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从李洪志1992年抛出所谓的“法轮功”,到今年除夕“法轮功”制造惨绝人寰的天安门广场自焚事件;从李洪志别有用心地鼓吹“真、善、忍”,到前不久声嘶力竭地叫嚣“忍无可忍”,李洪志及其邪教“法轮功”上演了一场反科学、反社会、反人类的闹剧。  相似文献   

2.
范箭鸣 《政工学刊》2001,(10):17-18
“法轮功”痴迷者中有的曾是先进模范人物,他们陷入李洪志歪理邪说和“法 轮功”的圈套后,由多年的先进模范人物变成“法轮功”痴迷者,由对共产主义的信仰变成 对“法轮功”的信仰,由无神论者变成有神论者,由对革命领袖和英雄模范的崇拜变成对李 洪志和“法轮功”的崇拜。发生如此触目惊心的变化,有许多问题需要我们认真研究和思考 。在教育转化这些“法轮功”痴迷者的实践中,我们对他们的演变过程进行了深入剖析,感 到他们走上“法轮功”的邪路,主要是:(一)在理想信念上存在着朴素感情与理性思考的矛盾冲突。 朴素感情 是做人非…  相似文献   

3.
“法轮功”这个宣扬歪理邪说、蒙骗群众、挑动制造事端、破坏社会稳定、作恶多端的非法组织,终于被取缔了。全国广大人民群众、包括众多身受其害的“法轮功”练习者,一致拍手称快。在党和政府的领导发动下,一场揭批“法轮功”及其首领李洪志的斗争在全国正在摧枯拉朽式地展开,并迅速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在此大好形势下,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肃清“法轮功”的流毒,挖掘其产生、蔓延的根源,增进广大干部群众的“免疫力”,仍将是思想战线一项长期、艰巨、严肃和复杂的任务。大肆宣扬唯心主义世界观和封建迷信的“法轮功”非法组织冒出…  相似文献   

4.
《国防》1999,(8)
为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取缔“法轮功”的一系列指示精神,山东省各级民兵组织和广大民兵、预备役人员,积极响应中央的号召,以高昂的政治热情和斗志,深入揭批李洪志及其“法轮大法”的歪理邪说,摆事实、讲道理、论危害,在维护社会稳定中发挥了骨干作用。 一、充分发挥民兵的优势.当好政策宣传的带头人 党的政策是群众的“定心丸”。广大人民群众能否  相似文献   

5.
曾因练习“法轮功”而受到处理的某部退休干部汪永堂,不久前,被单位送进了成都军区总医院肝胆科。这个只相信“法轮功”能救他命的人,如今却躺在医院的病床上,目光呆滞,一个劲地诅咒李洪志,诅咒“法轮功”。 他原是部队的一名正营职参谋。在部队期间,曾因工作  相似文献   

6.
2001年春节来临之际,发生在天安门广场的几名“法轮功”痴迷者的自焚事件,是邪教“法轮功”制造的一起震惊海内外的人间惨剧,进一步暴露了“法轮功”反人类、反社会、反科学的邪教本质。目前,李洪志的“邪毒”仍在肆虐,顽固不化的“法轮功”痴迷者还在活动。  相似文献   

7.
马祖光不仅心怀“敬业报国”之志,还凝结着强烈的“创新求精”之责。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他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利居众后,责在人先;作为一名科学工作者,他勤奋刻苦,知识渊博,治学严谨,甘为人梯,表现出了一名有抱负的中国知识分子的高尚情怀。 古人云:德不孤者其业昌。他之所以在光电子科  相似文献   

