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韩小飞 《政工学刊》2023,(11):56-57
<正>习主席深刻指出:“加强新时代我军基层建设,是强军兴军的根基所在、力量所在。”实践感到,建设好新时代过硬基层,必须紧盯基层建设中的“疑难杂症”做工作,针对一人一事,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有的放矢解决好个别官兵“个性化”问题,以个体的全面过硬汇聚强军兴军的强大力量。一、紧盯“自我不珍重”问题,建立亲密战友关系部队是团结统一的集体,把每一个人都团结起来、调动起来,才能攻无不克、战无不胜。因此,正确看待和解决个别官兵的“个性化”问题,才能使一支部队更有战斗力、更能打胜仗。一靠教育引导。  相似文献   

2.
<正>习主席在中央军委基层建设会议上强调指出:“基层是强军兴军的根基所在、力量所系,抓基层、打基础、保稳定的工作一刻也不能放松。”“微腐败”是败坏基层风气“大祸害”,整治效果直接影响“三个过硬”标准落地,必须持之以恒、纵深击进,切实以清朗清净的作风生态开创新时代部队建设新局面。  相似文献   

3.
杨俊  金秋 《政工学刊》2023,(9):54-55
<正>习主席强调:“加强新时代我军基层建设,是强军兴军的根基所在、力量所在。”随着海军使命任务的不断拓展,舰艇部队抓建工作已进入遂行任务的常态期、装备更新的高峰期和岗位轮换的频繁期。如何把握“动”的规律、构筑“稳”的框架,动中求稳,以稳制动,已成为锻造过硬舰艇部队深耕不辍的永恒课题。现阶段,舰艇部队总体呈现“四个动散常态”,各级面临“四个能力考验”:  相似文献   

4.
夏阳 《政工学刊》2022,(8):56-57
<正>习主席深刻指出,加强新时代我军基层建设,是强军兴军的根基所在、力量所在。基础打得牢、基层建得好,部队才有战斗力、凝聚力。抓建基层是党委机关的使命所需、职责所系、价值所在,应注重把握好以下五个方面关系,提高工作质量效益。把握硬件与软件的关系。硬件和软件如车之两轮、鸟之双翼,缺一不可、相辅相成,是基层建设中形式和内容的辩证统一。  相似文献   

5.
基层是部队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部队所有工作都要靠基层去落实。习主席在军委基层建设会议上强调:"加强新时代我军基层建设,是强军兴军的根基所在、力量所在。"全面锻造过硬基层,必须严格落实习主席的决策指示,深入贯彻军委基层建设会议精神,锻造各级党委、机关干部的过硬作风。"世界上的事情都是干出来的,不干,半点马克思主义都没有。"显然,硬作风主要是靠干。当前,部队出现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和个别领导干部滋生的不良作风,归根到底是丢掉了党性修养、放松了思想改造、降低了工作标准。  相似文献   

6.
占晶鑫 《政工学刊》2018,(12):44-45
习主席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培养有灵魂、有本事、有血性、有品德的新时代革命军人”。培养“四有”新时代革命军人是我军铸魂育人目标的与时俱进,是强军兴军的时代要求,是解决军队建设现实问题的时代对策。只有在灵魂上“补钙”、本事上“升级”、血性上“淬火”、品德上“提纯”,才能立起新时代革命军人好样子,才能肩负起新时代强军兴军的历史使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结着党的理论和实践的伟大创造,闪耀着颠扑不破的真理光芒,必须在真学真信真用上下功夫,使之成为官兵坚如磐石的根本政治信仰,这是培养“四有”新时代革命军人的首要任务。一是旗帜鲜明用“真理”说服人。  相似文献   

7.
王守学 《国防》2016,(12):79-80
改革转型催生战斗力.必须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和习主席关于强军兴军的战略思想铸魂育人,确保边防部队正确的抓建方向;必须时刻"想打仗、练打仗",确保"打得赢、过得硬";必须坚持依法从严抓建,确保实现边防部队基层建设全面进步、全面过硬.  相似文献   

8.
<正>习主席在中央军委基层建设会议上深刻指出,我军基层建设在使命任务要求、建设内涵、日常运行状态、部队组织形态、官兵成分结构、外部社会环境等方面正面临许多新情况新变化。要科学把握、积极适应,认真解决突出矛盾和问题,推动基层建设全面进步、全面过硬。面对当前强军兴军任务形势,旅团党委必须牢固树立问题导向、务实分析问题根源、积极破解问题现象,在真正解决问题的具体实践中提高基层建设质量水平。  相似文献   

9.
<正>习主席指出:“要坚持严管和厚爱结合、激励与约束并重,鼓励实干,鼓励创新,帮助解决现实问题,把大家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充分调动起来。”这是习主席从历史和现实、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深入思考中提出的强军兴军的时代课题,作为一线带兵人,各级主官必须当好答卷人、破题者。  相似文献   

