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笑笑好心情     
我在哪里一个刚手术完醒来的病人问:"我怎么了?"医生回答说:"您遇到了车祸,刚手术过。""那我是在医院了?"病人说。  相似文献   

2.
大处精明     
看过一则笑话,说的是一位老人,有人问他:"如果生了病,你会去看医生吗?"老人回答说:"我会的,因为医生要吃饭。"人们接着问他:"如果医生给你开了许多药,你会买吗?"老人回答说:"我会的,因为药店老板也要吃饭。"人们就再问他:"你会把这些药都吃了吗?"老人则说:"我会尽量扔掉它们,因为我要活命。"  相似文献   

3.
从一个虔诚的基督徒,成长为一个坚定的共产党人;从一个教会医院的医生,成长为一名人民解放军的将军,傅连暲完成了他人生中最有意义的转变.毛泽东说:他是我党"第一个红色医生";陈毅说:他"对党是有功的";谢觉哉说:"寿人寿国功在党,傅公名应列首榜"……  相似文献   

4.
笑笑好心情     
刘鹍 《华北民兵》2010,(11):63-63
长寿的秘诀一位市民刚刚庆祝了自己的百岁寿辰,一位记者登门来采访他。"您认为是什么原因使您如此长寿?"记者问。老人想了想说:"我从不抽烟喝酒,从不暴饮暴食,总在早晨6时起床。"  相似文献   

5.
最重的帮助     
有位中年人身患绝症,被权威医生断言活不过三个月。这对于上有老、下有小的人来说,是很残酷的。消息传出,亲戚朋友纷纷带着各种物品前来探视,并说了不少安慰的话,以便让他毫无牵挂而去。有人说,放心吧,我会帮你付清医药费的;有人说,我会帮你还清债务的;有人说,我会替你孝敬父母的;有人说,我会代你把子女扶养成人的……面对众人的关心和帮助,中年人一片木然,一言不发。后来,来了一个穷亲戚,他什么东西也没有带,只是紧紧握住中年人的手说:“不,您不会死的,您一定能康复的。因为您的家人需要您,您必须活下来。”闻言,中年人呆滞的目光突然回过…  相似文献   

6.
"这些牛如果能再晚两个月出栏,我至少还可以多挣六七万元。"11月13日,九师一七○团四连哈萨克族职工阿汗·依马哈里看着即将出栏的60余头育肥牛,不无惋惜地说。他的40万元贷款在11月25号就要到期了,为了能够按期偿还贷款,他只能忍痛割爱,提前把一批正在育肥的牛出栏销售。  相似文献   

7.
连线郭达     
正本期《名人连线》我们邀请到的是中国著名戏剧和小品表演艺术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总政话剧团演员郭达。他多次参加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以幽默诙谐的表演,质朴忠厚的形象深受观众喜爱,别具一格的陕西风味小品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65571部队徐建新(上尉):记得第一次认识您,是在您"换大米"的吆喝声中,这些年来您带有陕西腔的语言给我们带来了许多的欢乐。在您众多的作品中您最满意的是哪一部?为什么呢?  相似文献   

8.
他是一名温柔体贴仁爱理达的医生,从医56年,他始终坚持着属于他的职业习惯:他见病人的第一个表情是微笑;他是一名出色的外科专家,他认为医生站在手术台前,比去争奖、去凑论文、去弄基金更有价值,因而也便没有“教授”“博导”之类的头衔。他是一名彻底理解为医之道的医生,他说:“医生的职业没有尽头,除非身体顶不住了,才能停下来,否则总要做下去。”现在,他停下来了。他被确诊为晚期胃癌。他淡定地交代遗嘱:死后做遗体解剖,为后人积累经验。他说:“我这辈子做医生,只想做个好医生。”  相似文献   

9.
2002年9月的一天,在农三师师部所在地喀什市。五十二团团长张健康从师机关办完事,走出办公大楼,向停在大院里的"坐骑"--一辆灰色的"沙漠王"走去。这时,他兜里的手机响了,"张团长,我是师机关办公室的干部,请您上楼,有件事要给您说一说。"张健康接完电话,对司机讲:"这些机关老  相似文献   

10.
国防乐园     
符合征兵要求一位青年来到医院进行征兵体格检查,医生对他说:"脱下你的外衣和衬衫,把皮带松开,坐在那张椅子上。"青年按照吩咐做了一切。医生注视了他一会儿,说:"行了。""医生,你还没给我体检呢。"青年说。"没必要了。"医生和颜悦色地说,"我叫你脱下外衣和衬衫,你能听见,说明你听力正常;你能看见我指的椅子,说明你的视力不错;你能敏捷地脱下衣服,坐在椅子上,说明你没什么疾病;你能正确无误地按照我的吩咐去做,说明你的理解能力很强。你的身体完全符合征兵要求。"  相似文献   

11.
国防乐园     
职业病世界冠军感冒住进医院,医生为他量了体温说:"你发烧了。""多少度?""39.5度。""世界记录是多少?"遗传语文课上.老师让大家说出"一……一……"格式的成语。比如:一心一意。画家的儿子答  相似文献   

12.
这些日子,政委吴涛打开手机陆续收到"天热了,您注意多喝水","政委您太操劳了,多注意休息"这样的短信,发短信的都是基层连队的官兵。吴涛说,能收到战士们的短信,对他来说是件幸福的事情。当然,吴涛的幸福还来自于他对战士们的贴心关爱。  相似文献   

13.
1963年美国原子能研究方面的最高奖——费米奖的得主是年过六旬的物理学家奥本海默。时任总统约翰逊也赶来参加了颁奖仪式。就当奥本海默走上主席台时,打了一个趔趄,约翰逊总统忙伸手去扶他。奥本海默推开他的手,说道:"总统先生,当一个人行将衰老时,你去扶他是没有用处的,那些年轻的人才们更需要您的扶持。"  相似文献   