8.
立志、力行、成习是修身养性中所包含的三个基本环节。做人应先立身,立身之道以何为先?要以立志为先。所谓立志,就是树立自己的志向。“志”表现为一种理想、信念、目标,并为之所下的决心。人只有立下志向,人生才能有明确的奋斗方向,才能焕发出顽强的毅力。立志在人的一生中之所以如此重要,这是由“志”的内在功能和外部功能所决定的。“志”的内在功能表现在:“志”是人的意志情感的统帅,保持长远的“志”就能使自己的意志情感不致任意泛滥;“志”的外部功能表现在:一个人如果没有坚定的志向,就容易在思想上受到干扰,特别是在困难和复杂的…  相似文献   

9.
詹龙 《政工学刊》2001,(2):20-20
用先进文化占领思想道德阵地,就是要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确保政治思想上坚定纯洁。坚定的理想信念,是党员思想政治素质的核心,是当好“三个代表”的强大精神支柱。在参与练习“法轮功”人员中,有相当一部分党员干部尤其是一些受党培养教育多年的老干部,他们不信马列主义,而信李洪志的歪理邪说,关键是理想信念产生了动摇。正如江主席指出的:“‘法轮功’的兴起,正是利用了少数群众对中国共产党的‘信任危机’,填补了他们的‘信仰真空’。”坚定的理想信念,是建立在先进思想文化基础上的。马克思主义揭示了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最一般规律,…  相似文献   

10.
2001年春节来临之际,发生在天安门广场的几名“法轮功”痴迷者的自焚事件,是邪教“法轮功”制造的一起震惊海内外的人间惨剧,进一步暴露了“法轮功”反人类、反社会、反科学的邪教本质。目前,李洪志的“邪毒”仍在肆虐,顽固不化的“法轮功”痴迷者还在活动。广大民兵要充分认清“法轮功”邪教组织的反动本质和严重危害,坚决拥护党和政府对处理和解决“法轮功”问题的方针政策,积极投入反对邪教“法轮功”的斗争,为夺取这场斗争的彻底胜利作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11.
一忌消极被动。一些官兵对学习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学习目的不甚明确,在回答为什么要学习、学习什么的问题上,找不到令自己信服的答案。在学习中或消极或被动:推脱逃避者有之,敷衍了事者有之,盲目跟风者有之……其结果往往是徒有形式,白费功夫,收效却不明显。如此“劳”而无功、“学”无所获,既让人厌倦,又使人疲乏,更易滋长负面情绪而形成恶性循环。学习没有坚定的信念不行,没有积极的心态也不行,“无冥冥之志者,无昭昭之明;无昏昏之事者,无赫赫之功。”对学习不但要有目标,还要有动力;不但要想学,还要去真学。二忌贪图安逸。“书山有路勤为…  相似文献   

12.
洛阳才子贾谊,因谗被贬,后忧愤而亡;三国杨修,被曹操以乱猜“鸡肋”口令定罪,落得斩首示众。纵观古今,人才得其用而不得善终者比比皆是,其情可悯,其况可悲。宋代苏轼在《贾谊论》中评贾谊曰“志大而量小,才有余而识不足也”,说明了志(志向)、量(气量)、才(才能)、识(见识)对于人成就事业的重要性。反思历史,启示良多。失于无公心之志。《三国演义》评杨修之死时有一句“身死因才误”。无论是以曹操的眼光来看,还是用现代标准来衡量,杨修无疑是一个有学问、有胆识、有预见力的优秀谋士,其最终身死,不仅在于恃才盖主的个性,更在于谋之“志”的…  相似文献   

13.
党中央果断处理和解决“法轮功”问题的决策,得到了全党全军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坚决拥护。随着这场斗争向纵深发展,人们彻底看清了李洪志的真面目,越来越多的上当受编者幡然醒悟,从思想上与“法轮功”划清界限,从组织上与其彻底决裂。然而,李洪志编造“法轮大法”,操纵“法轮功”组织,在一个时期里给全社会造成的思想混乱和严重危害,却很值得我们反思。在社会转折时期,要特别注意处理好更新思想观念与坚定理想信念的关系,防止出现世界观动摇的现象。更新观念和坚定信念是统一的,切不可把两者对立起来。如若不然,就会造成思想理论…  相似文献   

