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这一重要论述深刻阐明了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联系。中国梦引领强军梦,强军梦支撑中国梦。如期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战略要求,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推动部队转型建设,必须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主题,贯彻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思路、把准发展重点、创新发展模式、提升发展效能,推动部队转型建设由“量”向“质”的飞跃。一、强化政治引领,  相似文献   

2.
《国防科技工业》2022,(11):21-25
<正>党的二十大擘画了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宏伟蓝图,吹响了全国人民奋进新时代的嘹亮号角。连日来,习近平总书记所作的党的二十大报告,在国防科技工业系统引起强烈共鸣和热烈讨论。国防科技工业广大党员干部和科技工作者纷纷表示,将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定信心、同心同德,埋头苦干、奋勇前进,为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作出更大贡献。  相似文献   

3.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前进道路上,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全党必须牢牢把握“五个重大原则”,必须牢记“五个必由之路”。这其中,“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位居“五个重大原则”之首,“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位居“五个必由之路”之首。事实证明,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是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一切成就的根本前提,是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政治保证。  相似文献   

4.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确定了“必须坚持系统观念”的思想。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系统观念是具有基础性的思想和工作方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我国发展环境面临深刻变化,经济社会发展中矛盾错综复杂,必须从系统观念出发加以谋划和解决。兵器集团刘石泉董事长强调,“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必须坚持系统观念的原则,这不仅为国企经济改革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5.
<正>“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文化建设,强调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党的二十大报告全文提及“文化”一词近30次,习近平总书记重申并论述了“两个结合”:即,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本刊邀请中国船舶714所专家左彦,围绕船舶与中华文明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6.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全党必须牢记,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党的自我革命永远在路上,决不能有松劲歇脚、疲劳厌战的情绪,必须持之以恒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党的二十大广西代表团讨论时强调,要“牢牢把握以伟大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的重要要求”。这些重要论述,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以伟大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的思想内容,深化了对建设什么样的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怎样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规律性认识。  相似文献   

7.
《中国军转民》2022,(21):6-7
<正>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党全国的首要政治任务。要引导广大干部群众原原本本学习研读党的二十大报告和党章,认真领悟党的二十大提出的新思想新论断、作出的新部署新要求。要紧密联系党的百年奋斗历程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加深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中国式现代化等重大问题的认识,深刻理解党的二十大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作出的战略部署,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精神上来。  相似文献   

8.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深入总结了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采取的一系列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取得的一系列新变革新成就新进展,更提出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一系列新任务新举措新要求,是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  相似文献   

9.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会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核工业作为关系国家国防安全的战略性高科技产业,培养造就大批高层次核科技领军人才,对国家安全和能源战略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习近平主席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我们称为“中国梦”。  相似文献   

11.
<正>历史在展开过程中会形成里程碑式的标识,党的二十大是在党和人民迈上新征程、进军新目标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大会。习近平总书记向大会作的题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的报告,胸怀民族大业和人类命运,贯通历史和未来,展现了百年大党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更显风华正茂、再创新的辉煌的高远意境,是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新时代新征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  相似文献   

12.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深刻指出,“实践告诉我们,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并鲜明提出“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的重大命题。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充分彰显了我们党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自觉和理论自信,  相似文献   

13.
赵自力 《政工学刊》2022,(12):10-13
<正>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是我们党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强大精神力量,深刻烙印于党、国家和军队发展的伟大进程。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22次讲到“斗争”,并明确地把“敢于斗争、善于斗争”作为“三个务必”的重要内容,把“坚持发扬斗争精神”作为前进道路上必须牢牢把握的重大原则之一,强调要“依靠顽强斗争打开事业发展新天地”。新时代新征程上,我们必须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发扬斗争精神、保持战略定力、坚定斗争意志,凝聚起全党全国人民的意志和力量,奋力开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局面。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个结合的产生发展和中国共产党党史相互交织,在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不同阶段发挥了巨大的不可替代的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大报告中强调继续坚持“两个结合”,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开局起步阶段,坚定“两个结合”,有利于文化自信自强、抵制社会层面历史虚无主义的思潮;有利于增强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国家特色,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文化助力;有利于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增强中华文化影响力。  相似文献   

15.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如期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加快把人民军队建成世界一流军队,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战略要求”,这也是我们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聚焦点和着力点。防救部队作为海上重要救援力量,必须扛起时代担当、增强历史主动,奋力推进防救事业高质量发展,努力开创建设一流防救劲旅新局面。一、高擎精神火炬,锻造看齐追随、在党为党的“忠诚防救”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确保枪杆子永远听党指挥。防救部队救的是急、救的是难、救的是险、  相似文献   

16.
冯维 《政工学刊》2023,(1):12-15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在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长期探索和实践基础上,经过十八大以来在理论和实践中的创新突破,我们党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  相似文献   

17.
“三个务必”是由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的理论成果。务必不忘初心、担当使命是中国共产党一以贯之的责任担当,为推进社会主义事业提供方向指引;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是中国共产党一脉相承的优良传统,为推进社会主义事业提供作风保障;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是中国共产党开创未来的制胜法宝,为推进社会主义事业提供方法本领。在实践中践行“三个务必”必须加强理论学习、站稳人民立场、提升能力素养、推进自我革命,为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精神滋养和政治保障。  相似文献   

18.
党的二十大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一次盛会,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大报告中提出了新时代高校思政课作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关键环节,将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教育可以使学生深入了解和传承党的优良传统和革命精神,并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本文以二十大精神为切入点,分析了其融入高校思政课改革的重要性、原则与路径方法。  相似文献   

19.
<正>中国人民之所以能够扭转近代以来的历史命运,探索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最根本在于党的领导。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习主席深入阐释党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的领导地位,深刻指出“党的领导直接关系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方向、前途命运、最终成败”。正确理解和大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毫不动摇坚持党的领导,把党的领导落实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一、党的领导决定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性质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关键在党。  相似文献   

20.
《中国军转民》2023,(1):9-10
<正>新年前夕,国家主席习近平通过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和互联网,发表二〇二三年新年贺词。新华社北京12月31日电新年前夕,国家主席习近平通过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和互联网,发表了二〇二三年新年贺词。全文如下:大家好!2023年即将到来,我在北京向大家致以美好的新年祝福!2022年,我们胜利召开党的二十大,擘画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吹响了奋进新征程的时代号角。我国继续保持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地位,经济稳健发展,全年国内生产总值预计超过120万亿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