10.
伟大思想擘画强军蓝图,时代征鼓激扬强基伟力。习近平强军思想是推进强军事业的科学指南,是新时代基层建设的旗帜引领。面对基层建设新情况新问题,必须深入贯彻习近平强军思想,积极掌握和运用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综合施策建设过硬基层,聚力为强军兴军提供坚实基础和坚强支撑。  相似文献   

11.
习主席在出席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解放军代表团全体会议时强调,按照“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加快推进国防和军队建设,深入实施军民融合发展战略,努力开创强军兴军新局面.深入实施军民融合发展战略,关键是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上来,理清新思路、制定实举措、推动真落实,紧紧跟上习主席的思想步伐和决策部署.  相似文献   

12.
张杰 《政工学刊》2014,(5):47-48
习主席深刻指出:“实现强军目标的基础在基层、活力在基层。要抓住基层这个大头,推动贯彻落实强军目标向基层拓展、向末端延伸。”深入贯彻落实习主席的重要指示,各级领导机关要坚持重心下移,研究把握基层建设规律,实施科学合理的检查指导,推进基层建设科学发展,推动部队各项任务在基层的有效落实。当前,尤其要在提高督促检查的协调性、规范性、实效性、连续性上下功夫。  相似文献   

13.
冉洪峰 《政工学刊》2022,(10):24-25
<正>习主席强调指出:“强军兴军,关键在各级党委。必须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后装部队抓备战打仗,必须坚持一切工作都置于党委统一领导之下,一切重要问题都由党委研究决定,把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转化为制胜优势。但从现实看,还有四个方面不足:一是“后装随时上战场”的备战打仗意识树得不牢,存在“后装后方”的模糊认识、“后装后上”的片面观点和“后装从属”的自卑心理;  相似文献   

14.
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习主席鲜明提出“党的高级干部要注重提高政治能力”这一重大命题,为领导干部讲政治指明了目标方向、明确了科学路径。我军作为党绝对领导下的人民军队,是执行党的政治任务的武装集团,军队领导干部必须把政治能力作为首要能力和核心素养来锤炼,锻造与领导职责相匹配的过硬素质,才能在强军兴军伟大征程中堪当重任。  相似文献   

15.
习主席在十九大报告中郑重指出,到本世界中叶把人民军队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军队。这一伟大号召,开启了人民军队迈向世界一流的新征程。新时代要有新气象新作为。建设世界一流军队,人是决定性因素。只有每名官兵都牢记使命,立足本职,忠诚奉献,干事创业,才能汇聚起强军兴军的磅礴力量。  相似文献   

16.
习主席强调:"要修德,加强道德修养,注重道德实践。"青年官兵是军队建设者的主体力量,承担着强军兴军的历史重任,只有从"做好小事、管好小节"开始,才能做到忠诚党的事业、专心做好工作、不断完善自己。然而青年官兵的成长道路决不会一帆风顺,随时都可能掉进"温柔的陷阱"。  相似文献   

17.
习主席关于军队基层建设重要论述,深刻阐明了基层在实现强军目标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全面揭示了新形势下基层建设的新特点和新规律,清晰指明了基层建设的方向和重点,对新形势下推进基层建设具有重大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正>军民融合,是习主席治国治军的重大方略。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习主席把军民融合深度发展作为富国强军的重大战略举措,作为"落一子而全盘活"的改革重点,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今年两会上,习主席强调要"深入实施军民融合发展战略,努力开创强军兴军新局面",第一次把军民融合上升为国家战略,第一次全面部署军民融合发展战略,这充分彰显了习主席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决心意志和使命担当。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明确了习近平总书记的核心地位,正式提出“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这是党和国家根本利益所在,是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的根本保证。军队广大官兵面对重整行装的政治大考,面对改革重塑的时代机遇,面对强军兴军的历史重任,必须站在政治和全局高度,高举旗帜,坚定信仰,自觉把坚决维护核心融入灵魂血脉、贯穿工作实践,努力用看齐追随的实际行动,确保习主席各项决策指示在部队建设发展各个领域、各个环节、各项工作中得到有效落实。  相似文献   

20.
庞高杰  叶纲 《政工学刊》2022,(11):20-24
<正>习主席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全面加强人民军队党的建设,确保枪杆子永远听党指挥,并明确要求“建强人民军队党的组织体系”。党的力量来自组织,组织强则军队强。面对建成世界一流军队的时代召唤,面对严峻复杂的周边安全形势,面对转型建设的繁重艰巨任务,迫切需要建强人民军队党的组织体系,最有力地把全体官兵动员起来、凝聚起来,最高效地带领部队贯彻落实党中央、中央军委和习主席的决策指示,切实以坚强有力的组织体系托举强军兴军伟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