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1世纪是海洋世纪,海洋已经成为国家利益实现和发展的重要战略空间。马克思曾指出:没有任何一个民族会眼看自己的海和河岸被夺走。谁想要跻身于世界大国之林,谁就必须控制海洋通道。中国是陆地大国,也是海洋大国,海洋已经成为国家利益实现和发展的重要战略空间。  相似文献   

2.
中国不仅是一个陆地大国,同时,中国也是一个海洋大国,当世界把目光投向海洋的时候,中国没有理由不成为一个海上强国。中国从陆地走向海洋,不仅是中国发展的需要,也是历史的必然。所以, 中国必须与时俱进,把握机遇,以新兴科学技术为动力,大力发展自己的海上力量。连几年关于海权和海洋意识的文章已经不少了,很少有人从历史和科学技术发展的角度去探讨中国近代在海上落后的真正原因。实际上,历史上的中国在海洋上曾经有过相当辉煌的历史:中国人依靠自己的聪明才智早于西方半个多世纪就开始了远洋航海活动,并且在没有卫星定位的情况下,依靠原始的导航技术就画出了相当精确的航海图。然而,中国又的确曾在海洋上失落了很长时间,并且深受有海无防之苦。中国为什么会这样?这是一个十分重大也十分耐人寻味的问题。本文是笔者边学习边思考,从社会历史的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的角度,试着对这个问题进行的解答。同时, 也对时下中国海上力量的发展这个热门话题进行探讨。因为笔者有一种紧迫感:中国的未来不能没有海洋;中国海上力量的发展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3.
引言就像16世纪以来对海洋的占领(制海权)决定着国家的地位一样,21世纪,对宇宙空间的开拓将是重新排列国家地位的决定性因素之一。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为这一说法作了最好的注解:"如果60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这些东西反映一个民族的能力,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2003年10月16日清晨6时23分,神情自若的杨利伟踏上地球的那一刻,中国赢得了什么?  相似文献   

4.
高新生 《国防》2005,(5):49-51
我国是一个濒海大国,海防问题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安全与发展。在迈向 21 世纪的重要历史时期,江泽民同志高度关注中华民族跨世纪海洋战略意识的确立,曾多次强调指出:人类对海洋的认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而不断深化的。21 世纪将是海洋世纪。因此,当前我们“一定要从战略的高度认识海洋,增强全民族的海洋观念”。深入研究和准确把握江泽民的海防建设思想,是加强新时期中国海防建设的需要,也是树立国家海防战略意识的需要,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 、根 据 国 家 积 极 防 御 的 军 事 战 略 方 针 ,提 出 跨 世纪海 防 战 略 新中…  相似文献   

5.
《国防科技工业》2004,(2):36-37
21世纪的海洋技术,将随着人类对海洋的开发利用和认识的不断深入而加速发展。自从1978年美国发射了第一颗海洋探测卫星之后,海洋探测卫星在海洋经济的发展中愈显重要,世界上的先进国家和地区都相继发射了海洋探测卫星。 中国是一个海洋大国,中国更需要自己的海洋卫星。2002年5月15日,我国自行研制的第一颗  相似文献   

6.
<正>海洋是大国博弈的舞台,而核潜艇是大国手中的王牌。有军事专家曾这样断言:"只需要一艘战略核潜艇,就可以让一个现代化国家退回石器时代。"或许过于绝对,但毫无疑问,核潜艇是一个国家大国地位的象征,是国家安全的重要支撑。自1954年世界上第一艘核潜艇"鹦鹉螺"号下水以来,有能力的国家一直在开发和发展核潜艇。在很长时间里,能够完全自行设计建造核潜艇的国家只有美国、俄罗斯、英国、法国和中国,印度刚刚突破核潜艇建造大关,但总体技术水平不高。随着世界格局的演进与军事对抗  相似文献   

7.
中国曾经是世界上最早开发和利用海洋的国家之一,但受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传统文化和地缘环境的影响,始终没能发展成为一个海洋大国。中国作为一个陆海复合型的国家,无论是从维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还是从维护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实现和平发展的战略来看,都需要大力巩固和扩展海权。建立中国特色海权应制订符合中国国情的海权发展战略,在合作互惠的基础上维护和发展海权,要建立一支足够强大的海军力量,谋求非对称海权优势,走中国特色的海权之路。  相似文献   

8.
邓小平同志指出,"如果六十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这些东西反映一个民族的能力,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  相似文献   

9.
中国是一个有着漫长海岸线和大片管辖海域的大国,海洋利益与陆地利益、空中利益、空间利益一起,构成了国家的基本利益。随着对海洋战略价值认识的深化,合理拓展我国的海上利益、谋求国家利益的最大化,已成为我国新时期发展战略的重点之一。那么,我国有哪些主要的海洋利益呢?  相似文献   

