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进入年终岁尾,上级机关总是会派遣工作组对所属单位年度工作情况进行检查考核。然而有的工作组抱着一团和气的想法,满足于听听汇报、走马观花似的随便看看了事。作为工作组成员,应该深刻领会领导意图,当好“眼睛”,掌握基层真实情况,广泛深入地了解基层单位存在的现实问题,为领导下步工作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这样,虽显得不近情面,  相似文献   

2.
政工干部的潇洒赵卫中政工干部是上级党委派往下级单位的代表,是党的思想工作者,是单位的政治首长。特殊的工作岗位和职责,练就了政工干部特有的潇洒。作为一个班子的“班长”,他们注重增强“班子”成员的凝聚力,协调各委员之间的关系和调动部属工作积极性。他们原则...  相似文献   

3.
前些年,有人把基层检查上的盲目性,抓住什么是什么,片面地看问题,比作“瞎子摸象”。随着检查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基层检查工作已形成一套比较完整的制度,有效地解决了这一问题。现今,情况有了新的发展和变化。检查的方法程式化,检查的项目具体化,检查的时机固定化。一句话,检查工作过于机械化,又引出了新的问题。一些基层单位摸准了上级检查组的工作规律,人为地迎合上级的检查。在可能检查到的方向和项目上大做文章,好比“孔雀开屏”,竞将美好的一面尽可能地展现在检查组面前,把问题、不足掩藏于“孔雀屏”之后,挡住了检查的视线,削弱了…  相似文献   

4.
误区之一 :“只要原原本本按上级决策指示抓落实 ,没必要搞那么多调查研究”。要明确 ,从表面看 ,这种认识似乎在理 ,但实质上有悖于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和方法论 ,也不符合我们党一贯倡导的紧密结合实际、创造性抓好上级决策指示贯彻落实的精神和要求。对上级着眼全局提出来的各项决策指示 ,我们只有通过“上情”与“下情”的有机结合 ,才能更好地把它落到实处。而实现这种结合的有效途径 ,就是认真深入地调查研究。没有调查研究这个找准结合点、把握落脚点的能动过程 ,习惯于从文件中来到文件中去 ,或只是蹲在楼房里想点子 ,泡在会议上找路…  相似文献   

5.
有的领导和工作组下部队检查指导工作,爱唱“三部曲”:会议室里听汇报,营区走马观花看一遍,临走时原则性地讲一番。结果是浮光掠影,蜻蜒点水,发现不了问题,指导不到点子上,基层反映也不好。 检查要扎实,指导要到位,很重要的一条就是要抓  相似文献   

6.
“粤北赏山数丹霞,南粤武装看仁化。”这是一位将军在检查完广东省仁化县人武部全面建设后给予的评价。的确,驻足于他们流光溢彩的荣誉室,大大小小竞相争辉的奖杯、奖状、奖旗,折射出该部党委“一班人”和干部职工开拓进取、知难而进的风采:人武部连续5年被广东省军区评为全面建设“标兵人武部”和“先进党委”;军事训练、民兵政治教育等20多项成果和经验被上级推广……  相似文献   

7.
最近,我们对全市623个“青年民兵之家”的建设、管理、使用情况进行了一次调查,发现许多地方在“青年民兵之家”建设的指导思想上存在着相同的误区,因而使其没能真正发挥作用。 误区之一:建设“青年民兵之家”纯粹是为了应付上级检查。有些民兵连找上间屋子,门上挂上块牌子,里面挂上几块图板,买上几本书,摆上几本杂志,就算有了“青年民兵之家”。上级来检查,反正有毛不算秃。而民兵根本不知道自  相似文献   

8.
常说要经得起检查 ,所以 ,现在有一种现象 ,就是如果上级布置的某项工作要进行检查 ,各级领导就十分重视 ,检查者的来头越大、职务越高 ,重视的程度就越大 ,应付检查的各种“门面工程”的标准就越高、花样越繁多。检查工作是抓好工作落实的一个重要环节 ,它的目的就是通过检查 ,看工作是否得到了落实 ,从而确定下一步的工作。检查工作不是目的 ,只是促进工作落实的一个方法和手段。不检查并不说明这项工作不重要 ,不需要抓落实。可是有的单位在强调和抓好准备检查工作的时候 ,却有些“冷落”不被检查的其它工作 ,对上级要检查的工作全力以赴…  相似文献   

