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洪菲 《中国军转民》2023,(22):134-135
在总结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实践发展和经验的基础上,分析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现状,通过阐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机结合,深化了对两者结合的认识,传统文化在与马克思主义结合的过程中,不仅得到了传承,还得到了发展和创新。这使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富有活力,更能与现代社会相契合。  相似文献   

2.
阿斯娜 《中国军转民》2023,(18):131-132
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内蒙古地区高校文化建设,让传统文化渗透到校园文化中,有助于培养少数民族大学生塑造正确的价值观,增强民族团结意识,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者。对此,要建设特色校园文化活动,建设特色精品课程,建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平台,从而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高质量融入内蒙古高校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3.
汤丽娟  李晓 《中国军转民》2023,(18):128-130
中华传统优秀文化是中华民族历代发展的伟大结晶,使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得以流传百世。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作为思政教育的切入点,可以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既可以丰富思政的教学内容,又可以使学生更好地了解中华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信心。文章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的必要性出发,对二者结合的问题进行了剖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提高大学生的专业素质,使之成为中华优秀文化的传承者。  相似文献   

4.
在基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视域下聚焦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路径探究具有重要意义。基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视域,我们提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相互作用间的内在逻辑,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视域下各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现状进行分析,并将两者内在逻辑中的核心要素有机整合,融入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路径之中,不断探索具有实践意义的创新路径,为进一步提升高校大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认知以及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发扬文化光辉、提供文化力量、夯实文化基础。  相似文献   

5.
习主席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我们必须坚定历史自信、文化自信,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把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贯通起来、同人民群众日用而不觉的共同价值观念融通起来,不断赋予科学理论鲜明的中国特色,不断夯实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基础和群众基础,让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牢牢扎根”。这些重要论述,为我们更好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营养,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政课有机融合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指导。  相似文献   

6.
高爽 《中国军转民》2023,(18):124-125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数千年来流传下来的宝贵民族基因,它以无形的力量影响着每一个中国人,尤其对新时代大学生有着积极的导向作用。增强高校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是当今时代的重要任务,文章分析了新时代增强高校学生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感的必要性,并且分析了新时代大学生对于传统文化认同感缺失的成因,并以此提出了相应的方法路径。  相似文献   

7.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着相贯通相契合的内在逻辑,本文通过对弘扬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在逻辑、基本方法、主要路径的研究,对于我们全面理解和深刻把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大意义,也为高校思政理论教学和科研提供了源源不绝的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8.
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文化的力量看似无形,却影响深刻而长远,作用形式潜移默化而惊心动魄。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崛起归根结底是文化的崛起。中华传统文化具有自身博大精深的特质,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兼收并蓄,逾显示出其长久的生命力。结合实际,体现核心价值理念,营造核心价值文化氛围,是军队院校特别是军队政治院校在当前和今后的重要任务。西安政治学院将核心价值理念镌刻在石头上,形成了一道独  相似文献   

9.
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践行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征程上新理念的实践主题,二者相结合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开辟新空间。唯物史观作为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指导中国共产党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理论武器。唯物史观表明了新时代社会发展需要激活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活力、阐释了社会文化建设的一般规律、凸显了人民群众在文化创造中的主体性位置、以唯物史观视角分析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何以可能,是新时代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理论创造和实践创新的新主题。  相似文献   

10.
周瑾 《中国军转民》2024,(4):186-188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中思政课既能更好地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运用思政课堂来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同时优秀传统文化中深厚的文化底蕴又为思政课程开展提供了民族沃土。然而二者在融合过程中出现了师资队伍素质不足、资源开发利用不足和融入环境协调性不足的问题,为此应从提高教师队伍素质、开发教育资源和家校社协同发展对策入手,来解决这些问题。  相似文献   