10.
伍辉红 《国防》2001,(12):35-35
我国是一个濒海大国,海洋既是我国对外友好往来的重要通道,也是外国入侵中国的重要通道。因此,结合海洋和海上渔业发展出现的一些新特点,进一步加强海上渔民的国防教育,增强他们的国防意识,对于提高其维护国家利益的自觉性和行为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俄罗斯是横跨欧亚两大洲的大国,也是一个海洋大国,海岸线长达4万多千米。尽管俄罗斯独立以来国内政局动荡不安,经济金融危机四起,但其仍然是一个军事、政治大国。近年来,为了维护国家利益,发展经济,恢复大国地位,其国际战略几经调整,目前俄罗斯一个新的亚太安全战略比  相似文献   

12.
需求牵引,制定海洋卫星发展规划,完善我国卫星对地观测体系 我国是世界上重要的海洋国家之一。大陆海岸线长达18000多公里,岛屿岸线14000多公里。按我国主张应划归我国管辖的海域,包括大陆架和专属经济区(EEZ)近300万平方公里,相当于我国陆地面积的三分之一。作为海洋大国,有效维护国家的海洋权益,合理开发利用海洋资源,切实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实现海洋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利用,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使命。 《中国的航天》白皮书勾画了新世纪国家航天事业发展的蓝图,海洋卫星系列作为长期稳定运行的卫星对地观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3.
在世界海军发展史上没有多少国家像苏/俄那样,有那么多的舰艇还未完工就被扼杀在船台上,似乎也没有哪个国家的设计师像苏/俄设计师那样善于在设计方案中展现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多变的外交政策、领导人的更替、外部威胁的急剧变化使得从设计、建造到服役的周期长达10年的新型舰艇在任何阶段都存在被废除的危险。每一张尘封的草图、每一艘遗弃的船体背后都有着辛酸的故事,将这些故事串联起来,展现出来的是一个怀揣海洋之梦的陆权大国在海军发展中的心路历程。  相似文献   

14.
六十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 叫有 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这些东西反映一个民族的 能力 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  相似文献   

15.
龙卷 《当代海军》2000,(5):14-15
随着航海技术和装备的发展,以控制海洋为直接目的的海上战争,成为各大国争霸世界的主要手段。纵览近、现代海战史不难发现,几乎每一场大海战,都对一个大国的兴衰起着重要的甚至是决定性的影响。21世纪是海洋世纪,研究海战与国家兴衰的关系,对于我们今天的国防实践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龙卷 《当代海军》2000,(9):14-15
随着航海技术和装备的发展,以控制海洋为直接目的的海上战争,成为各大国争霸世界的主要手段。纵览近、现代海战史不难发现,几乎每一场大海战,都对一个大国的兴衰起着重要的甚至是决定性的影响。21世纪是海洋世纪,研究海战与国家兴衰的关系,对于我们今天的国防实践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我国是一个海洋大国,开发和利用海洋在我国长远建设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近年来,随着海上经济活动的不断发展和海洋政治斗争的日益加剧,世界濒海国家竞相发展海上军事力量。为了捍卫民族独立和国家主权,维护国家的海洋权益,完成祖国的统一大业,就必须建立一支强大的人民海军?随着海军近海防御战略方针的实施,海军后勤保障从岸基向海洋伸延,并提出了以岸基保障为基础,  相似文献   

18.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也是“十二五”开局之年。在这个重要的历史时刻,回顾“两弹一星”伟大功勋,重温“两弹一星”伟大精神,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中国共产党在90年的光辉历程中领导人民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建立了伟大的功勋。这其中,“两弹一星”具有特殊的分量。邓小平同志指出,“如果六十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这些东西反映一个民族的能力,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两弹一星”事业是新中国勇攀科技高峰的伟大壮举,“两弹一星”成果是中华民族勇气与智慧的结晶,“两弹一星”功勋将永载史册、彪炳千秋。  相似文献   

19.
宋云霞  李慎国 《国防》2000,(1):23-23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生效后,引起了传统海洋法律制度的重大变化,扩大了濒海国家的海上管辖范围,也加剧了各海洋国家的利益磨擦。海战法是对海上武装冲突双方军事行为的规范,也是其他国家对冲突双方行为进行评判的一个依据。我国是一个海洋大国,有300万平方公里的海洋领土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相继承认、缔结了相关的海战法法规。按照国际法原则规定,我们应当  相似文献   

20.
邱克楠  刘便发 《国防》2008,(9):69-70
我国是一个海洋大国,海岸线长,岛屿众多,海洋国土广阔,海防安全在国家安全大局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改革开放以来,虽然国家海防建设取得了长足发展,但海防侦察情报建设还存在诸多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