9.
来电话深有感触地说:我们镇地处县城,交通 便利,我们武装部也就成了县武装工作系统 的“门面”,接待上级检查组比较频繁,特别是 到了年终岁首,省、市、县三级都有检查、评 比,我们还要担负地方经济建设的繁重任务, 一到这个时候,我们就感到压力比较大,经常要加班加点迎接上级的检查、评比工作,工作秩序也被打乱。说句心里话,我们非常希望上  相似文献   

10.
摸准实情是做好工作的前提 ,是解决问题的依据。然而 ,由于主客观方面的原因 ,有些领导和机关却摸不准实情。那么 ,怎样才能知实情呢 ?笔者以为关键应把好三个环节。鼓励报忧听实情。听取下级的情况汇报 ,是了解掌握下级情况的重要途径。按说下级应如实向上级反映实情。但在实际工作中 ,由于一些领导热衷于“经验”、“成果” ,对汇报与实际情况是否相符 ,成绩与问题是西瓜还是芝麻 ,也不去刨根问底。久而久之 ,使得下级对上级的汇报越来越“看菜吃饭” ,看脸色说话 ,首长的兴趣、爱好 ,更是下级关注的焦点、琢磨的重点。这样 ,很难掌握实情…  相似文献   

11.
当好“调研员”。准确掌握基层真实情况。当前,影响和制约基层建设的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强调领导机关搞好调查研究、实施科学指导,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但是,少数领导机关说起来清楚,做起来却变了样。有的总感觉自己情况熟、有经验,没必要搞调查研究;有的检查部队时走马观花,满足于“坐着车子转一转,隔着玻璃看一看”;有的仅限于听汇报、看材料,不深人官兵,造成了身在兵中不知兵、身在基层不了解基层的现象。这些直接影响了领导机关的正确决策和工作指导。必须明确,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没有调查就更没有决策权。领导机关应大兴调查研究之风,从办公室转到深入调查研究上来,在知真情、知实情上下功夫。(一)端正思想。  相似文献   

12.
扫描不落实     
高文阁  杨成 《政工学刊》2004,(10):29-29
法规制度不落实,是一些单位长期存在的一个普遍性问题。但是不落实到底是个什么样子?可以归纳为以下十种形态。“看菜”型的不落实。在检查中可以发现,在基层党委和党支部现行的必备的法规制度文本,多数都比较齐全,并且还自订了许多落实性的措施。但是有的单位第一位的目的是用来应付上级检查,所以要将其“摆在柜上,印在纸上,贴在墙上”,而就是不能全部落实在行动上,实则是用形式主义来应付官僚主义。这样,一些法规制度就好比是餐桌上的花花绿绿的“看菜”———只看不用,失去了应有的意义。“喜新厌旧”型的不落实。法规制度总是具有一定的…  相似文献   

13.
团级机关作为“一线指挥部” ,肩负着组织、指导、检查、督促基层落实上级的指示 ,抓好本部队基层全面建设的重任 ,在部队建设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从当前团级机关指导基层的情况看 ,不同程度地存在着“高指标”“乱指导”“土政策”等问题 ,严格影响了机关工作指导的质量 ,使得机关忙乱而基层建设不出成效。对此 ,必须加以克服。一、摒弃不切实际的“高指标”  有的机关抓基层不看基层建设现状、承受能力和实际困难 ,只顾安排工作 ,过分要求质量标准 ,不切实际地强调完成时限 ,导致基层超负荷运转、做表面文章应付 ,出现了机关有心栽花、基…  相似文献   