14.
《兵团建设》2012,(12):43
古代一些官员在"盛情难却"面前却礼的智慧之举,值得我们思考借鉴。东汉会稽郡(今浙江绍兴)太守刘宠主政会稽后,郡中秩序井然,百姓安居乐业,他因为官清廉、政绩卓著被调往京城任职。途经山阴县时,有五六个白发老翁拦住他要送钱给他,老翁们说:"自您到任以来,我们难得晚年逢此太平盛世,现在听说您要离开,特意来奉送。"刘宠无奈,只得从每人手里拿了一文钱收下,老  相似文献   

15.
画里话外     
毕业赠言一个功课很差的学生毕业前对他的老师说:"谢谢您,老师。我虽然毕业了,可您永远都是我的老师。您要是有什么事让我做,千万别客气。""好吧,求你替我做件事。"老师说,"千万别跟任何人说我教过你。"父与子某老总的太太生了个儿子,老总想知道儿子长得像谁,急忙派秘书到医院去调查。秘书回来后对老总说:"完全像您!""这就对了。好吧,你把详细情况说一说。""您的儿子头上光光,肚子大大,会吃会喝,整天不是睡觉就是打闹,总有一帮人围在身边转。"秘书说。  相似文献   

16.
安欣 《环球军事》2007,(6):24-25
据英国《每日电讯报》报道,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的爱孙哈里所在的部队将于今年奔赴伊拉克前线,伊境内的反美武装公开叫嚣要把这位王孙送上西天。其实英国王室素有从军之传统。其中,菲利普亲王和安德鲁王子父子二人甚至还在战场上领略过死神的呼叫。伊丽莎白女王:充当军队驾驶员二战爆发后,英国王室与全体民众一起抵抗纳粹德国咄咄逼人的攻势。当时还是个小姑娘的伊丽莎白几次向父王乔治六世提出参军上前线,为英国赢得战争作出自己的贡献。16岁生日那天,小伊丽莎白公主被任命为英国皇家禁卫军步兵第1团的名誉团长,可她还是要求参加正规的军队,直到1945年,18岁的伊丽莎白才实现了自己的这个愿望。  相似文献   

17.
兵团农三师叶城二牧场卫生院院长姜万富,从医42年,行医足迹遍布昆仑山牧点,在只有一张简易手术床和两个操作台的极其简陋的手术室内,成功实施了2000多例外科手术。姜万富几十年倾力于山区行医的执着,不仅是出于一名医生对生命的尊重,更源于他内心深处流淌出的对这片土地和各族群众的真情、大爱。姜万富曾说过,他虽然生长在黄浦江边,却是新疆,是兵团,是党组织把他从一个毛头小子培养成了一名医生、党员、干部,而且成为职工群众交口称赞的好医生,这是用金钱都换不回来的价值。姜万富先后荣获农三师和叶城二牧场授予的"优秀党员"、"先进工作者"、"民族团结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20多次。2007年,姜万富被国家卫生部授予"全国优秀乡村医生"称号;2008年7月,被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评为"优秀共产党员";2008年12月15日,在全国高技能人才和农村优秀人才表彰大会上,姜万富又被评为"全国农村优秀人才"。42年过去了,姜万富把自己的青春汗水都奉献给了这片热土。如今,他已到即将退休的年龄,回想自己走过的人生之路,他平淡地说:"老一辈兵团人的精神,是我一生扎根边疆的动力。"姜万富的先进事迹一经媒体报道,立刻引起了兵团党委的高度重视,兵团党委书记、...  相似文献   

18.
新训结束后,毛遂自荐的马班长正式转正。新学员报到工作还没结束,就有学员叩响了教导员的房门:"教导员,我想当班长,您说我该怎么做?"关中汉子马尧的直率给教导员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马尧的名字便进入了教导员心中的"龙虎榜"。看着眼前虎头虎脑的马尧,教导员喜上心头: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就决定先把他  相似文献   

19.
去年10月26日,是湖南江雁机械厂职工难忘的日子!这一天,好厂长葛敏君因患癌症,医治无效逝世。噩耗传来,江雁厂里弥漫着悲痛的气氛,职工们失声痛哭,纷纷涌进厂俱乐部设的灵堂,向他告别,为他守灵,叙说着他的点点滴滴…… “增压创一流,务实求完美”,这是他为江雁厂制定的厂训,也是他治厂的追求和写照。他的业绩上级给予了充分肯定,中国兵器工业总公司作出了学习优秀厂长葛敏君的决定。并派出宣讲团到各厂宣传。近半年来,职工们连连念叨着:葛厂长啊,您没有辜负职工们的期望:没有辜负党组织的信任:您使企业改革脱困、增光添彩,您安息吧!  相似文献   

20.
谷任红 《政工学刊》2005,(12):55-55
去年6月,我去南昌陆军学院出差,第二天晚上,刚看完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响起了一阵敲门声。我打开门,是一个身材魁梧的中年人。他自我介绍说:“我是政治部宋主任,这两天忙,没来看您。”我忙把他迎进屋,随即搜肠刮肚准备了一套俗不可耐的客套,不料他进屋后这里瞧瞧那里瞅瞅,只寒暄了几句,便告辞了。第二天上午,服务员给我送来一盒当地新出来的茶叶,说:“这是政治部宋主任让送给您的,他说请您注意休息,不要熬夜太晚。”中午吃饭,桌上除增加了辣菜外,还多了两碟不同的辣椒酱。见我吃得狼吞虎咽,一旁的宣传科胡干事说,主任知道您喜欢吃辣椒,特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