它的国力、军力是否强大, 而在于它奉行什么样的内外政策。 中国永远不称霸,即使将来强大了,也决不走对 外侵略扩张的道路。  相似文献   

13.
<正>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这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中华民族历史、世界历史的重大里程碑时刻!2021年7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代表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在天安门城楼上向全世界庄严宣告: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持续奋斗,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正在意气风发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  相似文献   

14.
谌力  武智 《政工学刊》2023,(10):5-9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马克思主义的执政党,中国共产党提出的中国式现代化,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因此,我们有必要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视角分析理解中国式现代化,读懂中国式现代化背后的深层逻辑。  相似文献   

15.
新军事变革继续加快步伐 ,深刻地影响着世界各国军队建设 ,也对我军管理提出了信息扩展、加快高素质军事人才培养、管理现代化、提高战斗力的重大挑战。面对新军事变革的挑战 ,我军管理主要应紧贴实战要求 ,优化管理体制 ;构建学习型军营 ,提高官兵科技素质 ;借鉴现代管理理论 ,实现管理科学化 ;坚持以战斗力为标准 ,发挥管理的作战功能。  相似文献   

16.
《当代海军》2007,(8):1-1
信息改变了整个世界。信息加速了各国军事现代化进程。信息在带给我们巨大欢乐和财富的同时,也带给我们许多新的烦恼。连美国总统布什都自爆笑料,说他发动对伊战争是因他的情报部门提供的信息有误。且不问这是不是布什在推卸战争责任,但在铺天盖地的信息中,确有坑人的错误信息存在。  相似文献   

17.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如期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加快把人民军队建成世界一流军队,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战略要求。我们要始终坚持政治建军、改革强军、科技强军、人才强军、依法治军,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强军之路。继续深入实施改革强军战略,充分释放改革效能,全面提升打赢能力,是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内在要求。因此,回顾改革强军的实践历程,总结改革强军的辉煌成就,对巩固拓展国防和军队改革成果、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军队同世界各国军队的友好往来和军事交流不断深入和扩大。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以下简称军事科学院)迎来了来自世界各国军队以及国防研究机构的代表团。我先后参加接待了来自澳大利亚、意大利、尼泊尔、巴基斯坦、美国、英国、德国、伊朗、瑞士、芬兰、南非、埃及等国的外军代表团。在同来自五大洲不  相似文献   

19.
5月 3 1日 ,江泽民在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毕业典礼的讲话中指出 :“进入新世纪 ,我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国际局势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在曲折中发展 ,科技进步日新月异 ,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形势逼人 ,不进则退。我们党要坚定地站在时代潮流的前头 ,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 ,实现推进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的历史任务 ,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是历史和时代赋予我们党的庄严使命。”…  相似文献   

20.
纵观历史与现实,中国式现代化的成就得益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在革命时期和建设时期,学习俄国和苏联的先进思想;在改革开放时期以及新时代,总结其他各国发展现代化历程中的经验和教训,最终认识到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必须走自己的路,也就是要走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道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道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道路以及走和平发展的现代化道路。本文基于历史和实践的双重维度科学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具体意蕴,对于正确理解和深入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