14.
以“带学机制”带出热爱学习的新风气。风气是软实力,不具有强制性,却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力。风气是带出来的。(一)带头首先要从“头”做起。作为各级领导机关,要通过调查研究,建立完备的、可行的学习、考核、总结制度,把学习当工作,把学习当任务,坚持先学一步、学深一步,努力提高政治理论修养、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水平,使基层官兵对领导机关不仅畏其威,更要敬其德、服其才,形成鲜明的导向作用。(二)带头关键要着眼于“带”。在组织上,要有人带,上级党委要分工挂靠下属单位,负责指导学习活动的开展;在制度上,要经常带,要把下去带学纳入帮抓基层的整体计划,建立经常的上下联系,上级经常下去参加挂钩单位的大项学习活动,下级经常向上级汇报学习开展情况,经常研究分析本级和下级的学习形势;在指导上,要用成果带,要坚持一级带着一级学,一级学给一级看,用党委机关的学习成果推动基层部队的学习进程。  相似文献   

15.
我们对15个建制连队,500余名战士进行了专项调查,发现实行官兵分训后,基层官兵关系悄然地发生了一些变化,特别是以往的“五同”也不同程度地降低了标准。从表面看,官兵之间没有多大的矛盾和隔阂,但实质上,官兵之间却少了沟通,缺乏信任,用基层官兵的话讲就是“篱笆墙越来越长”。怎样拆除“篱笆墙”?是当前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6.
黑龙江某预备役步兵师为加强部队财务管理,强化财务骨干职责意识,依据上级《关于财经管理专项整治活动的通知》精神,于近日组织开展了“财经管理专项整治”活动,对所属基层团队和机关各部的财务状况进行了逐一排查,较好地巩固了“三超”成果,规范了部队财经管理秩序.  相似文献   

17.
屡有这种情况:上级刚布置一项任 务,很快便有单位在“第一时间”上报经验 做法。这些落实“成果”要么被电文转发, 要么见报宣扬,至少到领导眼前晃一晃, 案头放一放,小小风光一番。对这种立 “竿”见“影”的“成果”,笔者不敢苟同。 事物发展都是有规律和循序渐进 的,违反客观规律的立竿见影近乎捕风 捉影,不现实也不可信。须知,部署一项 工作,贯彻上级指示,推广先进经验,都 有一个过程,许多还要经过专门的传达 布置,宣传发动,试点探索,具体实施,最 后才总结。总结的也未必都是行之有效 的经验成果。否则,要么是糊弄上级的胡 编乱造,要么是贻害别人的虚假经验。这 种为争彩头不实事求是的做法是不妥 的。不过话又说回来,被“蒙”的上级机关 对此也负有责任。因为下边抢报的情况, 水平更高的机关不能看不出破绽。其实 有的情况分明就是机关默许下边报的, 而机关收集的情况,又在“第一时间”报  相似文献   

18.
部分基层主官对当前流行基层到机关、下级到上级“化缘”的问题反映很大。调查中发现,对“化缘”现象出现大相径庭的两种看法:一种对本单位困难很多,不得不经常硬着头皮到上边“化缘”很苦恼,也极为反感;另一种对本单位能够经常得到上级机关的“关照”和“青睐”而深...  相似文献   

19.
毛泽东同志曾形象地把“方法”比喻为过河的桥和船,指出:“不解决桥或船的问题,过河就是一句空话。”同样,党委中心组理论学习也要讲究方法,解决“桥”或“船”的问题。只有结合部队实际,及时创新理论学习的方法,才能使学习富有成效。然而,从我们调查的情况看,一些旅团对这个问题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突出表现为“三个局限”。一是局限于集中学。对个人自学没有具体的标准要求,没有及时的检查督导,自学往往成了“自流”。二是局限于老方法。  相似文献   

20.
调查发现,有的基层单位各种会议开了不少,但问题也出了不少,存在着开会不管用的现象。(一)流于形式,质量不高。会议质量不高是当前基层开会一个普遍性的问题。有些基层单位领导认为会议开不开是个“硬”指标,开得怎么样是“软”指标,在实际操作中打折扣、走形式。班务会是基层部队常见的会议之一,在有些基层单位却不是被一些活动冲击替代,就是开成了吹牛皮会、发牢骚会。有的单位把不同性质的几个会合成一个会,组织、行政“一锅煮”,会议职责不清,为了迎接上级检查,再在各种会议记录上人为地分开,甚至出现没开会也有记录的现象。(二)内容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