14.
《兵团建设》2012,(8):46
三国时期的诸葛亮,不仅谋略过人,在选人、用人方面也有独到的见解,他从人的"志"、"变"、"识"、"勇"、"性"、"廉"、"信"七个方面总结出的用人之道,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及有价值的用人策略。问之以是非而观其志看其对是非曲直的判断,对某事物的看法,观察其志向。志向高远、立  相似文献   

15.
李远华矮墩墩的个头儿,山寨子里的人都喊他“矮子”。“矮子”人矮志不“矮”,小时候老想搞颗星星挂在自家的吊脚楼上,长  相似文献   

16.
面子问题     
近日,读了明代陈继儒的《见闻录》,颇有一些感想。书中说:“徐文贞督学浙中,有秀才结题内用颜苦孔之卓语,徐公批曰:杜撰。后散卷,秀才前对曰:‘此句出扬子云法言上。’公即于堂上应声云:‘本道不幸科第早,未曾读得书。’遂揖秀才云:‘承敬了。’众情大服。”在那以八股取士的年代,作为督学不知“颜苦孔之卓”语出何处,批成杜撰,不谓不丢面子。但由于他不摆督学架子,并且当众恭敬地向秀才施礼,使“众情大服”,面子失而复得。 然而当今,有的人反而不如这位督学先生爽快。有了缺点错误,总要文过饰非,讳疾忌医。生  相似文献   

17.
    
人,无骨不立。骨,无钙不坚。骨又称为骨头,汉字骨,上面盖着锅字头,下面月是肉,和生理结构相同,重在头。人之初,卵孕而生,婴儿在母腹中最先发育的骨骼部分,就是头骨。头是骨之头,命之始,一体之尊,百骸之长,坊间素有“九骨撑颜,出一百二十相”之说,额称天庭,巴唤地颏,眉梢突兀处,左为日角,右为月角,天地日月都在脸上,人颜何不生动?  相似文献   

18.
7月23日上午,记者在成都川棉一厂宿舍听取了一位老人对“法轮功”给他亲人造成触目惊心迫害的哭诉。 这位叫潘祥富的退休干部告诉记者,从前年开始,在金堂县工作的小妹开始接触“法轮功”。小妹发展了远在泸州印刷厂的大妹潘祥凤练功,接着身为共产党员的妹夫、该厂原财务科长朱文才受其感染也加入练功队伍。而且潘祥凤夫妻大有后来居上,立马“成佛”之势。在家里供俸着李洪志巨幅彩像,春夏秋冬香烟缭绕供品不断。整个屋里乌烟瘴气。但自迷恋上“法轮功”后,潘祥凤成天神情恍惚,不吃不喝、口中念念有词,就想成佛成仙,废寝忘食,神魂颠倒,很  相似文献   

19.
《湘军志》钩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启超在《近三百年学术史》中列举清代史学名著时,曾说:“其局部的纪事本末之部,最著者有魏默深源之《圣武记》、王壬秋闿运之《湘军志》等”。清末,学人撰史,以得比美《湘军志》为鹄的。陈衍:《石遗室诗话》谓李希圣著《庚子国变记》,“不及万言,能尽情变,自负可追王闿运《湘军志》。”可见《湘军志》在学术界具有很大影响。王闿运(1832—1916),湖南湘潭人。博雅能文。年二十余,即挟策叩曾国藩。见知于当朝权贵  相似文献   

20.
农村青年民兵大都有着致富憧憬。然而,在现实中,“小富”者有之,“大富”者有限,“暴富”者则是凤毛麟角。相当多的人辛苦一年数载,算总账,效果却不甚理想。 如何搞好生产经营赚钱致富,既是个技术问题,更是个策划与思路是否科学合理的问题。有人通过对大量致富能手致富轨迹分析和听其经验介绍,总结出规律:要想致富有大作为,仅靠传统的“出大力、流大汗”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