11.
目前我军预算执行控制存在主体缺位、目标偏移、机制不顺、责任不明、力度不强等问题,其原因来自权力因素、机制因素、制度因素、程序因素。加强预算执行控制的对策包括:规范预算执行制度、建立军队预算支出绩效评价体系、设计适用现代化监控的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12.
返回导向式编程(Return Oriented Programming, ROP)是一种可有效绕过数据执行保护机制的技术。ROP通过搜索内存代码区中合适的汇编指令片段,可组成一段执行特定功能的程序。已有的ROP自动构造技术只考虑ROP链的功能实现,而忽视了ROP链布局对程序内存可控性的要求,导致自动生成的ROP链实用性低。为解决该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符号执行的多模块ROP碎片化自动布局方法。该方法在ROP自动构造Q框架的基础上,以模块为单位对ROP链进行切片;使用符号执行工具S2E,对控制流劫持状态下的程序内存状态进行动态分析;为各ROP模块匹配相应的可控内存区域,构造碎片化布局的ROP链。实验证明,相比已有技术,该方法生成的ROP链有效降低了对程序内存可控性的要求。  相似文献   

13.
针对传统混合模糊测试提升技术多聚焦于利用多种动静态分析手段辅助而忽略了混合符号执行自身性能的问题,提出一种混合模糊测试平衡点模型,并基于该模型对主流混合符号执行方案进行剖析,包括污点分析辅助模糊测试、混合模糊测试以及混合符号执行,归纳了6种符号执行方案,基于混合符号执行引擎Triton复现了6种符号执行方案,并通过10个典型真实程序进行了测试评估。从效率、内存、覆盖率三个维度对各个方案进行性能对比与影响因素分析。实验证明,优化方案都可以消除不必要的约束并减少时间和空间开销,但约束缩减会造成信息丢失,造成覆盖率降低。基于实验数据分析,提出了一个优化方案的性能序列,并提出三种针对不同测试需求的优化方案。  相似文献   

14.
宽严相济刑事政策是我国当前控制犯罪的基本刑事政策。在宽严相济政策的基础上,我国刑事政策将会进一步体现中国传统文化,更好地尊重与保护公民的基本人权,进一步影响刑事立法、司法活动,进一步体现刑事司法活动的预防、教育功能。  相似文献   

15.
哲学思想沉淀外化为文化,影响大众审美观念,并由此形成一种创作观.传统文化是传统哲学观的具体体现,而传统建筑文化是建筑哲学与建筑创作之间的桥梁,研究传统建筑文化哲学可更好地将全球化与地域性结合起来,用现代进步的技术再现传统文化的精髓,体现场所人文精神,丰富建筑创作和建筑艺术世界.基于传统文化思想的区域创作前景是美好而值得期待的,也是确立合理建筑创作走向的永恒之路.  相似文献   

16.
任务空间概念模型是现实世界军事知识的第一层抽象,是仿真系统开发的业务基础。所以任务空间概念模型的质量直接影响到仿真系统的质量,任务空间概念模型自身的VV&A是一个非常值得关注的问题。任务空间概念建模本质上看是军事领域的知识表示或者需求描述,定性描述占主要,定量成分非常少。因此,传统的通过分析输出数据的方法不能适应任务空间概念模型的特点。概要介绍了任务空间概念模型建模,并且提出了从专家法、静态校核机制、概念执行机制三个角度来考察模型质量的思路。  相似文献   

17.
在现代化背景下重解“传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人们思想观念中关于"传统"和"现代"的种种误区进行了分析和批评,对"传统"与"现代"的关系、传统文化的真正含义以及现代化的本质等问题予以深入的讨论,进而针对在当代中国城市和建筑发展中如何正确理解"传统"和"现代",如何正确思考和处理二者之间的关系等问题提出了见解.  相似文献   

18.
作为中国文化的一部分,中国传统建筑精神源远流长,在现代建筑发展历程中无不得到体现和发扬.从分析中国传统建筑特征入手,探讨西方现代建筑和中国传统建筑精神之间的互通关系,提出了对当代建筑设计本原问题的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19.
高校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模式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适应社会发展与人才需求,高校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必须从单一、僵化的、传统式教学模式向研究式、实践应用、刺激动机、学习指导、考核评价等教学模式转变,以利创新精神与创新理念人才的培养。  相似文献   

20.
抗日战争决定了抗战文学必然和中国传统文化保持着血肉联系,这使得抗战文学表现出向传统文化回归的价值趋向。传统文化观念中的正气、骨气、义气,以及缘、忍、孝等许多东西在抗战文学中得到了生动地表现。因此,极大地丰富了抗战文学的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